略论青年个体的人际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际关系论文,个体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际关系是群体中个体与个体间的一种心理关系,它通常以直接的交往关系为主,是个体社会关系的一种具体表现。任何个体都是社会的人,青年个体也不例外,他们既不可能离群索居,也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与群体中的个体有着密切的社会交往。这种社会交往会对青年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并通过青年的思想、语言、情感和行为得到表现。
从其实质上看,人际关系既能反映出青年与他人的心理距离,又能体现个体或群体寻求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假如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青年与他人之间的心理相容性较大,二者的人际人关系就会非常良好,交往双方的需要均会得到满足,从而在情感上也会处于亲和状态。但是,如果在交往过程中,青年与他人在心理上互相排斥,那么其人际关系则会恶化,交往双方的需求无法满足,在情感上也会处于对立状态。
现代社会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社会,这种开放性增加了青年个体的交往频率和交往层面,使其所面临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面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青年要在社会中确立自身的地位,进而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并通过其人际交往活动为自身的发展铺平道路,就必须了解现代社会的交往之道,使自己处于良好的人际环境之中。换言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而且有助于青年的工作和学习,还会使青年获得群体的接纳和喜爱,结交众多的知心朋友,他们之间互帮互助,从而顺利地达成其既定目标。
一、人际关系的种类
人际关系的分类方式很多,一般说来,有以下四种。
1.按社会角色划分。人际关系若按青年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划分,可分为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妹关系、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等多种。在这类人际关系中,一些关系属垂直关系。其特点为长幼有序,长者爱护幼者,幼者尊重长者,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等。另外一些关系为水平关系,其特点表现在彼此尊重、互相帮助、互敬互爱等方面。如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即属水平关系。
2.按情感表现性质划分。青年的人际关系若按情感表现性质划分,大致可分为亲密关系、疏远关系和敌对关系。亲密关系具有交往双方心理相容性大,情感真挚、热烈,无心理隔阂,彼此能友好相处,融洽、和睦。疏远关系的特点为交往双方心理距离较大,情感淡漠,交往较少,彼此间的信任度差。敌对关系则表现为交往双方关系紧张,常有冲突发生,二者情绪相互对立,不满程度较大,严重时甚至会以暴力相向,出现攻击性行为。
3.按关系中所包含的需求性质划分。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为了满足交往双方的社会需要和心理需要。若从这一视角出发,青年的人际关系又可划分为工具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两种。工具性关系大多为满足青年个体的社会需要服务,交往双方带有一定程度的个人目的和功利主义色彩,是维系在满足双方个人利益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层次较低的人际关系。而情感性关系则是为了满足青年的心理需要,感情色彩较为浓厚,交往双方无利益的权衡,看重的仅是彼此间的友情,是一种较为纯粹的人际关系。
4.按关系持续的时间划分。人际关系的持续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延续终生,有的却仅为一面之缘,若以双方维系关系的时间为标准,青年个体的人际关系还可以分为长期关系,短期关系与临时关系。长期关系持续时间最长,双方因血缘、地缘或业缘等关系长期交往,或因彼此间的利益共存关系进行永久性的合作。短期关系持续时间较短,交往双方大多因工作、学习和其他利益需要在短时期内接触交往,然后又因彼此需要而中止其交往与合作。临时关系持续时间最短,交往双方大多因偶然的因素与机会相遇相识,然后又匆匆分手结束其交往关系,从此不再保持联系与接触。
二、人际关系的形成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青年个体人际关系的形成大致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三方面的心理因素。
认知因素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青年对人际关系现状的了解。它既是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又在一定程度上对人际关系起着调节作用。毫无疑问,任何人际关系的形成都是青年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交往双方彼此的感知、识别和理解建立起来的。这种关系的存在必须以双方的认识、了解为基础,假如交往双方互不相识,或对对方一无所知,是不可能建立起相应的人际关系的。换言之,交往是了解对方和获得相关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充分的社会交往,青年个体会对交往对象产生一定的人际知觉,并通过其知觉对对方进行分析、判断和总体评估,再作出是否与之建立起相应关系的决定。
情感因素是形成青年个体人际关系的最重要因素,它体现了交往双方在感情上的好恶程度以及对交往现状的满意程度。一般说来,情感因素制约着青年人际关系的亲疏、深浅及稳定水平,是决定人际关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心理上总是以彼此的喜爱或厌恶、满意或不满意为感情特征的,假如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与调节,人际关系就不可能成功建立。从其实质上看,情感因素完全是一种与青年的需要相联系的心理体验。假如青年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自身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促使青年与其交往者保持密切的人际交往,从而建立起彼此相适应的人际关系。反之,如果青年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自身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消极的情绪体验就会随之出现,它会使青年断绝与对方的交往关系,相互间的人际联系也会因此而中断。情感因素是青年人际关系的重要调控器,青年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发展水平越高,其情感因素的调节作用也就越大。
行为是青年人际关系的实现手段,在人际关系中,无论是认知因素还是情感因素,都必须经由行为表现出来。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青年的语言、举止、表情、手势、行事作风、处事方式等交往行为均能显示青年的个性,给他人形成鲜明的印象,从而会加深他人对青年的了解,使其产生与之交往或拒绝与之交往的意向。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一定的人际关系总会表现出相应的人际行为模式,其中一方所采取的行为会引起对方相应行为的发生。一般说来,正确的行为总会引起对方积极的行为反应,强化双方关系的密切程度。而错误的行为则会招致对方相应的消极行为,使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处于紧张或敌对状态。当然,对于行为“正确”与“错误”的判断往往会因人而异,因为它与个体对他人行为认知时的主、客观因素有关。
认知、情感、行为是青年个体人际关系形成的必不可少的心理要素,由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在思想基础,情感色彩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不同交往模式联结成的人际关系有着高低不同的发展水平。低水平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个人需要与好恶的基础之上的,思想基础薄弱,带有强烈的个人目的和功利主义色彩。在这类关系网之中,部分人由于交往动机不纯,往往会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竭力维持与对方的关系。然而,这种关系因缺乏浑厚的情感基础,始终比较脆弱且易于波动,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高水平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社会目标和行为规范的基础之上的,双方价值观念一致,近期与远期目标相同,因而能精诚合作、互帮互助。不仅如此,在这种人际氛围中,双方均处于平等地位,志趣相投、志同道合,能显示出团结、友好的心理之气氛,因而双方的关系持久、稳定,并能经受挫折与时间的考验。
三、人际关系的效用
一个社会的开放度越大,其成员所面临的内部与外部的交往机会越多,彼此间的情感联系也就越为频繁。人际关系的扩大不仅能满足青年的心理需要与社会需要,而且还能促使其行为发生改变,加速青年的社会化进程。总的说来,人际关系的效用大致有以下一些。
1.满足青年的心理需要。社会学家认为,交往是个体的一种社会本能,任何正常的个体均需要与他人交往,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青年期是个体走向社会、寻求社会认同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青年比其他个体更需要与人交往,并通过交往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青年以心理的满足与愉悦,而且还会带给青年以极大的安全感,消除他们的孤独、寂寞与不安情绪。按照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个体的需要分五个层次,其中第三层次的需要为归属与爱的需要。这种需要来自个体之外的他人和群体,必须通过其社会交往所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才能得以实现。在这种人际关系网中,青年使自己归属于家庭、同事、朋友和其他群体,并从群众中获得关爱、友情和其他慰籍。这种需要充分揭示了人的社会属性,同时也显示了人际关系在满足青年心理需求上的潜在作用。
2.满足青年的社会需要。作为社会的个人,青年有多种社会需要,而其社会需要的满足不仅会改变青年的生存现状,而且对青年未来的发展也具有极重大的意义。青年要想在学习和工作上有所成就,要达到自己既定的生活目标,除了自身的主观努力之外,来自他人与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也非常重要。作为社会的一员,青年个人的成功必须依靠群体、组织及其它的外力,而要获得外部的有力支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人际关系不仅能使小群体亲密无间,达成一定共识,形成融洽、宽松的外部环境,从而提高青年的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且还能使青年在遇到困难时,得到他人的诚恳帮助,顺利地渡过难关。
3.加速青年的社会化进程。青年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青年必须学习社会技能,内化社会规范,使自己顺应整个社会。而人际关系是直接影响青年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无论是通过家庭、社区、学校和工作单位建立的人际关系,还是在其他小群体中形成的人际关系,均会对青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对其社会化进程产生巨大影响。小群体理论表明,通过社会交往建立的人际关系能潜在地改变青年的行为,特别是在人际关系是良性发展的状况下,交往双方行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模仿,对后进者的行为改变会起到有益的促动作用,使之能不断矫正自身的偏差行为,顺应社会的行为规范。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开放度的增大和青年社会交往频率的增加,青年个体希望与其交往对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愿望也日益增强。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希望与他人建立“和睦人际关系”的青年大约占总数的88%,而对建立这种关系持“无所谓”态度者大约只占总数的10%。在现实的人际交往过程中,50%以上的青年对自身的人际状况感到不满,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愿望。然而,多数青年在人际伙伴的寻求中又深感苦恼,认为很难找到“良师益友型”或“知音型”的人际伙伴。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协调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青年个体顺应社会的必要条件。青年只有融洽、和睦地与其他社会成员共处,建立起积极正性的人际关系,才能以此为中介,顺利进入社会。那么,青年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1.提高交往水平。人际交往是青年人际关系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没有一定频率和一定水平的交往,就不可能产生彼此的认知和情感的联系。交往双方只有增加其交往次数并增大其交往深度,才能形成牢固的人际关系。一般说来,交往频率越大,人际关系越易深化,相互间的吸引力增强,其心理相容性也会提高。不仅如此,经常交往还有助于彼此的沟通与了解,促进双方达成共识。即使双方的关系曾一度十分紧张,通过频繁的交往、沟通,也会消除其猜疑与误解,使双方冰释前嫌。反之,即使双方关系再亲密,久不交往其情感也会淡漠,了解逐渐减少,关系也会淡化。因此,完全可以认为,学会和善于交往是提高青年个体人际关系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建立其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环。
2.寻求价值观念趋同者。价值与观念的趋同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如果交往双方价值观念相互一致,就会有共同的语言和生活目标,其行动也保持一致。所谓“志同道合”即是人们价值趋同,人际关系融洽,因而寻求共同需求满足的真实写照。而“道不同,不相为谋”则说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价值观念相异者既不可能产生交往愿望,也不可能和睦相处,观念的冲突最终仍会导致彼此分道扬镳。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选择价值观念趋同者。这样彼此的理解度更高,更易互相信任,从而也更可能成为莫逆之交。
3.保持兴趣爱好的一致。兴趣与爱好的一致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条件之一,兴趣爱好相同者有共同的社会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因而共同话题更多。不仅如此,共同的兴趣与爱好还容易形成个体间的友好关系,使二者保持一定的人际亲密度。换言之,青年要与他人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培养自己与他人的共同爱好,并通过共同的活动增进彼此的情感,让双方在许多方面达成共识。一般说来,相同的兴趣爱好可以缩短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加双方的联系频率。特别是当青年处于陌生的新环境中,兴趣爱好更是密切双方关系的最佳手段。通过共同兴趣的发展可以优化青年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从而为自己的工作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
4.珍惜与他人的友谊。友谊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是个体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标志。它不仅能满足青年社会交往的心理需要,而且还能给青年以一定的群体归属感,消除青年的孤独与不安情绪。完全可以肯定,友谊的形成要靠交往双方的长期努力,而友谊的延续更需双方的呵护与珍惜。对待与他人结成的友谊,青年必须倍加重视,全力保持,使之永不衰败,切不可漫不经心,或因小事损伤了双方长期培养的珍贵友情。俗话说:“人间难得一知己”,交往双方由相识、相交到相知实属不易,因此双方必须用心维护,以保持长久的人际关系。
5.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青年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还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会赢得他人的赞赏和尊敬,使他人对其产生信服心理和信赖感,从而乐意与之为友,形成长久的交往关系。而宽以待人则既能体现青年自身的修养,又能使他人感受到青年的大度、豁达,让他人对其产生亲切感和认同心理,增添自己对他人的吸引力。在一个群体之中,能严格要求自己并以宽厚待人者会有众多的朋友,他们与其他成员的关系也总是处于相互适应之中,很少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的状态,避免了许多人际纠纷。
6.优化自身的个性。社会学的研究表明,良好的个性能改善青年人际关系,使其和谐、友好地与他人相处。而不良个性特征则是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大敌,会成为青年社会交往的极大障碍。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个体最不受他人欢迎的个性特征有10项,依次排列为:狡诈、欺骗、自私、残忍、不诚实、虚伪、做作、欠可靠、欠忠诚、贪婪。除此之外,自我中心感过强,自卑心理过大,过于敏感,狂妄自傲,怪癖孤独等不良个性也是青年人际关系形成的障碍。由此可见,青年个体要与他人和睦相处,首先必须优化自身的个性特征,努力克服不良个性倾向,使他人更易接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