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州民族中学 673199
摘 要:反思本世纪初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得失;以及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即将开始之际,如何进一步落实好原有课改理念、实现教育强国的梦想,本文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 改革 贯彻
新课程改革早在2001年就已经启动了,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正式确立了本轮课程改革要实现的目标。回顾近17年的课程改革,现在应该是我们反思和总结的时候了。本世纪初进行的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国家层面上调动了很大的资源,经过充分地调研和在借鉴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的。所提出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好的现实和指导意义。比如变精英教育为大众教育,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过程和体验、探究与合作;强调学生主动地学习;强调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社会综合实践等等。在今天对比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教育改革的方向,这些理念也并没有过时,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去执行和贯彻好这些理念。要么部分运用或部分采纳了这些理念;要么明知道这些理念,却有时遵照,有时不当回事;要么完全不知道、不执行这些理念。相反,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却大行其道,畅通无阻。一个根本的问题是,考试成绩依然统治着我们学生和家长、统治着学校。这些都是深深困扰着中国全社会的根本性问题。所以,当下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即将到来之际,充分理解、认识和贯彻本世纪初党和国家颁布的课程改革文件和精神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这是因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决胜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科技强国、中国制造2025,都需要教育肩负起它应有的责任和功能,建设教育强国的形式越来越迫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者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断增加的教育投入已经为我们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向高层次、高质量跃进,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创造新的记录。这些情况都表明,我国基础教育迫切面临一个大的跃进,中远期目标是建设教育强国,这一点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形成了共识。
那么,是谁形成了强大阻力阻碍了这次课程改革的呢?这个答案谁都知道,那就是高考。在学校、政府、学生、家长一起看重高考成绩的大环境下,应试教育始终主导着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前进的步伐。这些年来,高考模式的改革、大学自主招生的试点,都是冲着这个目标来的。但是我们不得不说,改革成效都是微乎其微的。本文不想就高考改革的问题展开讨论,只想就其他方面如何做来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首先政府层面应该成为最有力的推动者。但是实际过程中,我们的各级政府甚至是教育主管部门普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或错误。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依然理所当然地认为高考成绩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的,依然用高考成绩来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这种情况十分普遍。如果政府层面都不能很好完成好教育观念的转变,整天把高考挂在嘴边,那么如何叫下面的学校转变观念、执行好新课程呢?至于如何让政府转变观念,本文也不想赘述。同时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其一,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不能以学校的高考成绩去评判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资源配置的优先度。
其二,不以学校的高考成绩来配置生源,因为这是学校努力追求高考成绩的第二大动力。但这个问题目前情况下可能很难达到,因为我们不可能强制初中生到哪里上高中,否则会引起更大的社会抗拒。但我们要充分引导、说服和监督学校很好地执行国家的新课程规划。各地的教育局、教研室、督学应深入学校,帮助他们贯彻好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年进行一次量化考核,成绩一一公布。取消高考研讨班在各地的大行其道,取而代之的是新课程教育实践培训班,政府、学术组织、教育培训机构都可以举办。举行各种层次新课程教学大赛。限制和规范有关高考复习资料的出版和发行,限制教育类刊物刊登有关高考类的文章,鼓励多刊登新课程教育教学类文章。
其三,通过高考试题的改革引导好学校主动适应新课程。比如压缩试题数量、扩展试题广度、鼓励学生去阅读、取消考试说明,让高考试题不可捉摸。引导学生增加阅读量,主动思考课本以外的知识和问题,主动学习课本以外的扩展性知识和应用性问题,试题要着力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说,这个改革步骤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最有效的办法。如果高考的试题变得不可预见、难以捉摸,同时从生活和社会吸纳足够的素材,学校和学生自然不会再去“应试”,而是自然会把注意力放到通过大量的阅读扩展知识面和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上来。总起来说就是要引导学生去图书馆,去参加社会实践,去探究、去思考。
其四,要严格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不得以高考为目标,以学科提升为培训内容。
其五,要逐渐淡化优质高中、示范高中、一级完中等概念。因为高中教育正在逐渐走向大众化、普及化,再强调高中的等级化,只会加重高中学校以高考为目标的竞争。同时避免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和初中升学择校热,加重中考压力。要借鉴这些年义务教育在均衡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导入高中教育,逐渐实现高中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其六,可以考虑把目前的大学招生指标进一步地下行分配到地区一级,甚至是县一级。这会大大减轻升学竞争。但是弊端是会加重大学录取的不公平性。
论文作者:程云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0月总第2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学校论文; 课程改革论文; 很好论文; 新课程论文; 高中论文; 理念论文; 高考成绩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10月总第28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