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原则不可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原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李登辉的“两国论”一出笼,就遭到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同声谴责。但是,李登辉和台湾当局却诡辩说,“两国论”是“对既存事实作明确的说明,既未扭曲事实,也未夸大渲染,更没有排除未来两岸统一为民主新中国的目标”,是“陈述现状,不是改变现状,是追求和平,不是制造麻烦”;而“一个中国”原则却是“完全昧于历史与法律上的事实”,是“皇帝的新衣”,现在不存在“一个中国”,只有统一以后才有“一个中国”,因此“一个中国”只能是未来的。
李登辉和台湾当局这一套似是而非的逻辑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只要我们翻开两岸关系史,就不难看出,海峡两岸虽然处于暂时的分离状态,但一个中国这个事实从来也没有被改变过,一个中国原则既是两岸关系的现实,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现实。李登辉的“两国论”才是“完全昧于历史与法律上的事实”,是对两岸关系事实的严重扭曲,它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更不可能成为什么“事实”。
一个中国原则的意义与由来
1945年,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中国从日本的手中收回本属于自己的台湾,从此,台湾人民和祖国大陆人民一起,又重新共同拥有了一个完整的中国主权。根据“主权在民”原则,一个国家的主权属于这个国家的全体人民,因此是不可让度的,也是不可分割的。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只是作为中国的代表,在台湾恢复行使主权,台湾的主权则是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因此,一个中国的内涵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拥有包括台湾在内的完整的中国主权。1949年,作为中国内战的结果,“中华民国”政府因战败而退踞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祖国大陆成立,并继承了“中华民国”原有的主权和领土的范围。虽然海峡两岸处于内战中的分离状态,但是这种分离只是两岸治权的暂时分离,并没有改变两岸人民共同拥有中国主权这个事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祖国大陆政府认为,在国家统一前,在两岸关系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就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领土与主权不能分割。
但是,美国为了“不让台、澎落入共产党手中”,从一开始就在国际上策划和推动“两个中国”的阴谋,而且以后从未停止过试图使两岸治权的暂时分离状态固定化、长期化。
美国的阴谋遭到海峡两岸的共同反对。1955年4月, 蒋介石告诉来访的美国官员说,“两个中国”的概念是他始终不渝地反对的。1956年6月28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3次会议上发言指出,策划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是“妄想把台湾说成是另外一个中国或者是独立存在的一个国家。但是,这种妄想只能被认为是在强大的现实面前丧失了理智的表现。台湾从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庄严的国际协议也早已承认台湾属于中国。而且,连蒋介石集团也承认台湾是属于中国的。一切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在内,在任何时候,也不会容许把台湾从自己的祖国分割出去。”
所以,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为了反对美国利用两岸的暂时分离状态,制造“两个中国”、分裂中国的图谋,以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被破坏。
海峡两岸信守一个中国原则
直到1988年蒋经国去世之前,海峡两岸皆严格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尽管当时两岸仍处于军事对峙状态,在国际上争夺“一个中国”代表权的斗争也是针锋相对,十分尖锐激烈,但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上,两岸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有时候甚至还形成默契,相互配合,共同维护一个中国原则,以抵制美国分裂中国的企图,确保中国的领土与主权的完整。
由于海峡两岸信守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当局对与祖国大陆建交的国家,必然与之断交;而祖国大陆政府在与他国建交时,也要求对方与台湾当局断交。正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祖国大陆政府宁愿忍受西方社会22年的封锁和孤立,一直等到将台湾当局驱逐出联合国后,才加入联合国。中国人民在维护一个中国原则上的意志和决心不可动摇。正如1971年9月25 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所表明的:“只要在联合国里出现‘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地位未定’或类似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坚决不同联合国发生任何关系。美国一天不放弃这些阴谋,中国人民就坚决同它斗争到底。”
美国也明白了这一点,在1972年的《上海公报》上,不得不公开表示:“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9年,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上,美国进一步“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中国的事实在两岸关系中始终牢不可破,也成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承认的现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始终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现实。虽然两岸的内战状态尚未结束,但在一个中国原则的框架下,两岸关系逐渐趋向缓和与改善,从而促进了两岸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李登辉一贯推行分裂主义路线
1988年,李登辉上台执政,开始推行一套分裂主义的政策。对外,以拓展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为名,大搞“务实外交”,寻求双重承认,并重新申请加入联合国,向一个中国原则提出挑战;对内则进行“宪政改革”,在“民主化”的名义下,促成了“台独”在岛内的合法化,使一个中国的原则在岛内备受质疑,造成一些台湾同胞国家认同的模糊、混乱和扭曲。尽管如此,当时的李登辉还是不敢公开放弃一个中国原则,而是一方面以一个中国为包装,另一方面则采取移花接木的手法,逐步扭曲、虚化一个中国原则。
1988年2月22日, 李登辉在其就职后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我们中华民国的国策,大家要了解,就是只有一个中国而没有两个中国政策。只有一个中国,我们必须要统一。”
1990年5月21日, 李登辉在当选“第八任总统”的就职演说中表示:“台湾与大陆是不可分割的领土,所有中国人同为血脉相连的同胞”。这段话以后又被李登辉不断引用。
然而,随着李登辉权位的稳固,“一国两区”、“一国两府”、“一个国家两个对等政治实体”等论调陆续登台,同时一个中国原则被不断地虚无化。台湾当局1991年2月23日通过的“国家统一纲领”, 虽然仍保留有一个中国原则,但却要求两岸“在国际间相互尊重,互不排斥”。这个要求与一个中国原则存在着明显的矛盾。1993年11月22日,台湾“经济部长”江炳坤在亚太经合会上公开提出了“两个中国”的主张:“中国只有一个,地理文化上台湾属于中国,我们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主张分裂主权的两个国家并存,是以一个中国为指向的两个中国政策,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两个主权互不隶属的国家。”
这是台湾当局第一次如此公开、明确地提出“两个中国”,否定一个中国原则。虽然过后不久台湾当局又宣示“一个中国”的立场,但是1994年公布的《台湾两岸关系说明书》已将江炳坤讲话要点全部吸收了进去,声称“一个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地理血缘”的中性名词,两岸则已“分裂成本质上完全对等的政治实体”。这是一个不说“两个中国”的“两个中国”政策。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说明书”仍一口咬定“中华民国政府坚决主张‘一个中国’,反对‘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显然,那时的台湾当局还不敢公然丢掉“一个中国”这块招牌。
直到1999年7月9日,李登辉才公开放弃一个中国原则,提出两岸是“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从李登辉分裂主义路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两国论”是李登辉的一个必然结论。他蓄谋已久,企图将治权概念偷换成主权概念,把两岸治权的暂时分离,说成是两岸主权的分割,从而否定一个中国原则,达到分裂国家的目的。但是,不管李登辉如何花言巧语,也不管台湾的政治体制如何变动,都无法改变海峡两岸是一个中国的事实。
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容破坏
首先,一个中国的原则事关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尊严,是海峡两岸人民用鲜血捍卫并将传承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宝贵的财产,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任何个人或集团都无权抛弃。维护一个中国原则,不仅是体现中国几千年来深植民心的“大一统”观念,也是符合《联合国宪章》所明确规定的国家基本权利。反之,任何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人,既剥夺了祖国大陆人民对台湾的权利,也剥夺了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的权利,必将成为两岸人民的罪人。
其次,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只有在一个中国主权之下,中国的统一才有可能,才具有合法性、正当性和必然性。如果没有了一个中国原则,两岸之间是“国与国的关系”,那么,两岸的统一就成为两个主权国家的合并,这样的合并如同无根的浮萍,于法无据。所谓追求未来的统一,只不过是台湾当局领导人口头上用于欺骗舆论的“承诺”和“保证”,然而,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当局的“诚信”早已成为世界笑柄。因此,李登辉说“两国论”不排除中国未来统一的可能性,纯属无稽之谈。
最后,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和平的根本保障。一个中国原则的存在,就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被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的丧失,就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对此,中国人民别无选择,必须为保卫国家的领土与主权而战。因此,“两国论”实施之日,就是两岸开战之时。李登辉如果胆敢挑起战端,他所带来的,将是台湾人民的灾难,也是中华民族的灾难,这是我们所坚决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