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维空间的现代区域物流合作要素分析_生态位论文

基于多维空间的现代区域物流协同要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维论文,要素论文,区域论文,物流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节点,现代物流的发展成为影响地区供应链体系之间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区域层面宏观地、整体性地考虑和统筹物流成为必要。区域物流协同是指充分利用物流发展的区域特性,使物流活动符合所在经济区域的经济、社会等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实现区域内物流的合理组织,统一协调区域内物流活动,提高区域内物流的整体效率。从其定义来看,区域物流协同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企业物流活动环节和相关产业物流系统的整体协作,这种协同是以时间、成本和位移为衡量标准的;二是指在物流产业层面,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的物流企业基于社会物流资源空间协调配置基础进行的区域性/跨区域的协作、兼并,实现物流企业间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三是意味着经济空间组成协同,即区域物流协同意味着资源的协同配置,实现空间组成由基本物流聚集形式—物流经济带—物流网络—物流圈的演化趋势,使得区域物流经济活动由原始均衡状态到区域差距性分化,再到缓和差距的物流经济高级化均质进化过程,这种协同则是以效率、空间和可持续发展为标准[1]。本文运用四维空间研究方法,将资源、信息以及物流活动等各组成要素置于时间、成本、效率和发展的四维空间进行分析,分别引入时间压缩策略以减少供应链的响应时间、目标成本管理方法以降低系统总成本、协同物流服务绩效评价来提高协同效率以及运用生态位理论阐述了现代区域物流的协同进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的研究为现代区域物流的创建提供各系统的解决方案,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每一个维度空间内的协同要素具有指导意义。

一、时间价值约束下的区域物流协同

1.基于时间维度的区域物流协同内涵

产品对最终用户的响应时间是供应链全过程的累积效应,必须从整个生产和物流过程出发研究响应时间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某种产品的供应链在最终用户市场上的竞争力。物流网络的完善性、物流技术的含量、客户距离的邻近性、进出城市和区域交通网络的便捷性以及供应链企业自身效率都会影响产品的交货时间。哈佛大学教授钱德勒于1977年首先提出:现代运输和通讯技术的重大突破,极大地加快了商品流转的速度,使库存周转率提高,从而可大幅度降低生产和销售的成本,获取来自于速度的经济性。在战略管理理论中,速度经济则明确表示为快速反应。作为现代区域物流的发展趋势,协同物流因其所具有的“敏捷性”而在创造速度经济效应方面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协同物流将供应链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纳入企业的战略规划之中,实现对企业内外资源的最佳配置,并形成基于快速反应机制的动力。在市场需求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网络经济时代,敏捷性思想促使供应链理念从线性向网络化变革,现代区域物流的协同其实质是在优化整合社会物流资源的基础上,强调供应链在响应客户需求方面应具有的“敏捷性”[2]。因此,从系统的角度,应用系统科学研究整个物流过程及其各种影响因素,使企业在原材料到半成品到产成品到商品流程中的采购、生产、销售形成有机整体、对实物活动过程进行整体规划和控制、实现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时间价值约束下的区域物流协同是将企业及企业之间的活动放在时间维上进行分析,以消除或简化那些时间消耗大而增值小的业务活动,有利于物流服务链的资源整合和成员间的商务协同。

2.时间压缩策略

基于时间管理流程主要把时间作为供应链绩效衡量的标准。它涉及两个重要的时间:P-时间(生产时间)和D-时间(需求时间)。由于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内部流程,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需求时间,必须为每个独立的产品衡量P-时间和为产品所服务的每个细分市场衡量D-时间;然后把每个产品/客户类别的P-时间和D-时间进行比较,得到如图1的前置时间差距图。

其中的P-时间可以采用简单的甘特图设计技术,并且可以在图上表示出不同类别的不增值时间。图2所示的是三种运作流程(运送、生产、送货),为了揭示四种浪费,放大了最后一个流程图。

因此,为了实现时间压缩策略,区域物流协同一方面可以通过延迟生产、制造过程排序、柔性制造(FMS)来进行横向的水平时间压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MRP、JIT、VMI等手段来进行垂直时间的压缩。

二、成本约束下的现代区域物流协同

物流系统的总目标是实现物资时空的转移,降低成本不仅是企业经营的目标,也是协同物流链构筑和业务优化的重要目标之一。物流系统的总成本取决于运输成本、库存维持成本、批量成本(包括物料加工费和采购费、仓储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以及订单处理费用等),这些成本之间存在着二律悖反的关系。物流系统的“效益悖反”表明,物流系统本身的范畴和物流系统设计的核心就是效益悖反的解决。它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解决物流各项活动的效益悖反问题,可建立物流多目标函数,需要在各种效益悖反、相互矛盾的主要活动之间,权衡利弊,协调关系,寻找悖反曲线的合成曲线的最优范围,并在多目标中求得物流的最佳效果。现假设:

即某一个活动成本亦即服务水平的变化,将导致其他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维持某特定的服务水平。该模型充分刻画了物流系统各基本活动之间内在关联性和整体性。不失一般性,设定态点为原点,在定态点附近将(i=1,2,3,4,5,6)展开为泰勒级数,舍去高次项,可得约束函数如下:

由此可见,系统导向的成本旨在如何使整个网络系统的物流达到最佳效果,而应该综合分析各成员的利润与成本,通过协同合作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在成本约束条件下,区域物流的协同不仅要求物流企业内部各功能环节的协同,也包含了供应链上的物流协同以及区域内的物流基础设施等社会物流资源的协同配置。

三、基于服务效率的现代区域物流协同

区域物流系统是区域内功能要素的全部,或者一部分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不同形式、不同能力、不同服务水平、服务于不同要求的物流系统,物流系统的要素在时间和空间的排列组合决定了物流系统水平的高低。现代物流追求从企业内部的物流处理、外部物流活动(对于采购和销售)以及第三方物流组织,所有的物流服务都能满足客户需求,能够提供专业化、即时性、高效的物流服务,实现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企业内部则视自身为客户,满足自身物流运作需求)等物流效率目标。整体物流效率的提高,无法单凭企业力量而实现,而需要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包括供应链协作、物流共同化等协同方式的物流协同。物流企业间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则是满足物流产业衔接性、服务性、整合性、协同性的重要手段。这种物流协同趋势在空间领域的映射,反映为包括物流环节、企业内部、供应链、产业内部以及各地域在内的区域物流活动的协调,提高物流网络的整体运行效果是协同物流的最终目标[3]。对区域物流协同服务效率的评价建立在物流服务绩效分析的基础之上,主要指协同物流的企业收益、物流投资效率以及协同物流的服务水平或质量等有所提高企业绩效的物流性能指标。借助社会物流绩效评价方法,本文认为区域物流协同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顾客满意度和整个社会物流资源投资效率最大化双重目标,包含物流运营服务水平体系、物流服务质量体系、整合的供应链绩效衡量体系和物流投资效率体系。如图3所示,这些评价指标体系相互影响,相互牵制;因而,区域物流协同绩效评价是一个系统概念,归属于社会物流服务绩效范畴。

图3 现代区域物流协同绩效评价体系框架图

四、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区域物流协同

作为区域经济网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代物流既是区域发展要素空间聚散的载体,也是区域产业活动的重要内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区域物流协同主要体现为区域物流产业的协同共生和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区域物流产业的协同共生

生态学认为,生存在一定自然环境资源制约中的种群,通过相互之间的竞争协同,互相驱使双方提高性能和复杂性,从而实现种群之间的协同进化。基于任何组织都必须依赖外部环境所提供的资源条件而生存,西方组织生态学运用生态位(niche)的概念具体描述一个种群和其他所有种群不存在竞争的特定资源空间,即支持一个种群生存和发展的资源集合;种群间的竞争就用“生态位重叠(niche overlap)”和“生态位宽度(niche width)”来进行描述[4]。物流服务的多样性已经成为整个物流服务业的经济现象,区域内物流企业根据物流活动价值链寻找最适合自身特色的业务,在相关垂直物流服务链中,形成以互补产品为基础的物流企业合作联盟;通过整合物流业务资源,发展优势业务,依靠联盟成员的其他物流服务环节,实现整体物流企业集聚体成员自身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从而形成一定的协同共生群体。这种协同共生模式使得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不扩大组织边界的情况下既能获得扩大服务范围的效果,又能突破不可转移的专利技术、关键生产要素的控制、独特的学习曲线和政府的产业规制政策等阻碍;同时,在伴随物流联盟建立形成的物流网络中,不断吸纳外部企业的网络集聚机制,形成物流企业聚集—物流经济带—物流网络—物流圈的经济空间组合。物流企业生态位是区域内物流企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定位置及与其他物流企业之间的功能关系。特定生态位只能容纳特定物流企业。当物流企业存在于共同的生存环境中时,若出现生态位重叠,必然会发生资源利用的竞争;物流企业如果进行生态位分离,将能够避免相互之间的资源竞争,实现协同共生。物流企业生态位分离方式主要有:(1)不同物流企业消耗不同类型的资源要素;(2)不同物流企业进入同一集群区域的时间不同;(3)在特定时间内分散占据不同的市场区域。生态位理论为区域物流企业竞争与协同进化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与方法。

2.现代区域物流协同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物流在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形成新的产业形态、改善第三产业内部比例关系的同时,通过产业关联带动效应促进区域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由于局部的企业物流高效并不意味着整体社会物流合理化,货物实载率下降、区域交通阻碍、事故增加、环境恶化、能源浪费等负外部效应的凸现,要求物流资源根据物流经济的聚集、辐射、吸收性等特性,从区域经济、社会经济可持续性等角度进行综合协同。现代物流通过整合相关功能性活动,将经济网络中节点与线路之间随机连接、松散联系转变为顺畅交流、稳定合作的空间构造,从而减少区域经济运行中的阻滞性因素,放大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功能,提高区域经济系统整体效益和经济实力。同时,现代物流强化了经济中心的区位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向优区位运动,给经济中心城市带来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提升了中心城市增长极地位,搭建了经济腹地发展水平的操作平台,因而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现代区域物流协同,其优异的需求导向机制、全程控制机制、企业协作机制以及吸收先进的环境管理理念,正朝向绿色化和闭环化方向发展,从而直接、间接地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实施循环经济起着重要支撑作用[5-7]。

标签:;  ;  ;  ;  ;  ;  ;  ;  ;  ;  ;  

基于多维空间的现代区域物流合作要素分析_生态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