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能力模型构建及对运动参与的影响——以上海、南京部分中小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南京论文,为例论文,上海论文,体育活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0560(2015)04-0112-05 在过去的10多年,有调查显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特别是速度、力量、耐力等体能下降明显,肥胖率、近视比例增加[1]。为此,中共中央2006年向全国亿万中小学生提出“阳光体育运动”倡议,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口号。1989年6月,一个研究小组从“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获得一笔研究经费,致力于SPARK项目研究,立志于把学校体育活动从“温和状态”提高到“活跃状态”,体育活动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50%以上,教师花更少时间管理学生,有更多时间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无论是中国的“阳光体育运动”,还是美国的SPARK课程,其主要目的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并把体育活动延伸到社会和家庭,以此来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尽管有研究表明,运动技能好的学生更有可能频繁参与体育活动,但二者之间不可画等号,运动技能好只是学生频繁参与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为了更好地厘清中小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运动参与的预测力度,有必要借助莱尔·斯潘塞和塞尼·斯潘塞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理论,构建中小学生体育活动能力模型,量化地分析体育活动能力素质模型中各要素间,以及这些要素与运动参与之间的相关关系。 1 中小学生体育活动能力模型构建路径 1.1 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理论 美国学者莱尔·斯潘塞和塞尼·斯潘塞博士从特征角度提出“能力素质冰山模型”。人的能力结构就像浮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露出海平面部分是一个人的技能,是外在的可观察部分,这仅仅是人的能力结构一部分;处于海平面以下冰山是人的能力结构另一部分,包括社会适应、自我概念、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部分[2]。人的能力结构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或达成某个绩效目标而要求的一系列不同素质的组合,它是造成一个人工作表现的根本原因。值得注意是,真正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表现的,并不是表象因素技能,而是冰山以下的个人潜在特质。 1.2 中小学生体育活动能力素质构成依据 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总目标:1)掌握和应用基本运动技能;2)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3)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4)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习惯[3]。上述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所应具备能力素质的全面要求,是促使中小学生经常性运动参与,养成运动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素质基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是中小学生社会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能力自我知觉水平高的个体会积极、努力地完成体育活动任务,而能力知觉水平低的个体会极力回避那些可能失败或显示自己低能的情境。体育锻炼习惯是在具有运动技能基础上,产生人的内在需要情况下培养起来的。当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引向目标时,需要就成为人的活动动机,而兴趣是个体对事物、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与运动兴趣相比,体育活动动机更能解释学生运动参与原因。综上所述,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所提出的素质目标契合了“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理论,运用这一理论指导中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更有助于促进中小学生能力素质发展。 1.3 中小学生体育活动能力模型构建 在综合考量“能力素质冰山模型”理论和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总目标,以及课题组对部分中小学高级体育教师和学生访谈基础上,选取运动技能、动机、社会适应和自我概念作为中小学生体育活动能力模型构成要素。将中小学生体育活动能力模型分为海平面以上“冰山部分”和海平面以下“冰山部分”,海平面以上“冰山部分”为基本运动技能,是容易了解与测量部分;海平面以下“冰山部分”包括社会适应、自我概念、动机等能力素质,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部分,对学生的运动参与和行为表现起着关键作用。 2 调查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以上海市闵行、长宁、徐汇、闸北区,南京市栖霞、鼓楼、玄武、白下区等8个区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为了尽可能保证样本代表性,各区抽样时遵循了学段平衡、性别平衡、体育活动能力平衡、学校平衡4条原则,各区随机抽取一所中学和小学,每所中学随机抽取初中和高中各2个班,每所小学也随机抽取2个班。考虑小学生认知水平以及毕业班升学压力,填写问卷有效性,限定在小学4、5年级,初中1、2年级、高中1、2年级。 2.2 调查方法 2.2.1 中小学生体育活动能力素质、运动参与测量问卷开发 在已构建的中小学生体育活动能力模型基础上,参照台湾地区新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运动技能、社会适应、运动参与能力指标设计相应的能力素质、运动参与测量条目,从Ryan编制的《身体活动动机测量》量表抽取每个维度得分最高动机条目,选取《身体自我知觉》量表中运动能力维度为自我概念条目。表1运动参与条目中:一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几次,选项为A.3次以上,B.3次,C.2次,D.1次,E.不锻炼;每次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选项为A.每次2 h以上,B.1.5~2 h,C.1~1.5 h,D.0.5~1 h,E.0.5 h以内;以上A、B、C、D、E选项分别赋予1、2、3、4、5分。其他条目回答和评分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方式,“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不能确定、不太符合、很不符合”,分别赋予1、2、3、4、5分。 2.2.2 问卷发放和回收 问卷由本人、课题组其他成员及所调研班级班主任在现场发放和回收,采用当面填写,完成后即刻收回方式进行。上海、南京各发放问卷700份,共1400份问卷,剔除85份(剔除标准包括中途停止回答,关键问题不选,未选项超过两项,以及明显表现出随意回答的问卷),有效回收1315份,有效回收率93.9%。男生占52%,女生占48%。 2.2.3 问卷效度、信度检验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2名教授,中学5名、小学3名体育高级教师对问卷进行评价和修订,删除不合理和意见不一致条目,保留专家均认可条目32条。大规模测试前在中小学各学段各找2名学生预测,由2位小学语文教师对预测后问卷进行修改,使修改后问卷表述符合小学4、5年级阅读水平。问卷效度平均得分为91.7,具有良好效度。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信度检验,各要素Cronbach's α总系数均大于0.85,说明测量过程中,各要素测量变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小学生体育活动能力各要素、运动参与均值、标准差 根据信度检验结果,可以看到各个要素的Cronbach's α系数都超过了0.6,甚至运动技能的Cronbach's α系数超过了0.8,这说明用来表示各个要素的所有测量值存在一致性。换句话说,用来表示运动技能的7个子项均能够集中一致地衡量运动技能这个要素,其他要素亦然。因而,笔者不打算采用因子分析或其他手段去寻找最佳子项变量去衡量运动技能,而是采用将各个要素子项值取均值用来定量地衡量运动技能值。 表3显示,运动技能、社会适应、动机、自我概念等体育活动能力模型各要素,以及运动参与均值、标准差随学段上升而增加,表现为各要素和运动参与水平随学段上升而下降,学生间差异程度随学段上升而拉大。小学、初中、高中运动技能水平对应于各学段运动技能标准要求呈下降趋势,小学、初中、高中运动技能均值分别为1.87、2.03、2.27,标准差分别为0.53、0.6、0.62。在李克特5级评分方式中(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不能确定、不太符合、很不符合),小学运动技能水平略好于“比较符合”等级,初中、高中运动技能水平处在“比较符合”和“不能确定”之间,初中好于高中。 3.2 中小学生体育活动能力各要素间及与运动参与相关关系 表4显示,各学段运动技能、社会适应、动机、自我概念等体育活动能力模型各要素两两比较,以及这些要素与运动参与之间比较,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性均达到非常显著性水平(相关性检验P<0.01),符合良好拟合度模型要求。在体育活动能力各要素中,小学阶段,与技能相关性最高为动机(r=0.45),在初、高中阶段,与运动技能相关性最高为自我概念(初中r=0.48;高中r=0.52);在小学阶段,与动机相关性最高为社会适应(r=0.49),初、高中各阶段,与动机相关性最高为自我概念(初中r=0.46;高中r=0.62)。 3.3 中小学生体育活动能力各要素与运动参与回归分析 以体育活动能力模型中的运动技能、社会适应、动机、自我概念为自变量,运动参与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如表5所示,体育活动能力模型各要素与运动参与之间呈显性著正相关。小学体育活动能力模型各要素对运动参与预测效度顺序,社会适应(Beta=0.63)>运动技能(Beta=0.44)>动机(Beta=0.43)>自我概念(Beta=0.42);在初中体育活动能力各要素中,对运动参与预测效度顺序,社会适应(Beta=0.56)>自我概念(Beta=0.53)>动机(Beta=0.48)>运动技能(Beta=0.36);在高中体育活动能力各要素中,对运动参与预测效度顺序,自我概念(Beta=0.67)>动机(Beta=0.53)>运动技能(Beta=0.48)>社会适应(Beta=0.43)。尽管运动参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但这些结果表明,中小学生体育活动能力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效度。 4 讨论 4.1 体育活动能力各要素及运动参与动态变化分析 体育活动能力模型各要素和运动参与水平随学段上升而下降。与学者范立仁的研究结果相似,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人数比例下降[4]。归因如下:一方面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随着学段上升,学业压力逐渐增大,挤压学生运动参与时间;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许多学生受父母溺爱,在家很少做家务,出门有现代化交通工具,养成懒动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与同学“打交道”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然而,随着运动参与机会减少,提供给学生竞争、合作、忍耐挫折机会随之减少,弱化了学生对不当行为的管控,导致学生缺乏团体合作与信任,以自我为中心方式处理矛盾冲突。 身体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通过经验、反省和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运动能力、身体形态的知觉。学者许思安研究表明,初中生身体自我满意度总体呈下降趋势,随着年级升高,他们对自己身体要求越来越高,不满意方面越来越多[5]。根据《体育课程标准(1-6年级)》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7-12年级)》,小学生主要发展跑、跳、投等基本动作,身体辨别、视觉辨别、触觉辨别、协调等知觉能力,耐力、力量、韧性、敏捷性等体能,初中生在此基础上发展技巧动作,高中生则把单个技巧动作糅合成某一专项运动。由此可见,学生运动自我知觉下降,并不是高中生绝对运动技能水平低于小学生,而是高中生运动技能水平相对于高中体育课程标准来说,低于小学生相对运动技能水平。 学生之间体育活动能力模型各要素、运动参与水平的差异程度随学段上升而拉大。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基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社会经历不同,随着年龄增大,这些因素的作用效果逐渐累积,加大了学生间差异。由此可见,为了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随着学段上升,在传统班级授课制基础上,有必要实施分层、分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运动技能、体能、知觉能力水平,分别设定合适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保证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他们自我效能感,避免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些学生“吃不消”现象。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方面,除了组织足、篮、排等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外,还应安排跳绳、踢毽子等娱乐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保证每位学生都有运动参与机会。 4.2 体育活动能力各要素间及与运动参与相关性分析 体育活动能力模型各要素之间,以及这些要素与运动参与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性呈显著性差异。运动技能习得表现为身体某种运动状态,它通过学习、练习、反馈而逐渐变得精确、连贯、合乎法则的肌肉活动方式。学者贾齐认为,当某人试图获得运动技能,其充分而必要条件在于通过自身实践活动,使运动技术内化于获得者身体之中[6]。在小学阶段,与运动技能相关性最高为动机。这可能与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有关,需要兴趣来维持运动技术的选择性注意和积极情绪反应,从而习得运动技能,而兴趣功能在于诱发动机,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跃状态,形成学习积极性。初、高中阶段,与运动技能相关性最高为自我概念。随着年龄和见识增长,中学生已不再依靠教师及同伴来评价自己,而是通过自我概念了解自我运动技能、体能和知觉能力。自我概念强的个体,倾向于将行为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而自我概念差的个体,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能力缺乏,前者更具有可控性。Weiner认为,归因可控性决定个体对未来成功或失败期望,这些期望又对未来运动技术操作起着重要作用,自我概念高者对成功归因更稳定、更可控[7]。 动机是激励人们进行某种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它由内驱力和诱因构成。Deci和Ryan认为,当个体觉察行为与结果之间缺乏连接时,将感到无动机存在,最后会停止活动参与[8]。在小学阶段,与动机相关性最高为社会适应。小学生被喻为个体发展的“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小学生逐渐疏远与父母交往,而更多地走向同伴。Ellis和Witt等认为,约束可能影响动机,并将约束划分为内在约束、人际约束和结构约束,人际约束来自于人际间相互作用,包括不能找到参与伙伴[9]。初、高中阶段,与动机相关性最高为自我概念。班杜拉认为,在动机作用过程中,自己能否完成任务的知觉起重要作用,自我概念高者,内在动机水平越高,行动努力和坚持性也就越高,越能面对挑战,并在行动过程中伴随积极情绪体验。 4.3 促进不同学段学生运动参与的因素分析 在小学、初中阶段,社会适应对运动参与预测力最强。Larson研究发现,青少年被指“重要他人”有近半数为同伴,中小学生课下与同学在一起时间为29%,大约是与其他成人共度时间的2倍[10]。心理学上称青少年时期为“成帮结伙时期”,朋友、同学赞许会成为其运动参与强大动力。学者朱瑜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约10~15岁),对于青少年运动参与、行为投入、情感体验,同伴支持和接纳具有重要意义,同伴成为这一时期体育运动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11]。伯恩认为,拥有良好社会适应个体为了满足其归属需要,重视与同辈群体亲密关系,尽力回避那些不当行为方式,避免被同辈群体排斥在群体之外。由于体育运动本身的“殊异性”,多数运动项目是集体项目,需要与同辈群体保持高度互动,才会有强烈参与动机和高参与度。 高中阶段,自我概念对运动参与预测力最强。在与同伴互动中,个体自尊、运动成就认知会影响青少年运动情绪体验、参与投入。Weiss和Ebbeck认为,在运动情境下,能力知觉会影响自尊。自尊作为中介变量,影响运动愉悦和运动行为[12]。Nicholls认为,12岁以后,能力知觉会逐渐分化。在较少分化阶段,个人判断能力高低或成功与否标准是自我比较;在较多分化阶段,个人判断能力高低或成功与否标准与他人比较[13]。在与他人比较时,能力知觉水平高的个体会努力完成任务,去验证自己能力;而能力知觉水平低的个体认为自己通过努力完不成任务,回避困难和挑战,避免别人评价自己无能。同时,自我概念强的个体在群体中被接纳程度高,获得参与机会多,对于体育运动有更积极的情绪体验;与此相反,自我概念不佳的个体被同伴接纳水平低,获得运动机会较少,进而对于体育运动的行为投入、情绪体验也相对较低。 5 结论 1)体育活动能力模型包括运动技能、社会适应、动机、自我概念等要素。运动技能是“能力素质冰山模型”海平面以上部分,社会适应、动机、自我概念是“能力素质冰山模型”海平面以下深藏部分。深藏的能力要素对学生的运动参与和活动表现起着关键作用。 2)体育活动能力模型各要素及运动参与水平随学段上升而下降,学生之间差异随学段上升而拉大。相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高中生相对运动技能水平低于初中生,初中生相对运动技能水平低于小学生。 3)体育活动能力模型各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运动参与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性呈显著性差异。在小学阶段,与运动技能相关性最高为动机;初、高中阶段,与运动技能相关性最高为自我概念。在小学阶段,与动机相关性最高为社会适应,初、高中各阶段,与动机相关性最高为自我概念。 4)不同学段,体育活动能力模型各要素对运动参与的预测地位发生变化。小学阶段,对运动参与预测力顺序:社会适应>运动技能>动机>自我概念;初中阶段,对运动参与预测力顺序:社会适应>自我概念>动机>运动技能;高中阶段,对运动参与预测力顺序:自我概念>动机>运动技能>社会适应。 收稿日期:2014-11-11;修回日期:2015-03-02体育活动能力模型的构建及其对体育参与的影响&以上海、南京部分中小学校为例_自我概念论文
体育活动能力模型的构建及其对体育参与的影响&以上海、南京部分中小学校为例_自我概念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