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矿业有限公司大红山铜矿 云南省玉溪市 653405
摘要:为降低矿段生产中弱面的影响,给设计和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本文以大红山铜矿为例,对矿岩稳定性进行分析,将对整矿山持续、安全生产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矿岩稳定性;层间弱面;节理裂隙
1、引言
大红山铁铜矿床位于云南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境内,为一大型铜、铁共生矿床,自1997年7月投产以来历经十多年的开采,开采至今矿山的持续发展需要向深部和边部进行延伸,大红山铜矿西部矿段资源储量大(普查报告提交的矿石储量5463.38万吨,金属量34.91万吨),是大红山铜矿接续重要工程。
矿山多年来矿体开采的实践表明,大红山铜矿矿岩中又含有众多的断层和大量节理、层理、裂隙等构造弱面。这些弱面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矿岩的强度和稳定性,使生产中容易出现矿柱垮塌破坏、隔层和顶板垮落等地压现象,降低了矿山生产的效益。因此,为降低西部矿段生产中弱面的影响,给设计和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开展矿岩稳定性分析,系统调查断层、节理、层面、裂隙等弱面的分布情况、产状、密度、空间展布规律等情况,将对整个矿山持续、安全生产起着关键作用。
2、岩体稳定性分类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谷德振教授提出的岩体完整性分类方法,在我国被广泛接受,并被普遍使用。按照这一分类法,岩体级别可以分为:(1)整体状及层间结合良好的厚层状结构;(2)块状结构和层间结合较好的中厚层或厚层状结构;(3)层间结合良好的薄层和软硬岩互层结构;(4)碎裂镶嵌结构;(5)散块状结构;(6)层间结合不良的薄层中厚层和软硬岩互层结构;(7)碎裂状结构;(8)散体状结构。
在2001年颁布的国家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中,也使用了岩体完整性分类方法。但其中所用到的分类指标较为单一,只有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点荷载试验强度,以及根据岩体声波测试所得到的岩体声波指标。根据大红山铜矿的实际情况,在本次的研究中,采用岩石试块的强度或点荷载试验的指标、节理密布和分布情况、岩体完整性指标、岩心质量指标,以及水的影响、断层的情况、巷道稳定性情况等,综合打分,在此基础上,对矿岩稳定性进行分级。分类的结果,可给矿山支护和生产中的采场布置提供依据。
3、大红山探矿西部矿段矿岩稳定性分析
3.1矿岩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大红山铜矿西部矿段出露的矿体有Ic矿体、I3矿体、Ib矿体、I2矿体和熔岩铁矿体等,就需要分别对这些矿体的矿石,以及它们的顶底板岩石,分别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巷道工程揭露的实际情况,以290中段为主来进行试验,针对已经揭露的所有矿岩以及顶底板岩石,采集岩样,同时对不同地段的断层分布密度、断层内的状况以及节理密度等情况作出分析和评价,给出巷道有关区段岩体稳定性状况,以及对矿山生产的影响。
3.2岩石力学试验
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测定,每组岩样选取5个有效数据;抗剪强度试验可采用倾斜压模试验进行,每组岩石选取18个岩样。测定岩石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可以与岩石的抗压强度的测定同时进行。岩石容重试验,则属于非破坏性试验,可用强度试验的岩样进行。试验结果数据汇总,见表3.1。
大红山铜矿西部矿段的不少断层都具有厚度变化大、分支复合现象突出的特点,而这对矿山生产中巷道和盘区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因此,从矿山生产的角度考虑,断层破碎带的厚度要大得多,不能只限于断层面两个面之间的厚度。
西部矿段矿体和围岩中,存在相当多的层间弱面。这些层间弱面,厚度通常在1~3cm,主要有两种类型:(a)含有泥质的层间弱面;(b)不含泥质、主要成分为强度较低的片岩,其强度远低于周围其它岩石的层间弱面。这类弱面的产状(倾角和倾向)与岩层产状相同,开采后,应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4、结束语
根据岩石力学数据和断层、节理、层面、裂隙等弱面的调查,分析矿岩得出结论如下:
(一)按照矿岩稳定性分类中对应第三类情况:(1)存在厚度小于5cm的第四类胶结较好的弱面,但每个采场不超过2条;(2)层理、片理和节理不太发育;(4)矿体埋藏深度大于600m。大红山铜矿西部矿段多数地段,在没有较大规模断层的情况下,大多属于这一类,属于中等稳固类型。
(二)大红山铜矿西部矿段矿岩由于矿体埋藏深度较大,地应力数值更大。因此,矿岩的稳定性受断层及软弱夹层控制,具体的施工中应尽量避开较大规模断层及减小暴露空间。
参考文献:
[1]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实验室和现场试验标准化委员会。岩石力学试验建议方法(上集)[M].郑雨天,等译,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水利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1995.7.1。
[3]谷德振.岩体结构的分类及其质量系数的确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79
论文作者:蒙六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9
标签:矿体论文; 铜矿论文; 断层论文; 大红论文; 岩石论文; 稳定性论文; 节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