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肿瘤医院 云南昆明 650118)
【摘要】目的:探索延续性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4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PaCO2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测试评分、再入院状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血气指标PaCO2值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测试评分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再入院率是18.52%(5/27),研究组的再入院率是3.7%(1/27)。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60%,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时可以改善患者的PaCO2水平,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延缓患者疾病进程。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型肺疾病;再入院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195-03
慢性阻塞型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预计到2020年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第三位[1-2],如不及时治疗,会延误病情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Ⅱ型呼吸衰竭是慢性阻塞型肺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其安全度高并且操作性强,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和换气的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降低病死率[4],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5]。延续性护理属于住院护理的延伸[6],使出院患者能在的恢复期中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因病情恶化出现再住院的需求。本文探索延续性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4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所有患者符合COPD和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PaCO2≥50mmHg,并且病情稳定,出院时伴有咳嗽和双下肢水肿。对照组患者:男14例,女13例;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58.6±5.4)岁;研究组患者:男13例,女14例;年龄48~68岁,平均年龄(57.8±4.9)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给予吸氧、化痰、抗感染治疗,对照组出院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药物、饮食和定期复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同时讲解健康教育知识,进行电话随访,每月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时间为半年。(1)首先成立护理小组,3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病情、自我护理能力和心理情况进行了解。(2)为患者建立疾病档案,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诊断、疾病史、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参数、PaCO2水平、提供咨询电话。(3)电话随访:出院后第一个为每周进行一次随访,之后改为每月随访一次,随时掌握患者康复情况,并给予个体化治疗。(4)与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每个月进行面对面谈话,询问和指导患者遇到的问题。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PaCO2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测试评分(CAT)、再入院状况、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均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x-±s)表示,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PaCO2对比
两组患者出院时的PaCO2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PaCO2值是(66.80±5.7)mmHg,对照组的PaCO2值是(66.50±6.4)mmHg。出院半年后研究组的PaCO2值是(58.50±4.8)mmHg,对照组的PaCO2值是(61.3±4.3)mmHg。研究组的PaCO2值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PaCO2比较
2.3 两组患者再入院率对比
对照组有5例因急性发作入院,对照组的再入院率是18.52%(5/27),研究组有1例患者再入院,研究组的再入院率是3.7%(1/27)。两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27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和无创呼吸机治疗病情有所好转,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60%,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随着病情的进展,慢性阻塞型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会出现脏器缺血缺氧状况,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严重患者出现昏迷,更甚者会导致死亡[7]。无创呼吸机科改善患者低血氧症,具有疗效明显、并发症发生率小、无创等优点,患者更易接受无创治疗多于有创。延续性护理弥补以往的护理模式,提倡注重院外护理,给予患者个体化治疗,满足患者个体化需求[8]。实行以患者为中心,在护理过程中与患者和家属多些交流,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和康复治疗。护理人员会对不愿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讲解疾病的严重性,通过给患者讲解成功案例鼓励患者,并给予呼吸机正确使用方式,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沟通,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一定程度提升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延续性护理采取跟踪护理模式,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再入院率[9]。通过对患者进行细心的心理指导,帮助患者建立患者信息档案,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讲解健康教育知识,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并给予患者个体化指导,最关键是和家属积极沟通,使家属也了解和参与疾病的预后护理[1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半年后研究组的PaCO2值是(58.50±4.8)mmHg,对照组的PaCO2值是(61.3±4.3)mmHg。研究组的PaCO2值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测试评分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再入院率是18.52%(5/27),研究组的再入院率是3.7%(1/27)。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60%,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延续性护理已经在慢性阻塞型肺疾病、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11-12]。它的优点是关注患者出院后的一系列病情发展和心理状态,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家庭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延续性的护理和服务,一方面提高的患者积极的心态,另一方面使患者提升了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时可以改善患者的PaCO2水平,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呼吸衰竭,改善患者症状,有助于延缓患者疾病进程。
【参考文献】
[1] Han M L K,Agusti A,calverley P M,et a1.chmnic obstm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henotypes:the future of c0PD[J].Am J Resp Crit care,2010,182(5):598-604.
[2] Lopez—campos J L,Tan W,soriano J B.Global burden of COPD[J].Respimlogy,2016,2l(1):14-23.
[3]钱利华.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71):608-611.
[4]杨帆.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观察[J].医学信息,2015(26):143-143.
[5] Chung L P,Winship P,Phung S,et a1.Five—year outcome in COPD patients after their first epi80de of acute exacerbation tIeated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ion[J].Respirology,2010,15(7):1084-1091.
[6]沈平华.延续性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3):117-118.
[7]麦丽梅.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J].全科护理.2011,09(15):1357-1358.
[8]汪孝燕.延续性护理对膀胱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2):54-57.
[9] Shu C C,Hsu N C,Lin Y F,et al.Integrated postdischarge transitional care in a hospitalist system to improve discharge outcome:an experimental study[J].BMC Med,2011,9:96.DOI:10.1186/1741-7015-9-96.
[10]黄炎辉,蔡莉莉,冯琴梅.协同护理模式对慢阻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229-230.
[11]付伟.李萍,钟银燕.延续性护理研究综述[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2010,26(11):27-30.
[12]吴茜,毛雅芬,施雁.对构建医院一社区一家庭慢性病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8):96-99.
论文作者:马祥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患者论文; 延续性论文; 疾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呼吸机论文; 两组论文; 呼吸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