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300074)
摘要: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关系着建筑物的安全和日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因此建筑电气消防配电设计中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消防配电设计,不断提高建筑消防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电气;消防配电;设计
前言
建筑的建设,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居住需求,所以建筑的安全性就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配电线路分布于整个建筑当中,且较为隐蔽,一旦发生故障,轻则引起建筑停电,重则造成火灾从而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配电线路的合理规划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灾发生达到概率,提升建筑的安全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1建筑配电方案及其问题
1.1消防配电方案
首先是放射式方案,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如果其中一条线路发生故障,其它的线路不会受到影响。在供电方面,放射式的配电方式其设备更加集中,因此管理起来也比较容易,提升了配电的稳定性。这种方式也有它的缺点:放射式在电线、开关的消耗上远大于其它方案,而且有色金属的需求也较大,所以在建设期和运营期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且这种方式局限于单台容量大的设备使用。
其次是树干式的方案,这种方式主要的特点是干线发生故障的时候对周围其它线路的影响较大。如果在配有备用干线的情况下进行使用,保证使用过程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切换,就能够极大的提高配电的稳定性。
再次是链式方案,这种方式与树干式拥有很多的相同点,但是在配电的可靠性方面比树干式要低一些,一旦设备或者线路其中之一发生故障,就会对后面的设备和线路造成影响。
最后是混合式方案,它指的是放射式与树干式共同使用的配电方式。在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也是这种配电方案。
1.2建筑配电常见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配电当中最常见的问题:
(1)部分建筑的消防设备没有采用消防电源,特别是许多建筑的消防控制室和消防泵还使用的是负荷线路作为电源。这种情况喜下,一旦发生火灾,高层建筑主电源就会被切断,从而导致这些消防设备处于瘫痪状态,造成严重的后果。
(2)在一些建筑当中,消防水泵这类两者互为备用的消防设备,在其末端的电源互投,而没有采取不同设备必须由消防配电室进行放射式供电的方案;还有部分则是直接由配电室引出一根主线,再在设备末端进行并联。这两类情况下,一旦主线出现故障,无法进行供电,就会导致两个互为备用的设备同时断电,从而影响消防设施的使用。
(3)部分建筑为了减少施工难度和成本,在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对联动消防设备使用同一个电源进行供电。对于联动消防设备,规范规定必须在其末端使用配电箱并且设置两路自动切换装置。而目前,许多建筑即使使用了这个装置,但是由于装置的质量较差或者长期失修,其本身的可靠性并不高。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设备备用电源不能及时的切换出来,甚至有些消防设备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还需要手动切换电源,导致消防设备无法启用或者延迟启用时间,最终造成巨大的损失。
1.3 配电问题的解决方案
(1)在建筑当中,首先要保证工作电源和应急电源是相互独立的系统;其次,是要求每一个设备都设有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为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进一步的保障;同时,要保证消防类的设备在工作电源供电情况下遇到火灾可以及时的切换到应急电源进行持续供电,而且两者间能够快速的进行切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不同的建筑类型,需要选择合理的供电方式,例如:高层建筑在进行消防配电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首先要保证用电量较大或者消防设备集中的地方在从配电室开始就要采取放射式的供电方式,同时要使主要设备和次要设备的供电线路相互独立。
(3)如果要进行消防设备的电源共用,就需要在设备末端配电箱设置两路自动切换装置,且需安装高质量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如果必须安装手动式切换装置,需将其设置于设备配电箱内,在遇到紧急状况的时候,以便于消防员第一时间内找到,并及时进行切换。
2消防配电设计的应用
2.1火灾报警系统
报警系统在消防设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及时发现火灾、确定火灾部位的重要途径,可以起到预防火灾沿着电气系统扩散的作用。在报警系统设计中,需要应用信息技术,对电气系统进行监控,明确标出需切除的负荷部分,确定相关联的设备、管线,为火灾的应对提供准确依据。同时,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在封闭式、敞开式的楼梯间中,需要对探测区域进行单独划分,设计相应的火灾探测器,保证报警系统的覆盖范围,提高报警系统准确性、有效性。此外,在火灾探测器型号选择中,需要结合建筑物具体位置、风向等来确定;然后根据火灾探测器安全系数、保护面积,来确定合适的安装位置。其中,对于手动报警按钮,需要将其安装较为显眼的位置,并要安全疏散线路保持一致;对于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要尽量避开强光照射部位,以免光照影响探测器的敏感性或者造成误报警。
2.2消防控制系统设计
消防控制系统是消防系统作用发挥的根本,其设计应当遵循简单、方便的原则,其中,消火栓按钮需要设置在隐蔽区域,避免误动,但需要有显眼的标识,可以在火灾较小时灭火使用,消火栓按钮要足够灵敏,在被按下之后,消防水泵能够马上启动。在消防联动系统设计中,主要有管网气体灭火、自动邻域报警阀等,前者设计的位置是保护区现场,需要有手动、自动两种启动方式,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自动开启灭火;在火灾消灭或者虚假报警后,手动关闭。
2.3非消防电源的切除
非消防电源的切除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明确的标明电源切除的负荷,同时还应该在强电系统图中明确的标明联动部分设备以及管线。但是,在部分消防负荷为三级的建筑工程的消防配电系统中,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并没有安装蓄电池,还有的不切除消防应急照明所在配电箱的电源,这就导致非消防负荷不能被切除,建筑消防配电设计存在的这些现象都是违反相关规定和规范的,在进行建筑电气消防配电设计时应该注意。
2.4消防配电设备的配电线路
(1)消防配电设备的配电电缆的选择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备的配电电缆通常有两种:a.MI电缆,也就是铜芯铜套氧化镁绝缘电缆,其结构是护套一无缝铜管、绝缘物一氧化镁、电缆芯一铜芯,氧化镁和铜的熔点分别为2800℃和1083℃,因此该电缆能够承受住建筑内的火灾,与其他相同截面的电缆相比,其在外径相对较小的情况下,这种电缆的电流量更大,例如80A的负荷电流,如果采用钢丝装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其外径为22.8mm、截面为21.6mm2,而MI电缆只需要外径为13.2mm、截面为9.8mm2;b.阻燃(耐火)无卤低烟电线电缆,因为该线缆具有高温、火烧作用下难起火、使用寿命长、燃烧不会产生卤素有毒气体,具有很高的初期预防效果及人身安全性。这种电缆在国家及地方标准的推广下,己逐渐取代原有的PVC电缆,应用于防火要求相对较低的消防线路中。
(2)消防线路的敷设
a.暗敷设,应穿金属导管或难燃型刚性塑料导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这种敷设方式具有经济、可靠的优点,其缺点是这种敷设的线路走向及线路长度通常会受到限制。
b.明敷设,采用明敷设、吊顶内敷设或架空地板内敷设时,应穿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保护;所穿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应采取涂防火涂料等防火保护措施。这种敷设方式具有容易施工,便于线路改造的优点,其缺点是这种敷设的线路的防火性比暗敷设较差。
3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建筑电气消防配电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优良的建筑电气消防配电设计方案,为电气配电设备后期的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提高重视程度,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卓云飞.解析消防配电设计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4)
[2]董芳芳,冯玉寿.建筑电气火灾类型及消防配电设计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3)
[3]张星星.基于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5(09)
论文作者:运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火灾论文; 建筑论文; 设备论文; 电源论文; 线路论文; 电缆论文; 方式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