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经济范畴矛盾组体系_政治经济学批判论文

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经济范畴矛盾组体系_政治经济学批判论文

试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经济范畴的矛盾群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政治经济学论文,范畴论文,试论论文,群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在肯定黑格尔构置矛盾、解决矛盾的合理内核时曾经指出:“正如从简单范畴的辩证运动中产生群一样,从群的辩证运动中产生系列,从系列的辩证运动中又产生整个体系”。①群、矛盾群及其体系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体现较为突出,成为该收的一个鲜明特色。

《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是从商品这个资产阶级社会中最简单的经济“细胞”开始矛盾分析的,由此揭示出商品的二重性及其内在矛盾。

马克思指出每个商品都表现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方面。在这双重观点之下展现出构成商品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使用价值对商品来说,看来是个必须条件,但是否是一个商品对于使用价值来说看来却是个并无差别的规定。而另一方面,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各种使用价值相互交换的数量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它们成为同一交换量。因此,不论商品的自然存在的样式怎样,商品总以一定数量彼此相等,在交换时相互替代。例如,一座宫殿的交换价值可以用一定数量的鞋油来表示;反过来,伦敦的鞋油厂主们曾用几座宫殿来表示他们大批鞋油的交换价值。不仅如此,甚至使用价值本身也二重化了:一方面是作为使用价值的特殊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作为交换价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使用价值。然而,任何商品不论其使用价值有哪些区别,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却都是人类劳动的结晶。劳动是商品得以交换的中介。商品的二重性由此过渡到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认为,交换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分析价值概念的重点就在于劳动。假定1盎司金、1吨铁、1夸特小麦、20码绸锻是等量的交换价值。作为等价物,它们的使用价值的质的差别消失了,它们代表着同一劳动的相等的分量。均等地物化在它们之中的劳动,本身应该是同形式的、无差别的、简单的劳动;这种劳动不论出现在金、铁、小麦或绸锻之中并无差别,正如氧气不论存在于铁锈、大气、葡萄汁或人血之中并无差别一样。但是,挖金、采铁、种麦、织绸,是质上互不相同的劳动种类。事实上,在物体上表现为合作价值之差别者,在过程中就表现为生产这些使用价值的活动之差别。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如同它无差别地对待使用价值的特殊物质一样,它也无差别地对待劳动本身的特殊形式。并且,不同的使用价值是不同个人活动的产物,也就是有个性差异的劳动的结果。但是,它们在当作交换价值时所代表的,都是一致的、无差别的劳动,也就是消失了劳动者个性的劳动。所以,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乃是抽象一般的劳动,这里出现了两种劳动的区别:一种是创造出有用物即使用价值的劳动,一种是创造一定的社会形式即交换价值的劳动。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它们与商品的二重性是直接统一的:生产交换价值的劳动是抽象的一般的和平等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具体的和特殊的劳动。它按照形式和材料分为无限不同的种种劳动方式。②劳动二重性是商品二重性的展开和深化。前者的矛盾关系通过后者的关系表现出来,因而是更本质的矛盾。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分析劳动二重性和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并以此为契机同时考察了价值量,初步规定了价值形态。他指出:“劳动的社会性显然不是通过个人劳动采取一般性这种抽象形式,或者个人产品采取一个一般等价物的形式。成为生产前提的公社,使个人劳动不能成为私人劳动,使个人产品不能成为私人产品,相反,它使个人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机体的一个肢体的机能。表现在交换价值中的劳动是以分散的个人劳动为前提的。这种劳动,要通过它采取与自身直接对立的形式即抽象的一般性的形式,才变成社会劳动。”③这里,马克思阐述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人们互相交换商品就是互相交换自身的劳动;而这种劳动交换的社会性在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相矛盾条件下不能直接实现,只能通过价值的形式、商品的形式间接地得到实现。我们看到,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三对矛盾互相衔接、彼此联系,构成了商品矛盾群。

货币及其矛盾的根源在于商品。商品的矛盾群孕着商品转化为货币的必然性。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会从总的商品中分离出一种特殊商品,例如金,当作一般劳动时间的直接化身即一般等价物分离出来。这样,各种商品的价值,也都以金的形式表现出来,作为价值,它们是相同的,是同一劳动的物化或劳动的同一物化,是金。作为同一劳动的同形式的物化,它们只有一种差别,即量的差别,或者说,因为它们的使用价值中含着不等的劳动,所以表现为不等的价值量。它们彼此是个别的商品,但是因都同那特殊的商品——金即一般劳动时间本身发生了关系。因此,它们同时彼此之间就又当作一般劳动时间的物化来发生关系。包含在金中的劳动时间,表现为一般劳动时间。当所有商品全面地用金来表现它们的交换价值的时候,金就直接用一切商品来表现自己的交换价值。当商品彼此之间互相赋予交换价值的形式的时候,它们赋予金以一般等价物的或货币的形式。因为一切商品都按照一定量的金和一定量商品含有等量劳动时间为比例来测度自己的交换价值,金便成了价值尺度。金最初,只是由于当作价值尺度这个规定,才变成一般等价物或货币;另一方面,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现在都用金来表现。这里体现了质的因素与量的因素的对立统一,二者构成矛盾的两方面。此时矛盾并没有被消除。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是第一种职能的直接展开。它使商品内在矛盾的暂时统一又分裂为买与卖的对立。原来物物交换时存在的时空局限被打破,交换更广泛、更扩大了。买与卖在交换过程中的分裂,粉碎了社会物质代谢的地方的、原始的、传统的、虔诚的、幼稚荒廖的界限,它同时又是社会物质代谢中助互联系诸要素彼此分裂与彼此对立一般形式。一言以蔽之,是商业危机的一般可能性。所以如此只因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一切包含在资本主义劳动中对立的一般形式也在于此。资本家从流通领域找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预示着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必然性。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使我们的货币贮藏者表现为交换价值的殉道者。在德国,那些差不多掌握了全部贸易和货币的非回教的异教徒把他们的货币秘密地、深深地埋在地里;他们深信,自己生时埋了金银,对他们死后在另一个世界里用用。可是,当货币贮藏者的禁俗主义与勤劳结合时,在宗教上他就实际上成了新教徒。求金欲导致了货币拜物教。社会各种关系的矛盾因贮藏货币变成流通的灰烬而加剧了,这时,社会的物的神经和它所依附的肉体一起被埋藏了。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时出现了赊帐交易,买者和卖者的对立变成了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对立。“如果先前作为货币贮藏者的商品所有者曾经扮演了可笑的角色,那末,现在他却变成了可怕的人物,因为现在他不是把自己而是把他的邻人看成一定货币额的存在,他不是把自己而是把他的邻人变成为交换价值的殉道者。他从信徒变成了债主,他从宗教走进了法律。”④

货币作为世界货币,它的世界性与阻碍人类物质变换的祖传宗教成见和民族成见等对立。一旦碰上经济危机,又会导致整个世界金融货币体系的混乱。

从对货币矛盾群的分析可以看出,货币是商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商品流通的手段,但由于它的特殊属性和多种职能,它包括了商品的所有矛盾,成为商品的代表;而它用于购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并使之进入生产领域时,货币就转化为资本,它集中反映了由一般商品经济与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统一。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结尾预告:关于货币转化为资本将在论述资本的第三章加以研究。然而未待其后续分册出版,马克思已改变了主意,决定直接出版《资本论》。但根据手稿,我们仍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对资本矛盾群的逻辑论述。马克思揭示了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货币的货币的本质的对立,并在不违背商品流通规律的情况下,解决了资本在其流通中使自身价值增值的难题,同时阐明了资本的循环是生产和流通的矛盾运动的表现;资本的周转则体现了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的矛盾: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的实现同样受制于两大部类之间的矛盾。可见,资本的运动也呈现矛盾群现象,马克思从劳动过程的基本要素出发,经过价值增值过程这个中介,进而揭示资本的本质。马克思把资本分为原材料,生产工具和最初与劳动能力进行交换的那部分资本。前两者称之为资本的不变部分。这部分资本加到产品上的价值从来没有超过它在生产过程之外具有的价值;只有与劳动能力相交换或在工资中预付的第三部分资本,才是可变的。只有可变资本才会出现价值增值,揭示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对立统一。资本的可变部分价值不仅被再生产出来,不仅只由等价物补偿,而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与一个劳动量相交换,这个劳动量等于这部分价值本身包含的劳动加上剩余劳动量,即工人超过再生产他本身的工资的劳动时间,也就是超过包含在资本的化为工资的价值组成部分中的劳动时间而完成的剩余劳动,而这种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从资本到剩余价值同样交织着错综复杂的矛盾群。就其形式来讲,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者构成了一对矛盾,体现了一般和特殊的统一,后者是前者基础上的一种特殊的剩余价值形式,而剩余价值的矛盾双方又各自包含着诸矛盾。从绝对剩余价值方面看,首先是劳动过程中价值增值过程的矛盾。它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矛盾,即作为劳动过程的生产同它的资本主义形式之间的矛盾;在价值增值过程中,作为物的要素在生产资料和作为人的要素的劳动力又构成矛盾。其矛盾性暴露了价值增值过程不外是对无酬劳动时间的绝对延长。从相对剩余价值方面看,同样也存在着矛盾群:处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下,既定的劳动日包含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矛盾,双方呈反比例倾向,必要劳动时间愈短,剩余劳动时间则愈长;在这里就意味着如果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缩短,而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则相对延长。由此引出了劳动力与剩余价值的矛盾:要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就必须降低商品的价值,而后者又有赖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又派生出一个矛盾,即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力的矛盾,在这里,劳动能力的价值所以会下降,从而必要劳动时间所以会减少,并不是因为劳动能力的价格降到它的价值以下,而是因为它的价值本身下降了。因为在劳动能力中物化着较少的劳动时间,因而再生产劳动能力需要较少的劳动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因为必要劳动时间已经减少。总工作日中以前为必要劳动所占的一部分现在游离出来,加入了剩余劳动;一部分必要劳动时间转化为剩余劳动时间;因而产品总价值中以前进入工资的一部分,现在就进入了剩余价值(资本家利润),相对剩余价值之谜迎刃而解。

《政治经济学批判》从分析“商品”矛盾开始,到分析“相对剩余价值和绝对剩余价值”为止,逐步展开了一个“矛盾——矛盾群——矛盾体系”的运动过程。正是从商品的矛盾的萌芽中发出商品的矛盾群,使这一矛盾不断展开,逐步深化,构成从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这样一个逻辑链条,其中的每个环节都交织着矛盾群。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诸范畴则作为矛盾群体系的核心概念而存在。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总体系作为矛盾群体系加以剖析的做法,是我们在一门具体科学实际地理解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典范。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43页。

②③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17、24-25,22,130页。

标签:;  ;  ;  ;  ;  ;  ;  ;  ;  ;  ;  

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经济范畴矛盾组体系_政治经济学批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