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31
摘要:在路桥施工的过程中,最常见的技术就是预应力技术。尽管这种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它在我国仍然具有很大的优势,值得进行全面推广。同时,我们要不断探索完善预应力处理技术,以促进我国路桥工程的飞速进步。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预应力施工技术
引言:信息时代影响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对居住环境要求提高的同时,也对交通便利、便捷提出新要求。各干线桥梁建设是交通重要组成内容,其连接不同道路,缓解道路压力。采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进行道路桥梁施工是道路建设施工现代化技术,为确保道路桥梁稳定施工,应积极分析预应力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如何应用。
1.预应力技术的特点
1.1预应力混凝土的使用
预应力施工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且较为广泛的应用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而在其推广的过程中对所需要的混凝土、钢筋等建筑材料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预应力构件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创新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减少建筑材料的用量,还可以使道路桥梁设计的高度降低以提高路桥的使用寿命。对我国目前的激烈竞争的市场情况来说,工程施工的成本因为预应力技术的使用大大减小,而公司的收益也会日渐增长与此同时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在预应力技术可以减少路桥施工时的土地开销,防止路桥出现裂缝的问题,从而增强路桥的使用年限以及美化路桥的外观。
1.2道路桥梁的受力分析
在设计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时往往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说桥梁的外形、使用的功能、以及施工的环境等。所以,在道路桥梁的设计阶段工程设计人员就应该对预应力构件进行全方位的受力分析,并且还要通过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提高桥梁的承重能力和减小路桥所占的空间,这也是确保路桥质量较好使用年限较长的基础。因此,在进行施工时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考虑道路桥梁的受力情况,精准的分析受力情况,让道路桥梁的受力复杂情况取得有效的安全保证和质量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来讲,道路桥梁工程的的受力因为预应力构件的产生有了明显的提升,让道路桥梁更长久的造福人类社会成为可能。
1.3道路桥梁的耐久
耐久性是一个化学名词,是指某些建筑材料能够长久的存在即使受到外力的破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自身的质量不发生较大变化的能力。总之,耐久性是衡量在使用道路桥梁工程结构时的一个重要标准。自然的狂风暴雨都会侵蚀道路桥梁的结构,所以为了防止路桥发生裂缝从而发生事故就对路桥建筑过程中的建筑材料使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这样道路桥梁结构才会更加稳固,道路桥梁的质量才会更有保证使用寿命也会更加长久。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制作预应力构件。
2.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实际应用
2.1多跨连续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
道路桥梁中多跨连续梁属于广泛应用桥梁,有结构层面分类,其多跨连续梁为正弯矩区级负弯矩区两种形式。正常桥梁跨中,主要是正弯矩,多跨连续梁中,其支座为负弯矩。采用预应力技术主要是在抗剪承载能力及抗弯承载能力上不能够满足多跨连续梁施工需求时,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对其进行加固,确保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提高其安全性。
2.2受弯构件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
受弯构件具有多样性,不同受弯构件其强度不同,对应在工程施工中应用也就不同,其中碳纤维强度较高的受弯构件,在施工中应用工序简便,具有广泛推广价值。当下,我国道路桥梁手腕构件施工采用碳纤维片材料加固构件,该技术已经处于普遍使用范畴。实际的道路桥梁施工中,加固受弯构件之前,其结构混凝土具有拉应变及压应变,导致若受压区域混凝土压应变不断增大,达到混凝土极限压应变,则受弯构件达到自身极限承载能力,导致道路桥梁施工存在安全隐患。由此可见,施工中应对受弯构件提出高质量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加固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
预应力技术在加固桥梁中的应用作为广泛。道路桥梁加固采用预应力技术,起到补强构件及改善结构作用。为提高道路桥梁整体承载能力,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避免长时间恶劣环境对其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保证桥梁质量满足交通标准,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民服务。
2.4压浆操作中预应力技术应用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具有关键作用,其和道路桥梁实际承载能力有直接关系。为确保预应力合理性及规范性,应确保道路桥梁混凝土压浆密实;确保预应力筋张力强度满足要求,避免故障产生。压浆是道路桥梁施工中关键步骤之一,结构工程模拟中,应掌握合理的时间,将试验时间控制在24h内。
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关键内容
3.1预应力钢材选择
钢材选择和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有直接关系,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应用后,将对正常施工造成巨大影响。其钢材选择,首先要确保钢筋尺寸和设计图纸的一致性,还要确保钢筋强度符合建筑质量要求,要确保钢筋质量达标,促进道路桥梁稳定开展。钢筋选择要结合道路桥梁施工实际,合理的钢材应用能够反映出预应力技术应用效果[1]。
3.2预应力效应
道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首先应假定预应力钢筋构造图,对具体分布明确指出,方便估计钢筋可承受最大极限,检查不同截面应力分布。若发现应力不能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应对钢筋分布状况优化改善,寻找合适的预应力设计内容。通过对预应力效应分析,可有效掌握预应力筋、锚具及体系的合理设计,优化结构。
3.3预应力应用环境
利用预应力技术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强度。对道路桥梁而言,其结构具有复杂性,对结构强度及承载能力有严格要求,应合理采用预应力技术,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大量施工成本投入。
3.4要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道路桥梁浇筑中,应确保混凝土密实性,浇筑确保振捣密实。施工时,规范使用振捣钢筋棒,对易发生塑性沉缩裂缝位置适度振捣,避免发生混凝土浇筑质量问题。在混凝土生产中,应控制材料比例及外加剂比例,分析单次施工需要使用混凝土分量,加工混凝土刚好满足施工需求,避免大量加工混凝土剩余,长时间搁置导致水分流失,混凝土密实性下降,造成质量问题发生[2]。
3.5管道堵塞问题
国家相关施工专业性培训力度不够,一些施工单位的不规范作业、野蛮作业情况常有发生,对现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施工效果保护意识不强,以至于一些管道堵塞、管道损坏现象未及时处理,这就导致实际施工操作的效果和设计数据存在差异,影响工程整体效果,导致一系列施工质量问题出现。因此施工部门应合理安排管道施工,重视管道施工质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现场保护意识培训,加强对管道的维护。在现场施工当中,注重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指派专业人员指导施工,避免施工操作不规范。此外,应控制好孔道抽芯时间,在最根本位置避免预应力技术应用中管道出现堵塞问题[3]。
结论:
简而言之,道路桥梁是城市间重要的交通连接保障,应确保道路桥梁质量,注重施工安全稳定问题。应积极分析预应力技术优势,将成熟的预应力技术应用到道路桥梁施工当中,配置专业人才开展道路桥梁施工建设,克服实际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为大众出行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申留军,张青青.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分析[J].道路技术,2018(12).
[2]郭文凯,刘茜茜.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与分析[K].道路工程技术的探讨,2017(04).
论文作者:张大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预应力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技术论文; 构件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