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和控制策略论文_刘捷

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和控制策略论文_刘捷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嘉祥县供电公司 山东济宁 272400)

摘要:配电检修是保障电力供应安全与质量的重要方法,在配电检修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危险点,对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存在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影响设备安全。所以,在检修过程中,应当明确危险点,以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并实施对应的控制办法。分析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和控制方法。

关键词:配电检修;危险点判断;控制方法

1配电线路危险点进行判断的重要性

对配电线路进行检修是指对一个区域内的配电线路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检查,以快速地找出影响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危险点,然后再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消除这些影响电路安全的因素。对配电线路的危险点的判断要根据平时对配电线路的监测和检查,在恰当的时间对配电线路进行检查,可以有效地利用现代的分析技术以及监测方法来对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进行判断,保证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同时,在检修中对配电线路进行危险点的判断分析,能够合理地对可能的危险点检修项目进行安排,减少了检修的时间,使得配电线路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在检修过程中,适时地对线路中的危险点进行判断和分析,能够有效地控制配电线路危险点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并且还能使线路检修的成本降低不少。对检修工而言,使他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也降低了他们的劳动强度。故检修中,对线路危险点的判断能够节约人力物力资源,使线路的可靠性大大提高,还确保了线路设备和检修工的安全。

2危险点的特点以及分类

2.1危险点的特点。一是危险点的客观存在性。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危险点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当条件充分时,危险点就会由事故隐患转换为真实的事故。在对配电网进行检修的过程中,如果存在侥幸心理或回避的态度,最终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危险点的潜在性。配电线路的危险潜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存在于即将展开的操作工序中,且很难被及时发觉或意识到;另一方面是操作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即使被暴露出来也不一定会立即转化为实际的危险。

2.2危险点的分类。一是静态危险点。这类危险点主要存在于设备系统以及作业环境当中。配电线路出现此类危险点的主要原因就是检修安装的质量不达标、制造质量不合格、以及设计不完善等情况造成的。此类危险点具有不彻底整改无法消除、直观明了等特点,而且它还会对施工操作造成长期的影响。二是动态危险点此类危险点绝大部分是操作人员行为方面的危险点。它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且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时间的推移而诱发。

3配电线路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

3.1线路老化的危险

配电线路的老化是检修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也是存在的危险点之一。由于配电线路裸露在外部环境中,会受到很多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季风、雷雨、冰雹、日晒等,使用时间过长就会导致配电线路的老化,影响线路设备的实际性能,对电力系统的正常送电造成较大的影响。此外,由于在进行线路设备安装时的一些不安全操作,也可能会导致配电线路的老化,进而造成安全事故,其中发生最频繁的便是配电线路被烧断。

3.2线路绝缘子接地的危险

根据研究表明,配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接地事故是时常会出现的安全事故,根据分析,其直接原因就是因为绝缘子为低值甚至零值,并且检修人员在进行配电线路的检修时,往往会忽视这些低值甚至零值的绝缘子的更换工作,要么就是没有进行全面的更换。

3.3线路短路的危险

在对线路进行检修的过程中发现线路相互之间的接触纠缠的问题比较严重,一旦线路发热,导致绝缘层破损,进而出现线路短路的问题,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炎热的夏天,由于用电量非常大,很容易引起线路的发热进而导致短路;此外,线路之间的相互摩擦导致绝缘层磨损,进而引发线路短路的问题,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一些经常出现大风的地区,由于电线被风刮动,相互摩擦,导致短路。另外,当配电线路中的避雷器损坏,配电线路中的变压器便不能工作,通常在雷雨天气状况下最容易发生这样的危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房屋和树枝带来的危险

房屋和树枝对配电线路的影响也是配电线路检修中极易出现的危险点。在设计配电线路网络时,通常没有考虑到树木和房屋对配电线路分布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树木与房屋的影响,就不得不对原来的线路布局进行一些调整,通常对于这些细微的调整不会重新进行全面的分析,所以就可能导致配电线路的运行中出现问题。

4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控制方法

4.1了解配电线路的原始状况

配电线路的原始状况指的是在搭建配电线路时线路的选择、配电网络的设计以及具体的施工情况。对配电线路进行检修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配电线路的原始状况,因为任何一个不正常的因素都可能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就会发生危险,造成安全事故。所以检修人员在进行检修之前,一定要先对线路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解,以便于准确地判断出线路中的危险点。

4.2强化配电线路的巡查工作

加强配电线路的危险点的巡查工作,主要需选取适宜的巡查人员,要求其在巡查阶段重视巡查线路的走径。针对相对偏僻的区域需提升巡查频率,针对部分由经验相对较少的巡查人员巡查的区域同样需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另外,需重视特殊巡视与夜间巡视。实行事故巡查的过程中,有关人员不可沿配电线路外进行巡查,风力较大的情况下,不可沿上风巡查。强化针对配电线、杆塔铁架、绝缘子、变压设备以及接地设备的巡查力度,确保各类配电线路和配电装置运行的正常。巡查结束之后需第一时间组织巡查总结会议,针对配电线路和配电装置的工作状态提出科学的检修计划,并设立合理有效的检修方法进行支持。

4.3科学设立且贯彻检修计划

科学有效的检修计划是配电检修顺利进行的前提。所以,需确保配电检修计划在配电线检修中有效的执行。进行检修或者线路改造阶段,有关负责人需深入检修现场,确立检修目的与检修内容,进而设立切实有效的检修计划。检修计划明确之后,进行配电线路检修之前需确保充分的交底。有关负责人要对工作人员认真讲解检修计划,确保其明确或许存在的配电系统危险点,并了解如何对配电检修危险点进行控制,以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4.4确保安全预控

针对部分配电检修人员数量少、检修内容相对单一的小规模检修工作来讲,通常会发生没分配专职监理人员、没能严格认真的贯彻工作票体系以及安全预控模式贯彻不达标的问题,此类在检修初始部分就发生的违规问题肯定会对之后检修的正常开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在配电检修工作初始阶段就明确专职监理人员,如果监理人员没宣读和采取安全防护手段、没将检修现场带电点进行交底,或者没实行合理的责任分工,那么工作人员不可任意进行配电检修。

4.5强化主要危险点控制工作

配电系统中通常存在许多彼此平行或者彼此交叉的配电线路,部分铁架杆塔上或许存在多回线,而回路彼此间距较小,则极易导致误登杆问题的出现。因此,需在派工单上标明各配电线路编号,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辨别。分配专职监理人员之外,还需基于现实状况分配第二和第三监理人员,以强化对检修人员、检修设备的监管,以免因检修人员检修行为或者检修设备生成危险点。

5结束语

如上述,进行配电检修的时候,危险点判断和处理属于非常关键的环节,其直接影响了检修阶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配电系统总体运行效果产生影响。所以,需提升配电检修中危险点判断和控制效果,强化静态危险点的评估工作,保证初期预防和控制,加强对检修人员的监管,提升安全意识,保证配电检修工作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车立仁.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和控制方法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4:130.

[2]隋亚东.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及控制方法的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5,12:169.

[3]郑锦鹏.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和控制方法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11:16.

论文作者:刘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  ;  ;  ;  ;  ;  ;  ;  

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和控制策略论文_刘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