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永新 肖彦 梁志超 尚如国
(广州市正骨医院 广东 广州 510515)
【摘要】 目的:了解不同小夹板固定方式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生物力学,寻找最佳的固定方法。方法:采用经防腐处理的儿童离体上肢4具,制成肱骨髁上骨折模型,采用夹板固定,固定方式为:前臂位置:旋前、旋后;肘关节屈伸角度:0°(伸直)、45°、90°、110°、120°、150°(极限度数),经纵向及偏轴加载后测出各种固定方式骨折的稳定性、抗弯及抗旋转强度。结果:在纵向加载(抗弯)能力中,前臂旋前屈曲110~150°位移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偏轴加载(抗旋转)能力中,前臂旋后屈曲110°、120°,前臂旋前屈曲120°位移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夹板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中前臂旋前位、旋后位过度屈曲(>90°)稳定性最好,抗弯及抗旋转能力最优。结论:针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小夹板过度屈曲前臂旋前或旋后位固定均能取得良好稳定性,临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生物力学;小夹板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228-02
肱骨髁上骨折系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2cm~3cm的骨折。肘部骨折占儿童所有骨折的75%,其中髁上骨折占75%[1],发病率占小儿肘部骨折的首位,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是临床上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常用方法,目前对于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时,肘关节屈曲度数及前臂固定的位置,临床上争议较大[3]。尚无针对小夹板不同固定体位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本研究通过离体实验,制成骨折模型,模拟小夹板不同肘关节屈曲度数及前臂固定位置固定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了解并分析不同固定体位下骨折端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上小夹板固定该骨折更好的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生物力学研究
收集经防腐处理的小儿离体上肢4具,于2~5近节指关节以下及肘关节近端上10cm截断,并将标本两端5cm 范围内的软组织去掉,制成人工肱骨髁上骨折模型,用小夹板固定,固定方式为:前臂位置:旋前、旋后;肘关节屈伸角度:0°(伸直)、45°、90°、110°、120°、150°(极限度数)。将标本固定于日本产650 万能材料力学测试仪上,在骨折附近安放传感器,进行纵向和偏轴加载,传感器输出信号经动态应变仪放大后输入记录仪,再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各组均从1kg开始逐渐增加至屈服为止。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VON)及Ducan,s muttiple range test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纵向加载(抗弯)能力中,前臂旋前屈曲110~150°位移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偏轴加载(抗旋转)能力中,前臂旋后位屈曲120°、150°,前臂旋前位屈曲120°位移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夹板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其中前臂旋前位及中立位过度屈曲(>90°)稳定性最好,抗弯及抗旋转能力最优。各组数值见表1。
表1 各组的最大载荷及位移情况 (n=4)
注:采用Ducan,s muttiple range test方法分析,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显著性差异(P<0.05,n=4)A,b,c,d,e,f,g,h表示分属不同的子集,排名靠前,分数越高。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夹板是一个由夹板、纸压垫、布带组成的一组材料力学性质不稳定的弹性固定性系统,具有明显的黏弹性特性和各向异性[4]。在纵向加载初期,各组骨折端均无明显位移,不同固定体位下,夹板固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纵向加载(抗弯)能力中,前臂旋前屈曲110~150°位移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偏轴加载(抗旋转)能力中,前臂旋后位屈曲110~120°,前臂旋前位屈曲110~120°位移最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前臂旋前、旋后位深屈曲体位固定最稳固。
临床上,前臂旋前或旋后深屈肘位是夹板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常用固定方法。骨折的固定是通过内、外力系相结合来达到固定效果的。研究发现,前臂旋前位、旋后位深屈肘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在生物力学上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临床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固定体位。
小夹板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前臂旋前位或旋后位深屈肘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最佳的生物力学特性,临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参考文献】
[1] Shannon F J, Mohan P, Chacko J, et al. "Dorgan's" percutaneous lateral cross-wiring of supra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children[J].J Pediatr Orthop,2004,24(4):376-379.
[2] 阮红良,孙绍裘. 三合一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29例[J]. 湖南中医杂志,2008(03):36-37.
[3] 卢敏,陈益,陈伟.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旋前或旋后固定后肘内翻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骨伤,2014(11):904-907.
[4] 徐卫国,王志彬.夹板固定带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8(05):515-517.(2):219-222.
[6] 张元民,王志彬,李文成.新型塑质夹板的力学性能测试和分析[J]. 中国骨伤,2002(08):32-33.
课题来源:2012年广东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夹板外固定体位的研究
论文作者:喻永新,肖彦,梁志超,尚如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肱骨论文; 夹板论文; 前臂论文; 屈曲论文; 儿童论文; 统计学论文; 力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