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兰
(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 江苏 溧阳 213300)
【摘要】 目的:客观评定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胃癌患者共40例,作治疗组,本组中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护理干预;同期选取胃癌患者共40例作对照组,本组中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对2组入选患者营养状态及化疗依从性进行客观比对。结果:研究中,治疗组内有22例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症状,对照组有33例,且治疗组入选患者化疗依从性比对照组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中推行护理干预方案,不仅可改善其营养状态,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化疗依从性,因此值得在后期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 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化疗依从性;胃癌;营养状态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312-02
胃癌是临床中最为多见的恶性肿瘤病,很多医院致力于探究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近些年来,将化疗方案引进临床治疗是主要的实践趋势[4]。一般而言,胃癌患者需要长时间接受化疗,在药物因素、疾病因素影响下,其营养状态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升患者化疗环节依从性已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点。为了提升胃癌患者临床效果、对护理干预方案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定,笔者选择本院2013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胃癌患者共40例进行重点分析,同期再选择40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予以不同护理方案,通过观察入选患者营养状态,再总结提升其依从性的干预方法,具体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与干预方案
1.1临床资料
采取随机法选择本院2013年0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胃癌患者共40例,作治疗组。所选患者的性别构成:有27例男性患者和13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结构:最大82岁,最小41岁,中位值(49±3.88)岁。同期选择胃癌患者共40例作对照组。所选患者的性别构成:有26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结构:最大83岁,最小42岁,中位值(50±3.75)岁。所有入选患者均已病理确诊,且观察所有入选患者的资料后,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入院以后,对所有入选患者施行常规护理,主要涉及各项检测、常规指导、健康教育以及饮食护理等。
1.2.2观察组 除上述护理方案外,向治疗组入选患者予以综合型的护理干预服务,方法有:(1)心理干预。由于胃癌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恐惧,致使其形成焦虑、抑郁、悲观的负面心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要予以有效的心理安抚,使其心情平复,对治疗抱有信心,同时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治疗及护理工作。(2)知识引导。多数患者在治疗前并不清楚化疗方案的有关知识,护士应将化疗方案的目的、流程、效果及有关事宜交代给患者,使其放心接受化疗治疗。(3)进食护理。化疗后,给予患者补给清流质食物500ml至1000ml,第2d补给半流质(或流质)食物1000ml至2000ml,避免高脂、高钠、不易消化类食物,多补充维生素、清淡菜汤等,之后慢慢恢复常规饮食。(4)胃肠道护理。为有效控制化疗药品的影响,在化疗之前,需给予患者服用止吐类药品,并对其临床反应进行严密监测。用药后,查看患者是否出现毒副作用,包括肌肉僵硬、头昏以及口干等。(5)预防感染。化疗后,避免用到抗生素,特别注意创口位置有无感染现象。及时清除患者口痰,痰多者予以激素喷剂。保持口腔清洁,按口腔内部的pH值予以适宜的护理溶液。维持患者气道湿润,保持供氧充足,避免感染。(6)皮肤护理。定期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协助其翻身,查看皮肤湿度、温度及颜色,检查是否形成压疮。此外,控制探视人员的数量,防止交叉性感染出现。
1.3 评定指标
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评定时,以患病时体质量、健康时体质量为指标,根据公式“患病时体质量/健康时体质量×100%”即可算出,再根据计算值分析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定时,以“完全依从”、“依从”和“不依从”为指标。“完全依从”:患者能够充分配合医师,并且遵照医嘱展开化疗;“依从”:患者基本能够充分配合医师展开化疗;“不依从”:患者拒绝配合医师展开化疗[1]。
1.4 数据统计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都以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量数据,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
2.结果
2.1 入选患者营养状态
研究中,治疗组内有22例(55.00%)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症状,对照组有33例(82.50%);治疗组4例(10.00%)患者的胃肠道组织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2例(30.00%);治疗组2例(5.00%)患者出现焦虑症状,对照组14例(35.00%),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入选患者依从情况
治疗组入选患者化疗依从性比对照组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
表 入选患者依从情况 (n/%)
*
3.讨论
我国胃癌患者的人数在恶性肿瘤疾病中占最大比例。患上胃癌疾病后,患者机体组织处于相当虚弱的病症状态,对患者形成极大的损害影响,所以加强疾病防治十分重要。对于胃癌患者而言,医院常用化疗对其展开治疗,经长期实践得到,行化疗方案对患者相关病症有较显著的改善作用,同时,做好各项护理工作是提升治疗成效的重要保证[2]。但对胃癌患者施行化疗方案的过程当中,护理工作起到不可忽略的影响作用,因此,各护理人员要各尽其职,使胃癌患者化疗疗效得到进一步提升[3]。护理干预注重运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按照规范标准开展护理操作,利于改善胃癌患者相关病症,同时还能改善其营养状态以及提升患者依从性[4]。本次研究,2组入选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案后,治疗组内有55.00%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症状,对照组有82.50%,且治疗组入选患者化疗依从性97.50%,比对照组的80.00%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李卫芝[5]等人观点有许多相似之处。
本次研究表明,在胃癌患者中推行护理干预方案,不仅可改善其营养状态,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化疗依从性,因此值得在后期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园园,宁琳,李小宁.人性照护理论对中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08):169-171.
[2]郑雪君,翁钰倩,陈力.胃癌术后患者围化疗期的连续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5):91-94.
[3]朱秋梅,谭海云,唐美华.针对性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02):157-159.
[4]朱竹华,顾菊凤,姚洪芳等.协同护理模式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健康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4,27(12):115-117.
[5]李卫芝,张丽,胡轶婷等.PDCA 循环管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疼痛、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5,08(11A):114-115.
论文作者:陈梅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患者论文; 胃癌论文; 对照组论文; 状态论文; 方案论文; 营养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