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业界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研究也在不断加深。笔者将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理论进行介绍,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案,探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便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大体积混凝土特点。
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形较大、结构较厚、使用钢筋较密、工程中混凝土用量较多、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以及工程条件复杂等特点。在建筑工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混凝土因为水泥产生的水化热而形成的温度差,由于温度差而产生的温度应力会形成裂缝,严重影响建筑质量。为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和能正常使用,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从材料选择、工程施工技术保证措施等有关环节进行妥善处理,并做好相关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以此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能顺利施工。
2.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指标。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指标较多。通常包括温度应力、温度裂缝、收缩应力、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入模温度以及有害裂缝等。
温度应力是由于混凝土中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需要产生热量,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形成较为集中的热量,同时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截面厚度较大,水化热都聚集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而在混凝土表面,由于表面散热条件较好,热量散发较快,温度较低。当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与表面的温度差异较大时,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温度应力作用,形成温度裂缝,影响建筑结构。
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是由于混凝土温度内高外低,形成了温度的梯度,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其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内部的温度应力时,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一旦受到地基或者是其他约束条件时,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强度时,会形成贯通的裂缝。
收缩应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相对于常规混凝土施工技术较高,其主要因素就是因为水泥水化热形成的混凝土温差、混凝土收缩引起的温度应力裂缝。在进行施工控制时,要关注收缩应力指标,通过测量混凝土浇筑体中心和浇筑体表层的温度差,计算里表温差;在散热条件下,计算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温升峰值后,在单位时间内温度下降的数值,计算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入模时的温度,掌握入模温度;同时要防止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有害裂缝。
3.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3.1施工前的准备
(1)浇筑施工的器具主要有:平锹、混凝土地泵插入式振捣器、塔吊、尖锹、耙子、平板振捣器、白线、配电箱、铝合金刮尺、扫把以及水泵等。
(2)材料的准备:第一,使用中水化热或者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来进行混凝土的配置,比如粉煤灰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或者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同时水泥不应出现结块现象,满足工程质量标准,且有质量保证书和复验单。第二,在体积混凝土中,骨料所占的比例通常是混凝土绝对体积的80%~83%,因此在选用骨料时,应该选择表面没有弱包裹层、岩石弹模较低、级配良好以及线膨胀系数较小的骨料。所选用的砂子应该为中砂,其石子应该为大粒径的碎石或者卵石,砂子的含泥量不能大于3%,石子的含泥量不能大于1%。此外,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可以用适量的粉煤灰来代替水泥,粉煤灰含碱量和含硫量较小,烧失量较小,其需水量也较小,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便于施工的操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使混凝土的水化热下降,其掺量通常在15%~20%左右。第三,所采用的水质应该是不含有害物质的纯净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四,根据工程的设计标准以及相关的规范要求来适当地添加外加剂,以此来减少单位体积的水泥用量,要注意的是所采用的外加剂应具有相应的质量保证书和复验单,其配置计量必须要准确。
(3)技术准备:第一,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应该事先和混凝土供应单位办理相应的预拌混凝土委托单以及相关的浇灌申请,其中委托单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坍落度、方量、浇筑时间以及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等。第二,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该对所有的机具进行检查,同时还要配备相应的专职技工,便于随时进行检修。第三,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确保水、照明以及电的正常运行,在施工现场中准备相应的人工振捣和搅拌工具,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临时停电停水,产生意外施工缝。
3.2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优化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不仅要满足工程设计的强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其水化热,促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泵性和和易性,减少对水泥和水的用量。大体积混凝土的配置,关键在于降低水化热,这就要求在设计配合比的时候尽量选择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且添加适量的粉煤灰。在混凝土中添加适当的粉煤灰不仅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可泵性,同时还能节约水泥,达到提高表层混凝土强度的目的。
3. 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具体施工方案
(1)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浇筑手法为分层浇筑法和推移式连续浇筑。为了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施工缝,其必须要满足以下要求:混凝土的铺摊厚度,应该结合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振捣器的作用深度来明确,在进行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铺摊厚度不能大于600 mm,而在进行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的铺摊厚度应小于400 mm。
(2)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单方水泥用量较少,需要另外添加粉煤灰等外加剂,同时混凝土搅拌时间也要适当地延长,其每槽的搅拌时间应该控制在30 min,准确地投放各种材料的量,派专人来投放粉煤灰或者其它类型的外加剂。
(3)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在第一层浇筑结束后,再进行第二层的浇筑,但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第二次浇筑之前,应该确保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没有初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逐层地连续浇筑,直到完工为止。同时在采取分层连续浇筑或者推移式连续浇筑时,其层间的间隔时间最好缩短,层间的间隔时间应比混凝土初凝时间要少,其中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以通过试验来确定。
(4)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的时候,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该结合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在软弱混凝土表面层浇筑之前,应清除干净浮浆和其它的松动石子,并均匀地露出粗骨料;第二,在浇筑前层混凝土之前,应该用压力水把混凝土表面污垢清洗干净,确保混凝土的表面湿润且无积水;第三,在非泵送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应该采取相应的接浆措施。此外,在使用这种浇筑法时,其建筑结构平面尺寸不能过大,从短边进行浇筑,沿着其长边逐渐推进。
(5)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保温法和保湿法。保温法主要是为了使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不会过快地散失,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的梯度,避免其表面出现裂缝,从而使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混凝土平均总温差产生的拉应力大,避免出现贯穿裂缝。保湿法的主要目的是使混凝土强度保持在潮湿的环境下,从而避免混凝土的表面脱水而出现干缩裂缝,便于水泥水化的顺利进行,增强混凝
土抗拉伸的强度。此外,为了使混凝土具有适应的硬化条件,避免在混凝土浇筑早期因干缩发生裂缝现象,应该在浇筑混凝土结束后的12 h 内进行覆盖浇水。
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包含许多方面,在经济、设计、施工、管理等都有涉及。建筑行业对施工质量要求很高,要想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设计单位要做好设计工作,施工单位注重施工细节,原料供应商保证原料的质量,经过多方的综合努力、科学管理,才能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岳辉.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电子科技大学,2012-05-01.
论文作者:陈庆 洪世琪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温度论文; 水化论文; 裂缝论文; 应力论文; 水泥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1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