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项目的科技创新模式有利于解决建筑施工企业难创新、难出成果的难题,为传统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一条快捷而有效的思路和模式,值得尝试。本文从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容入手,提出了工程项目的科技创新步骤及方法,分析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关键词: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科技创新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类进步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市场竞争优势的形成又依赖于超前的技术优势,科技创新则是实现这种技术优势的重要途径。企业是创新主体,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产业也可以变为朝阳产业。作为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一些施工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涌现已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降低了施工成本,传统的施工技术已逐渐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如何规范和高效的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已迫在眉睫,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利器。
一、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科技创新的业务领域单一。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几乎全是施工技术的创新,但对于其他业务领域的科技创新几乎没有。以笔者所在公司为例,近五年来,公司职能部门或其他非生产部门进行科技创新立项的项目为0。2)科技创新管理没有形成系统化。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绝大部分科技成果都是对施工的总结,科技创新管理工作仅仅局限在对科技成果的管理,而没有形成一套从需求到成果的全过程管理体系。3)没有专门的科技创新管理机构,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级技术人才短缺。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技创新管理机构,科技创新工作均是技术部门兼管,且建筑施工企业人员比例结构严重失调,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高素质管理人员比重严重缺乏。如我国高级技术工人仅占技术工人的3.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
二、建筑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的内容
建筑企业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科技创新工作也主要以工程项目作为依托,从国家对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考核体系来看,主要也是从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QC 成果、科研课题、科研论文、施工工法、专利、示范工程、行业标准、信息化和科技奖项等几方面内容来体现。对于施工企业从业人员来讲,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QC 成果等内容比较熟悉,对其他几项内容相对陌生或不甚了解。殊不知,我们科技进步考核内容侧重于我们不熟悉的几项,所以我们必须对不熟悉的内容进行了解和掌握。科研论文是企业对项目施工技术和技术管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总结,它主要针对工程实例中某项技术设计、材料应用、工艺改进、质量整改等问题进行归纳,作为企业自身施工管理经验的积累和交流。而工法是指以施工企业为主体,工程为对象,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相结合,经过一定工程实践形成的先进施工方法,其核心在于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对于专利来讲,就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有的利益和权利,把自己专有的东西上升到法律层面予以保护。关于行业标准,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还是有难度,它是企业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升华,应先从企业标准、地方标准,再上升到行业、国家标准,但必须掌握的是建设标准的编写要求、编写要领。对于示范工地和课题申报要掌握其立项要求、申报流程、验收程序。
三、基于工程项目的科技创新步骤
1、纵览全局、有的放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照图施工,那么施工图纸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就极为重要,工程中标后,企业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技术部门详细研读每一项工程施工图纸,对施工项目的特点和难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并罗列每一个施工难点、关键技术,对比合同目标、公司科技目标,从而选择确定具有一定难度和技术含量的项目列入科技创新计划。并以《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的形式下达给项目部。这样,项目部就明白自己的任务所在。公司每中标一个项目,都需要按此流程对工程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挖掘,发现项目的闪光点,确立创新目标和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当然,不是每个项目都能全部拥有所有创新内容,这需根据项目特点来定。各个项目的科技创新目标汇总后就形成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计划,企业通过文件的方式下发到每个工程项目部,并详细交底让项目部技术人员心中有数。
2、培训在前、指导在先。有了创新计划才刚刚开始,如何去完成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对创新内容要熟悉,企业总部应有专门的部门或机构(如技术中心或技术部等)来统揽,要牵头并组织技术人员对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培训。培训重点是学习相关文件及要求,掌握技术要点、掌握成果申报流程、过程资料收集技巧,成果整理注意事项,有关工具运用技巧,即对每项创新任务要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培训工作对于技术创新来说极为重要,很多项目有很好的技术创新点,但为何没被发觉和提炼,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人员对创新内容不熟悉,对新技术、新工艺没有及时更新,失去了总结和提炼科研成果的机会。要想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出来,必须开展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培训工作,这项工作必须走在前面。这项工作开展的好坏,决定着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同时,由于每一项创新课题都由不同的主管部门管辖,让项目每个人去收集、吸收不太现实,这也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创新成果不多的原因所在。主要问题出在项目部很多人不知道创新工作如何开展,己所不知,勿施于人。所以企业主管技术的部门,应将有关要求汇编成册,阶段性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学习、培训,让参与者知道该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除此以外,在实施过程中,公司对项目的指导、提醒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主动去项目部帮助发现工程技术的难点和闪光点,并在过程中予以及时指导。就QC 成果、施工工法、科研课题、示范工程等而言,其成果资料的总结都是固定格式,依照其既定格式去总结归纳,再逐级上报即可。譬如QC 成果必须按12 章来整理,必须有PDCA 循环,必须按市、省、国家级QC 成果逐级申报;施工工法必须按照前言、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运用实例等11 项内容来编写,工法分为企业级、省(部)级和国家级,而且必须逐级申报等等。
3、策划为重、申报及时。项目的创新内容一旦列出,就应对每一项内容逐一进行策划,策划包括课题名称的确定、人员分工协作、实施步骤及方法,与之有关的内容均要考虑周全,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在施工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的去做,防止遗漏、防止错乱。目标确定后,需要立项或备案的要按规定及时先行立项、备案,立项、备案一般均有时间要求,错过时间就无法申报,而且必须批准后才能实施,所以申报工作的及时性也及其重要。
4、整理成果、依规申报。有了阶段性的成果,收获的季节自然硕果累累。对于阶段性收集整理的成果,我们必须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进行最后成果整理,文本格式、辅助材料,相关证明,视频图片等内容要逐一对号入座,成果整理后公司技术部门要组织内部审核、评审,提出修改完善意见,符合要求后再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规定的流程逐级上报相关主管部门。在逐级申报过程中要不断修改完善,丰富成果内容,必要时请专家予以指导,成果通过了主管部门的评审,我们的科技创新工作就得到了确认和认可。当科技成果技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再申报一些更高级别的科技奖项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对一个企业来说,有创新才能得到发展,而同时也只有大力加强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国家和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与综合实力。我国对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的研究较少,因而加强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郑向东.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5(7).
[2] 蒋伟,王亚兰.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
[3] 徐雄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原则及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4).
论文作者:鲁统,尹小强,朱贤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科技创新论文; 项目论文; 成果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施工企业论文; 企业论文; 内容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