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三寓言中所体现的古代技术观念_列子论文

“列子”三寓言中所体现的古代技术观念_列子论文

《列子》三则寓言体现的古代技术观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列子论文,寓言论文,观念论文,古代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2)02-0052-03

《列子》是中国古代著名典籍之一,约成书于魏晋,其主体材料多传自先秦。《列子》一书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其中也包含有古代的技术观念。笔者选择该书的三则著名寓言进行分析,从中可看出先秦至魏晋时期古人对自然、对技术的某些认识。

1 “盗亦有道”

“盗亦有道”原见《列子·天瑞》篇。故事说:宋国贫穷之士向某,专程到齐国,向富有的国某请教致富之术。国某说:我善为盗。偷盗一年自给,二年富足,三年家财盛。此后可接济乡邻街坊。向某大喜,只听进介绍偷盗的话,却并不领悟“偷盗”道理。他翻墙挖壁,偷人财物,不想因此受到惩罚。向某以为国某欺骗自己,便去责问。国某问明情况后说:你误解偷盗之理到了这种地步?让我告诉你吧,我听说天有四季节令,地有资源肥力。我偷的是天时地利!云雨的滋润、山泽的物产,用来生长我的禾苗,繁殖我的庄稼,建筑我的土墙,兴造我的房舍。在陆上偷禽鸟野兽,在水里偷鱼虾龟鳖,没有一样不是偷来的。庄稼、土木、禽兽、鱼鳖都是自然界所生,难道是属于我的吗?可是我偷天地的物产就不会有灾祸(原话“吾盗天而无殃”)。

这则寓言深刻地说明:人类的生活所需,其实都是“盗取”大自然。并非盗取静态的大自然,而是盗取大自然运行时所产生的动能。故事借国某之口明确表明:取用大自然运行产生的动能时,并没有伤害到大自然本身。所以故事结尾说:“知天地之德者,孰为盗耶?孰为不盗耶?”所谓“知天地之德者”,换用现代语言解释,是指认识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人们一旦认识到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便可顺应自然变化,凭借智力从中获取生产生活的资料。更重要的是,认识、进而掌握自然变化的道理,绝不意味对自然予以宰制,以致造成人与自然对立的紧张关系。相反,人应从中领悟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列子》的这一盗天思想对后世有重要影响。托名黄帝撰的《阴符经》中有“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也”,意思同《列子》“盗亦有道”一节文字十分接近,它直接启迪唐代哲学家李荃提出了“人定胜天”的“盗机”思想。(注意:“人定胜天”不是我们片面理解的人类一定能征服自然,战胜自然)据近人余嘉锡考证,《阴符经》可能成书于北朝,或与道士寇谦之有关(见《四库提要辨证》),则其滥觞于《列子》的盗天思想不无为据。

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晚年致力思考有关技术的问题,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盗亦有道”的故事颇有相合之处。海德格尔认为,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解蔽方式,然而现代技术只是一味地向自然提出蛮横的要求,要求自然提供被开采和储藏的能量,这种思维方式发展下去,最终连人本身都变成了一种“人力资源”,随时准备被开采和储藏。

在海德格尔看来,这种技术观念的形成是背离传统的技术本质的。他曾举风车的例子以说明。古代的风车尽管利用风能,但它始终听任风的吹转,并不开发气流中的能量以便加以储存。风车的转动完全顺应自然,有风则转,无风则止。风车作为一种技术,并没有对风提出蛮横的要求,得到动能后,也没有对风造成掠夺。[1]

而现代技术则不同,它总是挑战自然,迫使事物进入一种非自然的状态。当人类“万物主宰”、“无所不能”的意识恣意发展,就致使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技术趋于规模宏大和精巧。现代技术的不加节制已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已引起越来越多有良知者的焦虑和关注。正由于此,“盗亦有道”这一古老的寓言就有它的现代启示意义,我们应呵护自然,善加利用自然,自觉节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欲望。只有与自然和谐地相处,才能确保人类自身的持久生存、繁衍和发展。

2 “偃师造倡”

“偃师造倡”,原见《列子·汤问》篇。故事说:周穆王去西方巡视,归途遇见一位技艺高超的巧匠,名叫偃师。偃师说他造出一些新奇东西,想请穆王看看。第二天偃师拜见,穆王问:跟你同来的是何人?偃师答说:是我造的能歌善舞者。穆王惊奇地看去,只见那人疾走缓行,弯腰抬头,完全像个真人。偃师摇一下那人的头,它唱起歌来,歌声合乎乐律;偃师动一下那人的手,它跳起舞来,舞步符合节拍,其动作“千变万化,惟意所适”。表演结束后,偃师把假人拆散展示给穆王看,原来它整个都是用皮革、木头、胶、漆和白灰、黑炭、丹砂、青艧之类颜料制成的。只见体内肝、胆、心、肺、脾、肾、肠、胃;外面筋、肉、肢、骨、毛发、牙齿,样样俱备。穆王赞叹不已地说:“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

这则寓言实是一个科学幻想,它发映了古人敢于以当时已有的科学认识为依据,大胆合理地想象制造一种“模拟人”(或说“机器人”)。

不少人认为《列子》中的“模拟人”是神话,其实,认真分析原文,可以说是科学幻想而非神话。

神话是指古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解释和美丽向往,或者是指荒诞无稽之谈。而科学幻想则是以科学知识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的合理想象。

分析《列子》的“模拟人”故事可以看出:

“模拟人”的结构材料都是自然界的现实物质,是“革、木、胶、漆;白、黑、丹、青”之类,“皆假物也”。“假物”就是代用品的意思。模拟人的功能虽没用肌肉骨血一类生物材料,但也绝不需要什么超现实的神秘物质,这和我们所熟悉的许多神话人物的身体结构判然不同。[2]

其次,器官的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系统论意义上的相关性。如心与口,肝与目,肾与足,……穆王“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行。”这种关联性的观点与当时已较成熟的中医学理论有关。约在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就充分体现出有机整体观的思想,认为五脏虽深藏于体内,但其功能的盛衰却能通过经络反映在体表的一定部位。《黄帝内经·灵枢》篇说:“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明确指出了五脏与体表、器官的联系。今天的科学研究表明,《黄帝内经》的整体观思想有其合理性。

再有,春秋战国时期,机械技术已运用得比较广泛,《列子》所记“模拟人”,绝非无技术根据。古籍记载一个有关的故事说:“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返,遂失其母”[3]。虽然这一故事缺乏技术制作细节,真实性难以详考,但在战国时期做成一种自动车辆(不涉及方向调整),是完全可能的。

由上述可见,《列子》所说的“模拟人”故事,既有合于理论体系的科学认识作依据,也有一定的机械技术水平为前提。

“人之巧可与造化者同功”这句话也表明,人类很早就有对心智的运用和充分展示技巧的兴趣。正是人类的这一特点,使我们的世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3 “愚公移山”

如果说以上引的两则寓言重在表现人的智慧和技巧,反映了人对自然、人对技术的一种态度,那么,“愚公移山”则表现人弃智弃巧,苦干实干的精神,反映了人对自然、对技术的另一种态度。

“愚公移山”见《列子·汤问》篇。故事说:古代有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年且九十。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他的儿孙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愚公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砸石头,挖泥土,用箕筐把土石运到渤海之滨。他们从冬到夏,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有个叫智叟的老头,嘲笑着劝阻愚公说: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以残年余力,还不能毁山之一毛,又如何对付大山的土石?愚公长叹,回答说:你太顽固了,顽固得一窍不通。即便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但是山上的土石却不会再增加,还怕挖不平吗?愚公说得智叟无言以对。这件事最终感动了上帝,他就派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

故事中,“愚公”和“智叟”都是虚构人物,两位老者,一“愚”,一“智”,分明是两种对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代表。愚公批驳智叟,表明他弃智的信念;而只用简单工具(没有任何省力机械),不计劳动成本,不计工效,是有意地摈除技术,否定巧干。所以,故事原意所表达的是否定心智和技巧的运用,打破世人急功近利的眼光,忘怀以造事,无心而为功。故事张显的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苦干实干的精神。有意思的是,在《庄子》“抱瓮灌圃”的故事中,我们也看到暗含的这种精神。

“愚公移山”后经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的诠释,完全被赋予了新的涵义。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借用“愚公移山”这一寓言作比喻,生动又深刻地指出:只要依靠和团结全国人民,学习愚公挖山不止的革命精神,脚踏实地地进行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就一定能够克服面临的困难,感动全中国人民这个“上帝”,从而一起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搬掉,取得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4]

经毛泽东的号召,“愚公移山”成为一种改造中国社会、改造自然的巨大精神力量,也被比喻成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和坚定不移的斗争精神,这对中国人的观念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无疑,应该充分肯定“愚公移山”精神的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同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进行的斗争,是持久的、艰苦的、需要齐心协力的。然而也要看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原来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愿望和作用,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大量地依赖人力物力,执着苦干,往往事与愿违。怀着“人定胜天”(给予新涵义)的信念,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与天奋斗,与地奋斗,“大炼钢铁”、“大跃进”……,其诸多结果是我们不曾预想、也不愿看到的。

今天,我们应该回归“愚公移山”寓言的本意来看它的价值与不足,其价值在于:它表达了坚定不移的信念,提倡苦干实干的精神;其不足是:只讲辛勤劳动,不讲智慧运用,否定技术和巧干。结果做一件事很可能就是旷日持久,造成不必要的的人力、物力耗费。

以上所讨论的《列子》的三则寓言,反映了人对自然、人对技术的不同态度。当着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技术进步也关注技术带来的问题并进行思考时,重温古老的寓言仍不失它的启示喻意。

【收稿日期】2001-11-19

标签:;  ;  ;  ;  

“列子”三寓言中所体现的古代技术观念_列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