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
(广西玉林市第四人民医院;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临床慢性精神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则为老年抑郁症,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给予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其抑郁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降低疾病复发率。目前有关老年抑郁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报告均较多,现综述老年抑郁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进展。
【关键字】心理;抑郁症;老年;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299-02
老年抑郁症指老年人(年龄>60岁)发生抑郁症[1]。抑郁症主要特征为持续性抑郁心境,表现为躯体不适、运动和思维迟滞、焦虑、情绪低落等,且不属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病变,发病率可在老年人群中占15%左右。此疾病易引发癌症、心肌梗死、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所以,确保诊治、护理有效性,对改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等均有较大意义。近年来,我院在诊治老年抑郁症疾病时,加大了对其心理状态的重视度,并给予了相应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疗效,包含支持性心理护理、心理疏导、行为心理等方面,现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做出阐述:
1. 支持性心理护理
临床将支持性心理护理也称一般心理护理,指采用心理学原理和知识,与患者交谈沟通解决其心理负面问题,缓解并消除其抑郁症状和心理痛苦。有关此点,康燕学者[2]曾在研究中共讨论到9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组分析,分别给予支持性心理干预和常规心理疏导,结果显示,结果支持性心理干预的患者其WHOQOL-BREF评分高于常规心理疏导者,GDS评分低于常规心理疏导者,且疗效88.89%高于常规心理疏导68.89%,证实了支持性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其抑郁症状,提升疗效。支持性心理护理的环节包含细心倾听、解释指导、鼓励支持、控制训练等方面。细心倾听指在为老年抑郁症患者提供护理时,护士需专心、细心的听取其诉说,并认真对待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若患者为心理危机,诉说自身心理情感,有利于减轻内心苦恼。解释指导指护士采用简明、通俗的语言,按照其实际状况,明确讲解抑郁问题的危害性和性质,扩张其思路,并辩证思维目前问题,多方面看待问题,改善其错误观念和知识,确保思维方式合理。支持性心理护理的核心环节则为鼓励支持,如一个人孤立无援、面临困难时,内心需要旁人伸出援手,支持他有勇气度过危机。而心理护理时,护士则充当此人的角色。让患者觉得护士为可信赖和依靠的。控制训练的目的则在于提升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我控制意识,自我监督改掉其旧习,适当约束和控制,克服不良行为,并养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和习惯。
2. 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指将阻塞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问题有序疏通并给予其引导。疏通密切沟通疏导,让患者逐步过度到愿意自动交谈,让其认知到自身错误之处,积极面对现实,转化为健康心理。高彩霞等学者[3]曾在研究中探讨到老年抑郁症患者60例,分组讨论后,结果显示,观察组SDS、SAS评分、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提示精神护理和心理疏导可明显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提升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虽此研究中所证实的为精神护理和心理疏导,但也同时可侧面反映出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和优势性。而李赛等学者[4]的报告中,共讨论到老年抑郁症患者60例,在逍遥丸治疗基础上接受心理疏导的患者,其CES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仅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证实了逍遥丸联合心理疏导干预,可更好、更快速的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疾病症状,也同时说明了心理疏导的优势性。心理疏导的主要工具则为语言,也就是护士用合理、适当、亲切、灵活、严正、生动、准确的语言,分析患者疾病根源和病情,并指导教会其战胜疾病的方法,培养自我矫正能力、自我认知意识和自我领悟能力,促进其心理病理改变,缓解症状。而心理疏导包含指导做好反馈回路、培养自信心、激发新领悟、培养自我矫正能力和自我认识、引导并激励其参与各种积极活动等方面。
3. 认知性心理护理
认知性心理护理指将认知理论作为理论性指导,努力发现其歪曲的、隐蔽的不合理性认知,并指导和训练纠正其错误认知,建立更现实、更理性的认知,进而改善其行为和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陆文惠学者[5]曾在研究中共讨论了老年抑郁症患者96例,分组干预后,接受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其抑郁评分(4.65±1.08)分低于常规护理干预者(9.68±2.40)分,且护理满意度95.83%高于常规护理70.83%,提示认知性心理对老年抑郁患者病情效果明显,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减轻抑郁症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刘华霞等学者[6]也曾纳入老年抑郁症患者74例,从考核抑郁评分上证实了认知性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细分认知性心理护理,其环节包含识别自动性想法、识别认知性错误、检验真实性、去中心化、自我监控等方面。此外,有研究表明,出现抑郁症是有规律可循的,疾病具有波动性。所以,在认知性心理干预方面,护士也鼓励患者回到家中自我监控抑郁水平,明确自身情绪变化的影响因素、特点、规律等,并用自我监控实际状况代替自身主观错误想法,消除负性思维。有关此点,梅群超等学者[7]也曾在研究中做出了相应论述,并认可以上观点。
4. 行为心理护理
行为心理回来指用操作和实验的条件反射,认知并干预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通过分析其行为,并设计情景,干预其行为等,聚集所存在问题,让患者主动积极面对生活,改变其负性行为和心理,重新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消除和减轻其负性症状,促进恢复其社会功能。高春强等学者[8]曾纳入老年抑郁症患者82例分组讨论,结果显示,结果心理行为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依从率85.37%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56.24%,且抑郁评分(13.78±4.03)分低于对照组(19.56±1.26)分,证实了在帕罗西汀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可显著提升疗效和依从性,改善抑郁症状。而行为心理护理主要包含放松训练、生物反馈疗法、自我管理法、自信训练法等方面。近年来,也有学者单独讨论行为心理护理中各环节在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症状方面的作用。如郭斌学者[9]曾在调查女性抑郁症,了解抑郁症影响因素和临床特征的报告中,针对性给予放松训练和心理干预,结果证实放松训练和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病情,本研究未明确探讨到老年抑郁症患者,近年来所探讨的放松训练主要针对女性产后,但以往有大量研究证实了放松训练对老年抑郁症的影响,如瑜伽训练等,因研究时间较长,若条件成熟,可进一步探讨此点。吴迪等学者[10]曾纳入抑郁症患者84例分组讨论,其中一组接受生物反馈仪干预,其HAMD评分低于常规干预者,证实了生物反馈仪可明显改善其抑郁症症状。此外,蒋菊芳[11]、许玉芳[12]等学者也分别在研究中证实了自我管理法、自信训练法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应用价值。
5. 人际心理护理
人际心理护理的关注重点在于患者现生活变故,如角色转换和困扰、失落、缺乏社交技巧和社会隔离,进而调整与引发抑郁相关的人际因素,并针对性给予心理护理。有研究报告指出[13],影响患者人际问题的因素主要包含过度悲伤反应、人际沟通困扰、角色转换不适、人际关系失调等。孙磊等学者[14]曾纳入8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组实施治疗,接受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和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的患者(研究组),其SDSS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仅接受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者(对照组),且GQOLI-74评分、心理功能维度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等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团体人际心理
(下转第301页)
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和抑郁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证实了人际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的优势。
6. 小结
本文仅叙述了心理护理中几个主要方面,如人际心理护理、行为和认知等方面。总之,老年抑郁患者接受心理护理,不仅可明显改善其心理抑郁症状,避免抑郁症引发其他躯体性疾病,进而确保其生活能力,让老年人群可愉快、健康的生活,又可减轻其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和家庭和谐。
参考文献
[1] Pinar Soysal, Prof. Ahmet Turan Isik, Cansu Usarel, et al.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AM SAD”, a Short Geriatric Depression Screening Tool, in Turkish Elderly People[J]. European Geriatric Medicine, 2015, 6(2):S155-S155.
[2] 康燕.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复发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 2017, 37(18):308-308.
[3] 高彩霞, 张利宁, 郭小平. 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10(2):220-222.
[4] 李赛, 许筱颖, 张琳,等. 逍遥丸联合心理疏导法治疗老年期阈下抑郁症60例[J]. 陕西中医, 2017, 38(6):769-770.
[5]陆文惠.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 2017,10(b07):308-308.
[6]刘华霞.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47):338-338.
[7]梅群超, 刘菊, 贺艳. 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 现代临床医学, 2015(4):300-302.
[8]高春强, 展玲. 帕罗西汀联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7):144-145.
[9]郭斌. 社区女性抑郁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可行性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10(3):523-523.
[10]吴迪, 王惠玲. 脑电生物反馈仪治疗伴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疗效分析[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 12(2):135-138.
[11]蒋菊芳, 张紫娟, 许玉芳,等. 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病人康复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15,10(30):3757-3760.
[12]许玉芳, 张莉, 张黎霞,等. 自信训练对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14,10(7):71-73.
[13] Kellner C H, Husain M M, Knapp R G, et al. A Novel Strategy for Continuation ECT in Geriatric Depression: Phase 2 of the PRIDE Study.[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6, 173(11):1110.
[14] 孙磊, 王莹, 陈清刚,等.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四川精神卫生, 2016, 29(4):311-314.
[15]李冬华. 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2):123-124.
论文作者:黄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1
标签:抑郁症论文; 心理论文; 患者论文; 老年论文; 认知论文; 抑郁论文; 性心理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