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蓬勃发展,其引发的事故也随之增加。通过收集2008—2017年我国轨道交通事故数据资料,统计分析事故的发生趋势、事故类型等,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未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类型
1、引言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根据住建部官方统计,截止2017年我国大陆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达到42个,在建里程达到5109.24KM,同比2016年增长了17.6%,运营里程达到了3948.29KM,同比2016年增长了13.4%。并且近几年多个三线城市也加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行列中。
由于轨道交通建设的地质复杂性、工法多样性、人的行为多样性、管理等因素,造成轨道交通快速的发展与技术管理力量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导致事故频繁发生,对社会及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1]。
为了借鉴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惨痛教训,更好的为未来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建设经验,本文对2008~2017年事故发生的趋势,事故的类型进行多方面统计分析。
2、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本文所研究的事故全部为轨道交通建设中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事故资料的数据的收集来源包括: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事故快报网、地方的住房和建设局等。根据国家正式公布的事故资料进行不完全统计,2008~2017年期间我国共发生114起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共造成184人死亡。
以已收集的事故为统计样本,分析从2008年至2017年这10年每年造成事故的类型趋势,以及通过事故类型的分析,对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3、事故发生统计特征分析
3.1事故发生趋势分析
自2008年至今10年以来,每年平均发生事故11.4起,平均每年因事故死亡人数为18.4起,每起事故平均死亡1.6起。具体趋势如图1:
图1 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随年份趋势图
从图1可以看出:
(1)2008~2013年事故逐渐平稳甚至减少。自2008年之后,因杭州湘湖站发生坍塌事故造成21人员死亡之后掀起了安全风险管理的热潮。各城市陆续建立了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文件,并根据自身的轨道交通建设模式和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分级组织管理模式,大多城市均建立了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且都有明确的责任体系划分。说明安全风险管理对事故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2)2013年之后,事故发生起数开始有抬头的现场,主要是因为近年加入轨道交通建设的城市逐渐增多,考虑到各地的技术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经验也严重不足等导致事故频繁发生,现阶段应加强安全管理意识,不能麻痹放松。
3.2事故类型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将2008~2017年期间114起事故进行事故类型分析,分析2008~2013及2014~2017年事故类型的变化情况。
图2 2008~2013年事故类型比例
图3 2008~2013年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
从图2、3可以看出:2008~2013年共发生33起事故,主要以坍塌为主,并且造成的人员伤亡率较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2008~2013年共发生4起较大事故,分别为3起坍塌事故及1起中毒和窒息事故;1起坍塌重大事故为2008年杭州湘湖站坍塌事件,造成21人员死亡,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
图5 2014~2017年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
从图4、5可以看出:2014~2017年共发生81起事故,主要以高处坠落、坍塌、起重伤害为主。
综合上述四图可以看出:
(1)坍塌事故造成的后果严重,同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也大,坍塌事故仍是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对象。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仍要把控制坍塌事故的发生作为工作重点,应继续坚持和加强,不能松懈。
(2)高坠事故已经成为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轨道交通的建设中涉及到的高处作业并不多,在建设过程中对高处作业的管理不太重视,出现松懈,以至于高坠事故成为惯性事故经常发生。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在今后的建设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涉及到高处作业,各参建主体责任方应加强对高处作业重视程度。
(3)相比于2008~2013年,2014~2017年高空坠落、起重伤害、物体打击等安全类的事故发生较为频繁。针对此,2016年之后,要求各单位应按照安委办下发的《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两手抓。
3.3风险事故、隐患事故分析
根据事故类型,将事故分为风险事故和隐患事故。风险事故是对周边环境及自身环境造成较大风险的事故,主要包括坍塌、渗透水、涌水涌沙、
管线破坏等。隐患事故是指由于安全隐患造成的事故,包括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中毒、触电、火灾等,具体见图5所示。
图5 风险及隐患事故比例
从图5可以看出,风险类事故从2008~2012年的55起占风险隐患事故总数67%,降低到2013~2015年的38起占风险隐患事故总数62%,再降低到2016~2017年的6起占风险隐患事故总数13%。风险事故发生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均在逐年降低,说明从08年开始掀起的安全风险管控各项措施,得到显著效果。
隐患类事故在风险隐患事故总数所占的比例从2008~2012年的33%增加到2013~2015年的38%,再增加到2016~2017年的87%。可以看出近几年隐患事故所占的比例急剧增长。相比而言,隐患类事故的控制仍需要重视。后期更应该注重双重机制,隐患排查和安全风险管控两手抓。
4、对策与建议
1)各轨道交通建设单位应加强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做到风险分级管控及安全隐患排查两手抓;
2)在安全隐患排查中重点关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树立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的理念,将事故遏制在萌芽状态;
3)继续加强风险分级管控,加大检查各方案的落实情况、检查风险源安全可控的状态,减少坍塌、涌水等事故的发生。
5、结论
基于对2008~2017年114起事故的事故类型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2013年是一个转折点,2008~2013年各地主要以坍塌等风险事故为主,且造成群死群伤,2013~2017年各地主要以高空坠落等安全事故为主;
2)坍塌、高空坠落等是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的事故主要原因,应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关注;
3)坍塌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在以后的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应减少坍塌类的事故。
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分析能为未来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洁静.地铁施工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11,18.
论文作者:周瑞敏,邵瑞,田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3
标签:事故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风险论文; 隐患论文; 发生论文; 年事论文; 类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