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动力,而且电力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电力输配电线路中的节能降耗是促进电力发展的一个关键点,电力的深化改革,最基本的就是要提升电力的管理水平,降低损耗,最大限度地减少没有功效的损失,为了保证电力工程当中电力传输系统运行阶段中有良好的质量,应认识到节能降耗技术的重要性,并能结合电力能源传输需要以及节能降耗技术特点,制定科学的节能降耗技术应用方案。文章主要从节能降损角度出发,阐明节能降损在农电管理中的实践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电管理;节能降耗;意义;应用
1导言
电网扰频引发用户端设备瞬间脉冲叠加冲击,造成用户端的安全问题。开发具有双向阻隔内外部电能污染的功能的节能(稳压)技术已迫在眉睫。事实上,当代输配电线路已经延伸到了各个地区当中,让各个地区的用电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得到保证了。但在电力供应领域中,输电线路在不断延伸的同时,电能在传输阶段中的损耗也在不断加剧,需要电力系统建设人员做好节能降耗方面的工作。
2电力传输系统建设中落实节能降耗技术的必要性
电力传输系统是由大量电子元件、设备以及线路组成的,而这些电子元件、输电线路自身也带有一定大小的电阻,会在传输电能的时候消耗电能,造成电力能源在传输阶段的损失,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并且由于部分地区当中输电线路使用时间较长,使得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元件以及线路老化问题严重,电流在流经这些老化线路的时候也就会出现更大的电力能源损耗,通常这种形式的电力能源损耗被成为线损。而这种线损在详细划分中可以分为固定损耗以及可变损耗两种类型,从固定损耗的成因方面看,这种固定损耗和在外加类型电压大小、相应设备实际容量以及质量有关;而可变损耗的出现则主要是由于变压器设备铜损耗以及线圈铜损耗所导致。以上这些电力传输系统损耗的存在,使得电能在传输中出现了较大损,给电力企业正常发展中制造了较大障碍。因此在电力系统向前发展中,需要重点做好电力能源在传输中的节能降耗工作,降低电能能源在传输中的损失,这样不仅能让电力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也能让电力能源有更高的利用率。
其次,在电子设备、先进机械设备全面普及到当代各个领域当中之后,也使得社会整体电能使用量加大,增加电力传输系统的运行负荷。但部分地区在电力传输系统运行强度提升的同时,电力传输系统基础建设却较为滞后,不仅使得电力传输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同时也会让电力能源在传输中造成更大的损失。需要各个地区均能将电力传输系统节能降耗工作,当做重要工作内容,推动电力传输系统的加速发展。
3现阶段农电管理中节能降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电网布局不当、结构不合理
介于农村经济水平有限的影响,导致农村用电量较少。再加上电网构建资金匮乏,使得电网布局与结构设计多会存在较多不足之处。举例而言,偏远山区农户居住地较为分散,且所处地理位置较为复杂。所应用的电网超供半径电路较多,电网运行路线经常会出现空间距离过大或者不足的问题,导致电量分配不均。
3.2农电管理设备老化问题严重
根据实际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偏远地区在配电设备的选用方面,仍旧选用耗能量较高的变压器设备,或者选择其他耗能量较高的用电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用电设备多会出现线路老化问题,比较影响农网正常运行水平。除此之外,导向导流界面过小、导线载流量过大等不平衡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农网的电量损耗程度。
3.3配电变压器运行不足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供电过程常常会随着农户活动的变化而变化。举例而言,在农忙阶段,白天用量基本上达到顶峰,而晚上用量多会出现空载或者轻载问题。在农闲阶段,白天用量较少,会出现空载或者轻载问题。除此之外,农电管理在节能降耗方面多存在配备变压器容量不足、与实际用电负荷不一致的现象,比较影响配电变压器的稳定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设备选型方面问题
在电力系统当中输电线路不断延伸之后,输电系统当中的组成元件数量也在增多,而这些输电设备、电子元件以及输电线路中也存在不同大小的电阻,会在传输电能的同时造成电能损耗。因此电力传输系统建设中设备选型工作质量也会对节能降耗效果产生影响,需要细致的做好各种设备以及元件的选型工作,避免由于选型工作问题导致电子元件质量受到影响。
4节能降损在农电管理方面的应用
4.1通过双向阻隔、抑制、滤除和吸收方法治理电网电能污染
开发具有双向阻隔内外部电能污染的功能的节能(稳压),阻隔来自外部的雷达波、无线电波、闪电、雷击,以及邻近用电单位设备启停所产生的电压波动、电压闪烁等外部电能污染(10%~20%),同时阻隔来自用户配电系统内部的因线路和设备老化、三相不平衡、功率因数不足、设备启停频繁、谐波干扰、超载等原因引发的内部电能污染(80%~90%)。类似享有双向防火墙之称的装置,即阻隔来自内外部的瞬流、浪涌、谐波等电能污染,又通过抑制(通低阻高)、滤除、吸收三种治理方式,降低内部电能污染对配电系统内的所有设备、仪器、仪表、线路和开关的危害。
4.2安全保障
在供电的过程中,放在首位的就是安全的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做好安全检查,其中包括检查程序、电源状态等等,确保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要有一定的应对措施方案,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企业的财产安全。此外,需要重视现场的设备检查,现场设备的繁多具备一定的危险性, 所以我们的检验工作一定要到位,这样才能确保设施的顺利运行,才能确保我们供电的顺利。也要做好现场材料的检查及把关,禁止任何人员用伪造的假的材料用到现场,这些都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
4.3强化农电电网无功补偿效果,规避线路老化问题
从理论上来讲,如果提升功率因数,那么无功功率基本上会得到降低。如此一来,供电质量可以得到明显提升,且线路电能损耗程度可以得到明显降低。针对于此,在实现电网节能降损过程中,对于供电线路较长、末端电压较低的情况,相关人员可以安置投切式电容器设备,目的在于补偿线路分散情况,进一步加强无功补偿水平。与此同时,对于100KVA以上的变压器设备而言,可以通过安装无功补偿设施的方法提高无功补偿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必要时,相关人员也可以采取分散补偿方法实现电网电能供应平衡的要求。
4.4电力变压器节能
所谓电力变压器节能,就是指在线路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对变压器的合理使用,来实现电力节能。因为在整个的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变压器是电能消耗的主体,所以如果能够合理的控制变压器的能耗,将很大程度上降低和减少不必要的线损。就目前我国的变压器的降损的方法来看,主要有使用新型的节能变压器、科学设计变压器的容量等。
4.5推进农电电网的技术改造进程,确保用电设备稳定运行
在农电电网建设过程中,电力企业的相关人员应该致力于加强农电电网的技术改造进程,目的在于进一步确保用电设备稳定运行。对于耗能较高的变压器设备,相关人员应该及时更换,并且适当改造电网计量装备。与此同时,相关人员最好根据用户需求,选择合理的供电设备,避免出现以往电能供应不平衡问题。目前,我国在农电管理软件的研发方面,实现了无功优化、经济运行的设备运行要求。电网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农电管理软件,完成对电量运行数据、线路负荷的调节工作,以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推动电力传输系统稳定发展的阶段中,需要工作人员能重点做好节能降耗技术的运用,让电力传输系统在进行电力能源传输的阶段中的电能损耗情况能到有效控制,节能降耗技术的科学应用,有助于减少输电线路的电能消耗。因此我国当前供电企业必须运用各种技术,来减少线路电能损失,实现对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节能降耗, 提高对电力输配的全面有效的管理, 从而推动电力供电事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彦山.节能降损在农电管理方面的意义和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6(04):174-175.
[2]涂芳,汪雄波,李佩瑶.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8):173.
论文作者:陈洪亮,马新彤,邢长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电能论文; 电力论文; 农电论文; 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节能降耗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