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论文_杨磊,彭先凤

赣州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比较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接受诊治的6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观察组(实施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降低、泌尿系统损伤、血红蛋白降低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降低、消化系统损伤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晚期宫颈癌患者中采用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进行治疗其效果非常显著,不仅可以改善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调强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腔内后装放疗;中晚期宫颈癌

宫颈癌的发展过程比较慢,整个病情的发展步骤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因此,及时发现患者的宫颈癌病变,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就会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的几率与病死率。目前,在临床上一般对中晚期患者是采取化疗、放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对6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放方式进行深入性的研究,并进行了全面性的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就是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接受治疗的6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并按照住院登记的顺序将前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后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观察组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为(54.8±15.7)岁。对照组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为(53.9±16.1)岁;在统计学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等个人情况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进行常规定位,以及勾画靶区,对应用4野箱式进行照射,在照射的过程中要合理控制照射的剂量,一般在45~50.4Gy之间,腔内后装放疗在外照射的40Gy之后开始,每次6-7Gy,总剂量在50~42Gy之间,外照射加后装进行治疗,要使A点的剂量控制在80—87Gy之间。

1.2.2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进行常规定位,以及勾画靶区,其应用7野调强照射技术,将实体瘤照射的剂量控制在45~50.4Gy之间,受浸润组织控制在56-60Gy之间,对于短径大于1厘米的淋巴结来讲,其照射剂量要在60~66Gy范围之内。腔内后装放疗在外照射的40Gy之后开始,每次6-7Gy,总剂量在50~42Gy之间,外照射加后装进行治疗,使A点的剂量要合理控制在86-92Gy之间,当时要注意后装不可以当天进行外照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的情况,其中包括:血小板降低、白细胞降低、泌尿系统损伤、消化系统损伤、血红蛋白降低。

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定,可以将其分为四种: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变稳定(SD)、病变进展(PD)。CR:病灶完全消失,时间大于30d;PR:病灶两径缩小50%以上,持续超过30d;SD:病灶两径缩小50%以下;无效:以上均标准没有达到,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软件 SPSS21.0,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两组数据进行详细的处理,对计数资料用(%)进行表示,两组之间用X2进行检验,以P<0.05 进行表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白细胞降低、泌尿系统损伤、血红蛋白降低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降低、消化系统损伤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0.0%,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度迅速加深,人们逐渐认识到宫颈癌的危害性。近些年,宫颈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该疾病的治疗已经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目前,在我国临床上治疗该疾病最安全、有效的方式就是放疗,与传统的放疗方法相比,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进行放疗其效果非常显著[1]。调强放疗属于三维立体放疗技术,它主要是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该治疗方式由于结合了病灶三维立体图形的优势,可以对病灶进行准确的治疗,而且在放射的精密度上来讲,也是非常的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射线对病灶周围组织的伤害,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2]。由相关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化疗方法,采用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的观察组,其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进一步证明了,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采用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栾朝辉,宋梅,于娟,等.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10):1103-1106.

[2]赵青莲,张帅,刘鑫鑫,等.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化疗的相关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8,(2):243-246.

论文作者:杨磊,彭先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比较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论文_杨磊,彭先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