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国际直接投资:演化、贡献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直接投资论文,启示论文,贡献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迈入21世纪,人们对新世纪世界经济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人们总是站在不同角度进行着见仁见智的分析和预测。无论如何,人们总要站在现实看未来,效利用外资具有哪些有意义的启示。
一、百年来国际直接投资的状况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FDI)是指一国的投资者将资本用于它国的生产或经营,并掌握一定经营控制权的投资行为。也可以说是一国(地区)的居民实体(对外直接投资者或母公司)在其本国(地区)以外的另一国的企业(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分支企业或国外分支机构)中建立长期关系,享有持久利益并对之进行控制的投资,这种投资既涉及两个实体之间最初的交易,也涉及二者之间以及不论是联合的还是非联合的国外分支机构之间的所有后续交易。国际直接投资百年历程,有其增长流向和结构问题,兹分述如下。
(一)国际直接投资规模分析
国际直接投资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一般认为,最先拉开对外直接投资序幕的,是19世纪上半叶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不过,直到20世纪初,国际直接投资整体规模还很小,还处在起步阶段。人们也不知道那个时代长期资本流量中有多少是直接投资。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余年中,国际直接投资增长比较缓慢,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由1914年的143亿美元逐渐上升到1938年的264亿美元,年均增长约3.8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2.7%;二战后至70年代初,国际直接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国际直接投资累计余额由1938年的264亿美元,增长到1971年的1584亿美元,年均增长约15.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5.8%。
从1971年到1983年国际直接投资呈现出高速增长,从1971年1584亿美元猛增长到1983年的6000亿美元, 这12 年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约185.9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11.74%;在这段时期内, 流入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在1971—1975年间为11.3%,1976—1980年间为13.9%,1981—1985年间为9.5%。 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在1976—1980年间为17.1%,1981—1985年间为11.4%。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末国际直接投资进入了超高速增长期,流入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在1986—199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9.6%,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在1986-1990年间为10.3%。据统计,1985-1989年,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1.6%,其中1985及1988年,年增长速度分别高达30.8%和30.5%。国际直接投资从1983年的6000亿美元猛增到1999年的47593.33亿美元,这15年中年均增长高达888.2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4.8%。
由此我们粗略地看到20世纪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经过了19世纪70年代至1900年的萌芽期后,国际直接投资从1901年至1914年进入起步性增长;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有了缓慢增长;二战后至70年代初出现快速增长;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呈现出高速增长;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显示出超高速增长。这种增长过程是这样形成的:
一战前英、美、德、法等四国在相继完成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加快了国内、国际扩张,但这一时期由于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活动不处在分散和无序状态中,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配置的规模还比较小。另外,一战前这些经济强国都拥有大量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它们大多可以通过贸易甚至是武力掠夺、欺诈方式,获得工业发展所必须的低成本原料,实现资本的大幅增值。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余年中,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缓慢。主要是由于参战国本身经济力量被削弱,同时战争也中断了直接投资关系和投资的正常运行;在此期间,频繁的资本主义危机破坏了国际直接投资的环境,使国际直接投资的风险增大。一些国家政府在保护民族国家利益的名义下,制定了限制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在这些众多不利因素影响下,两次大战期间国际直接投资也就增长缓慢。
二战后至70年代初,国际直接投资环境有了一个决定性的变化,这种环境为当时也为后来以直接投资为主的资本流动打下了基础。促成这一时期间国际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四点:(1 )战后美国经济霸权、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关贸总协定体系的建立。一方面美国通过对西欧、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援助,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迅速从战争中恢复过来,为东道国吸收美国私人资本创造了先决条件。另一方面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际金融秩序;由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开展的一系列贸易自由化谈判,使各成员国相继制定了自由开放的外资政策。(2)战后至70年代初, 发达国家采取各种方式、措施来扶持和推动跨国公司对外扩张。它们或者组织“国有”、“公私合营”跨国公司;或者资助、补贴私人垄断公司;或对跨国公司的海外利润课税给予滞纳或减免待遇;或者采取立法的手段保证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安全。(3)战后至70年代初,一批殖民地、 附属国相继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政治独立。一些发达国家以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来代替过去宗主国的特权。而这些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采取了积极欢迎的态度,改善本国基础设施,制定了一些保护外资的政策。(4 )二战后蓬勃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跨国公司迅猛发展;同时,新的科技革命带来的交通通讯的现代化、管理的计算机化以及运输成本的下降,为跨国投资者进行大规模国际直接投资提供了可能性和重要条件。
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国际直接投资在前一时期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这主要是在以下因素的刺激下形成的:(1)从70年代初开始,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陷入经济的停滞膨胀, 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头上升,发达国家政府竭力推动本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各国跨国公司为了减少保护主义引起的国际交易的成本也加大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2)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尤其是欧洲共同体一体化进程加快,集团内各成员国的公司加快了对区域内的直接投资,集团外国家的公司也转向了通过国际直接投资打入集团内市场。(3)20世纪70年代以来, 欧美发达国家已处于工业化后期,由于这一阶段产业结构国际转移,资本流动规模较大,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与规模迅速增长。产业国际转移性投资通常伴随兼并收购型投资,单项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规模扩张速度加快。
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国际直接投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超高速增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也因此而加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 )世界经济自80年代初复苏后,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在80年代后半期国际直接投资年均流出量增幅达48%,已超过美、英成为对外投资大国;由于出口国受到来自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各国转向对外直接投资,其年增长率达到62%的高水平。进入90年代后,美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所推动的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从而加速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2)在80年代中期以后, 跨国并购成为跨国公司的主要竞争手段。即便不是所有的并购都是通过直接投资形式进行的,至少在发达国家,并购仍有可能占直接投资流量的很大比例。有数据表明,1998年外国直接投资者以并购美国企业的方式进行新投资占外国分支机构投资支出的90%,而在1993年至1997年期间,该比例已高达82%-87%。(3 )各国投资政策的目标越来越趋向于自由化,各国政府争相减少投资限制,提供投资保护,增加优惠条件。90年代以来政府之间签定的保护和促进投资协定大幅增加。截至1996年6月,世界158个国家共签订了1160个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其中有2/3是90年代以来签订的。1991年到1996年间各国政府一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600次调整,其中95%是放宽限制的。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地理流向及分析
1914年前,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大部分是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西欧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投在他们各自的殖民地。例如,英国国外直接投资中至少59%是投向发展中国家,集中在印度、加拿大、南非以及其他英属殖民地;美国国外直接投资的大部分也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其占美国国外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例从1914年的52%上升到1929年的59%。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直接投资的地理路径略有变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发达和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有所增加。如,英国在1914-1938年在国外建立的244家子公司中, 分布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就达161家, 占建立子公司数的66%,又如,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中,分布在欧洲和加拿大的投资额比重从1914年的45.3%已上升到1940年的50.3%。
战后到50年代末,除美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处于战后的经济恢复时期,资金主要是从美国流向其他发达国家,属于“单向投资”的性质。60年代中期起,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日本对美直接投资急剧增长,日本和西欧的相互投资也迅速增加。1973年发达国家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2069亿美元,其中投在美国的占49.8%,投在西欧的占41%;投在日本的占5.0%。据统计,1978年, 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中,投向发达国家的占74%,投向发展中国家的只占26%。
全球国际直接投资中流入发达国家的从1980年的3739.60 亿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32308亿美元, 占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例一直维持在70%左右,其中欧盟占45%左右,美国占50%左右,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有近3/4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到1980年累计达1212.4亿美元,80年代以来不断增加,并且地区结构发生了变化,从1986年开始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中亚太地区所占比例(9%)超过拉美与加勒比海地区(6%)。到1999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累计达14384.84亿美元,占世界直接投资的比例从1980年的24.32%上升到1999年的30.17%,流入南亚和东南亚的从1980年48.53%上升到1999年的53.50%。引人注目的是,1997年以来,流入中国(包括香港)的国际直接投资占流入南亚东南亚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比例超过50%。
由此可以概略地看到20世纪国际直接投资的地理路径: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二战后至80年代中期,流入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集中在欧洲地区,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则集中在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80年代中期至今,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集中在亚太地区(主要是南亚东南亚地区)。具体分析如下:
一战前,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对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经济强国还处在工业化初期,对外投资的主要动机是谋取廉价的工业原材料。一战前的世界经济格局是各主要经济强国之间分割世界殖民地,并依据经济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外经济活动也相应集中在各自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内。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参战国大伤元气,交战区遭到巨大破坏,战败国的海外殖民地丧失殆尽,战争中断了资本输出国与战前国际直接投资东道国的联系。虽然经过几年的恢复期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有所恢复,但欧洲经济强国对外直接投资又受到政府政策的限制,因而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缓慢。
二战后至80年代中期流入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欧洲地区。原因是多方面的:(1)二战结束不久, 两个超级大国进入冷战时期,欧洲成为美、苏两霸争夺的焦点,也是美国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的前沿。(2)从50年代开始西欧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日趋强烈, 欧洲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迫使美国采取“将工厂迁到欧洲去”的战略,积极扩大在西欧的私人直接投资;从需求方面看,欧洲为恢复经济和发展,制定了各种有利于外资进入的政策。(3)欧洲共同体区域组织的发展, 刺激了欧共体成员国相互间直接投资的高速增长,继美国跨国公司之后,欧共体跨国公司掀起了区域内跨国兼并和收购高潮。
战后到80年代中期,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这主要是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世界的过程中,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作为后院,因而将其作为直接投资的重点地区之一。同时,欧洲在战后恢复经济后,从60年代开始也加速了对拉美地区的直接投资,再加上拉美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在这一时期推行了开放性的政策,也为外国直接投资的增加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80年代中期以来流入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中除了欧洲仍保持世界重点投资地区外,美国却一跃成为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首要地区,原因在于:(1)美国80 年代初的减税改革对外国投资者形成了巨大的吸引力;由于引力;由于减税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增长强劲,投资需求旺盛,能容纳巨额投资。(2)美国除联邦政府外,各州、 地政府也制订具体措施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3)美国自1971 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以后基本上是连年贸易逆差。空前的贸易逆差导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上升,“毕业条款”、《综合贸易法案》等保护主义法案,使一些西欧、日本厂商为避免由此危及在美国的市场地位,纷纷增加对美国直接投资。(4)80年代以来,美元贬值幅度很大, 其它货币的相对升值,西欧、日本等国厂商的出口困难加大,但在美国可以购买更便宜的原材料、劳动力,并购美国企业更为便宜,所以这些国家纷纷在美国投资建厂以作为应变措施;除生产性投资外,美元贬值还导致80年代中期后外国抢购美国房地产热潮的兴起。(5)进入90年代后, 欧洲是低速增长,日本经济低迷,而美国经济却是连续8年的高速增长, 使美国成为外国投资者进行直接投资的乐土。尤其是美国新经济的增长中高科技企业发展及其提供的投资机遇,更是引来了规模巨大的外国直接投资。
80年代中期以来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中,亚太地区所占比例超过拉美地区而成为重点投资区,原因在于:8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战略调整的影响下,在美国政府的全球经济战略、国际政策倾向引导下,一方面出于维持本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同日本争夺该地区的控制权;另一方面,亚太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的市场化在加快、加深,也吸引了美国跨国公司将亚太地区作为美国直接投资的重点。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及分析
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大部分主要集中于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采掘业和农业)及公用事业和运输部门(如铁路),投放在制造业的为数不多。如,英国在1914年对外直接投资中53%以上是投在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其余的31%是在公用事业和运输事业。同期美国国外直接投资存量中(68%)也集中在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公用事业及运输业,而仅仅多于18%用于制造业。
二战后至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中制造业占主导。如,美国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的行业路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制造业稳步上升,由1950年的约占1/3上升至1975年的40%强;外国对美制造业投资由1950年33.3%,1965年39.4%,1978年为44.1%。从二战后到70年代中期,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中制造业的比例也大幅度提高。如,美国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总额中,采掘业所占比例从60年代初的36%,降到1974年的18%,而制造业所占比重从60年代初的32%升至1974年的39%;同期,英国在发展中国家的私人直接投资总额中,制造业的投资比重由40%上升到47%,采掘业则由25%降至19%。
70年代中期以来,在制造业内部,国际直接投资逐渐从劳动密集、低成本、低技能制造业转向高资本、高技术密集产业。九大投资国(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原联邦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英国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对自然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所占比重由1975年的31.1%上升到1980年的46.9%,但1985年下降到43.2%,到1990年又进一步下降到38.5%;而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所占比重在1975年就达到49.6%,到1980年虽有所下降占45.9%,但到1985年又回升到48.1%,到1990年更上升到51.2%。而且某些研究密集型制造业(如制药、计算机和办公设备、特殊产业机械和电子元件)中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快于非研究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
80年代后,服务业直接投资的增加,使其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重由70年代初的25%,增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50%,每年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中,约有55%-60%投向服务业。在发达国家,金融和与贸易有关的行业占国际直接投资存量的2/3,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此类投资也占存量的多数。由于服务业投资自由化刚开始不久,许多服务的可贸易性有限,因此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潜力很大。
由此20世纪国际直接投资行业路径大略为:国际直接投资二战前以资源为基础的工业(采掘业、农业)和运输业为主,二战后到70年代中期以制造业为主,从70年代中期以来转向了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分析如下:
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以基础工业和运输业为主,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国际直接投资表现为资本主义强国对经济落后国家或地区的直接投资,投资行业以基础工业及运输行业为主,显然是为这些资本主义强国与经济落后国家或地区的垂直型国际分工服务的。在这一时期,跨国公司处在发展初期,海外的子公司以向母公司提供原材料为已任。运输业投资之所以也成为这一时期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这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大规模廉价、快捷地获取落后国家或殖民地的原材料服务的。
二战后到70年代中期国际直接投资中制造业占主导地位。这一时期,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中制造业逐步上升到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政策,促使跨国公司在那里扩大制造业投资;国际竞争加剧,能源危机,迫使跨国公司把一些技术过时、耗能耗料、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不过,我们还应该从中看到,除少数国家外,一般对发展中国家的机器制造业投资偏低,研究与开发投资极其有限。许多制造业关键性零、部件仍须从跨国公司的母国进口。
从70年代中期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直接投资的重点转向了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部门。这一时期,以电子、原子能、航天等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成就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使发达国家生产部门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现代自动化工业生产要求垄断企业必须在国外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之间进行大规模生产协作,谋取规模节约。不过,70年代中期以来,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中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仍占主导地位,技术密集型投资所占比重很小。
80年代后,对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中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很快,主要是由于这些因素造成的:(1)发达国家人均实际收入增加, 对消费性服务的需求增加,技术进步增加了对中间性服务的需求;(2 )服务业经历了深刻的质的变化,技术、信息、知识含量大大增加,由于生产技术复杂化及竞争加剧,也增加了对生产性劳务的需求;(3 )发达国家某些服务市场的开放,刺激了跨国服务公司的发展。
至于对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中服务业的比重之所以迅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制造业中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服务业相对于采掘业和制造业而言,较为灵活,受地理位置的制约较小,而且投资少,收效快,风险小,很有吸引力。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贡献
国际直接投资历经百年,有的学者试图运用某种方法对其作用进行定量分析,但是,准确地测量国际直接投资的经济效果几乎不可能的。评价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效应,依靠国际直接投资流入与经济业绩各种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经济计量分析,其结果往往是没有说服力的。这里打算就跨国公司对发展的贡献的某些特定方面进行定性分析。
(一)对东道国投资增长的贡献
一国投资总额等于国内投资(IDOM)与国际直接投资(FDI )之和,即:
I=IDOM+FDI…………(1)
又由于国内投资加速数模型:
I=α+β[,1]G…………(2)
其中G代表增长率。
将(2)式代入(1 )式, 可以得到一个投资总额(即国内投资加FDI)的模型:
I=α+β[,1]G+FDI…………(3)
当国际直接投资存在外部性,则方程(3)就应为:
I=α+β[,1]G+β[,2]FDI…………(4)
经验研究结果表明,如果β[,2]〈1,证明存在挤出效应(CO),而β[,2]〈1时,则存在挤入效应。
该模型的一种形式被用来对1970年到1996年期间39个国家的分组数据进行估计。分析结果表明,在1970年到1996年的整个时期,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存在挤出效应,在亚洲存在挤入效应。在非洲,国际直接投资使投资总额一对一的增长。只有在亚洲存在强烈挤入效应的证据,而这个地区的投资总额,不管是跨国公司还是国内企业的投资都最为强劲。
对于东道国投资总额的净效应取决于被释放出来的资源的用途。如果这些资源转移到了当地企业拥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活动中,那就有可能迫使当地竞争者提高效率,从而增加其投资和盈利能力。当外国子公司的投资引起其他外国企业或国内企业对上游或下游生产进行新的投资,或提高了金融中介的效率时,就会产生挤入效应。外国投资者所建立的与当地企业的前向或后向联系是决定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资本形成产生全部影响的关键因素,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没有外国子公司提供稳定的长期市场以及获得技术信息的渠道,国内分包商的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也有可能发生的是,外国子公司将当地直接竞争者挤出之后,由它们所建立的联系导致挤入效应的产生。
(二)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目前,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和与跨国公司相联系的公开市场交易估计总共占世界贸易的2/3,而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单独就占世界贸易的1/3。一些经验性研究证明,对于母国而言,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替代效应。技术进步增加了服务的可贸易性,同时也为某些服务业或某些服务职能(数据处理、会计)的出口导向型国际直接投资创造了可能性。此外,同一行业或其它行业对外国子公司所需商品与服务的出口进一步增强了贸易扩大效应。
跨国公司拥有提高东道国出口竞争的潜力。其作用在出口活动最活跃的细分领域以及在这些领域内公司网络内部贸易日益增长的活动中最为突出。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并更有活力的出口基础,各国必须采取一些积极政策,改进人力资本和能力以吸引质量更高的投资,使跨国公司促进国内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收入增长、国际直接投资质量提高和贸易具有动态竞争力的良性循环。
(三)对技术传播和技术成长的贡献
跨国公司动态提升其技术和技能转让并提高当地能力和当地联系的程度,取决于贸易和竞争政策体制的互动、政府有关外国子公司经营的政策、跨国公司的战略和资源,以及要素市场、企业和机构的发展状况和反应。跨国公司可以成为转让适合东道国现有要素的技术和技能的有效工具。它们在不同地点提供等级和复杂程度截然不同的技术,这取决于市场取向和规模、可获得的劳动技能、技术能力和供应商网络。
跨国公司可以从不同途径更多地渗入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开发。在生产基础庞大并且需要在当地进行相当大的适应性修改或改进的国家,适应性的研究开发就很有可能被启动。特别是在拥有很好的技能基础并且跨国公司要将其经营导向世界市场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性研究开发一般会逐渐转变为真正的创新。根据市场导向和规模、劳动力技术、技术能力与供给网络而定,跨国公司可以在不同地区提供规模和复杂程度极为不同的技术。跨国公司动态提升其技术与技能转移以及增强当地联系的程度取决于四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这四种因素是贸易与竞争政策体制、政府关于外国公司经营的政策、跨国公司的公司战略与资源以及当地要素市场、企业和机构的发展状况与敏感度。
(四)对增加社会就业的贡献
国际直接投资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东道国的就业。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在矿山、农场、制造工厂以及服务机构中雇佣人员(直接就业)。它们还会使那些作为其供应商、分包商和服务商的企业增加就业。外国子公司还通过增加产出和收入,从而进一步增加投资间接地创造就业。给定劳动力市场条件,跨国公司所创造的就业则取决于东道国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拥有丰富的低成本劳动力并建立出口导向贸易体制和有利于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出口导向型投资活动显著地推动就业的增长。
促进可贸易部门就业增长的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可能集中于那些对产业进行迅速重组并开始新生产活动的国家和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创造就业也取决于劳动力质量,即可利用的技能水平和构成,以及经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培训潜力。功能完备的制度以及适当的管制保证了劳动力市场有效、公正和平等的运转,是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创造就业机会的先决条件。
一些估计表明,在发展中国家的外国子公司直接创造的就业人数在1700万左右,90年代中后期高达2600万人。从理论上讲,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一般来说会造成就业机会的部分转移,但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时代》周刊说:“在国外每创造3个就业岗位,在国内就产生一个新的就业岗位。”
三、对我国有效利用外资的启示
从对20世纪国际直接投资路径及贡献的分析研究,我们从中得出以下四点启示:
第一,中国应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充分利用国际经济发展提供的各种机遇,有效利用外资,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际直接投资增长路径是在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世界政治经济环境、政府政策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市场发展的广度和深度、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及其运用的广度。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无论在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必须抓住世界经济发展提供的各种机遇,在和平时期,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国际资金来快速发展我们的经济;在世界经济低速增长,世界经济环境恶化时,我们要重视本国的制度建设、市场建设,完善各种法制、法规,努力创造良好的国内经济、政治环境,以便充分利用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对剩余的资金、技术及人才来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使中国成为世界增长的亮点。
第二,中国应在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带来的各种机遇,积极参加国际不同层次的分工合作,享受国际分工带来的发展成果。20世纪国际直接投资地理路径反映了国际分工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型国际分工为主转变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水平型国际分工为主;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加快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合作要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合作更深入、更广泛。中国目前虽然总体经济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们可以利用沿海地区较高的经济水平及城市人才技术优势,开展同发达国家的水平分工合作,充分利用科技发展新成果及发达国家相对剩余的资金和技术能力,不断培养中国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利用发达国家实施的垂直型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外资加快中国西部地区开放和开发,使广大西部地区能在内资和外资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快速增长。
第三,利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推动中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不断升级。20世纪国际直接投资行业路径说明,随着世界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在经济经营中的广泛应用,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不断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从整体上反映了世界经济结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升级优化。也说明任何一个国家只有积极地对待国际直接投资,参与国际分工,才能享受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各种机遇,加速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本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国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急待调整,而现在我们正处在新世纪之初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调整我们经济结构,提高第二产业运行质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四,利用外资发展民族经济,必须注重各种政治、经济、科技及人才等各种因素的配合,才能把外资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全部发挥出来。从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贡献的研究考察中,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只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制定有序开放的政治、经济政策,积极引导外资流向,才能真正实现国内经济因素与外资的有效配置,推动本国的经济增长,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成长,加速本国技术的发展及快速转化,实现最大限度的充分就业。
标签: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对外直接投资论文; 国外宏观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投资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