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南京论文,创新能力论文,国际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科技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在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特殊地位,创造了许多第一的头衔,中国水泥第一炉,中国最早的机车厂——浦镇车辆厂和中国最早机械厂——金陵机械厂。在当时,它们都是中国的骄傲。改革开放后,苏南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得苏南整体发展水平走在了江苏省的前列。而南京失去了两次的机遇(民营经济和外向经济),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落后与苏南。但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和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自主创新成为了接下来大都市发展的新动力。在历史机遇面前,作为全国科技资源第三大城市的南京,也把科技创新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驱动力。特别是新任市委书记朱善璐提出要瞄准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要有国际性的眼光。那么南京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我们周边国家较先进的具有一定国际性的城市(香港、新加坡、首尔等)相比,到底差距和优势在哪里呢?
一、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聚集了大量的科技资源,其自然也就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21世纪创新成为城市竞争力主要体现。而城市创新能力的高低随之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卢小珠在《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中,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动态连续性和简明扼要性等原则,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内容分为人才资源、物质基础和创新成果三大部分48项指标。张立柱在《山东省城市创新能力的HCA评价》中,构建了四大指标体系,即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政府行为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其中科研经费、专利申请量和技术市场成交合同等被流入二级指标。安蓉泉在《杭州城市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中,从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总额、专利申请量、技术合同成交额、新产品产值和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分析了杭州城市创新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张洁在《我国主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中,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活力、经济发展潜力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层次构建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其中用研发占GDP比重、国际互联网用户数、科技事业支出费用、专利授权数等二级指标。石忆邵在《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此较分析》中,把每百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科研论文数量和每百人平均国际互联网用户等作为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刘五芳在《国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探讨》中,把生活质量、信息化水平和金融贸易等作为评价国际城市指标之一,对国际城市之间创新能力的比较具有一定的启示。不仅如此,国外的学者也2000年前后开展了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TdtlingF从R&D预算,新产品和专利等方面分析了区域的创新能力。认为创新具有技术路径,R&D投入强的地区,创新成果相对较多。Jeffrey L从资源共享基础、R&D人力资源、创新平台和创新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国家层面上的创新能力。回顾中外学者对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中,我们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创新能力的高低与科技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科技创新环境无不相关。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的指标体系(表1)。
二、南京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
南京地处中国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是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经济、社会和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新一轮发展机遇面前,南京要解放思想,不能仅仅认为自身科教资源优势位于全国第三,就沾沾自喜、孤芳自赏。必须要有更开阔的视野,清醒的头脑。先瞄准亚洲周边城市作为赶超的对象,而后向世界顶级城市迈进。下面文章将南京与香港、新加坡、台北、首尔和大阪等城市在创新能力方面进行比较。选择它们的主要目的:一是南京与世界一流城市各方面的差距太大,与它们之间进行比较不太现实;二是从地理区位上看,同属于亚洲城市,经济发展所经历阶段具有相似性;三是具有相通的文化发展背景和相似的发展模式。
(一)南京科技创新投入能力
科技创新投入投入是分析评价一个地区或城市科技发展整体水平和对科技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志。一般可以从科技活动人力资源的投入和科技经费的投入两方面来反映。科技活动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通常国际上用每万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来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科技人力资源。科技经费主要是指政府所属研究与开发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及高等院校等科技机构从事科技活动的经费、它是科技投入能力主要评价指标,对促进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1、科技创新人员的投入。科技人力资源主要反映一个地区或城市科技资源的存量,也就是一个城市科技资源的禀赋。从科技人员的投入情况来看,2003年南京每万人口科学家和工程师数为427.3人,而香港为31.96人(2005年)、新加坡为65人(2000年)、台北为61人(2000年)、大阪为73人(2000年)。南京与与香港、新加坡、台北、首尔和大阪等城市相比,在科技创新人员的投入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2、科技经费投入。科技经费不仅表征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科技实力,而且也反映一个地区或城市自主创新外部环境的优劣,也反映城市政府和全社会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程度。通常科技投入经费用R&D经费和R&D支出占GDP比重衡量。2006年,南京全社会R&D经费投入约8.73亿美元(按1美元=8元人民币,下同),而香港、新加坡、台北、首尔和大阪分别为13.6亿美元、26.3亿美元、18.1亿美元、56.4亿美元和59.8亿美元。与它们相比,南京的R&D经费是香港的2/3和台北的1/2,不到新加坡的1/3,是大阪和首尔的1/7。从科技创新投入总量上南京相比较偏低。从R&D支出占GDP比重看,南京R&D经费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基本相适应的。国际上把R&D支出占GDP比重超过2%作为先进国家的基准水平,2006年南京R&D支出占GDP比重为2.52%,高于新加坡和香港,与台北相差不多,但是与大阪和首尔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总体上,南京科技创新投入具有人力资源相对优势,虽然科技经费投入总量偏低,但R&D支出GDP比重达到了先进国家的基准水平,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比较适应的。
(二)科技创新产出能力
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投入产出的活动,它的产出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创新能力高低的标志,目前,国内外主要用专利数和发表SCI科技论文。从发表SCI科技论文指数看,南京指数得分低于香港、新加坡、台北、首尔和大阪等城市,南京发表SCI科技论文指数为0.286,除大阪为0.318外,其他城市都超过0.36,首尔甚至超过0.4。在专利申请方面,南京专利申请量为6793个,与新加坡接近。但与其他城市差距较大,香港和大阪都超过1万,尤其是首尔几乎达4万。
(三)科技创新经济绩效
科技创新的最终成果要体现在产品和产业上。无论是专利申请还是科研成果,必须实现产业化,必须和市场紧密相连。为此,我们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外贸出口额比重作为科技成果经济绩效的指标。从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看,2006年南京为214亿美元,超过了2000年的香港,但低于2004年的台北和2005年的新加坡,南京是新加坡2/3,是新加坡1/3。南京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与它们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从高新技术出口方面来看,南京也普遍低于其他城市。2006年,南京高新技术产品占外贸出口额比重为24%,二2004年的香港为32%,2005年的新加坡为59%。
另外,与国内较先进的城市相比,南京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也偏低。在R&D经费占GDP比重上,南京低于北京、深圳和杭州,在专利申请量上,南京与下列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北京是南京的4倍,上海是南京的5倍,深圳是南京的5倍,广州和杭州是南京的2倍。从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上看,南京与一线城市北京和上海差距很大,唯独与二线城市相比,除广州比南京高外,其他城市均低于南京。
(四)科技创新环境比较
科技创新环境是一个相对软的指标,国内外对它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定性的判断或主观评判。在全球化和国际化越来越风生水起的21世纪,国际顶级城市成为了全球城市的节点,越顶级的城市,国际化程度越高,经济、文化和社会各种资源流向这些城市。科技资源也不例外,所有这些城市都具有相同的一些特点,集中反映在城市生活质量、金融控制力和信息设施水平等方面。某种程度上,它们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劣。从城市生活水平上看,南京与新加坡、香港、台北、首尔和大板相比,有一定的差距。5个城市得分全部超过0.75,它们在处于全球城市的上游水平,而南京得分为0.561,处于全球城市的中游水平。从金融控制力上看,除大阪以外,南京与其它城市差距不太大。从信息设施水平上看,除首尔以外,其它城市处于中上游水平,而南京处于下游水平,差距比较大。
三、评价与结论
1、南京在人力资源具有相对优势,而且优势比较明显,但科技经费投入总量偏低,与较先进大都市相比具有一定的差距。科技经费投入总量偏低会造成单位科研人员获得的科研经费偏低,影响到科技创新产出,或者造成科研经费集中在某些领域,而大量的科研人员科研经费不足的现象。
2、南京在发表SCI科技论文上,与新加坡、香港、台北、首尔和大板相差不大,而在专利申请量上差别较大,进一步印证了科技经费投入在高校比较集中,而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技经费投入总量偏低,会使大量中小企业创新能力降低。南京发表SCI科技论文多,而专利申请量相对较少,也说明南京在创新成果转化上与亚洲的大都市有一定差距。
3、无论是与新加坡、香港、台北、首尔和大板等城市比较,还是与国内上海、北京、深圳和广州等城市比较,南京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明显不足,与南京较丰富的科技资源不相称,如何把科技成果成功就地转化,一直是制约南京科技创新能力的瓶颈。
4、在综合科技创新环境上,与处于全球城市中上游水平的新加坡、香港、台北、首尔和大板等城市相比,南京处于下游水平,尤其是在信息设施水平上与它们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