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运输经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侯 强 ,腾胜男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汽车运输产业也在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迅猛发展中,让我国汽车运输产业也慢慢开始从封闭式的管理转变为开放式的管理。随着汽车运输经营管理的实践活动不断的增多,需要政府职能的相关部门建立具有统筹性较好的经营管理机制。简要分析了我国汽车运输经营管理现状,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对策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汽车运输;经营管理;现状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过程当中,汽车也早已经成为了当下人民生活、工作、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
1我国汽车运输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汽车运输经营过程中车辆超载
车辆超载问题一直都是我国汽车运输经营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同样也是一直困扰各个地区相关部门的问题,特别是在国家实施税费改革工作之后,政府部门顺应改革实行政策,取消对二级公路的收费,这样也就导致二级公路上的车流量迅速增多,其中,最多的就是以大中型货运汽车的数量为首。由于这些车很多都是半挂车,自身的荷载就已经非常大了,对公路路面造成的危害程度也是非常大,所以车辆超载超限问题一直都是严重困扰相关部门的重点问题。
由式(2)可求出以孔径为0.5,1,2,3,4,5,6,7,8,9,10…大平底与任意长横孔的衰减分贝差值公式(见表2).
1.2汽车运输经营管理组织机制欠缺
在建立汽车运输经营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特别是一些货运项目的经营活动,运输组织及其管理结构较为单一,并且很多都不符合要求,这些情况都是导致集中经营的管理工作无法得到落实的主要原因。制度和组织管理不到位,无法满足汽车运输管理经营的实际要求,会造成整体的运输经营管理效果差,而且由于汽车运输产业本身的分散性比较强,运输路线很长,制约了汽车运输管理发展的脚步。
2我国汽车运输经营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建立健全的市场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确保我国汽车运输经营管理产业的快速发展,要尽快建立健全市场运输经营管理制度,并且规范好制度的执行力度。首先,需要加强在各个地区的宣传力度,培养人民对汽车运输和经营的责任意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发生,同时还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产业整体的形象。其次,需要加强与相关监督部门的合作,加大监督力度,对汽车运输经营管理产业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保证产业内部良好的作风体系。
2.2优化汽车运输经营管理的结构转换
当前,我国的汽车运输经营管理结构还是不够完整的,在细节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说,建设一个完整的汽车运输经营管理结构的必要因素,就是加快对管理结构的转换。首先,就是相关的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对产业进行重新资质审核,严格把关和判断新的产业是否满足我国汽车运输经营管理的最低标准,然后要对产业的内部结构进行详细的调查,收集当地所有的汽车运输经营产业的资料,建立一个地区汽车运输管理网络系统,保证我国各地区的汽车运输管理可以顺利展开。其次,就是要加强产业内部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端正好个人工作的态度,全面提升产业的最大利益化。
(3)重视对裕固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使裕固族体育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步伐保持一致,恢复裕固族体育自身功能。
2.3加强培养对产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就目前我国汽车运输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专业素质水平来看,工作人员管理意识不强,专业化技术能力不够高,这些问题都是制约我国汽车运输经营管理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当前的人才是产业竞争的核心手段,所以对人才多加重视,因此,要想促进我国汽车运输经营管理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就要对现有的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升工作责任心及其使命感。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汽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也引导了我国汽车维修产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积极整合和规范我国汽车运输经营管理的工作,确保在汽车运输经营管理工作的进程中控制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监督管理效率的合理性,保障服务理念和体系的合理性和完整性。为实现我国汽车运输经营管理的目标,可以参照我国的市场汽车运输经营产业的现状,并借鉴国际化的质量管理经验,提升我国汽车运输产业管理流程最优化,保证汽车运输经营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
[1] 文敏飞.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南方农机,2018,49(21):169.
[2] 李春.汽车运输经营管理问题分析与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8,25(11):204-205.
[3] 陈毅暄. 福建省泉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8.
中图分类号 :F542.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4031 /j .cnki .njwx .2019 .02 .009
标签:汽车运输论文; 经营管理论文; 现状对策论文;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