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软弱地基常用处理方法论文_江军

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0080

摘要: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其强度低,承载力低,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道路开裂等情况发生,危及行车安全。本文介绍了城市道路软弱地基常用处理方法,供道路设计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软土路基;换填垫层法;抛石挤淤法;强夯法;碎(砂)石桩法

城市道路常见的软弱地基具有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强度低,并具有蠕变性、触变性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在软弱地基上修筑道路,如不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坍滑或沉陷,导致交通安全事故。总结一些设计理念和施工经验,几种常规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如下:

1 换填垫层法

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全部挖除,利用渗水性材料(砂砾或碎石)进行置换填土,再在填料上设置一层60cm左右厚的垫层。换填宜选用碎石、角砾、圆砾、砂砾,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物质,含泥量不大于5%,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100mm,因为碎石过大会导致垫层本身的不均匀沉降。垫层高于软土地基应在1m以上。这种方法叫做换填垫层法。

换填材料需要分层碾压,分层碾压厚度宜为20cm左右,压实度根据道路具体设计要求确定。该方法可以降低压缩性,提高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减少沉降量,改善动力特性,加速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它的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但费用比较高。此法处理路基的适宜高度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将导致工程成本过大而不经济。但也不宜小于0.5m,因为垫层太薄,则换土垫层的作用也不显著。

2 抛石挤淤法

当路基位于表层无硬壳、基底含水量超过液限、路堤自重可以挤出的软土之上,排水、更换土施工困难时,可以通过抛入较大的片石、块石,使片石、块石强行挤出软土并占据其位置,以此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提高土体的稳定性。此法叫做抛石挤淤法,是软弱地基处理的一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厚为 3~4m 的软土层和常年积水且不易抽干的湖、塘、河流等积水洼地。由于抛石挤淤法施工简单,不用抽水、不用挖淤、施工迅速,所以现场也乐于采用。

当道路采用抛石挤淤法施工时,先要清除抛填范围内的草木残株及种植土、有机土、建筑垃圾、草皮、树根、树墩、竹根等表层土。抛石顺序应自路堤中部开始,然后逐次向两旁展开,使淤泥向两侧挤出。当下卧岩层面具有明显的横向坡度时,抛石应从下卧层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展,并且在低的一侧适当高度范围内多抛填一些,以增加其稳定。当抛入的片石露出水面后,再用重型压路机将片石压入软基中,并反复碾压直到路基稳定。碾压过程中,用石屑或者细集料把孔隙填平铺满,直至抛石面无明显孔隙。片、块石应高出水面或淤泥层1m,应比路基宽1m,以保证路基基脚稳定。抛石挤淤的片石粒径30~80cm,单轴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片石上应满铺60cm的碎石或砂砾作为反滤层。

3 强夯法

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将一个重锤(一般为10~40t)从高处(10~40m)自由下落,夯击地基,从而使地基土的抗压强度得到提高、压缩模量提高,压缩性得到降低的方法。对它的基本原理是:土层在巨大的冲击能作用下,土中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冲击波,致使土体局部压缩,夯击点周围一定深度内产生裂隙良好的排水通道,使土中的孔隙水(气)顺利排出,土体迅速固结。强夯后地基承载力可提高3~4倍,压缩性可降低200%~1000%。其优点:(1)适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加固各类砂性土、粉土、一般黏性土、黄土、人工填土,特别适宜加固一般处理方法难以加固的大块碎石类土以及建筑、生活垃圾或工业废料组成的杂填土。(2)加固效果好:地基经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压缩模量明显提高。(3)有效加固深度深:一般能量强夯处理深度在6~8m,单层 8000kN • m高能级强夯处理深度可达12m,多层强夯处理深度可达24~54m,(4)施工机具简单:强夯机具主要为履带式起重机,一般辅以龙门架等设施,以便增加起吊能力和稳定性。(5)节省材料和造价。其缺点:(1)施工过程中震动比较大,不适合用于离建筑物和构筑物比较近的区域,容易产生扰动和扰民。(2)对于土方含水量比较敏感,含水量高锤击后容易造成橡皮土。(3)施工场地不易太小,否则施工机具无法施工。(4)施工中要掌握好机具的稳定性,重锤不要直接接触砖块和混凝土块等硬物,否则易于出现伤亡事故。

4 碎(砂)石桩加固法

属于复合地基的一种,当软土层较厚,换填处理比较困难,地基土属于非饱和粘性土或砂土时,采用挤密砂桩或碎石桩加固法,可以使地基土密实,容重增加,孔隙比减少,防止砂土在地震或受震动时液化,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和水平抵抗力,减少固结沉降,使地基变均匀,起到置换、挤密、排水作用,防止地基产生滑动破坏,提前完成沉降,减少沉降差。

碎石桩是以碎石(卵石)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复合地基加固桩,所用碎石应由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轧制碎石而成,级配采用20-40mm自然级配,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含泥量不大于5%。

碎石桩一般采用三角形、正方形和梅花形布置,碎石桩的直径,应根据置换率、成桩方法、施工机械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其直径多采用50~100cm,最大直径可达200cm;桩距根据工程实际进行计算确定;桩长应根据抗震要求(可液化土层)、稳定性控制要求(最危险滑动面以下2.0m)、变形控制要求和具体的地质情况进行确定,一般长度不小于4m,不超过15m;碎石桩处理范围在道路工程中应设置到排水沟外缘,当遇到可液化层时,其处理宽度应不少于厚度的1/2,并不小于3m。桩施工完毕后,应在碎石桩上设置50cm左右的碎石(石渣、砂砾)垫层。

综上所述,目前道路软基处理的研究己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和规模。城市道路设计人员,必须调查现状,根据道路等级及其附属构筑物对路基的要求,收集现状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等资料,才能找到合适的处理软土路基的方法。

论文作者:江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  ;  ;  ;  ;  ;  ;  ;  

城市道路软弱地基常用处理方法论文_江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