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无陪护护理要素分析论文_王晶

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无陪护护理要素分析论文_王晶

(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浙江湖州313000)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无陪护护理要素。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我院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54例,对其采取无陪护护理措施,比较实施无陪护护理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在实施无陪护护理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全面整体的无陪护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让其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无陪护

无陪护护理,是指患者住院期间由医院提供全方位专业照护的护理模式,是卫生部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为减轻群众的负担,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向全国护理行业倡导的一种新的护理服务模式[1]。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往往需要在专人的帮助下才可以达到基本生活自理。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处于慢性衰退阶段,同时具有精神活动紊乱和普通老年人群的问题,而且长时间接受精神药物治疗,进而让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增加[2]。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无陪护下的护理要素,现做如下总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54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67岁,平均病程6.3年;其中ADL评分60分以上的患者11例,ADL评分40-60分的患者19例,ADL评分小于40分的患者24例,家属均无力监管;应用精神药物治疗50例,其他治疗4例;常用药物主要为喹硫平、奥氮平等。部分患者合并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循环系统疾病。

1.2 方法 对患者实施无陪护护理, 护理措施如下:

1.2.1 用药观察 老年精神分裂症往往会伴有各种躯体疾病,药物治疗选择性较广,在此基础上服用精神药物,出现药物相互作用的机会大,老年患者对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比较敏感,引起不良反应的机会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老年病人,在保证其疗效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副作用较小、相对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以便以最低有效剂量保持最佳效应[3]。在护理上,护士要细心观察病人用药后的效果与副反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在发药过程中做到“发药到手,看药入口”,避免患者漏服及藏药的发生。

1.2.2 生活指导 由于老年精神分裂患者自身机体相对较弱,不仅延长了住院时间,而且还使患者整体的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降低了,因此,生活护理是无陪护护理措施的重点要素。护理要点主要从患者的饮食、睡眠、更衣、洗漱等多方面进行强化,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手指操等康复训练,设置每个环节护理监管制度,加强护患沟通能力,并记录患者每天的病情变化,建立档案存档。[4]

1.2.3 心理疏导 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住院治疗,且随着年纪的增长,部分患者记忆逐渐减退,因此,大部分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较差。由于长期住院,且病种特殊,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与社会逐渐脱节,社交能力也随之下降,与家人相处时间也随之减少,负面情绪逐渐增多。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负面情绪,满足其心理需求,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1.2.4 预见性护理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明显,并伴有痴呆、精神衰退、遗大小便等,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容易导致感染,引发其他病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掌握其常见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加强疾病预防知识的学习,提高防范意识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将其有效的运用到日常护理工作当中。

1.3 评价指标 对比实施无陪护护理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通过近半年的跟踪调查,护理前风险事件发生率为 22.3%,发生率为 5.6%。

3 讨论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时间长,年龄大,抗病能力和体质降低,很多患者都已进入到衰退期,同时存在痴呆或精神衰退,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所以在为患者提供无陪护护理时,应从睡眠、吃喝、洗漱以及更衣等方面入手,加强细节管理,对护理岗位进行合理设置,加强各种技能和知识的培训考试,并加强慎独精神的培养,让护理措施能有效落实 [5-6]。

针对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对疾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安全护理。在无陪护护理工作中,应加强现场动态管理和安全评估,提供硬件方面的保障,如穿重点标志服、加强技防系统等;除此之外还应加强病情观察、规范操作、安全意识等技能培训工作,让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得以保证。

综上所述,在对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无陪护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率。护理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为其提供舒适和温馨的住院环境,提供深入和全面的护理,让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对衰退进行有效延缓。

参考文献

[1] 苑记清.“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关键接触点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7A):16-18.

[2] 柳宏宇,霍绪平,李喜泼等.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2-14.

[3] 孙连军,赵丰文,赵丰戎.长期住院精神病人骨折原因及预防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0,23(4):3-4.

[4] 吉米兰.无陪护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0):233-237.

[5] 姚淑娟.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116-117.

[6] 康美,范生红,王倩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15):49-50.

论文作者:王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下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长期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无陪护护理要素分析论文_王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