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脾胃风湿免疫科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分析健脾益胃法配合艾灸应用于脾胃虚弱型泄泻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护理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腹泻患者,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实验组予以健脾和胃灸法方案,对照组予以针刺治疗方案,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21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0%、72.2%,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胃法配合艾灸应用于脾胃虚弱型泄泻临床疗效确切,配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健脾和胃灸法;泄泻;脾胃虚弱证;临床观察;护理
泄泻是指患者大便次数明显增加,并伴有粪便清稀如水的常见疾病[1]。导致该病的病因较多,临床多见证型包括脾胃虚损证、肝肾亏虚证及肾阳亏虚证,其中尤以脾胃虚弱最为常见[2-3]。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腹泻患者,探讨健脾益胃法配合艾灸应用于脾胃虚弱型泄泻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护理方案,取得满意结果,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腹泻患者,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入组患者均符合中医泄泻-脾胃虚弱证的诊断标准,具体症状:大便溏泄,进食后加重,伴有进食后腹部胀痛不适,食欲不佳,脘腹痞满,神疲气短,舌淡,苔博白,脉细。入组患者大便次数超过每日三次,多为水样便、稀水便,有发热、恶心欲吐、食欲差等症状,粪常规可提示少量白细胞。实验组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19~61)岁,平均年龄(40.2±8.2)岁,病程时间(1~6)年,平均病程时长(3.2±0.5)年;实验组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18~62)岁,平均年龄(40.7±8.1)岁,病程时间(1~5)年,平均病程时长(3.3±0.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时长、病情分期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试验方法
实验组予以健脾和胃灸法方案,具体内容:采取香砂六君子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8粒,选择足三里、神阙、天枢、关元,首选将艾柱截断至3cm,点燃艾柱,燃烧端向下,放置在针灸盒内,燃烧端距离皮肤2cm左右,将艾灸盒放置在穴位之上并固定,艾灸到艾柱燃烧结束,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治疗疗程为21天。对照组予以针刺治疗方案,具体内容:穴位同上,患者取仰卧位,术者手消毒并对施灸穴位进行消毒,针刺后予以补法,得气后局部留针30分钟,治疗疗程为21天。
1.3 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包含情绪护理、饮食护理及施灸护理。情绪护理:增进医患沟通,告知针灸前避免紧张,对于患者存在的忧虑予以耐心开导,告知针灸治疗的优势和成功病案,嘱咐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饮食护理:脾胃虚弱会导致水湿困脾,下行大肠,进而导致泄泻,部分患者由于饮食失调导致脾胃气机失常,临床护理应当注重饮食调理,提倡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施灸护理:针灸过程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局部,对于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头昏、眼花、出汗等症状,应当及时处理,必要时停止施灸,治疗结束如出现明显水疱可使用消毒针头刺破,予以清洁纱布进行包扎。
1.4 检测指标及评估标准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其中痊愈:大便次数、质量和性质恢复正常;显效:大便次数、质量和性质明显好转,且伴随症状显著改善;有效:大便次数、质量和性质有所改善,伴随症状较前好转;无效:大便次数、质量和性质无改变甚至恶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患者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0%、72.2%,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结论
中医认为泄泻和脏腑功能不调密切相关,其中尤以脾失健运为主,长期饮食不节、劳倦损伤、久病失治均可到导致泄泻加重[4]。中医应用健脾益胃法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弱型泄泻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配合适宜的护理干预,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5]。
本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腹泻患者,探讨健脾益胃法配合艾灸应用于脾胃虚弱型泄泻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0%、72.2%,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香砂六君子丸是临床常用的补脾益胃中成药,其中党参、白术补益脾肺,茯苓祛湿利水,木香、砂仁理气和中,甘草调和诸药,上方起到补中益气、扶脾养胃的功效[6]。同时配合艾灸以循经选穴,使用温灸盒和艾柱灸相结合,选择足三里、神阙、天枢、关元已达到调理脾胃、温经止泄的功效。
综上所述,健脾益胃法配合艾灸应用于脾胃虚弱型泄泻临床疗效确切,配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银安.艾灸治疗泄泻53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1):37.
[2]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第1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48-1950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0-143.
[4]朱虹.辨证施灸治疗臌胀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护理,2009,1(1):37.
[5]代英,田谧,林艳.健脾和胃灸法治疗泄泻(脾胃虚弱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北方药学,2011,08(7):124-125.
[6]梁伟燕,张丽君.健脾和胃灸法治疗泄泻(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干预[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03(21):182-182.
论文作者:罗怀英,黄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脾胃论文; 艾灸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虚弱论文; 健脾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