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文地质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项内容,理论表明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实际工作中却极易受到忽视。随着深入认识工程地质勘察,人们才越来越关注水文地质问题,继而在水文地质问题危害及其消除上加入更多的关注。相关人员发现,地下水对于工程基础设计、地质灾害的防治和治理层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重要性
1水文地质问题的相关概述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性建设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基础性建设工程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大多都是因为在地质勘察过程中对水文地质问题缺乏重视而引起的,未对水文地质条件的特点做出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出现问题。要想更好的发展基础性建设工程,并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必须重视水文地质勘察,通过各种勘察手段获取各类水文地质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出控制解决出现水文地质问题的办法。
2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作用
2.1影响建筑物基础的稳定
岩土工程项目根据所在地区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水文地质情况,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也因此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确定建筑物地基埋入深度前,应计算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在不影响地基稳定性的条件下,基础应座在持力层上。当地下水埋藏较浅时,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常存在上浮问题,此时应进行抗浮验算,以确保建筑稳定性。此外,地下水位标高在基础下0.5m,可不考虑地下水位对基础的影响。
2.2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降雨量蒸发量和纬度等因素都会对地下水位产生影响,我国纬度跨度较大,气候复杂多变,常出现地下水位变化频繁的现象,地下水水位因高低不同会对上方建筑物的防水性有不同的要求。地下水水位上升,会使地基压缩层范围内的土地吸水软化、压缩性增强、承载力降低,容易引起高大建筑物的下沉。而地下水水位下降会使得周围地基土层产生固结沉降,轻者会造成邻近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的不均匀沉降,重则会使建筑物基础下的土体颗粒流失,甚至掏空,导致建筑物开裂危及使用安全。一般来说,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不利于公路基层施工(如灰土层),较高的水位会导致基层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容易使路面下沉。若是有地下室的建筑物,那么地下室的防水要求就会相应提高。此外,在有地震砂土液化的地区,会引起液化加剧,岩土体产生变形、滑移、崩塌不稳等现象。
2.3影响施工效果
地下水对施工效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下面以路基施工为例:流动的地下水会对路基填料造成冲刷,长期作用的结果是路基内部出现空洞。此外,地下水进入路基会发生毛细现象,导致毛细水上升,一种可能是地下水本身各种盐类可能会对路基填料造成侵蚀,另一种可能仅发生在北方冻融交替循环地区,夏季毛细水上升并停留在路床内冬季冻状,但一旦春季发生冻融被冻状的毛孔孔径变大毛吸水下降入床内部就会出现空隙发生翻浆现象。
3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收益,更关系到使用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对水文地质问题(例如地下水位的变化、地下水的类型、地下水的储存量、地下水的腐蚀性等)的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时,必须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只有对水文地质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后,才能更好的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效地消除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水文地质勘察作为地质勘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要想避免建筑工程建造或运营时出现地面塌陷、裂缝、砂土液化、管涌等一系列问题,就必须对建设工程的水文地质问题予以重视。地基作为建筑工程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保证了地基的质量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而水文地质条件对地基的安全影响重大,只有通过勘察对水文地质条件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为设计施工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水文地质参数,才能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加强工程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勘察问题处理的措施
4.1规范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为保证地质勘察的效果,使获得的数据完整且准确,必须要规范工程地质勘察作业的操作流程,首先应该完善管理监察制度,尤其在现场勘察时要安排专门的监察人员对地质勘察人员进行监督管理,保证所有工作都按照规定要求开展。由于勘察作业可能会受到现场环境的和技术条件的影响,所以获得的勘查数据并不一定都是正确有效的,所以还要学会对勘察结果的校验,通过技术手段反复验证和测试分析,尽量提高测量数据的正确性。此外,在勘察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勘察范围,保证勘探取样的适用性和代表性。在完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提高制度执行力度,使工程勘察人员意识到做好工程地质水文勘察对于推动工程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样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就会注意自己的操作方式,全面熟悉勘察内容。当然,除了勘察人员自身提高专业素质、端正态度外,还要适当地对相应人员做好培训工作,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提高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全方位地了解勘察内容和具体实施流程,保证整个勘察作业能有效完成,为工程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4.2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
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其现场条件和质量要求不同,所以选择的勘察方式也不相同。所以在应用勘察方法时首先要了解建设工程的内容,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勘察手段和相应勘察设备。为保证勘察报告的有效性,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售电对勘察结果进行检验分析,及时处理报告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勘察中要注意突出勘察重点,通过对环境和地质因素的运用保证在编制这些数据时是和实际施工要求一致的。
4.3加强现场监测工作
现场监测是一个实时动态的过程,贯穿在整个工程地质水文调查和施工中。这是因为在工程建设中可能会因为建设带来的各种影响而对水文地质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所以需做好对水文地质的状态监测,注意观测在建设施工中水文地质的变化。在调查地下水位和地质条件时首先必须明确监测的目的,建立相关标准,然后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4.4加大勘察技术投入,优化勘察结果
工程水文地质勘查的结果除了会受到人员因素和现场施工的影响外,还会受到技术设备的影响,尤其是勘探手段的先进与否直接关系着工程地质勘测的效果。目前采用的勘探手段其自动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和实际工程的结合不紧密,为避免影响施工进程,必须在全面了解工程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对相应设备的状态测试,利用先进的技术对勘察结果进行反复检验,保证勘察结果,保证勘察报告的质量。
4.5做好水文地质环境方面的勘察
地质、自然气候以及水文条件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由于勘察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所以在勘察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特征,将勘察范围内的自然气候、温度湿度以及地形地貌条件和水系分布等做好全方面的调查,为后续工程作业提供有效数据,保证后续作业的安全。另外,应该加强对周围地质环境的勘察,包括勘察作业场所地质构造的特点、地层岩性、基地构造和第四系厚度控制等。
5 结束语
目前,很多工程项目对水文地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在简单的岩土工程因为地下水的作用而变得复杂,轻则影响工程进度,重则造成质量事故。总结起来,工作中要注意水的渗透破坏、水体腐蚀性、土体变形、地基稳定、成桩质量、基坑降水、砂土液化等问题,只有技术人员充分认识到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作用,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案,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施工工程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韩军.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性解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7,(18):70.
[2]张建国.工程地质勘测中水文地质的影响与应对[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40-41.
[3]严刚.当前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之我见[J].城市建筑,2016(32):125.
论文作者:段子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地下水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建筑物论文; 地基论文; 地质论文; 作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