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及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韩国论文,结构论文,国家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与技术创新、扩散、应用相关的民间及公共组织、制度所形成的网络。国家创新系统的定义是技术创新或技术知识的创造、扩散、应用过程的模式化、制度化。这种模式、制度合为一体构成国家创新系统,其所包含的内容因国家而异。本文对韩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整体上综合评价了韩国国家创新系统。
一、韩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及特点
1.韩国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
(1)总体特点
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是由影响技术创新的金融制度、社会文化、创新主体的联系组织所构成。根据这种制度以什么形态所排列,技术创新所形成的模式及成果也不同。韩国的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制度性环境从总体上看其排列,纵向流动比横向的知识、信息、资源流动更为有利。这种制度性排列,从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动员和集中有限的人力和资源的机制来运作。这种制度性特点在过去的模仿战略下,吸收和消化技术方面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大。但在目前的技术发展轨迹不明确、从各种技术通过结合形成技术创新的情况看,现有的制度框架缺乏多样性和创造性并制约平等地掌握知识。
(2)技术金融体制
韩国的金融体制是政府主导型信用体制。与通过证券市场向企业提供资金的外部资金供给相比,通过银行贷款的资金供给占很大的比重。在资金供给中,政府的干预较多,在整个金融中政策金融所占的比重很大。另外,以银行对企业的正确信息为背景,一个银行的信用贷款职能非常脆弱,银行贷款主要以提保为主而形成,这对技术创新活动的资金供应引发根源性的问题。技术创新活动不是以有形投资为主,而是以无形投资为主,因此,靠担保为主的贷款很难供应资金。为技术开发的政策金融是以研究开发、试制品生产、商业化、技术引进及消化、改良等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为其支援对象,支援规模与技术创新相关投资需求额相比,所占比重较少(占技术创新相关投资的4%左右),出现未能形成信用贷款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支援新技术产业风险资本的情况下,投资企业参与经营,支援经营活动很困难。这是由于韩国企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家族经营传统。对于风险资本活动的各种规定也很多,制约着对创业活动的支援。
(3)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企业对技术的垄断所有权。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收集、整理并公布的信息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能够使用的信息。因此,这些信息的有效供给和使用能够带来促进技术创新的结果,如果技术开发活动系统化,知识产权的权利化程度就能迅速提高。以专利为主进行分析的话,韩国国内的专利申请数现在已达到世界第七位。但韩国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国际上所取得的专利权数停在世界第十八位的水平上。韩国专利的数量虽在上位线上,但其质量上还没超出中等水平。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达到世界第三十一位(据IMD评价),技术的权利化虽有扩大,但还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行政制度是,各部门所管辖的事项较分散,在总体上还没形成计划和调整。另外,在知识产权的审查及判定方面与外国相比较,由于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和权利的行使受到制约。在知识产权制度的有效利用方面,在韩国国内企业中设立知识产权而创出的信息未能有效地作用于技术战略的确立及技术知识的取得上。
2.韩国民营部门的技术创新系统
(1)总体特点
韩国民间企业在总体上消化了70年代和80年代所引进的国外技术,现在处于积极促进改良,提高引进技术的小规模技术创新阶段。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竞争力的减弱而急增,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49.2%。为了有组织地推进技术创新,企业所建立的附设研究所已超过3000所,民营企业的研究开发投资占韩国研究开发投资总额的81%(1985年)。虽然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开展迅速,但仍是以大企业为主,技术创新还未能扩大到中小企业。1995年韩国前20位企业的研究开发投资集中度达57.5%,其比重还在继续增加。这说明,韩国为了恢复出口竞争力,必须要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2)制造业总体的技术创新现状
在韩国从事制造业的企业中,实现技术创新的企业占制造业的49.2%。按技术创新形态来分,具体新产品创新实绩的企业占37.4%,改善现有产品的企业占37.5%,引进新工程或改善现有工程的企业占32.6%。这个比重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德国为53%、法国为49.1%、意大利为47.7%、加拿大为35.8%)。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的最大目的就是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其次是为了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及维持并开拓国内新的市场。技术创新的最重要的源泉首先是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其次是产品的需求者及需求企业、企业内部的销售部门、企业内部的生产部门。原材料及零部件的供给者和机械及设备供给者。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不能成为国内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信息源泉,显现了韩国生产设备产业的脆弱性。
韩国企业把缺乏优秀的技术人员当做技术创新的最大的障碍要因,与国内企业的过分竞争、缺乏技术信息、缺乏资金也均成为主要的障碍事项。
(3)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
1996年韩国高新技术企业数至少达1500家,最多时达2500家。这些企业的平均销售额达51.63亿韩元,比中小企业的平均销售额16.81亿韩元高2~3倍。平均的人员数为49名,比一般中小企业的23名高出2倍以上,因此,具有很高的创造就业机会的效果。研究开发投资占销售额的11%,高于大企业的2.57%和一般中小企业的0.42%的比重。销售额增长率为40.4%,高于一般中小企业15.9%的增长率。
韩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以一个领域的技术资产为基础,并与其它领域的技术资产相统一的能力。研究所和企业所创建的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开始就从自己所要推进的事业领域出发,而大学所创建的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出了经失败以后把另一个领域定为自己事业领域的态势。一般来讲,高新技术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受到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的影响,但企业的创业者相对较容易克服这些困难。政府的研究开发事业和政策资金,起到了在创业初期投到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资本作用。
(4)生产资料产业的技术创新
以一般机械产业为准,韩国的生产资料产业的企业数在1994年达到11572家,占制造业企业总数的12.8%。这些企业的生产额以美元计算,在1995年达到116亿美元,自给程度达65%的水平。同年,生产资料出口达82亿美元,进入90年代保持了年平均增长10%的水平。在韩国具有代表性的生产资料产业之一就是工业机械产业,从1963~1994年在美国所取得的专利总数为52件,这只是台湾319件的16%而已,技术创新显得很微弱。大型机械产业在1990~1994年间共取得了40件美国专利,在外国人专利总数中占0.61%。但韩国国内专利申请数由1975~1979年间的7件大幅增加到1990~1995年间的408件,因此,技术创新是以现有技术为中心而迅速形成。
在韩国的生产领域技术创新中,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学习的作用并不很大。韩国的消费企业认为若使用国产生产资料就会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以此为由不愿使用国产生产资料,出现了购买外国生产资料的倾向。于是,在韩国开发生产资料的专业生产企业,在国内很难开拓销路,其开发欲望逐渐下降。
(5)生产科学产业的技术创新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参与生产科学的韩国,现在处于产业成长初期。韩国的现有大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掌握外国先进技术,并在部分商业化过程中取得了成功,但局限在风险性小、市场规模小的技术创新领域。韩国在1994年对生命科学产业的研究开发投资为1345亿韩元,占国家总研究开发投资的1.7%,其中,产业界投资801亿韩元,占60%,政府投资544亿韩元,占40%。
韩国的生命科学产业的科学基础与其它国家相比非常脆弱,但在最近出现了很多这一领域的优秀科学家。在创造性研究事业中,最终选定的10个课题(占全部课题的37%)是生物、医疗领域。在韩国专门承担生命科学研究的研究机构为韩国科学技术部所属生命科学研究所,该研究所建立于1985年,是由韩国政府出资建立的研究机构,现拥有400名研究员,其中,博士级研究员有200名。1984~1997年间,在国际学术刊物上所刊登的韩国国内科学家的论文中,约2%是生命科学研究所的论文,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阶段上,企业与公共部门之间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但这种联系在韩国显得非常微弱。在韩国虽有产、学、研之间的信息及人员交流,合作研究会以及产、研或产、学之间互派研究员等多种支援制度,但企业与公共部门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韩国的公共部门及进行共同研究的企业,对于企业与公共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持否定态度。在韩国象生物信息系统的技术下位结构很脆弱,因此,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其创业难度很大。
二、对韩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综合评价
综合分析韩国的国家创新系统,就不难看出韩国的技术创新制度环境脆弱,科学技术下位结构不健全,国家科学技术基础脆弱。由于政府积极向科学技术领域进行投资,在过去30年间韩国的公共研究机关、大学以及企业等创新主体能够迅速发展。但由于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科学技术的扩散无法圆满进行,系统内部的技术扩散机制不合理。另外,对于国家技术创新起间接影响作用的制度性环境,也没能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有利条件。韩国的社会主义在总体上对重视科学技术、爱惜技术人才、技术就是增强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认识不足。对于靠国外引进技术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韩国来说,只有把引进的技术知识最大限度地在系统内部进行扩散,才能提高国家创新系统的效率,但在韩国的国家创新系统中,由于这部分薄弱,因此,无法在民营部门加强技术能力过程中给予大力帮助。
韩国国家创新系统所具有的另一个薄弱点就是最大创新主体之一的大学未能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在大学所拥有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扩散机制很脆弱的情况下,通过人才培养来传递知识是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低下,所以,通过人才培养的知识扩散也没有能产生效果,未能对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这一国家创新系统的最大目标产生影响。
上述韩国国家创新系统的脆弱点主要和公共部门有关、公共部门间接地、长期地影响着提高民营部门的技术竞争力,认为这并不很重要。公共部门发挥不出国家创新系统所定义的作用或长期处于脆弱状态,使民营部门的技术竞争力受到致命的损伤。
以上均为韩国国家创新系统所存在的问题。除此以外韩国国家创新系统也有它成功的一面。最典型的是韩国非常重视教育,每年供应大量的高学历人力。在每10万人中理工科学士以上的高级人力的培养规模为163名,远高于日本的84名、美国的94名水平。韩国正是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高级人力资源,建立了强有力的国家创新系统。除了高级人力的供应以外,韩国一直保留着崇尚知识和学问的传统文化,这种崇尚学问的传统文化在即将到来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中,将成为一个重要因素。
韩国的国家创新系统还具有很多有丰富经验的研究组织。现在科学技术界政府办研究机构、国立、公立实验研究机关等178所研究组织。虽然最近对公共研究组织的作用提出质疑,但它必定是国家的知识财富。此外,257所大学拥有约45000名的高级研究人员,都是强大的研究潜力。如果把它们组织成实用的、生产性的研究集团的话,韩国可以建立很强的国家创新系统。
在谈到韩国国家创新系统优势时,不能忽视的就是非常坚实的企业生产基础。韩国在60年代开始推进经济开发以来,到了1995年已有约95000家以上的企业从事制造业。虽然还存在落后的中小企业或技术力量不强等弱点,但这些企业都具有能够进行旺盛的生产活动的潜力。另外,这些企业还建立了3000所以上的附设研究所,因此,已形成了研究开发系统。如此之多的企业及附设研究所、大学的很强的研究潜力、多数有经验的公共研究组织供应高学历人力以及崇尚知识的社会文化等,既是韩国国家创新系统的优势,又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韩国拥有发展很强的知识密集产业的土壤和资源。但是否能维持韩国国家创新系统所拥有的优势,关键在于韩国社会的各种制度和学习知识的文化多大程度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这一点上。为了建立强大的国家创新系统,需要做出与制度创新一起,对于文化进行创新的努力。为了促进技术创新,韩国政府的政策在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之下,应把焦点放在制度的变化及新环境的形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