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变体”故事比较研究_民间文学论文

“银变体”故事比较研究_民间文学论文

“银变型”故事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变型论文,故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银变型故事的核心是银子会变化,往往因人而异,有一定的道德判断,比如说,遇见了老实本分的人,它是银子,倘若遇见贪心的人,它就变成了水,或是蛇、青蛙,或是粪、泥、瓦砾,总之是分文不值。这一类故事的道德训诫意味显而易见,在传统社会里广为流播,深受人们的喜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故事圈,并且出现几种亚型。

银变型故事同时又是世界性的,世界民间故事类型编码为AT834型。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以下简称丁氏《索引》)列出二型,分别命名为834“穷兄弟的财宝”,收录60年代之前记录成文的故事篇目32例;此下有亚型834A“一坛金子和一坛银子”,收录60年代之前记录成文的故事篇目17篇。(注: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第247-249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笔者留意这个类型多年,随手收检,也得50多例,如果继续追寻,必有更多收获。为此,拟定名为“银变型”,下设几个亚型,分述于后。

发现于敦煌石窟藏书的句道兴本《搜神记》残卷,一般认为是唐代作品,多记当时流传之口头故事,行文朴实,多采口语,文风与同时代的文人传奇明显不同。该卷有《断金之交》,当是“银变型”故事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的最早记载,文云:

《史记》曰:孔嵩者,山阳人也。共乡人范巨卿为友。二人同行,于路见金一段,各自相让,不取遂去。前行百步,逢锄人语曰:“我等二人见金一段,相让不取,今与君。”其人往看,唯见一死蛇在地,遂即与锄琢之两段。却语嵩曰:“此是蛇也,何言金乎?”二人往看,变为两段之金。遂相语曰:“天之与我此金也。”二人各取一段,遂结段金之交。(注: 见附录 本文所引故事篇目出处均见附录,不再加注。)

孔嵩和范巨卿都是东汉人,《后汉书·范式传》有载,但不见上述故事。这两个人品行高尚,在当时名声远扬,人们将一则幻想故事依附在他们身上,是可以理解的。这里提到的《史记》,指当时人所见到的某种史籍,并不是司马迁的《史记》。

这个故事的情节结构与后世流传的“银变型”还有一定差距,但出现最早,我们将其定为“途中拣银型”,作为“银变型”的亚型来审视,故事要点是:

1、某人于途中见金银,不顾而去;

2、别人去看,金银变成蛇(或荷叶、蚯蚓、泥土等);

3、某人拾金银而去。

在明代笔记中,我们迄今已读到了至少有三个文本。陈良谟《见闻纪训》有《杨老拾簪》一则,情节有所发展。述扬老坐门口,见一妇人路过,跌落银簪在街石上。老人去拾,只见一蚯蚓。又一路人拾之,却是簪。杨老与之争。路人将银簪一分为二,以其一买鱼一尾赠于老人。杨老回家烧鱼暖酒,邻猫来偷鱼,其媳杖猫,猫衔鱼去,酒覆,器碎,人皆笑之。情节生动有趣,主旨则与《段金之交》相似。作者陈良谟在文本前有交代,说这个故事是他的同僚、昆山人朱笔峰讲给他听的。我们猜测,很有可能这是江苏昆山一带的民间故事。

此后,又有谢肇淛《五杂俎》卷七“人部三”《金陵人拾钞》和谈迁《枣林杂俎》卷下“从赘”《银钱分定》。情节稍简单,都说某人在路上拣钱,细看却是秽物,于是扔去,后又有人拣去,却是钱。前者当是江苏南京的故事,后者则流传于浙江嘉兴。

当代采集的故事记录,目前见到5例,遍及浙江、云南、山东、河北、吉林等地。情节更趋丰富。河北的故事说傻子去拾粪,见了金银只当不见,专拾粪,回家一看,粪筐里全是金银;灵子拾粪,专拣金银不拾粪,回家一看,粪筐里全是土块碎瓦。这就是张士杰搜集整理的《灵子和傻子》。这是个复合故事,故事中的灵子和傻子两兄弟,人品迥然不同,做事的结果也总是相反。故事有三个回合,前面说的拾粪是第一回合。山东的故事《石门开》则由董均伦夫妇采集,也是复合故事,前半段为AT676“开洞口诀型”,后半段述渔夫从石门中扛出两大袋金银,而后则全变成了石头。李星华采集的云南白族故事《鹅卵石》也与河北故事相似,弟弟拣回来的鹅卵石全是金银,而别人去拣,却依旧是鹅卵石。这些故事都在宣扬一种道德准则:不该拿的钱财就是拿不得,即使拿了,这些钱财也是会变成废物的。

“藏银变水型”故事与上述“途中拣银型”有所不同,一般都是说藏在地下的一瓮金银,当不该得到他的人去看时,只见一瓮水;而当该金银的真正主人去看时,它又恢复成一瓮金银了。我们在明代笔记中发现了记录此型故事的三种文本。

明·陈良谟《见闻纪训》有《瓮中金银》,文云:

同年诸扬伯(名偁)语我曰:嘉兴有一贾人,积银数百两,贮以瓷瓮,以金钗二股置其上,瘗地中,乃出贾于外。不虞为其子窥见之,窃发其瘗,视瓮中唯清水一泓耳。以手搅探之,无物,遂封盖如故。比其父归,发瓮取金,覆其数不减,而次置搅乱。问其妻曰:“吾瘗金,谁曾发耶?吾所置金钗在上,今顾在下,何邪?”后其子稍自言其故,众人相骇叹。以父之财,子犹不得而有之,况可非分觊耶!类似的故事又见明·周元暐《泾林续记》,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泾林续记》还记载了一则故事,题为《藏银变水》,则情节更趋生动别致。故事说宛平某富家藏银二千锭于卧房庭前石池中,妻知,子不知。富人死,子败家,将家宅转售别家。母因子方浪费,不敢言藏银事。后贫穷日甚,子悔恨改过,母告其藏银事。子往此家求取。此家欲吞没,借故拖延时间,又令家人挖藏,却唯见清水一泓,失望,掏水洗手在一侧,又掩盖,然后让此子去挖。此子挖地,果见银,记数少二锭,又在地角拣得二锭,与埋藏数全符,肩负而归。作者在文后补记云:“此二事乃吾昆闵小洲在京办事所目击者。闵,诚悫人也,言当不妄,因志之。”所谓“目击”,其实是不可能的,应作“耳闻”为妥。不过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像这一类“藏银变水”的故事,在明代北京一带大概是有口皆碑的吧。

绵延至近现代,类似的故事仍在民间口耳相传,这就是流传在辽宁省灯塔县一带的《金水银水》。故事说一老财主积下五缸金银,一天去看,金变成了水。财主要为儿子招亲,儿子却要娶一秃头姑娘。一和尚上门为姑娘治秃疮,指名要金水银水。老财主从缸中舀金水银水治秃疮,姑娘变成了美女。办完喜事,缸中又是金银,所少部分正是为媳妇治秃疮用去的金水银水。这一个故事已有较大变异,总的框架还是没有离开明代文本的模式。

不过,在近现代的口传故事中,却又崛起一种新的说法,很有势力。笔者手头已获得9例,分布在陕西、浙江、江苏、山东、湖北、辽宁等省,情节惊人地相似。今以流传于陕西省山阳县一带的《一罐银子》为代表,述其故事梗概:

二好友夜间去看戏,途中发现一罐银子。甲企图独占,假装肚疼要回家,让乙独自去看戏。乙走后,甲去取银,见是一罐清水,恼怒,将水全部喝下,走到乙家门口,肚疼难忍,求寄宿,在地板上拉肚子后溜走。乙妻收拾屋子,见地上一堆银子。乙看戏回来,知悉此事,回头再去寻罐,却见一空罐。回来仍将一半银子送给甲,甲羞愧不已,承认所犯错误。

不难看出这个故事有着更为强烈的道德训诫意味,善恶报应的观念也十分明显,与明代笔记中的藏银变水故事相比,结构渐趋复杂,而思想意义则更为积极。在这一类故事里,我们还看到了“途中拣银型”故事的种种痕迹,不妨认为是“途中拣银型”和“藏银变水型”的后世的一种融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分布在浙江、江苏、山东、湖北、辽宁等地的异文在情节结构上都与陕西的故事大同小异。大同者,故事要点基本吻合;小异者,各地的故事都在细节上有所出新,千姿百态,生动活泼。

比如,浙江杭州市西湖区的《义兄弟得银钱》。故事在一对结拜兄弟间展开。故事后半部,弟要独占银子,将一甏水喝了下去,一路上肚痛,边吐边走,到家吐完;哥看完戏去拿甏,发现银子少了,抱着甏回家,一路上总是发现地上有银子,边走边拣,到家则正好装满一甏。这个说法与陕西的不同,却同样富有生活气息,而在叙事艺术上则显得更为巧妙。还有几则故事则是在两个秀才之间展开的,说他们一起发现了银子,甲不顾而去,赴考中举;乙贪财返回,却喝了银水,一直肚疼不已,直至甲中举回来,乙才从口中吐出银子。江苏无锡的《白蝴蝶》也说是两个秀才,但故事的进展又有新的手法,令人忍俊不禁。前半段相同,后半段说乙想独占,见罐中是水,他不是喝水,却用脚去踏了踏水。谁知这一来乙的脚又肿又烂,真的卧床不起了。甲去探望,替他用小刀刮疮,刮下来的竟全是银子。乙只给甲几把银子,其余的全占为己有。谁知第二天一看,又变成水了。他将水泼出门外,水又变成满地银子。他扑过去拣,只要手一碰到银子,那银子就变成白蝴蝶飞走。最后,满地的银子全变成白蝴蝶飞走了。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出“藏银变水型”故事在传播过程中的无限活力。

“天财地财型”故事则是“银变型”的又一亚型。清·清凉道人《听雨轩笔记》卷四,有《天财》一则,当是该型故事的较早文本。这个故事当年流传于浙江杭州一带,梗概如下:

钱塘狗葬村村民韦某,不胜贫困。一瞽者算命,说他明年会得天财。邻里皆知,传为笑谈。次年,韦偶从古墓旁发现一小坛银子,以为此非天财,不取,仍掩埋。韦归家告妻,妻令其去取,韦不可,夫妻争吵。邻居听得端详,去古墓处发掘,却见一坛蛇。邻居以为韦故意骗他,恼怒,携坛归,上韦屋顶,揭瓦,倾蛇而下。韦夫妻惊醒,见银从天降,大喜。当夜,二人皆做梦,金甲神云:韦命中应得天财。坛中尚留银一锭,以酬邻居之劳。

分析这个故事与前面所述“藏银变水型”故事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主人公的心态不同,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一种强烈的信念:“不要地财要天财”,他认为地财是别人埋下去的,自己不能妄取,而天财是老天爷赐给他的,这是命运注定给他的幸福,可以坦然受之。另外一个不同处则是反面人物的恶作剧反而促成了情节的发展,他原想将蛇从屋顶倾入别人屋中害人,反倒造成了“财从天降”的奇迹。所谓“歪打正着”,在叙事艺术上是十分成功的,尽管这是个充满了幻想色彩的荒诞情节,却深受听众们的喜爱。

近现代在中国境内流传的此类故事甚多,笔者仅在浙江境内就读到了记录稿10例,分布在海盐、海宁、淳安、桐庐、兰溪、金华、永嘉、洞头等地,此外,在上海、吉林、湖北等地也都有发现。各地异文的情节结构十分相似。在以上13例异文中,有8例说银子变成了蛇,有4例说银子变成青蛙或癞蛤蟆,有1例则成了粪水。人物关系大多处理成邻居。也有的说成是两兄弟(或是三兄弟),这显然是受到了传统的两兄弟型故事结构模式的影响。在这种故事中,一般都说弟弟善良而本分,哥哥则贪婪而凶恶,构成了人物性格上的强烈反差。其中有的故事,在细节处理上又有所增饰,使之更具情趣。比如在上海松江的《两甏金子》中,是一个偶然路过的墨心人偷听到了这家主人夫妻的对话,然后在挖金子时发现了两坛毒蛇,当他爬上主人屋顶把“毒蛇”倒下去,听得主人惊呼“金子从天上落下来了”的时候,急忙拗住坛口抢住最后一条毒蛇,毒蛇咬了他一口,他疼痛难忍,为了发财也还是捏住毒蛇不放,毒蛇果然也变成了金子。遗憾的是,黑心人手背上的疮口越烂越大,只好到处求医,等到他获得的那块金子花尽,疮口也正好治愈。

刘守华先生早在1981年就对“天财地财型”故事发生了兴趣,他在《略变中日民间故事的交流》一文的开头部分就简略介绍了流传于湖北三峡一带的故事《福从天上来》,并认为它与《日本民间故事》中的《天福地福》是“模样相似的姐妹篇”(注:刘守华《略谈中日民间故事的交流》,原载《民间文学》1981年第2期,后收入《比较故事学》第142-15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这守华认为:“这个故事虽然带有一点宿命论的色彩,它的基本精神却是赞扬劳动者的老实厚道,鞭鞑贪心自私的邪恶行为。”该文在对一系列中日民间故事进行比较之后,还提出了作为长江流域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民间故事沿江出海而流播邻国的推想。他的这一推想可以说是建立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之上的。笔者在探寻马头娘神话的传播途径时,也认为秦汉以降,直至隋唐之前,中国大陆几经动乱,许多大陆移民为了逃避战乱,铤而走险,选择了从中国到日本列岛之间的“黑潮”作为海上之路,陆续去往日本,带去了蚕丝生产技术,同时也带去了包括马头娘神话及其信仰在内的一系列蚕丝民俗文化(注:顾希佳《从马头娘神话看中日文化交流》,载《中日文化论丛——1997》,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日本的《天福地福》,情节与中国的“天财地财型”故事惊人地相似,说一诚实老头和一贪心老头各做一梦,前者梦见天官赐福,后者梦见土地授宝。几天后,诚实老头刨地得一缸金银,以为是地福,告诉贪心老头,让他去取。后者去取,却是一缸长虫,气极,将缸扛到前者屋顶,从气楼子里往下倒。谁知倒在地上全是金银。诚实老头以为这是天福,高高兴兴地收下了(注:《天福地福》,流传于新潟县南蒲原郡,载[日]关敬吾编《日本民间故事选》中译本第95-96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联系到我们前面的讨论,认为这个故事是从中国大陆流传到日本列岛去的这样一个观点,显然是站得住脚的。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在古代中国的民众中间,为什么会如此津津乐道这样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呢?

诚然,我们在这些故事中明显地看到了“万物有灵”、“变形”这样一些原始观念的残存。古人以为金银是会变化的,它可以变成清水,变成粪土,乃至变成有生命的动物,诸如蛇、青蛙、蝴蝶等等。关于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在大量的传统民间故事中接触到,已经不足为奇了,在此似乎不必多作讨论。

我们要讨论的不是可不可以变形,而是按照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去变形。就也是说,历来的故事讲述者的主观愿望是怎样的?他们希望故事中的事物按照怎样的规律去变?具体地说来,这涉及到人们的道德评判。在这里,《论语》中的一段话是很能够说明问题的。“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注:《论语·里仁第四》。)“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注:《论语·里仁第四》。),这就是儒家的义利观。长期以来,儒家提倡的“义利观”不仅在读书人中间得到普遍的认同,即使在底层民众中间,也是有着很大号召力的。人们普遍认为,在铜钱眼里翻跟斗的人,唯利是图的人,是小人,这种人在社会上受到普遍的鄙视。“银变型”故事正是这样一种“义利观”的必然产物。

不过,我们也必须指出,这一类故事中所反映出来的另一种思想倾向却是很成问题的,这就是前面已经提到的“宿命论”。“银变型”故事中的许多主人公坚持不要非分之财,固然表现为道德修养上的自律。但是当他们一旦知道了这是上天恩赐给他们的财宝时,则又总是坦然接纳,而丝毫不觉得这里有什么不妥之处。要知道这种所谓的“天财”毕竟不是劳动所得,它同样具有某种不劳而获的成分在内。我们知道,天命迷信这样一种意识形态在传统社会里的作用是有其两重性的。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规范着社会各阶层人们的行为,把必要的社会秩序、规章制度和道德准则都说成是天意,使之具有威慑力量,强制人们无条件地遵循,这是一种制约人们趋善避恶的简单易行的做法。但是其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此,我们必须加以注意。

附录:

一、834/银变·途中拣银型

1、《段金之交》,敦煌石室藏书·句道兴本《搜神记》。

2、《杨老拾簪》,明·陈良谟《见闻纪训》,《五朝小说大观·明人百家》第六十九帙。

3、《金陵人拾钞》,明·谢肇淛《五杂俎》卷七“人部三”。

4、《银钱分定》,明·谈迁《枣林杂俎》卷下“从赘”。

5、《一根金条》,《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海盐县卷》(1989)第538-539页。

6、《灵子和傻子》,《河北民间故事选》第178-184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

7、《鹅卵石》,李星华《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第113-116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2)。

8、《石门开》,董均伦、江源《聊斋汊子》第152-159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2)。

9、《一块银元》,《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吉林卷》(1992)第908-909页。

10、《银子窑》,山东《莒南民间故事集》(二)(1988)第121-123页。

11、《公平交易》,《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奉化市卷》(1989)第298-299页。

12、《天平良心》,《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江山市卷》(1990)第366-367页。

13、《讨饭自有讨饭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乐清县故事卷》(1989)第327-328页。

14、《天理良心》,《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泰顺县卷》(1989)第334-336页。

二、834/银变·藏银变水型

1、《瓮中金银》,明·陈良谟《见闻纪训》,《五朝小说大观·明人百家》第六十九帙。

2、《卢廷选藏银》,明·周元暐《泾林续记》。

3、《藏银变水》,明·周元暐《泾林续记》。

4、《金水银水》,《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辽宁卷》(1994),第635-636页。

5、《一罐银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陕西卷》(1996),第471-473页。

6、《义兄弟得银钱》,《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卷》(1989),第290-291页。

7、《秀一才二各一半》,《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金华县卷》(1988),第247页。

8、《水与银》,《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云和县卷》(1989),第286-287页。

9、《一缸金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卷》,(1988),第326-327页。

10、《银水贪不得》,《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文成县卷》(1988),第202-203页。

11、《蚂蚁和金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泰顺县卷》(1989),第328页。

12、《紫藤桥的由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长兴县故事卷》(1990),第225-226页。

13、《平心人和狠心鬼》,《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仙居县卷》(1989),第252-253页。

14、《白蝴蝶》,《无锡民间故事精选》第500-50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5、《诚实的人有福份》,《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淮安县资料本》(下)(1987)第51-53页。

16、《两个媳妇》,《莒南民间故事集》(二)(1988)第443-444页。

17、《一罐金》,《湖北民间文学资料汇编之一·湖北民间故事传说集》(1980)第177-178页。

18、《傻子得金》,《满族三老人故事集》第561页,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

19、《塔院》,《民间》月刊第7集,1931.12。

三、834A/银变·天财地财型

1、《天财》,清·清凉道人《听雨轩笔记》卷四。

2、《癞蛤蟆变元宝》,《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吉林卷》495-496页,异文,497-498页,中国ISBN中心,1992。

3、《一甏金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海盐县卷》(1989),第535-537页。

4、《地财不要要天财》,《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海盐县卷》(1989),第537-538页。

5、《一甏金条》,《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海宁市卷》(1988),第286-287页。

6、《得外财》,《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义乌市卷》(1991),第396-397页。

7、《三兄弟的故事》,《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淳安县卷》(1988),第562-563页。

8、《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长兴县故事卷》(1990),第439-440页。

9、《贪心的哥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淳安县卷》(1988),第566页。

10、《天财》,《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卷》(1990)第249-251页。

11、《天财》,《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桐庐县卷》(1989),第165-166页。

12、《天财—地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乐清县故事卷》(1989),第360页。

13、《得宝》,《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兰溪市卷》(1989)第233-234页。

14、《天财和地财》,《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金华县卷》(1989)第325-326页。

15、《穷婿造屋,富婿气煞》,《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永嘉县卷》(1988)第427-429页。

16、《天财》,《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洞头县卷》(1988)第227-228页。

17、《两甏金子》,《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上海卷松江县故事分卷》(1989)第259-260页。

18、《癞蛤蟆变宝》,《聚宝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

19、《福从天上来》,转引自刘守华《略谈中日民间故事的交流》,《民间文学》1981年第2期。

20、《得天财》,《民间》月刊第6集,1931.11。

标签:;  

“银变体”故事比较研究_民间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