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制作中信息积累方法研究论文_张玉刚

手抄报制作中信息积累方法研究论文_张玉刚

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阿干小学 730050

“手抄报”顾名思义就是用手亲笔抄写的报刊,它是极具个性化的作品,因此手抄报内容呈现形式要丰富多彩。手抄报就是让学生自导、自采、自编、自写的一种报纸,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综合运用语文和其他学科基础知识的能力,充分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其多方面的才华,从而大大促进学生阅读、写作等语文素养提高。要制作出高水平的手抄报,积累信息必不可少。没有丰富详实、生动健康的信息,是不可能办出好的手抄报。知识信息积累越多,材料越多,选材范围就越广,手抄报就可以选出越精的材料使用,所制作出来的手抄报的水平也就越高。那么如何进行信息积累呢,语文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一、信息积累有针对性

当然在收集和积累教学资源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此时应该合理地去解决。学生在信息收集和积累中,主要的问题是有时很难以对资料进行分类。有些资料当时看着印象很深刻,保存下来后,因为不注意分类方法,最终的结果只能静静地躺在本子上。《教育学》中曾指出:“实践,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有目的的去做一件事,然后再学习做事的方法,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认为指导学生收集信息时一定要培养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收集。在进行手抄报这种语文实践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把主题告诉学生,指导其围绕主题进行信息积累。如确定的主题是“端午节”,就应该指导学生对端午节的由来、习俗活动、端午节的传统意义等内容进行重点积累。围绕主题进行信息积累,学生就避免积累过程中的盲目性,还能对主题范围的知识有较系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信息积累有广泛性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种,信息的来源可谓是多方面的。做到多想、多看,多干、多谈,能适应、能接受。这样就能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有用的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特别在教学中要适时补充教学资源,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坚持做到课外阅读,这样不仅拓展了了文本知识,而且做到了内化提升。积累信息,并用到手抄报上,使学生的手抄报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还可以充分利用电脑手机网络。网络是当今世界获取知识、信息的最重要、最快捷的渠道。学校、家庭都应重视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电脑手机的习惯,学会从中积累并学习和思考,以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三、信息积累有准确性

筛选信息是一个经过阅读,对信息载体进行分析、概括、判断、组合、提取,并从中选出所需要信息的过程。我们目前处于信息爆炸时代,浩如烟海的信息充斥着社会每一个角落,这些信息真伪并存,良莠不齐。很多学生制作手抄报选择只会一味地进行摘抄,缺少自己的判断,教师的职责在于指导学生准确筛选信息。选择科学的信息,摒弃迷信的信息;选择准确可靠的信息,摒弃谣传不确定的信息;选择有时代气息的信息,摒弃陈旧落后的信息。学生还应具备自己对准确信息进行再造扩展的本领,如从电视中得到的新闻、科教类节目的信息等,这种再造拓展不是学生一味地添油加醋,任意改编,而是对信息本身的一种写作扩展。

四、信息积累有选择性

手抄报版面有限,这就决定了不宜采用过长的文章,而应采用短小精悍的信息文章。因此,积累信息必须学会压缩。虽然有时学生接触的信息可能很有价值,但篇幅过长,照抄下来既浪费时间,又不宜刊登。这样的信息,就需要压缩,即有选择地摘抄。压缩有两种常见方法:一是删除法,即删掉次要事件、次要细节和景物描写等;二是概括法,即把某些内容或具体描述概括成三言两语。总之,压缩必须抓住中心,弄清梗概,才能做到短小精悍。

五、信息积累有指导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积累信息必须贴近生活实际,这样学生才乐于表达,利于学生接受理解,才能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无形之中得到提高。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这样才能积累到更多有效的信息。

事实证明,积累信息是制作手抄报的前提。积累信息的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判断、选择、归纳总结和创新的过程;既是学生动手的过程,又是学生动脑的过程。积累信息对办好手抄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信息积累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积累,善于积累,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办报水平。

论文作者:张玉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12月第2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手抄报制作中信息积累方法研究论文_张玉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