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公共领域建设的契机_公共领域论文

博客:公共领域建设的契机_公共领域论文

博客——公共领域的建构契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契机论文,领域论文,博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1(2007)06—0114—05

博客的兴起是互联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个人网页、BBS和门户网站相比较,博客赋予了普通大众信息组织的权利,网络的内容开始了更多的用户自我组织、自我创造、自我构建,这改变了以往少数人对多数人传播的传播模式,不仅真正体现了多数人传播权、知情权和话语权的统一,而且从内容和报道视角上对传统媒介进行了补充,是真正属于大众自己的传播形式。

公共领域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提出的一个政治学概念。它是指介于“公共权力”和“私人领域”之间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公民可以就社会问题在自由辩论的基础上寻求解决的途径,政府对这个领域只能保护而不能僭越。而博客的诞生为我国“公共领域”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契机,它在启迪民智、普及常识、推动社会民主、自由、法制的进程中正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这在国家和社会高度一体化的中国是弥足珍贵的。博客所营造的“公共领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最接近本质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最接近汉娜·阿伦特到哈贝马斯所倡行和赞叹不已的“公共领域”。

一、博客为公共领域的构建创造了基本条件

1961年,哈贝马斯在他的教授论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了“公共领域”(德语Offentlichkeit,英语public sphere)的概念。其实,“公共领域”一词并非哈氏所创,在他之前,德语世界的众多学者如熊彼特和布鲁纳都研究过同一主题。在英语世界,德裔犹太女学者阿伦特和更早的杜威也分别从公共哲学的角度探讨过相关问题[1]。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一种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并不受官方干预的社会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或场所,其范围包括团体、俱乐部、党派、沙龙、通讯、交通、出版、书籍、杂志等等,这个“由私人构成的公共领域”是“一个松散但开放和弹性的交往网络”[2]。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产生于以国家和司法为代表的公共权力领域与以市民社会和私人关系为代表的私人领域之间的公共领域。这个领域率先产生于文学艺术之中,后又扩大到大众传播媒介,进而影响政治。事实上,公共领域的体制,其核心是由被报纸及后来大众传媒放大的交流网组成的。正如哈贝马斯所言:“他们的阅读兴趣主要集中在当时的最新出版物上。随着这样一个阅读公众的产生,一个相对密切的公共交往网络从私人领域内部形成了”。[3]

在哈贝马斯看来自由的公共领域模式在19世纪末已开始衰败,它已不能应用于一个以社会福利国家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拥有发达工业的大众民主国家的实际状况。随着大众社会和广告的出现,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发生了结构转变,国家和社会相互渗透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分野模糊了,自由的模式转变为大众福利的模式。他指出,“国家干预社会领域的同时,公共政权也扩大到对私人领域的控制,就是在这个国家逐渐‘社会化’和社会日益‘国家化’的辩证过程中,‘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基础——国家和社会的分离——慢慢瓦解了。”[3]

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公共领域都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素:(同质或异质的)参与者;(沟通或非沟通的)媒介;(辩论或非辩论的)共识;它们的协同作用决定着公共领域的性质和类型。

(一)吸纳广泛的民意

21世纪是技术理性统治一切的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以网络为主要阵地的新闻时评也掀起了新闻界的“狂靓突进”运动。而博客“平等开放”和“赋予权利”的特点,使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加入或退出某个博客,可以畅所欲言,慷慨悲歌,嬉笑怒骂。这样,个体博客在增加参与者数量的同时不但没有增加参与者的异质性,反而消解了传统大众媒体所固有的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相对而言,在博客中出场的个人,既不是作为某种职业的从业者也不是作为某种物品的消费者出现的。他们首先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人”。而这些具有“社会性”的公民一旦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那么他们的共识就不再是普通心理学意义上的“个人意愿”,相反,这些共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学意义上的“公意”。而这种“公意”恰恰是建构“公共领域”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提供理想的交流渠道

古典意义上的“公共领域”是广场、沙龙、餐会和咖啡馆等场所。人们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这种交流范围比较狭窄,人员仅限于资产阶级或者上层社会,人数比较少,话题比较单一,讨论比较肤浅。与目前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博客“公共领域”里发生的沟通与交流不可同日而语:

1.博客所营造的论坛是一个博大精深兼收并蓄的空间:从人员数目之巨大,人次之频繁当以百万计;讨论的话题小到鸡毛蒜皮,大到内政外交;而且这种讨论容易被引向深入,使得讨论升级,产生很强的社会效果。2.博客的准入门槛低:方兴东在其博客定义中提出了“零进入壁垒”的说法,归纳了博客的“四零”特征: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和零形式。所谓“零编辑”是指博客发表的内容无需经过“把关人”的编辑而直接面向受众;抑或说是每个博客都是“把关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把关标准。“零技术”指博客的申请只需填写一些简单的个人资料,就像注册一个论坛一样方便;“零成本”是说博客申请是免费的;“零形式”则是说博客的表现方式丰富多彩,没有固定的模式和严格的标准,达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此外,博客中公民的发言是安全的。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们,聚在一起讨论问题,空间的巨大使发表意见的人们的安全系数相当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之间交流可以没有任何思想包袱,不必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三)促进“共识”的达成

博客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公众用博客发表看法是毫无障碍的。首先,博客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形成的“舆论场”充分保证了参与者的匿名权。博客不惟人,不惟名,只惟事实和道理。在各种意见“博弈”的过程中,持不同观点的人们,总会达成某种妥协,达成某种“共识”。

其次,博客网站为公众的辩论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平台服务。通过“友情链接”,网民可以经过一个著名的博客,跳跃式地看到许多与他相关的博客。另外,通过RSS、博采、Trackback、SNS、TAG等技术,在个体之间已初步形成了社团氛围和初步的社团机制。越来越多的网站专门组建“博客圈”,将题材相近的博客聚合在一起,公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等申请加入某个或多个“博客圈”。可以预见,博客服务提供商们将能提供更多的技术手段来加强这种社团性联系。

由此可见,博客本身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不是博客意见的简单相加或重复,在论辩的过程中,博客网站将发挥能动性,对意见进行恰当的整合和正确的引导,使正确的意见,大多数的意见,合理合法的意见凸现出来,促进“共识”的达成。

二、博客构建公共领域的特点

(一)全民开讲——构建公共领域的广度

我们进入网络阅读时代已有数年,很多网民早就有了“我手写我心”的愿望,这个潜力被博客挖掘出来。在自己的博客中,每个细节都由自己主宰,每一个访问者都是“我”自己真正的读者,极具个人化的内容,却有最具公众性的形式,这完全不同于传统门户的心理交流。

在第一代门户网站诞生之时,曾经有过网络“言论”相当繁荣的时代,也曾喧嚣一时,压抑已久的人们,发现了一个全新似乎能任意妄为的新空间,一时间各种文字充斥其间,很快也导致了许多负面效应,网络言论也与“虚假”联系在了一起。今天的博客仍然是基于互联网络空间的一项应用,但并不是对以前各种网络应用的革命性的变革,但它却拥有着以前的种种网络应用所不具备的优势,在很大程度通过自组织形式来形成对网络用户的发言的自我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今天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博客的建设与发展中来,更广泛的知识水平和更广泛的参与,使得博客在今天可能正成为一种全民运动。在普通的岗位上,在普通的生活角色包括教师、基层公务员、学生,还有工人、农民中,一批善于表达、敏于判断的人正在浮起来,他们作为积极参与的公民,正是一个公民时代所需要的。如今年“两会”期间涌现出来的大量博客所撰写的时评,作者本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公民责任,就如何开好“两会”、代表委员该如何参政议政甚至制度建设等一些大政方针,发表了许多极为可贵的意见建议。这些“场外”声音与“场内”意见互为补充、相映生辉,为此次“两会”的成功举行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只有短短数年,博客写作在中国就以令人吃惊的速度繁荣起来,更有本质意义的是,博客作者的来源如此广泛,使之具有明显“公民写作”和“公民表达”的强烈特征。我们认为,这正是中国迈向“公民社会”的划时代先声。公民社会的到来也必将伴随着“公共领域”在中国的开花结果,而博客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公共领域”的积极推动者。

(二)与事实发展同步进行——构建公共领域的速度

博客的草根性质使得信息的发布者往往就是事件的亲历者,现场信息在第一时间就能由博客传播,甚至事件的每一分钟变动和细微感受都会被置身现场的博客捕捉,并在博客上随时更新的内容中体现。这种及时性、生动性和感染力都是置身事外的传统媒体远远不及的。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发生地震。有资料表明,这次地震报道中反应最快的不是传统媒体,也不是传统网站,而是地震所在区域的每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草根”百姓们。博客网的一个武汉的博友“寻找东海岸”在9:04发出的“武汉地震了”的消息:“2005年11月26日9时整武汉发生地震,有较强震感。”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对此地震事件作出有记录文字的反应消息,比各家媒体整整早了至少一刻钟。以速度为主要取胜点的传统网络媒体新浪网报道地震的消息也晚于博客9:36半个多小时;sohu的是9:51;QQ的是9:50。毫无疑问,博客在构建公共领域力量的发挥在于其时效性。博客的生命力正在于应时而作,与时事结合紧密。博客以及其他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是以一种与主流媒体迥异的哲学和操作手法进行的。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先瞄准再开枪,一个事情要经过反复核实,确认无误以后再发布。博客是先开枪,再瞄准。事件发生后,可能一开始没有很多的细节和准确的东西,但是有众多的博客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广泛参与以后,慢慢把事件真实准确的信息呈现出来。博客式的传播是真正的双方的交互,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一个信息的披露,不是一次性就完了,而体现出一个过程,在不断地进行演变,不断地进行变化。博客和新闻在时间上是同步的,与新闻事件的进展也是同步的,惟有如此才能在新闻出来的同时,对新闻做出科学理性的解释,引导公众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行为。

借助网络媒体的发展,因为有了网络的技术支持,博客创作完成之时,也即是其公之于世之时。博客参与者的广泛性和亲历性,他们的目的不在于穿透历史的深远,而是通过对社会的实时监测和反馈,随时随地地促成社会现实的小步前进。

(三)关于“常识”的表达——构建公共领域的深度

实际上,在更多的情况下,对博客所反映的事实与观点判断所需要的,并非专业知识,而是常识和理性的素养——即使是专家发言,这也是他们的长处。而常识和理性,恰恰是每一个国民所需要补充的。书写博客,就是常识和理性的有效训练。博客就是常识和理性普及的阵地。有人认为,“群众声音”只应该是一些直接的生活疾苦、生存状态。但这并不是全部。生活疾苦、生存状态的表达,只能是感性的——过去一直有,当然还是不够。但是,现在公众已不同于以往,他们有理性表达的愿望与能力,这就需要一个平台为他们去实现这种愿望和发展这种能力。

(四)反应敏锐,突破禁区——构建公共领域的宽度

当个体成为“博客”之后,便拥有信息发布和知识生产的自主权利,可以对公共事务发言,同时让个人的信息和知识与人共享。在形式上,博客可根据个人喜好设计界面,通过直接的感官刺激影响受众;内容上,博客评论的议题,通常是激进、集中,带有深厚的个人色彩。博客尊重人们个体化信息自由开放性,个性化的行为、个性化的角度、个性化的思想,反应敏锐、战斗性强是博客评论最显著的特点。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每一个值得评说的新闻事件,博客们都不惜笔墨,大胆敢言,该批判的决不姑息,该褒奖的也决不吝啬,体现了很强的正义感和生命力。从延安“黄碟”事件、山西黑煤窑事件等发生期间,面世的大量网评很多都是出自博客之手,正是成千上万的博客和网友的愤怒声讨和激情伸援,汇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正义洪流,廓清了人们的模糊认识、普及了公民常识并且冲毁了不合理的制度堤防。可以说,“博客”干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空前的。这些言论有的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有的对政府和部门正确决策、改进工作、转变作风起到了建设性作用;有的主持公道、伸张正义、鼓舞人心斗志,推动了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的在防治腐败、打击歪风邪气中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攻势。“博客”广开了言路、显示了舆情、疏导了思想、强化了舆论监督,激发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精神。

《南方周末》(2004年11月3日)曾评价:如果说其他网络媒体云集了资讯,而人民网正把声音变成一种力量。这种现状一方面反映了国家舆论政策的宽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博客所营造的“公共领域”的干预社会的犀利,影响国家政策的强悍,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五)理性精神,人文关怀——构建公共领域的维度

在文艺复兴时代,启蒙家们呼吁“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个性独立,自由发展,提倡创造性,以理性消解神性,以人文抵抗压迫。这种精神在今天也真正深入到了中国民间,深入到了普通大众之间。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博客营造的“公共领域”,正在创造这样一个契机。在今天,理性主义和人文关怀再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了,它已经切切实实地在我们社会中扎下了根,在这个过程中,博客所建构的“公共领域”功不可没。

博客正成为公共知识与大众之间的桥梁,高擎“理性精神,人文关怀”的旗帜,将先进的文化观念持续不断地浸润到全社会,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博客的参与者来自于社会各个层面,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用各自的知识储备,秉承共同的道德观念,去帮助我们了解和揭示大众社会现象和事件。而且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随着现实的发展而发展,日积月累,全社会的公民意识、宪政意识增强了,就有了推动社会前进的合力。因此,我们决不能轻视博客的大众性,鄙视其粗浅、要看到其以实带虚、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一篇好的博客文章或评论就是一个好的“判例”或“教案”。

三、博客构建公共领域存在的问题

博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但是在博客发展中还存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进入门槛几乎为零的博客会不会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博客中的言论会不会失控?会不会成为滥用言论自由、胡乱攻击的场所?会不会因为过于自由而有脱离现有政策、法律与法规的危险,成为造谣、中伤、诽谤、谩骂以及反动言论的温床?博客今后如何发展?博客托管网站今后靠什么支撑下去?等等。

这些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博客作为一种刚刚兴起的传播方式,它低门槛、容易操作的特点确实让人担忧。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这些担忧似乎有些过分紧张了,博客世界大都表现出惊人的有序和自律,博客的公信力甚至经常超过传统媒体。然而博客作为新兴的传播形式和交流沟通方式,还没有形成任何约定俗成的规范,在博客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未知数。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博客是否能承担起构建“公共领域”的重担。其中最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线的消失导致出现个人自暴隐私的问题、侵权问题。虽然单个博客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是在博客与博客之间多点对多点的传播方式下,不规范的行为往往造成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

博客能不能健康的发展,是否能营造一个健康的“公共领域”,自身的自律机制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值得安慰的是,博客就像一个个开放的私人空间,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的房间整洁有序而不是乌烟瘴气。2003年,木子美事件带来的冲击,“博客中国”网站于11月16日刊发《博客道德规范倡议书》,提出了博客应遵守三项原则:诚实和公正原则、伤害最小化原则和承担责任原则。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同时,博客世界的竞争性也非常强,会通过博客社区相互推荐和传播形成自己的竞争机制,博客领域独特的竞争机制有着非常强烈的“优胜劣汰”的筛选作用。

当然,博客世界中也存在着虚假和不良信息,网络秩序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人们更多地参与其中,网络也会像人们的现实生活一样形成一套成熟的秩序和规则体系。博客给了所有网络用户一个充分表达自由的平台,但是每个表达意见的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都需要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承担不侵犯他人权利的义务,这样博客才能进一步发展。

结语

博客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网络的社会化和信息社会新型的生产方式,要求个人成为知识生产者;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受众地位的提高激发了个人传播的需求;但由于传统媒介对媒介资源的垄断,普通个人难以参与到大众传播的过程中来,这呼唤着新的个人传播工具出现。在上述社会背景下,博客的出现可谓恰逢其时。博客的核心特征在于对个人性和社会性的兼容,这与社会化网络“个人性”和“自组织性”的特点相符合。

有人把博客比作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那么让我们时刻关注这艘承载着实现人类自由与民主历史使命的小舟将何去何从。有人把博客比作是E时代的盗火者,那么让我们期盼普洛米休斯的精神能够一直伴随他们最终盗取照亮整个世界的文明火种。这些说法似乎过于夸张和乐观,博客作为一种技术的应用确实可以赋予社会变革诸多可能性,但这些可能性实现与否,是由使用者——人来决定的,同时受到社会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博客”为“公共领域”重建创造了一个新的转机。但“公共领域”的构建并非博客独力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我们在充分利用好博客这一传播与交流工具的同时,与多种媒介和传播手段相结合,创造一个“言论表达”的公共空间,使之在构建“公共领域”的道路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收稿日期:2007—06—08

标签:;  ;  ;  ;  

博客:公共领域建设的契机_公共领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