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就是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在价格上相对较低,其性能也不输于其他建筑材料,所以在房屋建筑中应用广泛。由此可见,混凝土的浇筑技术高低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物的质量。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对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提起重视。本文将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做出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 混凝土 浇筑施工技术
提高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能够更好的保障房屋建筑物的质量,对房屋建筑物以后的使用安全也提供了安全保障。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要从混凝土的原料选择开始,到混凝土的配比比例,再到混凝土的浇筑等技术都要符合科学合理的技术要求,从而提升混凝土的抗压性和耐久性,将房屋建筑物的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所具有的特点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所用的混凝土都是由砂、石、水泥和水经过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再经由一定的搅拌而形成的混凝土。由于制造混凝土的材料容易得到,所以混凝土的销售价格低廉,再加上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耐久性强,所以广泛应用于建筑当中。就目前来看,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当中:
1.1.混凝土的和易性
由于混凝土本身具有黏性,所以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的不同影响着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综合体现,优质的施工工艺能够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以便于混凝土的质量均匀成型,易于施工中各个工序的操作。
1.2.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在建筑上最主要的性能就是抗压抗弯能力,也就是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是指混凝土在硬化后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混凝土的抗压、抗弯、抗折等强度。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工艺中,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配比、搅拌、成型等过程都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因此,提高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对保障混凝土的强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3.混凝土的变形
混凝土的变形是指受温度、湿度、化学反应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形。混凝土的变形分为重压下的变形和非重压下变形。在非重压下的变形主要受温度湿度等的影响而产生的收缩变形。如果混凝土发生变形,将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从而影响房屋建筑物的质量。所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高低对混凝土的变形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1.4.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在混凝土的实际使用当中,能够抵抗各种外力的能力。高质量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能够使混凝土的耐久性更长,抵抗外界破坏力的能力更强,比如对碳化、腐蚀、渗透等情况的对抗性能更加优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2.1.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原料的选择及搅拌运输
在进行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那么,就要首先从混凝土的原料开始。制作混凝土的主要原料就是砂、石、水泥和水。在原料的选择上,要选择高质量的水泥,在购入时要进行严格的检测,以保证水泥的质量。另外,对于不同批次、不同种类的水泥要进行标注,防止混用,以防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在砂石的选择上,要保证砂石的坚硬度和洁净度,避免含有大量杂质的情况出现,从而使所选择的砂石质量符合施工质量标准。制作混凝土的水要使用自来水,不要随意使用排放的污水,要保证水质量的洁净度,以免杂质过多或掺杂化学物质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进行原料的选择时,要严格把控原料的质量,根据施工要求,选择合理的原料,对原料的型号、性能、批次等进行严格的审批,在原料进入施工现场时,还要对原料进行复检,查看原料的保质期是否过期,性能是否下降,型号批次是否相同等,以此来选用出品质优良的原料,确保住混凝土的优质性能。在辅料的选择上,还要注意根据混凝土种类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辅料添加。第二,在混凝土的配比上,要根据具体施工标准来进行材料的配比,使混凝土的性能符合建筑标准,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确保混凝土配比的科学合理性。第三,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要对其温度与搅拌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混凝土颗粒的均匀性。第四,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要运用专门的运输工具将其运入施工现场,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搅拌筒进出料口全程封闭,减小混凝土塌落度损失,保持混凝土良好的工作性能。
2.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前,首先要对房屋建筑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检验,保持施工地面干净整洁,对模板的标高、尺寸等情况进行检查,并检查钢筋的位置、数量等情况,排除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另外要对模板中的杂物进行清除并做好防水工作。其次,在应用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浇筑施工技术,避免中途更换浇筑施工技术的情况出现,也防止多种施工技术的混合应用。
2.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房屋建筑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要分层进行,一般有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几种。进行全面分层浇筑时,对结构面的大小要详细把控,结合房屋建筑物的具体特征,确定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在进行浇筑时,要一层一层的进行浇筑,在第一层混凝土凝固后再进行第二层的浇筑,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分段分层主要应用在结构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中。分段分层对单位时间的混凝土供应量较少,浇筑方向需要从底层开始,以此进行逐层浇筑。斜面分层对斜面的坡度有着一定的要求,要求坡度大小不大于三分之一,适用于结构长度较大的房屋建筑中。
在进行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时,要根据房屋建筑的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模板、钢筋、孔洞等密切观察,防止变形、移位的情况发生,并在混凝土浇筑后要让混凝土充满整个模板,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
三、总结
总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物的质量,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从混凝土原料的选择开始,首先保证原料的高质量,然后要根据房屋建筑的具体施工状况,选择最合适的浇筑施工技术,保障房屋建筑物混凝土施工质量,从而保证房屋建筑物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力广.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27:90-92.
[2]冯阔.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33:190-191.
论文作者:李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原料论文; 房屋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