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港华投资有限公司 518000;2 樟树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331200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已经成为了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这导致了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传统的汽车燃料给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污染,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污染的危害,因此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广泛地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液化天然气因其具有清洁、高效的优势,因而在全世界都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就LNG储配站建设运营中的存在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防控措施。
关键词:LNG储配站;建设;运营;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能源政策的改变,天然气作为一种绿色、高效能源,正急剧替代其他能源,成为工业、交通业及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能源的主导。为了减少储运空间和成本,将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162℃,从而凝结形成低温液态流体LNG储配站(液化天然气,体积比为625:1)。LNG储配站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同时还含有微量的乙烷、丙烷及通常在天然气中存在的其他成分。充分利用LNG储配站符合国家的能源规划战略,LNG储配站作为液化天然气储存、配送的重要场合,具备以下的功能:卸车功能(装车功能)、储存功能、汽化功能、BOG释放接收功能、紧急情况安全放空功能、异常情况紧急切断功能、加臭功能、调压计量及对外输送功能。为了保证LNG储配站的良好运转,充分实现其功能和价值,充当好其能源供应平台,加强其安全、消防管理极为重要。笔者结合LNG储配站多年的建设运营管理经验,提出浅见。
1.LNG储配站的安全管理
LNG储配站的安全管理应包括全套工艺流程的各个阶段。对于安全管理本身而言,必须控制所有风险因素的全过程,包括事前、事后和事后控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风险因素的事前控制。控制是关键,要采取主动的态度,尽量做到安全;尽量减少风险因素和控制,确保LNG储配站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与稳定。作为安全管理的事前控制,主要早期中国液化天然气场站,首先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实际现场的工艺条件、设备技术要求、设备特定的性能,并结合完整的工艺操作规程以及设备操作手册,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全面的设备检验系统、应急救援计划。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建立了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有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还要对整个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安全把控。(1)卸车操作安全是LNG储配站安全运行的关键之一。我们的管理模式是在严格的安全措施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规范卸车作业。在此过程中,要求值班人员全程监控卸车操作,特别注意对阀门开启或关闭时采取的预防措施,防止因液化天然气的速度过快增加气液冲击损伤,并且在卸车时尽量不要在同一储罐内灌装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成分、温差较大的液化天然气,避免因密度差引起的储罐内分层,从而产生轧辊;当液化天然气的密度小于或等于液化天然气储罐的密度时,灌装时应该是上进液进液,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分层和滚动现象的发生;对于长期储存的储配站,可以定期对储罐进行倒罐操作(通常1-2个月),以确保储配站的储存安全。(2)操作时,避免根部阀的频繁操作,在正常运行时,根部阀通常是打开的,根部阀后还设置有相应的低温截止阀进行日常的操作。在气化器后端设置相应的低温监测联锁系统,放置液化天然气进入下游管网,对管网造成损伤;储配站储罐气动紧急切断阀是储配站泄漏过程中远程操作的关键部件。作为安全管理的关键,加强监控,确保阀门始终处于良好状态。(3)LNG气化后通过站内管道进入下游管网之前必须进行加臭处理。在此操作中,为了确保后续供气网络的安全,加臭剂和加臭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我们控制加臭量一般控制在每个标准立方天然气中添加20mg~30mg加臭剂,并保证天然气管网末端可以有效地监测出符合要求的加臭量。对天然气加臭,确保持续、稳定、统一的操作,也是确保燃气安全供应的必备,一般采用双泵混合加臭系统,并要求运行管理部门随时对加臭情况进行监测。
2.相关防控措施
2.1储罐压力的安全防护
液化天然气储罐内的压力值应在一定范围内,储罐内压力偏低或偏高都会造成不良影响。造成储罐压力偏高的因素有:热量传导引起液化天然气蒸发;大气压下降或操作失误;充注期间液化天然气闪蒸等等。此外,造成储罐压力偏低的因素有:以很快的速度排液或抽气;充注温度较低的液体等等,因此必须给储罐安装储罐安全阀。储罐安全阀应选优奥氏体不锈钢弹簧封闭全启式安全阀,并且在单罐容积为100m3或100m3以上的储罐应设置2个或2个以上安全阀,安全阀与储罐之间应设置切断阀,优先选用独立的切断阀。采用真空绝热的储罐,真空层应设置真空表接口。
2.2低温冻伤的安全防护
对人而言,人体皮肤如果和低温物体接触就会粘在物体表面,此时要采取加热的方式是粘接的皮肤从低温表面挪开。因此,一定要让接触低温的操作人员穿上特殊的工作服,避免皮肤与低温物质直接接触。操作人员特殊的工作服应包括:防护面罩、安全帽、低温手套,还要穿由专门的合成纤维或纤维棉制成的长裤、长袖的工装及高筒靴,且尺寸要大一些,便于紧急情况发生时快速脱下衣服。
对设备而言,低温管线及阀门等设计时都要考虑操作人员的安全,要进行保冷防护,这样可以避免操作人员直接和低温金属接触而受伤。此外,操作人员还要熟悉日常与低温接触的部分构件的性质,避免材料因低温气体排放而温度降低,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2.3窒息危害的安全防护
天然气是低毒性的气体,但如果在低浓度天然气环境中、短时间内会使呼吸困难等症状,长时间就会导致严重的状况,而高浓度的气体则会使人很快失去知觉,短时间内死亡。处于低浓度的天然气气体环境中,操作人员一开始可能不会意识到,但等意识到时可能已经太迟。因此,为了预防天然气气体对人体产生窒息危害,在室内,要安装固定的可燃气体探测器,在室外,要给工作人员配备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这样可以及时探测到气体浓度,如果气体浓度达到报警值,可燃气体探测器就会报警,防止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
2.4作业现场的安全要求
储配站应制定健全的、科学的、合理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对储配站内的设备定期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对充装人员,要求他们在卸车、加气时必须将机动车辆熄火,车上人员下车在安全区域等候,卸车、加气过程中严禁检修车辆、敲击铁器等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非工作人员不能进行卸车、加气作业;对新入站工作人员,要对他们进行至少30个课时的安全教育培训,在他们考试合格后,持压力容器操作或气瓶充装证上岗。此外,要定期组织所有员工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定期安排所有工作人员学习安全及岗位操作规程、制度并考试。
液化天然气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各层次的人员都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深入贯彻实施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政策,重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顾客在加气时也要遵守相关规定,不明知故犯。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杜绝危险事故的发生,保证液化天然气的安全性,促进它的进一步发展。
结论
液化天然气的应用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成熟,它低成本、高效益、无污染、使用便捷的特性在当今和以后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尽管液化天然气是一种很危险的燃料,但在它发展的几十年里具有良好的安全记录。保证液化天然气安全的关键是能否了解液化天然气的特殊属性和危险之处,是否按严格的标准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
参考文献
[1]于庭安,戴兴国.储配站储罐火灾和爆炸事故树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08).
[2]陈叔平,谢高峰,李秋英,昌锟.储配站、L-CNG、CNG加气站的比较[J].煤气与热力,2007(07).
[3]郑桂友,于京春,刘尚书,霍秀芝,李斌,李超,王真龙,侯宇驰.储配站气化站的设计[J].煤气与热力,2009(07).
[4]谭金会,何太碧,杨菡,林秀兰.CNG加气站设备安全风险评价的关键问题[J].天然气工业,2008(11).
论文作者:钱少杰1,姚勇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天然气论文; 操作论文; 储罐论文; 低温论文; 人员论文; 功能论文; 气体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