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吉林 130033
摘要:变电站作为电网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在整个电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智能变电站已成为未来变电站发展的主要趋势,变电站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对整个电网的智能化建设产生直接影响。智能变电站作为未来变电站发展的主要趋势,它具有一些自身的技术特点。基于此,笔者分析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问题;应对措施
随着变电站技术的飞速发展,变电站的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都实现了智能化与网络化,并且各项通信规范也越来越符合IEC61850的要求,变电站一次系统中的模拟量、开关量就地数字化也得到了实现,传统的电缆连接也开始逐步被淘汰,光纤连接成为了当前变电站连接的主要形式,这样过程层设备与间隔层设备间的通信也成了可能,之前的TA二次开路以及TV二次短路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也因此不再出现;并且后台还可以对用于保护跳闸的GOOSE回路实现实时监视,二次接线不良接触等问题已经彻底得到了解决。对于二次设备来说,功能软压板以及GOOSE发送软压板也逐步取代了传统硬压板,对于二次设备的压板检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改变都给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检修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运行、检修安全策略已经很难满足智能变电站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重新探讨运行、检修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策略。
1.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1 快速保护问题
智能变电站所采用的电子式互感器在实现信息、数据传输时其过程比较复杂,是一个系统、庞杂的过程,当进行传输时不仅要用到交换机还要通过合并单元,即传输的过程不仅只任何交换机的协助,还需要合并单元配合才能实现,但这样的过程无形中会造成数据传输时间的增加,从而影响到运行的效率。此外,还有一点就是终端在进行信息数据的整合时需要在跳闸口处进行,这也导致保护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相较于传统变电站的信息传输,智能变电站的传输通常要慢上6ms左右时间。
1.2 安全性问题
传统变电站采用的通信模式是点对点的形式,相对来讲其可靠性较好。而智能变电站在通信模式上摒弃了这一模式,而是将其升级成了对等的传输模式,对等的传输模式对传输过程的安全性能要求相对较严格,但这种传输模式有一个弊端,就是装置与装置间的隔离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任何一个IED发生故障或受到攻击时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保护,都会引发整个系统运行上的故障,给智能变电站的运行造成影响。
1.3 可靠性问题
光学互感器较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主要由于运行中光纤与玻璃之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所以一旦外界因素影响了光学互感器工作就等于影响到了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同时由于电子互感器需借助设置元件和模块,而这些元件、模块在运行时会耗费较多的电能,也就会出现因稳定性较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另外高压电子在互感器中运行时还会受到磁场干扰,出现输出信号不稳定情况,给运维人员的排障工作带来困扰。
1.4 安装保护问题
智能变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出于成本的考虑会尽可能地节约电缆的总体使用量,而要控制电缆的使用就要在设备周围加装保护装置,最常见的做法是安装智能汇控柜。不过智能汇控柜需要在-25~70℃温度,湿度保持在90%之内的环境下才能进行工作,所以在会节约电费使用量的同时增加设备的成本,也就间接地增加了变电站运行的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的实施措施
2.1 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2.1.1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责任制
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是一项系统、庞杂的工作,在开展安全管理时较其他工作而言,更应做好各环节的细节工作,也可通过严格的考核机制来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既当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只找这一环节的主要负责人来追究相应责任,而对在工作上责任意识高又有上进心的人员则可以奖励机制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2.1.2 严格遵守“两票三制”
所谓“两票三制”指的是指工作票、操作票和工作许可制、工作监护制以及工作实施中所制定的体制。遵守“两票三制”要求:第一要如实填写工作票内容,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当环节中涉及到使用设备时的还需同时填写操作票,但这个过程一定要加强监管以杜绝虚假填写现象的发生。第二是在正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工作许可制、监护制及工作实施中所制定的体制来执行,忌流于表面的工作。只要能做到严格遵守的“两票三制”,就可以实现在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规避不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
2.2加强设备管理
智能变电站中有大量智能化程度较高的,且多用于重要环节和区域,针对这类重要设备需要进行特殊的管理。首先需要运维人员做好设备档案,将设备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其次做好设备的操作管理,这项工作可以从三方面开展:第一控制好操作票,第二按照相应规范科学地管理倒闸操作票,第三做好人员的考勤工作,第四切实监督各阶段操作流程符合操作规范,第五做好远程巡视管理。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在巡视加强针对性,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加以改进。
2.3 重视工作人员培训工作
近年来科技在经历着不断的发展,智能变电站运维中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更加高标准的要求,所以就需要从事运行维护工作的人员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提高专业技能。电力企业要适时组织开展素质、技能培训,培训的重点要则重在与智能变电站相关的新技术的培训,通过培训或实践操作使运维人员得以熟悉、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也可以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为员工进行知识宣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2.4 强化巡视力度
在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中巡视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首先是加强运维人员实时巡视的管理工作。由于智能变电站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较高,在实际运行时常要多个设备共同开展工作,再加上部门设备运行时对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所以要保证设备各个阶段都得以安全、稳定的运行,就需要运维人员做好实时巡视管理工作,在巡视中认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对存在异常的要立即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故障因素后采取有效措施。其次是运检人员的联合巡视。这是因为智能变电站中存在各设备间的差异,而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也存在着差异,如果只安排一两个人员对所有智能设备进行全面巡视,就有可能存在漏查隐患的可能,也就起不到巡检应有的作用,所以在安排巡检人员分工时要根据掌握的人员专业水平及技术能力进行合理分配。同时不定期采用交换巡检区域的方式提高巡检的准确性。最后重视与设备厂家的联系,确定定期回访制度。电企作为智能变电站的使用方在设备管理和运行维护中不可能做的比设备厂家更好,所以与设备厂家确定定期的技术回访是很重要的,技术人员定期回访很有可能会发现正常运维人员巡检时没有意识关注到的细节,通过回访发现问题及时排除,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而且这样的行动也有利于设备厂家对设备进行升级改进,是一项双赢的工作。
结束语:
提升智能变电站运维检修技术,确保智能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是智能化变电站的新要求,也是电网发展的新要求。变电站运维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专业知识,严格按照规定及技术标准进行操作,保障智能变电站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志华.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 2017(9):155-156.
[2]乔宇, 李鹏, 秦浩.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13).
[3]蒲大鹏. 分析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科技尚品, 2017(6):213-212.
[4]李强.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规避措施[J]. 经营管理者, 2017(22):111.
论文作者:王晶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压板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