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个性与思维发展的艺术课程设计_美术论文

基于个性与思维发展的美术课程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设计论文,思维论文,美术论文,个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术课程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视觉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我国现有的美术课程体系已经非常系统、完整,且经过专家的严谨论证和基层教师的长期实践,教育成果丰硕,取得了很多成就。

      “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美术教育也不例外,而且更加有必要。数学计算有标准答案,但美术教育不同,不能让学生画出统一的画面作为评判标准。虽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方法,但让学生创作出富有个性表达的各不相同的美术作品、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引起学生视觉愉悦和兴趣是进行美术教育的前提。因此,在课程设计上,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其所能地兼顾每个学生的兴趣,构建一个灵活多变、延展性强,又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的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拥有宽松、人性化的教学环境,非常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面对一群智力超常、活泼可爱的早培七年级(以下简称“早七”)学生,一次美术学科的教学探索就此展开。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人大附中早培班概况

      人大附中早培班旨在熔铸中外精华,坚持综合创新,对拔尖人才早期发现和培养的方法、机制及模式进行科学探索与研究。美术课程也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尤其是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利用色彩、线条、明暗等艺术语言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展开。

      (二)学生特点分析

      早七学生进入人大附中学习已有一年,他们对于自己的生活学习环境已经非常熟悉,整体的学习状态较为放松,思维活跃。且七年级学生升学压力较小,可以有较多精力投入美术课程上来。同时,该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首先,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生理上的变化使得心理变得较为敏感,一些小的举动或者变化就能引起学生较强烈的反应,继而产生一些心理困惑。这些心理困惑需要教师的疏导,同时也需要有一个合适的窗口进行情感交流和表达。其次,学生对于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认知开始带有独立立场,心智更加成熟,能够发表一些独特的见解和体会。尽管他们的见解会显得片面和幼稚,但仍需要保护和鼓励。

      (三)教学设计的重点与难点

      根据人大附中办学特色以及早七学生特点,笔者认为,美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准确定位学生实际的情感诉求和心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情感自由表达和美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美术课程设计要符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要将他们个性的表达方式与美的艺术语言相融合,最终实现以学生为主导的艺术创新体验。

      这样的教学设计难点在于很难把握课堂的“松紧”。七年级是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给予正确引导,把握“松紧得当”的原则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既要松绑学生惯有的思维模式,鼓励发散;也要紧紧把握大方向,使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行为得到合理的引导与规范。

      二、学年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标

      第一个问题是要为学生打造什么样的美术课?笔者初步拟定了三个目标。

      首先,美术课一定要能承载学生活跃的思维,要成为学生思维表达的开阔平台。在人大附中经历了一年的学习之后,早七学生已经对学校生活学习环境相当熟悉,他们将自身最自然和放松的状态呈现出来,其思维也处于一个极度活跃的时期。因此,美术课要有足够的弹性来容纳他们的活跃思维。

      其次,美术课要成为一片“创造视觉美的沃土”。美术课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欣赏美、创造美,因此,美术教师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艺术审美方法和艺术表现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尽可能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

      最后,美育功能的延伸也是衡量一节美术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可以说,美术课是“发现心灵美的一扇窗户”。它包含了两方面内容。第一,这扇窗户需要作为一个由内而外排解问题的窗口。当学生出现青春期的困惑以及情感上的波动时,美术教师能及时地提供这样一个排解途径,让学生去表达、倾诉。第二,这扇窗户又是由外向内塑造学生心灵美的一个通道。当学生的言行出现不当时,教师要能够通过视觉美的教育感化他们,最终达到一种心灵美。这两方面将美育延伸到德育上来。

      (二)课程设置

      以上述目标作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情况,笔者将早七美术课程初步确定为三大模块。一是以“主题创作”为主体,中间贯穿绘画技巧,并在后期带入多种艺术形式的体验。主题创作对应的具体课程内容是每次课的主题探讨延展,这是最有弹性且包容性极强的方式。二是绘画技巧,它对应的是“王老师的小贴士”环节,主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实实在在的绘画常识和技巧。三是多种艺术体验,这主要是在下学期师生磨合较为充分的前提下展开的,对应的具体课程是拼贴、折纸、装帧、缝纫等艺术方式。

      学年末,笔者引导学生将每个单元的作品进行汇总、装帧设计,以“手工装订艺术书”(以下简称“手工书”)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此来达到整合课程、展示课程的目的。其中,每次作业是整册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此来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完成。整学年的作品集结成册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肯定,同时学生独立完成的手工书又是对他们的七年级学习生活的纪念。

      1.第一学期

      本学期以绘画为主,这种单纯的方式能快速将师生间的默契培养起来,以便于课程后期开展更复杂的教学任务。如果师生关系磨合较快,可以提前介入手工制作。

      学期内拟完成几项主题创作,包括《我的家》《英雄》《Transformer》《恰同学少年》《诗情画意》五组创作。每组创作有所侧重,其中《我的家》《恰同学少年》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展开,鼓励学生去仔细观察生活、体会生活、表达生活;《英雄》则侧重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理想;《诗情画意》要求学生为一首现代诗歌做插图,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Transformer》创作中主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现,施展自己的发明创造天赋。

      一方面,在创作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发散式的思维,主题就会被限制在对字面意思的理解上,走不出、挖不深。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要从学生个人的生活与学习经历出发。不同经历的学生对创作主题有不同的见解,其真情实感的抒发是打开思维大门的金钥匙。

      例如,《我的家》主题创作中,如何理解“家”这个概念?学生对此的回答非常多元化。有的说,家就是一家三口居住的空间,有的强调家是自己的老家,还有学生说家不一定是现实的家等。鉴于此,笔者并没有急于去限定家的概念,而是引导学生将家的核心特征提炼出来:遮风避雨,由小及大,亲人亲情,寄托情感,跨越时空……从传统意义的家引申到广义上的家。讨论后,学生创作出的作品丰富多样。例如,有位学生画的就是他的老家,与农村的奶奶一起生活的场景;有学生把自己的小卧室画得五彩斑斓;有学生把所处的时空打破,穿越到未来,将未来自己生活的城市描绘了出来;还有学生将自己游戏中虚拟的家描绘了出来。这一主题创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体现了“松紧适度”原则中的“松”。

      另一方面,绘画教学中,教师也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规范和引导。第一,在价值观问题上给予学生正确引导。例如,在《英雄》创作中,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积极延伸英雄的概念,从狭义的英雄拓展至广义上的英雄,又要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见表1)。课下,有个学生想画某某纳粹科学家,笔者先引导学生思考这位科学家的科学发明为人类作出贡献大还是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比较大,如果发明的目的并不是造福人类而是给人类带来了灾难,能否称作英雄。学生深入思考主题内涵后,放弃了起初的想法。在美术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把原则性、根本性的问题给学生讲清楚。

      

      第二,在绘画技巧上要规范。在每组主题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引入基础的绘画知识理论,以“王老师的小贴士”的形式出现。美术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学生来创造无意识的美,而是要将美的基本原则、规律教给学生,将他们的天赋加以挖掘和引导,最终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消化,进而能读懂、创造有意识的美。例如,在第三组创作《恰同学少年》中,笔者引入色彩的概念,将近似色、互补色等概念教给学生,将枯燥的知识与学生的创作思维融合,引导学生规范创作。

      由此,对学生活跃思维加以合理引导与规范,将更加有效地实施主题创作的教学,这也是“松紧适度”原则中“紧”的体现。

      2.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采取手工和绘画结合的思路。这实际上是对上学期内容的延伸,依然将主题创作贯穿于课程中。与上学期不同的是,将绘画置于三维空间中,或是改变平面绘画的叙事关联性,重新组合以得到全新的解读。

      从手工与绘画结合的难度方面考虑,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第二学期课程在主题数量上有所压缩,只保留了三次课程,包括折纸绘画《几何世界》、拼贴《The new world》和手工书制作《七年级纪念册》。在这三次课程期间,还将结合不同的节日穿插进行一些明信片的制作。

      本学期期末大作业是完成属于每位学生的“七年级纪念册”。这是一本属于学生个人的“手工书”,装帧形式由学生自己来设计,涵盖了学生七年级一整年的美术作业以及平时的所思所想和自己的爱好等。“手工书”是当今比较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有助于表达作者长期的心理精神状态。手工书制作在国外的艺术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开拓出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将其简化调整为适应中学生发展需要的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学期中,笔者拟将剪纸、折纸、装帧、缝纫等凸显动手能力的课程作为重点。

      例如,在《几何世界》中,笔者先教学生动手折纸,得到具体特征的几何形体后(如千纸鹤、大象、青蛙、玫瑰花、小船等),指导学生在这样的几何形体上作画,以求形象生动、立体。再如,在《The new world》中,笔者让学生把废旧杂志报纸等即时图像拆解后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得到新的、富有创意的拼贴作品,借此来开拓学生的思路。

      在下学期的教学中,除了上述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外,还着重训练学生的程序性思维,它是一种偏于理性的思维方式,恰恰与美术所需的感性思维方式相对立,这种互补式的教学有助于平衡学生的能力发展。

      三、学生作业解读

      在一学年的美术课程创新尝试中,学生的作品丰富多彩,显示出较强的创造力。例如,在《诗情画意》主题创作中,有学生将顾城的诗歌转化为创造的图像(见图1)。在这幅作品中,渐变的卷曲巨形浪花交叉重叠充斥着整个画面,富有动感,似乎隐藏一股强大的力量。作者对形状的归纳大胆而抽象、自如又具有诗意,浪花的柔与近山的棱角分明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山与海的黄金分割点上描绘了一个小小的人物,似在梦里又似在诗里。

      

      恰当的引导方式使学生在美术课中更容易找到自己擅长的表现手法。还有几位学生的画面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同时,这样的结果与学生的兴趣和积累分不开,当自身的优势在美术课上释放出来时,健全的人格更易塑造,这种主动的自我输出才是有意义的。

      学生对于自己身边的事物、人物的感受是敏感的。例如,在《我的家》(见图2)和《恰同学少年》(见图3)两次主题创作中,学生表现相当出彩,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描绘对象的特征,而且恰恰因为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反而使得画面非常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手工书”装订是一个给学生留有更大发挥空间的作业。在创意表现和审美层面上,装订中涉及字体设计、装帧形式设计、排版等一系列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挑战。学生最后做的作品都是非常出色的。例如,有的学生在字体设计方面投入较多的精力,有的学生在整体封面效果上做了各种尝试,也有的学生打破了教师提供材料的局限,选择更加多元的装订形式,他们在创意表达和审美能力方面获得了较大的收获。在情感表达层面上,学生可谓是倾尽全部,从书名的设定到封面制作,无处不散发着学生的真挚与热忱,这也是最动人之处。

      整学年教学过程不仅是笔者个人的实践过程,同时也是探索的过程。笔者通过课堂反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并及时调整课程进度与内容。在此过程中,不管是从最初的准备设计课程到反复琢磨推敲还是与学生的接触磨合,或是看到作品时的欣喜和取得的一点成果,都让笔者越来越坚信,教学不再是以往我们熟知的基本模式,而是应该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能帮助学生积极成长的引导力量和辅助力量。

      对于早七的美术教育,教师要符合该群体的需求,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开展教学。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有阶梯延展性,又要有思维开拓性;既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抒发,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进行正确的规范引导;同时,绘画技法与情感表达要自然渗透到学生的作品中。

      美术教育在新的社会环境里不再是简单的认知,更是当今学生表达情感的窗口。正如前文提到的,它是一个开放的学科,每天都有十足的惊喜呈现,给予我们最创新的力量。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全方位提升的表现,是学生软实力的集中展示,它要让学生精神层面有更高的飞跃。从美术教育中,我们能够看到当前教育所倡导的全面发展,而这必将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开端。

标签:;  ;  ;  ;  ;  

基于个性与思维发展的艺术课程设计_美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