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学主体素质简论

高校德育教学主体素质简论

徐亚英[1]2002年在《高校德育教学主体素质简论》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德育是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的关键一步,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性环节,对于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推动经济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作为高校德育教学主体的教师,对于高校德育教学的效果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高校德育教师素质构成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德育教师素质主要由政治素质、理论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构成。德育教师的完善和发展的必要性是由教学主体的内在需要和外在需求所决定的。主体的自我完善要求主体不断增强主体意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深化科学研究。主体的整体发展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树立大德育观念,搞好宏观调整整体推进。同时,德育教学主体的创新是主体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主体要从内容上加以创新和研究。主要有:与时俱进开展叁观教育;在教学中全面贯彻“叁个代表”思想;完善道德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与理论教育结合起来。

杨金铭[2]2017年在《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社会处于不断变革和进步的发展状态,社会现代化的步伐疾如旋踵。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革命性的、整体的变迁过程,它不仅是一个长期连续的历史进程,还是一个协调发展的过程。它不是社会体系中某一系统的单独发展,而应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人的现代化发展。人的现代化发展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要素,既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内在驱动力,同时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最高目标指向。教育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只有达到与社会现代化相一致的发展状态,才能完成其所担负的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与社会现代化形成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同步发展。高校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不例外。因此,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传统的高校德育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高校德育必然要革弊鼎新,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变革,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转型去满足和促进这种变革,即也要实现高校德育的现代化。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支撑,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实际研究。全文以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探索高校德育现代化道路为主线,以从现代化的视角进行高校德育工作理论拓展和以过程范式进行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为具体切入点。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校德育过程的结构梳理和内容剖析,创造性的提出将理念要素、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工具要素和环境要素作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研究框架,并深刻揭示各构成要素的内涵、作用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阐释,并总结了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四大特征,即目标特征、发展特征、实践特征和过程特征;从马克思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以及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入手,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针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特殊性对理论依据进行深入研究,寻求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支撑;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围绕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发展及其比较,对我国高校德育的演进历程,尤其是重要历史时期进行系统分析,并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深入分析其“现代性”的体现途径和方法,总结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寻求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实践依据;在全面总结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已取得的成绩、现实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的原则和路径。以解决高校德育工作在现阶段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出发点,明确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功能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方向性原则。从理念要素、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工具要素、环境要素五个方面在宏观架构和微观路径两个角度提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具体操作方案。基于高校德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的特点,从高校德育工作的教育属性入手,结合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现代化”特质要求和大学生人格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角度,通过对高校德育现代化构成要素的界定,以及对高校德育现代化本质特征的总结,以期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拓展有所贡献;同时,基于高校德育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的特点,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总结既往的实践经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体现时代性和操作性,探究高校德育现代化各构成要素的有机联系,构建高校德育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实践模式,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段依伊[3]2015年在《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独立学院德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我国高校德育发展史程,德育的发展推进了社会的进步。然而,在高校,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文化以及文化传播方式等的冲击,我国传统德育方法和手段都面临严峻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对传统德育模式中的不足认真思考,探索新路径。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在调查研究当前大学生德育状况的基础上,切合“叁本”学生实际,合理规划设计德育活动,针对性地推出了“东方”系列活动体系。本文以此个案为对象,对比大一新生至高年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变化,运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东方”系列德育活动进行研究和分析,认为,第一,从生态主体因素分析,活动设计充分考虑了生态主体的积极性调动与发挥,有助于德育效果的产生;第二,从生态位因素分析,“叁本”与“一本”处于不同生态位,“叁本”学生因受家庭条件、学业基础、生活习惯的影响,在德育方法与内容的设计上更需要考虑生态位的偏差,在这一点上,“东方”系列活动有较强的针对性;第叁,从生态环境因素分析,德育主体受社会生态因子、家庭生态因子、学校生态因子等综合影响,在德育工作者无法改变社会生态因子和家庭生态因子的情况下,“东方”系列活动通过增加学校生态因子的环境影响力,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通过德育实践对德育环境进行生态补偿,提高德育主体的认知,提升了学校环境影响效果;第四,从生态系统分析,“东方”系列活动将德、智、体、美、劳等要素相互融入,强调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相互性,克服了简单的、孤立的生态效应;第五,生态具有开放性,“东方”系列活动能够根据需要随时更新内容和方法,充分调动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等等。这些探讨激活了德育生态主体,优化了德育生态环境,开扩了德育生态功能的途径与方法,使高校德育从“死”的教条向“活”的现实转变,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向“主动”的参与转变,使德育生态趋向良性平衡。

许瑞芳[4]2006年在《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带来了从经济形态到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使高校德育面临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时代课题,高校德育必然要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转型去适应这种变革。本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借鉴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的阐释,运用历史研究、文本解读、访谈、个案考察等方法,把特定时期的中国高校德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它在社会变革中的演变过程,深入挖掘价值观变迁与高校德育转型的内在机理联系。论文力图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在社会变革中发展进程历史经验的揭示,并在对当代高校德育相关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为高校德育的现代化转型寻找合理的定位,以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和社会新道德秩序的重建。全文包括导论和正文六章。 导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选题原因,研究的价值所在,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并对论文的基本概念作了界定。 第一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的视野探讨1978年到1992年这期间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新环境和德育的新探索。为应对社会出现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关系的新变化,高校德育适时地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改革,不断地探索德育实践的新途径和新内容。但总体来讲,此时德育改革的步伐并没有跟上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德育实践在“教育危机”中陷入了被动应付的僵局。 第二章着重论述1992年到2005年间,在多元、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新发展。市场经济、全球化、网络时代等多元的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构成了高校德育改革复杂的内外环境,出现了德育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在既有德育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域,出现了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以及与网络兴起相关联的网络德育问题等等,高校德育在改革中向纵深方向发展。 第叁章从微观的视角,抓住德育结构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德育目标与德育功能进行分析。指出正确的德育功能观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确定,同时德育目标的合理设置也会制约德育功能的发挥。论文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对高校德育目标设置进行解读和特征分析,提出了构建新世纪高校德育目标的新视角。从“应然”和“实然”的状态对我国高校德育功能发展进行梳理与反思,指出在人才培养目标发生转变的条件下,应进一步拓展德育功能。 第四章探讨了高校德育的变革与转型是如何体现在德育课程的发展演变中。指出了我国高校德育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课程思想,描述了专门德育学科课程发展的历史轨迹。采用课堂观察和调查访谈的方式,对“主渠道”德育实效性不佳的状况进行剖析,提出德育中的教学不等于教育。

焦贺丽[5]2010年在《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选题对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德育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试图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勾勒出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德育演变的线索,并进而归纳出若干特点,提出改革高校德育的对策。本文由绪论展开,共分五个部分,主要观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依据、意义和目的,捋清了学术界研究的现状。综观学界的主要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前人有关高校德育的研究多集中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阐释和界定。本文希冀在学界前辈研究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和提高。第二部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为了获得精确的数据和完善的信息以资研究,笔者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选择了叁所较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投放。本次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影响,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状况等等方面。第叁部分,分析了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网络提供了全新的高校德育环境,包括民主、平等、自由、便捷的交流环境,及时的预警环境,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等等。其次,网络丰富了高校德育内容,包括充实网络德育内容和整合网络德育资源。再次,网络创新了高校德育模式。最后,网络创新了高校德育途径和方法。第四部分,指出了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归纳起来表现在四个方面:网络的不可控性对高校德育工作过程及管理提出挑战,网络的出现对高校德育主体的素质、权威提出挑战,网上信息混乱对高校德育内容提出挑战,网络环境对传统高校德育方式提出挑战等等。第五部分,综合分析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得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对策。笔者认为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必须做到以下四点:一、标本兼治,充实高校德育本体内涵;二、预防并举,建立高校德育预警机制;叁、综合管理,形成高校德育综合监管机制;四、以人为本,完善高素质的德育队伍建设。第六部分为结合前文论述过程,综括全文的结论。笔者通过实证性的问卷调查,析理出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综合出网络给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得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对策。

张庆辉[6]2005年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影响》文中指出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观点和教育实践在当代西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一种主要的教育思潮。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人们普遍主张要坚持以人为本,要贴近学生生活,这些观点在某些方面和人本主义教育的主张是颇为一致的。因此,把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引入当代大学德育实践,吸收和借鉴它们研究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对促进我国大学德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从教育学、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文化渊源进行了的考察,在对文本梳理的基础上概括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并阐述了人本主义教育在当代的发展。第二部分论述了大学德育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揭示了大学德育发展以人为本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第叁部分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德育发展的影响。第四部分从微观的角度论述了大学德育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措施。文章强调,当代大学德育的困境就是德育理念的困境,要想走出德育的困境,就必须重塑合理的道德理念。我们的道德教育只有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关注现实生活世界,关注个人的成长,关注主体人格的培养,崇尚贴近生活的道德,提高德育需求素质,凸显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才符合道德本真的目的,才能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 本文的所有努力都旨在为当代大学德育发展走出困境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陈杰[7]2011年在《高校立体化德育研究》文中指出早在2005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要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可见,党和国家一直是把德育放在整个人才培养的首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依然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德育的观念、内容、途径、方法都将带来新的变化,以适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对立体化德育的探索就是新形势下德育途径、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新尝试。在高校德育教育中,以单纯文字、语言为特征的平面化德育,尽管仍然对我国德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单单凭借此种德育方法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需要。转变呆板、简单、枯燥的方式和方法,开辟新的教育途径和渠道是提高高校德育渗透力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被广泛运用到德育教育中,更新了德育观念,丰富了德育方式、方法和手段,拓展了德育途径,提高了德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德育效果,同时也为高校立体化德育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论文正是从系统化育人的观点出发,立足于如何建立一种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多因素影响的,以生动、形象、具体、真切为作用方式的立体化德育模式而展开的。围绕文章的研究主题,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属于绪论。这一部分主要阐明四个问题:一是高校立体化德育的选题背景做出说明;二是对选题的意义做出阐述;叁是就高校立体化德育的研究动态进行述评;四是介绍本文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思路与文章的创新。第二部分为第二、叁、四章,这一部分是对高校立体化德育的概念和特征、研究进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第二章探讨高校立体化德育概念和主要特征,阐述高校立体化德育的内涵和外延。第叁章主要论述高校立体化德育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阐述了高校立体化德育的发展趋势。第四章对高校立体化德育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归纳。第叁部分为第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基于前两个部分的研究,在针对高校立体化德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比较完善的方法和途径,首先通过在高校内强化立体化德育全员育人渠道,实现教育育人、管理服务育人、自我教育为一体的立体化德育实施途径;其次是强化家庭、社会的教育作用,促进高校立体化德育渠道的完善:其叁是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其四是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最后是利用现代传媒,推进立体化德育渠道和方式的完善和转变。第四部分为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做简要的总结,并提出研究不足之处和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方向。

陈中建[8]2008年在《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系统工程的思维观念和方法全面理解、把握高校德育。全文以提高德育实效性,探索德育科学化道路为主线,通过对德育系统的结构梳理和内容剖析,将目标系统,组织管理系统,内容系统,环境系统作为研究框架,重点研究系统内德育队伍建设,德育实践体系,德育环境建设以及德育评估等四方面的内容,揭示高校德育过程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高校德育活动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文章在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的德育队伍,探索德育实践内容与形式的整合道路,德育硬环境、软环境的具体建设策略,德育评估系统的标准化构建等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在研究的框架及一些概念的诠释上亦具有独创性。全文应用性研究的特征明显,力求构建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及人的发展规律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校德育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模式,以期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杨炎轩[9]2006年在《中国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当代德育理论的发展曾经经历了一个不断吸收德育实践的新成就和问题米充实自己的过程和阶段,现在,德育理论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适应德育实践的变化而与时俱进改变自己的阶段。德育理论发展变化的这种时代特点,要求我们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德育理论发展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既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提高自身德育理论素养的必经之途,也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创新德育理论的内在需要。具体说,中国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我国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的历程、成效及问题所在,增强德育理论研究的“自我意识”;有助于我们对过去和现在的德育现象、实践及其问题作出更科学的说明或解释,对今后的德育现象、德育实践作出科学判断、预测,并进行有效干预:有助于我们拓宽和深化德育理论研究的领域和主题,进而推动和促进德育学科的发展和繁荣。德育理论发展是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特性,德育理论发展研究是对德育研究活动及德育理论本身发展性问题的研究,即对德育研究的研究。借鉴教育基本理论关于教育理论发展研究的成果,德育理论发展体现为德育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的转移,德育理论研究传统的转变,德育理论研究内容的进展和德育理论研究趋势的展望。其中,德育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的转移和德育理论研究传统的转变是从形式的角度来表征德育理论的发展,德育理论研究内容的进展是从内容的角度来具体说明德育理论的发展;德育理论研究趋势的展望则是从未来的角度对德育理论发展所进行的预测性分析。 以我国人大复印资料《G1教育学》(1981~2005)所转载的德育论文及其引用着作文献为主要研究样本,我国当代德育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叁个时期或阶段:1981~1988是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化阶段;1989~1998是德育理论研究的现代化阶段;1999~2005是德育理论研究的人性化阶段。换句话说,1981~2005年德育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以科学化为起始,历经现代化,现正向人性化进发。在德育理论研究的科学化阶段,德育过程率先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议题,德育的地位受到普遍关注,科学化成为几乎所有德育问题讨论的归宿;在德育理论研究的现代化阶段,德育功能与效果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德育地位的讨论让位于“德育首位”的探讨,德育理论科学化问题继续受到关注;在德育理论研究的人性化阶段,主体性德育思想成为德育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生活化成为几乎所有德育问题讨论的归宿,教育的道德性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德育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的转移及其所反映的德育理论发展状况,只是体现了德育理论表层结构的变化,德育理论研究传统的转变反映的则是德育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体现了德育理论深层结构的变化。德育理论研究传统的转变包括德育理论研究的哲学科学基础转变,德育理论研究的理论核心转变和德育理论研究的研究方法转变。德育理论研究的哲学科学基础转变主要表现为,从单一的哲学向度朝多样化的哲学科学向度转变;从哲学科学语录水平上的

陈志垠[10]2008年在《论高校德育系统的构建》文中提出在全民践行科学发展观、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事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建设者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和光荣使命。人才培养,以德为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肩负着育人才之“德”的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新技术的变革,我国高校德育面临新的发展环境和挑战,同时,高校德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解决路径。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结合高校德育内在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论述高校德育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高校德育系统的构建及一体化高校德育运行机制建立的途径,本文认为高校德育系统是一个独特、开放的社会组织系统,它由德育目标子系统、德育过程子系统、管理控制子系统、评估子系统构成,高校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是按一定秩序、一定方式结合起来,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和外部环境进行着信息、能量等的交换。良性互动与和谐应是高校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间关系的最佳状态,这种状态可以有效促进德育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和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助于一体化高校德育运行机制的建立,从而获得最佳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校德育教学主体素质简论[D]. 徐亚英.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2]. 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D]. 杨金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3].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独立学院德育研究[D]. 段依伊. 湖南农业大学. 2015

[4]. 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 许瑞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5]. 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 焦贺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10

[6].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影响[D]. 张庆辉. 郑州大学. 2005

[7]. 高校立体化德育研究[D]. 陈杰. 四川农业大学. 2011

[8]. 高校德育系统工程研究[D]. 陈中建. 南京师范大学. 2008

[9]. 中国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研究[D]. 杨炎轩.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10]. 论高校德育系统的构建[D]. 陈志垠.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高校德育教学主体素质简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