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9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高于治疗前,眼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青光眼
青光眼是眼科临床较常见的病症,致盲率较高,一般通过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但这种手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瘢痕形成、滤过道阻塞、房水引流等,患者术后易出现眼压上升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1]。因此,必须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通过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对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共9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50.68±4.12)岁;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1.35±4.0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证明研究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手术前先对患者进行充分缩瞳,实行局部麻醉,将患者的穹隆部位作为基底,作结膜瓣,在巩膜浅层位置进行烧灼止血,再作浅层巩膜瓣,面积为3mm×4mm,厚度根据巩膜的厚度进行调整,一般为1/2。在角巩膜边缘进行深层组织切除,切除面积约为3mm×1.5mm,最后将虹膜根部切除,通过尼龙线对患者结膜筋膜层进行间断或连续缝合。缝合完成后,在球结膜下注入抗生素以及地塞米松混合液;观察组采用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进行治疗,手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通过可调整缝线对患者结膜筋膜层进行缝合。同时采用丝裂霉素C,先对0.25~0.67mg/ml丝裂霉素C浸蘸的棉片进行修剪,面积略大于巩膜瓣,置入患者巩膜瓣以及四周结膜下方,持续3min,取出棉片,通过200ml生理盐水对手术位置进行冲洗。
1.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与眼压,同时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视力、眼压对比采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视力、眼压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高于治疗前,眼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视力、眼压对比( )
2.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2所示:
3.讨论
青光眼会对患者的视力功能造成严重的损伤,具有较高的致盲率。青光眼目前仍属于无法预防的病症,临床中以早发现、早治疗为基本原则[2]。小梁切除术是临床中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但滤过后可能出现滤过道瘢痕,对患者的滤过功能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眼压难以控制,患者预后较差[3]。因此,临床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眼压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控制,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眼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高于治疗前,眼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丝裂霉素属于碱性抗肿瘤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头孢链霉素菌层分离,直接作用于DNA分子的双螺旋交联,达到抑制蛋白质合成、有丝分裂的目的,对成纤维细胞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在手术中给予患者丝裂霉素,不仅能够缓解手术瘢痕形成,同时还能够促进球结膜下功能滤泡的形成,保证了手术的临床疗效;第二,采用可调整缝线进行缝合,当患者结膜伤口愈合后,能够及时拆除缝线,不仅保证了患者的滤过功能,同时也降低了薄壁滤过泡以及滤过泡漏的生成;第三,可调整缝线能对房水流出量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术后还可根据患者眼压、滤过泡的情况进行调整,灵活拆除可调整缝线,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5]。
丝裂霉素应用于小梁切除术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年龄较大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此药物,而且丝裂霉素由于早期滤过性较强的特点,术后易出现低眼压、黄斑病变、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6]。因此医务人员要加以重视,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一旦发现异常,立刻上报临床医师,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目前临床对术后可调整缝线的拆除时间还未形成统一的结论,从本次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若患者术后眼压和滤过均良好,则可在14d后拆除;若患者眼压过高,则应先对术眼进行适当的按摩,或拆除1根可调节缝线,再进行术眼按摩,从而保证良好的滤过,降低眼压;第2根缝线应当在术后7d再拆除,避免穿滤过过强引发浅前房;若患者术后滤过较强,则应采用断线的方法。
综上所述,可调整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青光眼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瑞芝,赵福增.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2,52(21):87-88.
[2]李盈龙,彭小宁.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2,34(5):379-382.
[3]黄信.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4):28-29.
[4]董俊,王少伟,宋鸽,等.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与羊膜植入对犬青光眼的治疗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16,37(12):55-59.
[5]袁超峰,陈刚,马成霞,等.近绝对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4):392-395.
[6]丁娟,马伊,张岩,等.丝裂霉素C在单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J].天津医药,2012,40(10):1049-1051.
论文作者:成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眼压论文; 患者论文; 小梁论文; 缝线论文; 青光眼论文; 霉素论文; 切除术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