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拍的三种“境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种论文,境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新闻摄影这个行当中,摆拍早已处于“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境地;但奈何批评虽不绝于耳,摆拍或有摆拍之嫌的照片照样能堂而皇之地见诸报端。再往深处追究,敢情这摆拍有时还真非摄影记者一人之力可为,甚至是各方力量综合“动作”的结果。于是且套用读书的“三重境界”,斗胆说说摆拍的三种“境界”。
其一曰“即兴式”。被摄对象知道记者要拍照,马上脸上堆笑,摆个姿势,以便见报照片能反映光辉灿烂的一面,也好让记者一次拍摄成功。这种摆拍是摄影记者与被摄者心照不宣的合作。最典型的就是一些明星和知名人士的见报照片,一看就知他们对拍照很有经验,了解什么样的表情更易上镜。记者呢,正好在其摆的过程中抓取一张上佳画面。对此,大家已“习以为常”。
其二曰“导演式”,又分成被摄者有幕后导演和拍摄者现场导演两类。前者大多是大型活动(诸如选美、模特比赛之类)组织者事先安排好的做秀活动,拍摄者也知易出精彩画面,且照片能直接反映活动实质,所以记者爱拍,报刊也喜用,一般不会造成坏影响。后者则指摄影者为了让画面更“有冲击力”,给拍摄对象按某种需要设置好表情或场景后再按下快门,事先摆布、事后补拍均属此类,早已为新闻摄影界所深恶痛绝。
其三曰“合谋式”,就是拍摄者和事件当事人事先经过精心策划,事件本身就是有预谋的,摄影者在预谋阶段就参与其中,在事件现场更是准备好相机,守候待命,以便找合适时机按下快门。事件和拍摄本身都经过精心策划,也算是所谓摆拍的“最高境界”了罢。这样的照片不仅混淆视听,而且造成恶劣影响,是最值得新闻摄影从业人员警惕的。
摆拍手法的不断翻新,让我们除了在编辑技术手段上下功夫加以鉴别外,还得更多地结合实践经验和公德良心来辩认不口防范。了解了摆拍的三种“境界”,至少可增强大家从技术上鉴别虚假照片的能力。
标签:摄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