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庆故地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的演变*
——基于90年前的怀庆话与今各地话的比较
史艳锋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提要 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记录了20世纪初期怀庆方言的读音情况,这为我们了解近些年来怀庆故地方音的演变提供了绝佳参照。文章以洪音前精知庄章组声母读音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90年前怀庆方音与今怀庆故地孟州、武陟、济源、沁阳、博爱、修武方言异同,勾勒出精知庄章组声母在上述各自方言中相对于怀庆方音的一段演变历程。研究表明,孟武型处于怀庆型的前一阶段,其他济源、沁阳、博爱、修武读音类型均是在孟武型、怀庆型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最后归纳出怀庆故地精知庄章组声母近年来的整体演变链条。
关键词 怀庆 怀庆故地 精知庄章组声母 洪音 演变
1 引言
怀庆即怀庆路/府,是元明清时期的一级行政区域,其管辖范围为今河南省焦作、济源两个地级市及沁阳、孟州、博爱、温县、武陟、修武六个县(沁阳、孟州为县级市,方便起见均称为县),府治在今沁阳县城。怀庆故地方言是豫北晋语的一部分(详见下页图1),今属于晋语邯新片中的获济小片。(1)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一版、第二版)把孟州方言归入中原官话,有些不妥。笔者调查,孟州方言保留了独立的入声调,与晋语关系更为密切,归入晋语邯新片中的获济小片更合适些(史艳锋2008)。不过孟州处于豫北晋语与中原官话的交界地带,历史上曾长期作为守卫京畿洛阳北大门的军事要地,有军队驻扎,此外孟州到洛阳交通便利,孟津渡口一直是历史上有名的黄河渡口,历史上自西晋开始就有建桥的记载(宋志道和宋海燕2002:8-10、67-69)。因此,孟州方言在晋语底层基础上一定程度受到洛阳官话的影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型与洛阳话基本一致。
与豫北晋语区新乡、鹤壁、安阳等地区方言相比,怀庆故地方言内部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例如:1)儿化时除孟州外都读平舌儿化韵(史艳锋2017);2)除孟州外,声调调型相似(见下页表1);3)古微母大部分读v;4)“怒=弄”读nu/nuo;5)“民=弥”读mi;6)“闰≠运”;7)表“看”义时多用“看”字,很少用“瞧”字等。更为重要的是,陈鹏飞(2004:117-129)论证指出中古知庄章组声母在早期豫北晋语中是二分的,即知二庄合并,知三章合并,两组不混。我们赞同陈先生的结论。这些使得我们把90年前的怀庆话与今怀庆故地各县市话中洪音前精知庄章组声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进而揭示出其演变规律变得可行。
图1 怀庆故地区域分布图
表1 怀庆故地与新乡、鹤壁、安阳地区方言声调调值对比表(2) 获嘉声调材料据贺巍(1989:8),其他地点声调系笔者田野调查所得。
〔3〕 获嘉话属于怀川话,怀川其实不仅限于当时的怀庆府,还应包括今天新乡市的获嘉县和辉县市一些地方(过去曾属修武管辖)。
本文以90年前的怀庆方言为参照来比较、讨论近年来怀庆府故地方言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的微观演变情况。文中讨论的方言点主要包括济源、沁阳、孟州、博爱、武陟、修武,除修武外,上述各地调查点均为城关镇所在地。
2 怀庆方言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的表现
高本汉先生《中国音韵学研究》(1994)中记录了20世纪初期怀庆方言的读音情况,并附有单字读音表。我们将其中涉及精知庄章组声母与洪音韵母相拼的情况摘录出来,整理如下,详见下页表2。
从表2可以看出,90年前怀庆方言精知庄章组声母中,精组开口字、知组(除江摄)开口二等字、庄组(除宕江摄)开口字和止摄开口三等章组字声母读舌尖前音hs;精组合口字、知组开口三等字、知组江摄开口二等字、庄组宕江摄开口字、知庄组合口字、章组(除止开三)字读舌尖后音hʂ。开口呼字中组与组声母共存;合口呼字中仅有组,无组。这说明合口呼韵母前组与组的合流先于且快于开口呼字。
表2 高本汉先生记录的怀庆方言古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的读音状况(3) 表中一般仅列舒声韵不列入声韵,臻开三、曾开三庄组字因高氏字表无舒声字之收录,故改列入声字,山开二缺少知组字“绽”。
(续表2)
(续表2)
3 今怀庆故地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的表现
今怀庆故地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的分布大致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精知庄章组声母合流,另一类为精组与知庄章组声母部分有条件相混。
3.1 精知庄章组声母合流
精知庄章组声母合流分布于济源、沁阳、博爱、修武,且四地情况各有区别。具体如下:
怀庆、沁阳系一地,前者属元明清叫法,后者是当代叫法。沁阳城关精知庄章组声母读音大致可分为两类,下文分别以张常有和申天亮先生为代表,两类人所发擦音在开口呼字前有些区别。具体如下:
1)济源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韵母前读hʂ。(4) 笔者调查,济源市区hʂ包含两组变体。hʂ与开口呼韵母相拼,有时也读hs,且擦音出现这类情况相对较多,与合口呼韵母相拼为hʂ。hs实际发音处于舌尖前后之间,hʂ与hs二者音位上没有对立。
2)沁阳精知庄章组声母一类人在洪音前完全合流读hʂ;另一类人在合口呼韵母前读hʂ,在开口呼韵母前塞擦音读h,擦音多读s,少量读ʂ,s和ʂ自由变读。
3)博爱县城精知庄章组声母有两种口音,一类人读h ʃ f,另一类人读h s f,其中心邪生(船)书(禅)母在对应普通话合口呼韵母前二者皆读f。
4)修武(赤庄)精知庄章组声母在开口呼韵母前读hs,在合口呼韵母前读hʂ。详见表3、表4。
表3 济源等地精知庄章组塞擦音声母读音举例
表4 济源等地精知庄章组擦音声母读音举例
3.2 精组与知庄章组声母部分有条件相混
精组与知庄章组声母部分有条件相混,分布于孟州、武陟。两地情况基本一致,表现为:精组字、知组(除江摄(5) 孟州、武陟、获嘉三地方言,江摄知组开口二等字、宕江摄庄组字今读合口呼韵母u/u。 )开口二等字、庄组(除宕江摄)开口字、止摄开口三等章组字声母读作hs;知组开口三等字、知组江摄开口二等字、庄组宕江摄开口字、知庄组合口字、章组(除止开三)字读舌尖后音hʂ。详见表5。
表5 孟州、武陟精知庄章组洪音字读音举例
单就知庄章组声母而言,这种类型“知二庄(包括止摄章组)”与“知三章(除止摄章组)”在开口呼韵母前读音有别,熊正辉先生(1990)称之为昌徐型。晋语中有许多方言,都是这种类型(王洪君2007)。
为方便下文表述,我们把精组开口字、知组(除江摄)开口二等字、庄组(除宕江摄)开口字、止摄开口三等章组字,称“开口精知二庄 ”;把知组开口三等字、知组江摄开口二等字、庄组宕江摄开口字、章组开口字(除止开三),称“开口知三章 ”。
4 今孟州、武陟方言与90年前怀庆方言
赤庄方言开口呼字中s仍有个别出现s/ʂ两读均可的状况。从中可以看出赤庄话开口呼字中正发生着 ʂ → s 的演变。(14) 新乡、凤泉、辉县城关等地精组知系声母在开口呼韵母前读h s z。显示出开口呼字声母hʂ→h s z的演变已经完成。由于修武的调查点与辉县距离较近,故有可能受到辉县、新乡类型的影响。。
孟州与怀庆(今沁阳)相邻,武陟与怀庆隔博爱相望,两地相距不远。我们把今孟州、武陟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的读法称为孟武型 ,把90年前的怀庆类型称为怀庆型 。孟武型开口与怀庆型开口一致。 孟武型中精组合口字声母hs与知庄章组合口字声母hʂ保持对立,而怀庆型中精知庄章组合口字声母已经合流,读hʂ。由此推断,孟武型应该是怀庆型的早期形式。怀庆方言精知庄章组声母读音虽然时间在前(怀庆读音早于今孟州、武陟读音90来年),但演变层次却处于孟武型之后。孟武型中精组合口字与知庄章组合口字声母合流读 hʂ,即变作怀庆型。 图示如下:
在教育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城市与农村学校的相对比,农村学校整体较为落后,对农村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例如,一定数量的农村偏远山区小规模学校,学校的教育氛围不浓,教师水平较低,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例如,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于2013年组织的全国11个试点地区 “学生能力国际评价”(PISA)测评,数据结果也表明农村教育质量仍在一定程度上低于城市教育质量。
图2 孟武型向怀庆型的演变
沁阳型由怀庆型直接发展而来。怀庆型开口精知二庄与开口知三章声母合并读hʂ,即变作沁阳张型,而沁阳申型处于向沁阳张型过渡的阶段。
孟武型怀庆型
5 今济源方言与90年前怀庆方言
济源与怀庆相邻,贺巍先生(1981)曾调查过济源城关方言(发音人张宪时年60岁)。贺先生调查时,开口精知二庄、精组合口字声母读舌尖前音hs;开口知三章、知庄章组合口字读舌尖后音hʂ。规律与今孟武型一致。笔者的调查时间是2012年(发音人赵天中时年65岁),调查结果与贺先生有很大不同。我们的调查结果为,济源城关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韵母前读hʂ,/hʂ/包含两组变体[hʂ][hs]。hʂ与开口呼韵母相拼,有时也读hs,且擦音出现这类情况相对较多;与合口呼韵母相拼为hʂ。
发音人张宪和赵天中年龄相差26岁,差不多是一代人的年龄差距。他们之间的差异是两代人之间的不同,正好反映出济源方言近几十年来的演变趋势,(6) 笔者与李壬癸先生讨论时,李先生以敏锐的眼光指出:两代人之差异不是在最近30年才形成的,而是应该是在近50、60年前就已经出现。因为一个人长期居于某地,语音往往在十多岁时就趋于稳定,并且终生几乎不变。发音人赵天中与张宪的差异,应该在赵天中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 即:精组合口字并入知庄章组合口字,“开口精知二庄”并入“开口知三章”。图示表述如下:
图3 济源话近几十年来的演变
沁阳张型开口的介绍详见第6节中。
6 90年前怀庆方言与今沁阳方言
所有患者均给予利培酮口崩片(醒志)(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319,1 mg×20 s)加以治疗。在起始剂量上为1 mg,每日口服2次;用药1周左右后,对剂量逐渐加大,每日2次,每次2 mg;服药至第2周后,可继续对剂量逐渐加大,每日2次,每次3 mg;此后的治疗,可一直以该剂量为准,或基于个人情况给予相应调整。共治疗1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周末对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进行抽取,规格为5 m L,对血清进行分离,将其放置在2℃~8℃冰箱中以待检测。
张常有(1946年生)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完全合流读hʂ,下文称为沁阳张型 ;申天亮(1949年生)在合口呼韵母前读hʂ,在开口呼韵母前塞擦音读h,擦音多读s,少量读ʂ,下文称为沁阳申型 。沁阳张型、申型合称沁阳型。
90年前怀庆方言与今沁阳话相比,相同之处是:开口知三章、精知庄章组合口字读舌尖后音hʂ。不同之处是:怀庆型开口精知二庄字读舌尖前音hs,与舌尖后音hʂ保持对立;沁阳型开口精知二庄,已经与开口知三章声母合并,合并的大方向是hs并入hʂ。
上述演变可更进一步简化为:
由怀庆型到沁阳型的演变可以表述为:(7) 今方言未看到,但可推测出来的事实,图中用虚框标出,下同。 〔12〕 淇县、卫辉、辉县(上述三地皆属豫北晋语区)也是塞擦音声母大部分已经变成舌尖后音的情况下,擦音声母依然保留舌尖前音。擦音声母与塞擦音声母变化不同步,擦音声母较慢,因此,这种差异在豫北地区具有普遍性。 〔13〕 沁阳话开口呼字中声母s→ʂ的演变可以从子变音和单字音的读音中看出,如“狮Z”读sou44,“狮”读ʂ44。子变音是早期单字与子尾合音的结果,依然保留s音,而单字音已演变成ʂ音。
图4 怀庆型向沁阳型的演变
我们认为,在怀庆型开口向沁阳申型开口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类似济源型开口的阶段,其中沁阳申型开口擦音的现状s音多ʂ音少,就是类济源型开口进一步演变的残存状态。
上述演变可简化表述为:
怀庆型沁阳型
沁阳申型发展的最终方向是开口呼韵母前s由介于[s ʂ]之间而彻底发展成ʂ,即沁阳张型开口精知庄章组字在洪音字前均读h ʂ。实际上[s ʂ]之间的音值就是ʃ。这实际也是提醒我们在开口精知二庄hs、开口知三章hʂ合流的过程中,hs与hʂ各自向它们相近的hʃ靠拢,这一点在沁阳方言表现的不是太明显,博爱话很明显。
7 90年前怀庆方言与今博爱方言
7.1 博爱型与怀庆型的比较
博爱县城精知庄章组的发音音值有两类,下文胡居亮和王庆长先生就是这两类发音的代表者。胡居亮(1952年生)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读h s f,心邪生(船)书(禅)母在对应普通话合口呼字前读f。下文称博爱胡型 。王庆长(1947年生)精组知系字在洪音前读h ʃ f,(8) 笔者注意到:博爱王的发音中合口呼字中hʃ的位置较开口呼字中更靠后一些,舌尖后音性质更明显;开口呼字中hʃ往往靠前些,带上舌尖前音hs色彩。 心邪生(船)书(禅)母与胡居亮发音一致。下文称博爱王型 。
王洪君先生(2007)分析过山西方言中知庄章组声母读音的三大类型后认为,I型(知庄章两分但知二庄入精)不可能是II型(知庄章合一但与精组对立)的早期阶段,但考虑到I型、II型在地域上的分布,III型(知庄章精合一的方言)大多应该是从I型发展来。我们赞同王先生的观点,并认为博爱型(知庄章精合一)就是在孟武型、怀庆型(知庄章两分但知二庄入精)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博爱县1927年才从沁阳分出,其精知庄章组的早期形式应该与沁阳一致。
因为每个孕妇,需要一个护士。因为每次进行床边护理大概需要三十分钟,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他们怎样安排工作和合理配置每个护士的岗位。此外,在冬季,产妇和婴儿床边护理是必需的,病房温度必须达到一个稳定的值。所以,还应该增加便携式红外辐射加热器,使孕妇病房冬季不再寒冷。和普通的模式比较,床边护理新型妇产科护理的模式。
博爱胡方言与怀庆方言相比,相同之处是:1)开口精知二庄声母读舌尖前音hs;2)精组合口字声母读舌尖前音hs。不同之处是:1)博爱话中开口知三章读舌尖前音hs;怀庆方言这部分开口字读hʂ;2)博爱话中知庄章组合口字读舌尖前音hs;怀庆方言这部分合口字读hʂ。
7.2 博爱型开口字声母演变初步分析
乍一看怀庆型“开口知三章”并入“开口精知二庄”读hs,即发展成今博爱胡型开口。图示如下:
图5 怀庆型开口向博爱胡型开口的演变
但上述模式解释博爱王似乎行不通,博爱王型开口更像是怀庆型“开口精知二庄”hs与“开口知三章”hʂ,各自向hʃ靠近合流的结果,博爱话合口字精知庄章组声母的合流方式也可以为此论断提供旁证,后文会详细分析原因。图示如下:
图6 怀庆型开口向博爱王型开口的演变
7.3 博爱型合口字声母演变分析
文章至此,我们先对博爱开口字前声母演变搁置不提。下面来看合口字前声母的演变。
(4)保留um弧线,连接mn线段,ny线段,yx线段,保留xv弧线,再将除A 、B中心线及φe圆以外的线删除,再在x处倒Rs=1.5的圆角,得图6。
博爱话精组合口字声母与知庄章组合口字声母的合并要复杂一些。我们注意到,博爱话心邪生(船)书(禅)合口字声母均为f,如:
素遇合一心fu13数遇合三生fu13恕遇合三书fu13树遇合三禅fu13碎蟹合一心fei13穗止合三邪fei13
这说明在心邪生(船)书(禅)合口字“f”母出现前精知庄章组合口字声母已经合流。张成材先生(2000)统计了汉语方言中pf pfh的分布范围,包括“陕西西安、长安、周至、韩城等11个点;山西临汾、洪洞、浮山、安泽等22个点;甘肃兰州、皋兰、白银等6个点;山东枣庄、滕县、泗水等4个点;湖南慈利1个点”。这些地点均为中古合口三等韵逢知照组读pfu pfhu。生(船)书(禅)合口字声母读f的演变与上述一样。由此可见,博爱方言心邪生(船)书(禅)合口字声母读f前,必然经历了精组合口声母并入知庄章组合口声母的演变。
观察比较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和生活方式改善情况。
关于博爱王、博爱胡读音先后顺序,博爱胡遇合三知系字还保留hʃ的读音,这应该是hʃ在博爱胡中的残存。我们认为,把hʃ(博爱王)作为向hs(博爱胡)演变发展的中间过程,便于说明在博爱话合口字中精组声母与知庄章组声母合流的情况下,如何变成了舌尖前音hs。
风影突然从天而降,让红琴欣喜若狂,只是眼下被生孩子的痛苦与面对他时那种罪孽深重的负罪感掩盖了。孩子生下来了,是个女婴,红琴真想将她摔死,或者丢在山野喂狼,被风影拦住了。罪不在孩子,如果将她弃之荒野,岂不也是一桩罪孽?红琴不停地淌着泪水,似有满腹的委屈与幽怨要倾诉,可全化作了这怎么流也流不完的泪水。哭了一阵子,她终于开口了,问他这些年都去哪里了,怎么这样的冷酷无情?七七四十九个结一个也没有打上,还害得她……她可是天天来这里等他,真是痴情女子负情汉。说到这里她忽然笑了起来,他是一个出家的和尚,要笑也只能笑自己痴,怎么能够要求一个僧人与自己结尘世情缘呢!
此外,今博爱王单字音读u-类,语流中经常读ʂu-类,博爱胡语流中也有这种表现,只是较博爱王少很多。单字音发展速度往往较语流中快一些,基于此,我们认为精知庄章组合口合流时的初始音值为ʂu-类,这对接下来的分析很重要。(9) 据笔者调查,无论是河南孟州、陕西关中一带开口一等韵i介音的滋生,还是孟津一带阳平调与上声调的合并,亦或是博爱、济源一带高元音的后裂化现象,均是先体现在单字音中,继而扩展到语流音中。
接下来要弄清“心邪生(船)书(禅)”合口字读“f”母的演变缘由。不过在这之前,我们需要首先弄清知系合口字声母读pf pfhf的演变,白涤洲(1954:6)、Forrest(1959)、桥本万太郎(1962)、王临惠(2001)、张世方(2004)、张双庆和邢向东(2012)等对此做过专门研究。
张世方先生(2004)认为,知系今合口呼字声母的唇齿音化是由介音u的强摩擦化引起的。u虽是后高元音,但它的发音同时关涉双唇动作,而摩擦化可能使元音辅音化,并且摩擦化所造成的发音负担可能由双唇或唇齿分担,这样介音由于摩擦化所形成的新的发音特点最终会影响声母,声母为了适应介音的这种特点,发音部位会逐渐前移,变成带有摩擦的、发音部位靠前的新声母。演变过程如下:
张双庆和邢向东先生(2012)的论述更为细致。两位先生把陕西关中方言40多个点的读音联系起来,理清了今关中方言知系合口字两类特殊演变的音变过程,其中B类就是知系合口字今读pf pfhf的演变过程,演变过程如下:
我们认为以上先生的论述都有道理。博爱话“心邪生(船)书(禅)”合口字读“f”的演变起因,实际上出于u/发音时双唇作用的增强。正如张世方先生所言,u虽是后高元音,但它的发音同时关涉双唇动作。u双唇作用加强往往表现为圆唇度的减小(即uc),出现u的擦化特征(即ucβ)。而实际上u圆唇度减小时,往往出现上齿靠近下唇的情况,这样就为稍带唇齿化的uc的出现营造了环境。实际上,今博爱话中u的实际发音为uc或ucβ,以uc为多,这从博爱胡的发音中可以明显听出。上述变化也会带动声母唇化或唇齿化的演变,如博爱南乡话“姑”读pucβ,u就带有较强擦化。对于声母而言,ʂu- su-合流初期,会向彼此音值相近的ʃʂuc-靠拢演变,这在今博爱王语流中还有体现,继而ʃʂ又向ʃ演变,博爱王单字读音就是其最好体现。伴随唇齿成分的加强,不圆唇的uc也会伴随变读;舌叶成分ʃ也会减弱,唇齿声母会逐渐加强,也就是说声母发音部位继续发生前移。待舌叶成分完全消失后,就出现了f的读音,这种变化是对单元音韵母而言的;而对于介音(u介音的一种变体)的韵母而言,会与声母f形成声介合一的形式(王临惠2001;张双庆和邢向东2012),其表像是f不与介音相拼,介音消失掉。的演变与u相似,只是第一步前化演变为圆唇度低的c,随着唇齿成分的增强,ʃʂc演变成ʃ,最终变为f。详细演变过程见图7:
图7 博爱话心邪生(船)书(禅)合口字读“f”的演变过程
至此,博爱话合口字中精知庄章组的演变见下页图8。
为什么博爱话只有擦音变化,塞擦音不变呢?这可能与塞擦音h的性质与擦音ʃ的性质不同有一定关系。前文已经论述博爱、济源、沁阳,甚至是淇县、卫辉、辉县也是塞擦音声母h大部分已经变成舌尖后音h的情况下,擦音声母s依然保留舌尖前音。擦音声母与塞擦音声母变化不同步,这种差异在豫北地区广泛存在。(10) 王临惠先生(2013)认为豫北淇县、鹤壁、卫辉、沁阳等地方言擦音的发展速度快于塞擦音,桑宇红(2010)认为大部分方言擦音的发展速度快于塞擦音,其中一个重要的证据就是擦音ʂu变fu,先于塞擦音uhu变pfu pfhu。王先生认为豫北晋语中发生的精知庄章组字的演变是由舌尖后音hʂ变舌尖前音hs,豫北晋语不少方言中精知庄章组读h ʂ s,正是ʂ向s演变的证据,是hʂ这一组音变化的起始阶段。我们的观点与二位先生不一致,恰恰相反,我们认为这是hs向hʂ变化的过程,擦音s变化较慢。与焦作相邻的山西晋城话近百年来的精知庄章组声母的发展也支持我们上述论断(原慧艳2014),不能以hʂ中ʂ变f的速度快为由,就认为擦音演变速度任何时候都快于塞擦音。笔者就此问题与江敏华先生讨论时,江先生也认为ʂu→fu类、ʂ→s或s→ʂ类的演变为不同演变,各自有自己的演变方式和速度,在上述两类演变中认为擦音演变速度均快于塞擦音演变速度是不恰当的。
图8 孟武型合口到博爱王、胡型合口的演变
7.4 对博爱胡型开口字声母演变的反思
事实上,前文我们对博爱胡型开口演变进行分析时,认为博爱胡开口系怀庆话“开口知三章”并入“开口精知二庄”的结果,仅仅是用怀庆型开口呼字声母与博爱胡开口呼字声母进行比较得出的,这是结果与结果的比对,其中演变的具体过程,我们并未看到。而通过对博爱王型开口的分析,我们注意到这种演变应该是“开口精知二庄”与“开口知三章”各自向hʃ靠近合流的结果,至少在合流的初期hʃ是偏向hʂ的(这也与沁阳话开口字向hʂ方向合流几乎一致,只是音值稍有变化,实际上即便是博爱胡居亮的发音,开口呼中hs也是偏靠后些的,显示出其曾经来自偏舌尖后音的痕迹),今天博爱王庆长开口呼字语流中还会出现ʂhʂʃʂ音,支持了我们的上述论断。ʂhʂʃʂ语流中还会出现,单字音中却少见,这绝对不是偶然,说明其是合流早期读音的遗留,由此我们看到了博爱开口字中ʂhʂʃʂ→hʃ的微观演变。
上述分析与我们对博爱胡型开口演变的分析有些矛盾。一个县城之内,同时出现两种演变方向,似乎也是不太可能的,而将其认为是同一种演变的两个不同时间层次,却是可能的。且博爱王型开口演变过程中“怀庆型开口→沁阳型开口”的变化真实存在于博爱周边的沁阳、济源方言之中,(11) 博爱县原为沁阳县一部分,1927年冯玉祥主政河南时将沁阳县东北边一部分乡镇分出,成立博爱县(李英芳1994:1)。我们认为,对同一归属、相邻的博爱、沁阳方言内分析出太多不同的演变规律也是不足为信的。 尤其是济源话近几十年来的变化,为我们观察这种演变提供了绝佳的视角。基于此,我们对博爱开口演变进行重新阐释,即下页图9。
博爱王开口字在语流中,有时表现出读音偏向舌尖后音的情况,我们认为这应该是博爱话开口字合流时的早期状态,记作ʂhʂʃʂ。
可以看出此类音音色带有舌尖前音的色彩也带有舌叶音的色彩。邢向东和张双庆(2014)指出,关中话这类声母尽管发成舌叶音,但其调音器官的位置比一般的舌叶音靠前,与舌尖前音比较接近。我们认为,若以主动发音器官命名,称之为舌叶音更好些。
克鲁格曼、藤田昌久和维纳布尔斯于1999年合著出版了《空间经济学》,提出了两部门“中心-外围”理论,阐述了产业部门增长与空间布局的关系。在空间经济学的传统分析框架下,农业部门是完全竞争,要素不可流动,只有制造业部门具有垄断竞争和要素自由流动的特征。在这样的经济学假设前提下,空间布局就形成以制造业集聚的经济中心,农业部门形成均匀分散布局的腹地外围;同时,制造业集聚具有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基础-乘数效应,从而空间集聚本身能够促进制造业呈倍数增长,放大制造业的增长效应。
图9 博爱王、胡型开口演变的重新阐释
我们截取博爱王(单字音或语流中)四个sʂ与a相拼的音节,通过观察辅音过渡音征(音征一般以同元音F2和F3相连的两个共振峰流程为主要信息,称为T2、T3),能够发现博爱语音中sʂ确实有小的区别,详见图10。
图10 博爱sa、ʂa音节声波和宽带共振峰图
从图中各音节辅音到元音的过渡音征可以看出,sa中辅音转向元音的过程中音征T2呈现降渡,而hʂa中辅音转向元音的过程中音征T2基本呈现平渡。
陕西关中方言也多有舌音与“龈脊—龈脊后”部位形成阻碍的塞擦音、擦音,这类音张维佳(2002:77)、孙立新(1995,2008等)、王军虎(2001)记作舌尖前音,如:
怀庆型中开口知三章并入开口精知二庄字读hs,即发展成修武型。图示如下:
商县:砖an|追ei|虫h|搓ho|书s|水sei
在共读的实践中,新教育强调父母与教师应该成为孩子的阅读榜样与伙伴,倡导校园里的师生共读,教师之间的专业共读。在新教育的学校里,教师、学生、父母之间每天的共读活动,以及共读以后的共同交流,使得亲子、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得以实现,相互的认同接纳感增加,并且使得教育教学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凤翔:砖ã|追ei |虫h|吹hei|书s|水sei
户县:砖an|追ei|虫h|吹hei|书s|水sei (王军虎2001)
自然答案生成基于原始序列(问题)和匹配事实,预测输出序列。首先介绍序列生成模型的基础,然后介绍本文提出的前后向序列生成模型,最后对训练过程进行描述。
张双庆和邢向东(2011,2012)主张记作舌叶音,如:
咸阳: 缀uei|最uei|吹huei|睡ʃuei
事实上,博爱王型hʃ发音时舌叶与“龈脊-龈脊后”部位(龈鼓起的部位称龈脊)形成阻碍,而非舌叶(12) 当我们合上嘴舌尖顶到下齿背时,从上面龈脊中点往下投影,在舌头上留有一个投影点。通过此点画一横线,然后从这横线向前向后拓展2~3毫米,这样一条大约5~6毫米的横带就是舌叶(朱晓农2010:112)。 与龈后形成阻碍(这是一般所说的舌叶音),与英语和法语比较,博爱话舌叶音被动发音部位要靠前些。(13) 博爱话的舌叶音与广州话、金华话相似。广州话和金华话舌叶音发音部位比较靠前,英语和法语比较靠后,而且往往同时圆唇(林焘和王理嘉 2013:60)。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博爱话hʃ音色兼具有舌尖前音和舌叶音的特征,实际音值记作shsʃs。
一般而言,北京话hʂ发音时系舌尖或舌下卷起与硬腭前部接触形成阻碍。当舌尖卷起动作逐渐减小后,就会形成舌尖翘起与“龈脊-龈脊后”成阻形成的hʂ,怀庆、孟州、获嘉、修武等地的hʂ正是此类;翘舌动作进一步减弱,就出现了舌叶微翘,舌叶与“龈脊-龈脊后”部位成阻发出的hʃ。博爱王型hʃ成阻部位进一步稍稍前移,就出现博爱胡型hs。通过上述分析,无论开口演变,还是合口演变,博爱王的时间层次都会早于博爱胡,即hʃ→hs。
此外,hʃ作为向hs演变的过渡,还能解释豫北晋语其它方言的一些语言现象。如新乡(开口呼韵母前)、风泉(洪音韵母前)等地舌尖前音hs发音时多带舌叶音成分。那么这种舌叶音是从哪里来的呢?把hʃ作为向hs演变发展的过渡,能够较好地解释这种现象(即hʃ向hs演变中的舌叶音遗留)。其实在豫北晋语安阳话中,张启焕等先生(1993:224-249)上世纪50年代末的调查记音显示洪音字中精知庄章组为hʃ,而笔者2012年对此类音的记录为ʃhʃsʃ(发音人时年68岁),反映出安阳话中近些年来两到三代人读音的变化,这也是hʃ向hs演变发展的最直接证据。
至此来看,图8、图9的分析应该是比较确切的。图8中“孟武型合口”到“博爱王型合口”的演变,图9中“怀庆型开口”到“博爱王型开口”的演变,可能正是现阶段豫北晋语“精知庄章组”声母演变的总根源。事实上,豫北晋语区hʃ发音部位由于靠近hs和hʂ,因而总显得不太稳定,这也可能是我们很少看见其缘故。但把“hʃ”作为联络点,确实既便于对hs音的来源作出解释,又便于对hʂ音的来源作出解释。上述三类音之间的演变关系可表述如下:
8 90年前怀庆方言与今修武(赤庄)方言比较
修武(赤庄)精知庄章组字在开口呼韵母前读hs,在合口呼韵母前读hʂ。下文称为修武型 。其中s仍有极个别出现s/ʂ两读均可的状况。
根据我们的调查修武城关方言精知庄章组字读音类型与孟武型一致,《修武县志·方言》(薛垂义1986: 673-684)也是这样记载的。赤庄的发展更快一些,这说明我们以怀庆方言为参照来透视今修武赤庄话的演变是合适的。
赤庄话与怀庆话相比,相同之处是:1)精知庄章组合口字读舌尖后音hʂ;2)开口精知二庄字读舌尖前音hs。不同之处是:赤庄话中开口知三章字读舌尖前音hs;而怀庆方言这部分开口字读hʂ。
孟州、武陟话与90年前的怀庆方言相比,相同之处是:1)开口精知二庄字都读舌尖前音hs;2)开口知三章、知庄章组合口字读舌尖后音hʂ。不同之处是:精组合口字在孟州、武陟今读舌尖前音hs,90年前怀庆方言读舌尖后音hʂ。把二者不同之处进行比较,也就看清了它们之间的发展演变过程(下同)。
咸阳城区:朱|砖ã|吹ei|书s|唇s(孙立新1995)
2011年,拉加德的仕途又一次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这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总裁、法国人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由于在纽约面临性侵犯刑事指控而辞职后,身为法国财长的她成为这一职位的角逐者。一开始,她的候选人身份并不受新兴国家成员国的接受,但经过一番纵横捭阖,拉加德成功说服了多数成员国。2011年6月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宣布拉加德出任总裁,任期5年。2016年2月19日,IMF宣布拉加德连任。
图11 怀庆型向修武型的演变
上述演变可简化表述为:
根据单位及人员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保证信息流通正常,积极制定一整套完整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相关护士集中学习,不断提高急救技能、急救知识等,并提高危机意识,促进急救护士综合水平的提高,并由专人负责危机质量管理。
怀庆型修武型
9 结语
为了更加清晰地看出上述各种方言与怀庆方言的对应关系,今按“开口精知二庄、开口知三章、合口精组字、合口知庄章组”的顺序将孟州、武陟、怀庆、济源、沁阳、博爱、修武赤庄等七种方言中精知庄章组声母洪音前的读音整理如下,见表6。
表6 孟州、修武等方言与怀庆方言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的读音对应关系
我们以X、Y、Z表示相邻的三个阶段,则X>Y>Z(“>”表示早于)。孟武型处于怀庆型的前一阶段,其他济源、沁阳、博爱、修武赤庄读音类型均是在孟武型、怀庆型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以组声母分立、合流而论,这种发展关系可以用树形图表示如下:
图12 怀庆地区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读音类型演变树形图
从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读音合流程度看,Z1合口字声母合流为一组音值,而开口字声母尚未完全合流为一组音值;Z2合口字声母、开口字声母各自已合流为一组音值,但二者音值不同;Z3整个洪音字声母全部合流成一组音值,合流程度最高。整体来看,合口字声母较开口字声母合流的时间更早。
这里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沁阳和博爱都是处于Z3阶段,前者是向卷舌声母演变,而后者却是向舌尖声母演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演变呢?正如前文所言,沁阳话合口字先行演变成组,这与介音u的发音部位靠后有一定关系,开口字演变成组的时间要晚,在开口字合流的过程中出现了组、组音值的自由变读阶段(这种现象济源很普遍,沁阳申中仍有残留),最终由于组已占据合口呼的位置且音系中力量更强大一些带领开口呼字全部向组演变。
传统的发酵纳豆,带有令中国消费者很难接受的 苦味和氨味,因此在中国的市场上销售很少[5-8],一般在一些日资超市才能见到,但是销售情况也并不理想。本实验通过菌种选择、改善C/N、辅料添加等方法来考察不同处理对纳豆风味的影响,以期去除纳豆特有的氨味,生产出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纳豆产品。
博爱话组、组的合流形式有些不同,从现有材料看二者合流后出现一种新的与组、组均接近的ʂ组音,后经历了ʂ组→组→组的演变。晋城与济源、沁阳、博爱相邻,上世纪初高本汉调查凤台(今晋城)话精知庄章组字全部合流读组,今天晋城话精知庄章组字读组,这种组→组的演变令部分学者对高本汉的记音表示怀疑,我们认为这或许与当时组音的实际发音没有那么靠前,可能是接近组舌叶音有关,如果这样组→组的演变就很好解释了。实际上晋东南、豫北一片组、组、组发音部位很接近,组明显靠前一些,且卷舌程度较低(王临惠2013),部分地区以组作为中转枢纽发生组→组或组→组的演变都是比较正常的。
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达盖尔把银版摄影法技术公布于世,此项发明在社会界引起巨大的轰动,摄影术由此诞生。摄影术就是通过专门的手段记录事情发生的瞬间的艺术行为。摄影分为静态摄影和动态摄影。静态摄影即图片摄影,动态摄影即影视摄像。
最后,基于上述章节分析,我们对怀庆故地精知庄章组声母近年来演变的过程进行归纳,详见图13。(15) 图13中虚线表示可能的演变。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博爱方言组、组合流的具体过程是,两组音同时向ʂ组靠近。这从博爱王的真实发音中可以看出。博爱话中组、组合流后目前能看到的最早音值就是ʂ组音。审稿专家指出:是否可以说,博爱王与博爱胡之间的演变是hʂ(沁阳)→ʂhʂʃʂ→shsʃs(博爱王)→hs(博爱胡)呢?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我们在演变图例图8、图9中组、组合流的初始阶段(目前博爱方言中有语料证据支持)就有“类怀庆型合口ʂu-组”“类沁阳型开口ʂ组”的表述。那么会不会目前能看见的合音初始阶段ʂ组前还有个组呢?我们认为不能轻易否定。但如果刚开始就像济源、沁阳那样的演变组、组归并为组(即组并入组),然后再经历组(沁阳张)→组(博爱王)→组(博爱胡)的演变,博爱话的演变链条就会长出许多,因此可能性要小一些,本文仅作为另一种可能列出,用虚线表示。
图13 怀庆故地精知庄章组声母近年来演变过程图
参考文献
Bai, Dizhou(白涤洲). 1954. Guanzhong Fangyin Diaocha Baogao 关中方音调查报告 [A Report on a Survey of the Guanzhong Dialects ’Pronunciation ]. Beijing:Zhongguo Kexueyuan 北京:中国科学院 [Beij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ang, Song-Hing(张双庆), & Xiangdong Xing(邢向东). 2011. Guanzhong Liquan fangyan yinxi ji shengdiao dui yuanyin kaikoudu de yingxiang-Jian lun Guanzhong ji Xibei fangyan diaocha zhong de yinwei chuli yuanze 关中礼泉方言音系及声调对元音开口度的影响——兼论关中及西北方言调查中的音位处理原则 [Effects of the phonological system and tones on the vowels’ degree of openness of Liquan dialect in Guanzhong: Concurrently dicussion on the principles phoneme determination in Guanzhong]. Yuwen Yanjiu 语文研究 [Linguistic Research ] 2011.2:13-14.
Chang, Song-Hing(张双庆), & Xiangdong Xing(邢向东). 2012. Guanzhong fangyan guzhixi hekouzi de shengmu leixing ji qi yanbian关中方言古知系合口字的声母类型及其演变 [Patterns and evolvement of the pronunciation of MC zhi group with hekouhu finals in Guanzhong dialects]. Fangyan 方言 [Dialect ] 2012.2:119-121.
Chen, Pengfei(陈鹏飞). 2004. Yubei Jinyu Yuyin Yanbian Yanjiu 豫北晋语语音演变研究 [Studies on the Phonetic Evolution of Jin Dialects in North He ’nan ]. Yanji:Yanbian Daxue Chubanshe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Yanji:Yanbian University Press].
Forrest, R. A. D. 1959. Xi’an de pf, pfh 西安的pf, pfh [The pf & pfh initials in Xi’an dialect]. Yuyanxue Luncong (diyi ji ) 语言学论丛(第一辑) [Essays on Linguistics (1)], trans. by Dafu Zhou(周达甫), 213-214. Shanghai:Shanghai Jiaoyu Chubanshe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Shanghai:Shanghai Educational Publishing House].
Hashimoto, Mantaro(桥本万太郎). 1962. Jinyu de chunchi secayin he cayin晋语的唇齿塞擦音和擦音 [Labio-dental afficate and fricative in Chin dialect], trans. by Ning Lao (劳宁). Yuyanxue Ziliao 语言学资料 [Linguistic Information] 1962.9:22-23.
He, Wei(贺巍). 1981. Jiyuan fangyan jilüe济源方言记略 [The outline of Jiyuan dialect]. Fangyan 方言 [Dialect ] 1981.1:13-24.
He, Wei(贺巍). 1989. Huojia Fangyan Yanjiu 获嘉方言研究 [Studies on Huojia Dialect ]. Beijing: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务印书馆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Karlgren, Bernhard(高本汉). 1994. Zhongguo Yinyunxue Yanjiu 中国音韵学研究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 ], trans. by Yuen-Ren Chao (赵元任), Changpei Luo(罗常培), & Fang-Kuei Li(李方桂). Beijing: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务印书馆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Li, Yingfang(李英芳). (ed.) 1994. Bo ’ai Xianzhi 博爱县志 [Bo ’ai County Gazetteer ]. Beijing:Zhongguo Guoji Guangbo Chubanshe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Beijing:China International Radio Press].
Lin, Tao(林焘), & Lijia Wang(王理嘉). 2013. Yuyinxue Jiaocheng (zengding ban ) 语音学教程(增订版) [A Course in Phonetics (enlarged edition )]. Beijing:Beijing Daxue Chubanshe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Sang, Yuhong(桑宇红). 2010. Zhonggu zhi-zhuang-zhang zu zi zai xiandai fangyan zhong de cayin youli xianxiang中古知庄章组字在现代方言中的擦音游离现象 [On the wandering quality of initials of the zhi-zhuang-zhang groups in modern dialects]. Yuyan Kexue 语言科学 [Linguistic Sciences ] 9.4:424.
Shi, Yanfeng(史艳锋). 2008. Mengzhou fangyan zhong de rusheng孟州方言中的入声 [The entering tone in Mengzhou dialect]. Ankang Xueyuan Xuebao 安康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 ] 20.6:32-35.
Shi, Yanfeng(史艳锋). 2017. Yubei jinyu de erhua 豫北晋语的儿化 [Er diminutive of Jin dialects in North He’nan]. Yuyan Yanjiu 语言研究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 37.1:63.
Song, Zhidao(宋志道) , & Haiyan Song(宋海燕). 2002. Mengzhou Shihua 孟州史话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Mengzhou ]. Xianggang:Tianma Tushu Youxian Gongsi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Hongkong:Tianma Book Co., Ltd].
Sun, Lixin(孙立新). 1995. Xianyang Shi fangyan yuyin tedian zongshu咸阳市方言语音特点综述 [A summary of the phonetic features in Xianyang dialect]. Xianyang Shizhuan Xuebao 咸阳师专学报 [Journal of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 10.1:36.
Sun, Lixin(孙立新). 2008. Xianyang fangyan tongyin zihui咸阳方言同音字汇 [The homophony syllabary of Xianyang dialect]. Xianyang Shiyuan Xuebao 咸阳师院学报 [Journal of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 23.3:82-89.
Wang, Hongjun(王洪君). 2007. Zhongyuan Yinyun zhi-zhuang-zhang shengmu de fenhe ji qi zai Shanxi fangyan zhong de yanbian 《中原音韵》知庄章声母的分合及其在山西方言中的演变 [The zhi-zhuang-zhang initials of Zhongyuan Yinyun and their postreior changes in Shanxi dialects]. Yuwen Yanjiu 语文研究 [Linguistic Research ] 2007.1:1, 6-7.
Wang, Junhu(王军虎). 2001. Shanxi Guanzhong fangyan de lei yunmu 陕西关中方言的类韵母 [The -type finals of the Guanzhong dialect in Shaanxi province]. Fangyan 方言 [Dialect ] 2001.3:250-251.
Wang, Linhui(王临惠). 2001. Jinnan fangyan zhi-zhuang-zhang zu shengmu yanjiu晋南方言知庄章组声母研究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nitial consonants and zhi-zhuang-zhang in Jinnan dialect]. Yuwen Yanjiu 语文研究 [ Linguistic Research ] 2001. 1:55-56.
Wang, Linhui(王临惠). 2013. Jin Yu liangsheng Taihang shan yanlu fangyan zhi-zhuang-zhang shengmu de yanbian 晋豫两省太行山沿麓方言知庄章声母的演变 [Evolvement of the MC zhi, zhuang and zhang initials in the dialects along the Taihang Mountains in Shanxi and He’nan provinces]. Fangyan 方言 [Dialect ] 2013.3:277, 275.
Xing, Xiangdong(邢向东), & Song-Hing Chang(张双庆). 2014. Guanzhong Dongfu fangyan gu zhi-zhuang-zhang zu hekouzi yu jingzuzi heliu de neiwai yinsu关中东府方言古知庄章组合口字与精组字合流的内外因素 [The inside and outside factors of the confluence of ancient zhi zhuang zhang group with hekouhu and jing groups in Dongfu dialect of Guanzhong]. Yuyan Yanjiu 语言研究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 34.1:44.
Xiong, Zhenghui(熊正辉). 1990. Guanhuaqu fangyan fen de leixing 官话区方言分的类型 [The types to distinguish and in Mandarin dialects]. Fangyan 方言 [Dialect ] 1990.1:5.
Xue, Chuiyi(薛垂义). (ed.) 1986. Xiuwu Xianzhi 修武县志 [Xiuwu County Gazetteer ]. Zhengzhou:He’nan Renmin Chubanshe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Zhengzhou: He’n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Yuan, Huiyan(原慧艳). 2014. Jincheng fangyin shengmu bainianlai de yanbian晋城方音声母百年来的演变 [The evolution of initials in Jincheng dialect over the past century]. Jinzhong Xueyuan Xuebao 晋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 ] 31.6:93-94.
Zhang, Chengcai(张成材). 2000. Hanyu fangyan zhong [pf] [pfh] de fenbu fanwei 汉语方言中 [pf] [pfh]的分布范围 [The distribution of [pf] and [pfh] in Chinese dialects]. Yuwen Yanjiu 语文研究 [Linguistic Research ] 2000.2:62.
Zhang, Qihuan (张启焕), Tianfu Chen(陈天福), & Yi Cheng(程仪). 1993. He ’nan Fangyan Yanjiu 河南方言研究 [Study on He ’nan Dialects ]. Kaifeng:He’nan Daxue Chubanshe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Kaifeng:He’nan University Press].
Zhang, Shifang(张世方). 2004. Zhongyuan guanhua zhixizi du chunchiyin shengmu de xingcheng yu fenbu中原官话知系字读唇齿音声母的形成与分布 [The origi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abio-dental initials of zhixi in Zhongyuan Mandarin]. Yuyan Kexue 语言科学 [Linguistic Sciences ] 3.4:11-12.
Zhang, Weijia(张维佳). 2002. Yanhua yu Jingzheng -Guanzhong Fangyan Yinyun Jiegou de Bianqian 演化与竞争——关中方言音韵结构的变迁 [Evolution and Competition :The Change of Phonological Structure in Guanzhong Dialect ]. Xi’an:Shanxi Renmin Chubanshe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Xi’an:Shaan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Zhu, Xiaonong(朱晓农). 2010. Yuyinxue 语音学 [Phonetics ]. Beijing:Shangwu Yinshuguan 北京:商务印书馆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The Evolution of the Jing -Zhi -Zhuang -Zhang Initial Groups Before Finals of Big Aperture in the Former Huaiqing Area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Huaiqing Dialect 90Years Ago and the Modern Dialects in What Used to the Huaiqing Area
Shi Yanfeng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Abstract The monograph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 written by Bernhard Karlgren recording the phonology of Huaiqing(怀庆) dialect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has provided us with excellent reference in the study on phonological evolution in what used to be the Huaiqing area which currently encompasses the cities or townships of Mengzhou(孟州), Wuzhi(武陟), Jiyuan(济源), Qinyang(沁阳), Bo’ai(博爱), Xiuwu(修武), among other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jing-zhi-zhuang-zhang(精知庄章) initial groups before big-aperture finals. By comparing the dialects in Mengzhou, Wuzhi, Jiyuan, Qinyang, Bo’ai, Xiuwu with the Huaiqing dialect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paper sketches out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for the jing-zhi-zhuang-zhang initial groups before big-aperture finals in relation to the Huaiqing dialect.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Mengzhou-Wuzhi type was locat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Huaiqing type, with other dialects in Jiyuan, Qinyang, Bo’ai, Xiuwu, etc., being the subsequent developments based on the Mengzhou-Wuzhi type and the Huaiqing type.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whole chains of recent-year evolution of the jing-zhi-zhuang-zhang initial groups before big-aperture finals in the former Huaiqing area.
Keywords Huaiqing; the original part of Huaiqing area; the jing-zhi-zhuang-zhang initial groups; evolution
[收稿日期] 2017年10月25日 [定稿日期] 2018年8月23日doi:10.7509/j.linsci.201808.032297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YY009)的阶段性成果,初稿曾蒙李壬癸、邢向东、吴瑞文先生指正,文中涉及的部分问题笔者曾向江敏华先生请教,受益良多,《语言科学》编辑部和匿名审稿专家详细审阅了本文,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谨致谢忱!
中图分类号 H1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9484( 2019) 05- 0517- 18
作者简介
史艳锋,男,1982年生,河南孟州人。文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方言学与历史语言学,曾在《语言暨语言学》《语言科学》《语言研究》《励耘语言学刊》等刊物发表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