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课例研究
□林杏雯
〔摘要〕 人际交往能力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小学德育的关注点。本文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借助提升人际自我觉察、训练人际交往技能、发展人际认知思维水平、注重综合应用等四个方面的课例,探索在小学班会课中如何有效地开展人际交往主题教学活动。
〔关键词〕 小学中高段;人际交往;课例研究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德育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认识自我、尊重生命、人际交往、情绪调适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本文以小学中高段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为研究对象,借助具体课例,探索该主题如何在小学班会课中有效地开展。
一、强调提升人际自我觉察的教学课例
(一)设计理念
自我觉察通常是改变的开始。本课作为人际交往主题的起始课,通过引导学生对现状的自我觉察,发现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产生改变的动机。自我觉察是格式塔疗法的核心。觉察的过程中,个体与环境做良好的接触,以经验内在的冲突,统整人际的各个方面,借着觉察,个体发现真实的自我,重新整合自己,调整人际状态。觉察意味着改变的可能性,个体必须先觉察到,才可以做选择,也才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觉察是改变的开始。小学中高段学生虽然认知发展日趋完善,但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不足,遇到人际问题,倾向于外归因——撇清自己,因此“内观”教育就显得较为重要。
(二)案例:我为沟通把把脉(节选)
【我的沟通状态】
1.引导语:在刚才的游戏中,同学们都有不同的表现,有的同学比较拘谨,有的比较自然,还有的同学很有创意。人和人的交往也一样,与不同的人交往,你的沟通方式是怎样的?如果人际沟通满意度总分为5分,你与不同的人沟通可以打几分?
毛氏“文缘世降”说意识到了文学与时代之间存在联系,并且注意到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并不是同步的,“元未亡而已见南曲”,便是这种不同步的表现之一。但将这种联系必然化绝对化,是不可取的。实际上,时代的变化只是影响文学的一个因素,并不是其决定性因素,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才是最根本的因素。这种文学发展观多少带有一种厚古薄今的意味,早在《庄子·外物》中就有:“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厚古薄今由来已久。这并不是对自身的一种妄自菲薄,而是虚心的反思自身的不足,希望自身的文学成就不至于落于古人之后,带有一种文学复古的意味。正是在这种意识的促使下,毛氏提出了另一文学主张“稽古日新”,主张向古人学习。
2.提问:你的总分是多少?最高分和最低分分别是多少?
3.小结:观察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很多同学都有相同的情况)
【萨提亚五种沟通类型】
1.过渡: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有五种典型的沟通方式。
2.模拟体验:出示人际沟通类型(讨好型、责备型、领导型、打岔型、一致型),通过身体雕塑感知体验。
3.引导:这种沟通方式带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想法?你预测对方会有怎样的反应?
4.学生自我探索:写一写你跟爸爸、妈妈、同学、好朋友、老师的沟通属于什么类型?自己大多数时候属于哪种类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三)案例简评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通过沟通满意度测验和萨提亚五种沟通类型的体验来唤起学生的自我觉察。沟通满意度的测验旨在使学生觉察自己的沟通现状,发现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教师引入萨提亚的五种沟通类型,引导学生觉察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以及改善的具体方法。这一部分是通过行为雕塑来完成的,因为身体的觉察往往比认知更加真实、深刻。人们的沟通方式通常源于原生家庭,是我们最熟悉的,但并非一定是我们想要的。学生通过两个人合作塑造各种沟通雕塑,体验典型的沟通类型,觉察自己原有的沟通模式并做出最佳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认真体验,做出改变,这种改变源于学生的内动力。
二、着重训练交往技能的教学课例
(一)设计理念
人格品质是影响人际吸引力的最稳定的因素之一。美国学者安德森研究了影响人际关系的人格品质,排在序列最前面、受人喜爱程度最高的六项人格品质是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它们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同真诚有关。对这一部分内容,我们主要通过行为训练的方式,解构成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人际交往中积极行为的体验。
预算会计支出类科目“投资支出”与增设的预算会计收入类科目“投资预算收入”在核算口径上相互对称,前者核算取得货币资金投资的实际支付成本,后者核算货币资金投资成本的收回,更贴切地体现预算会计收付实现制的核算基础,更清晰地反映货币资金投资的资金运动轨迹。
(二)案例:魅力行动
观看录像:篮球风波
在本次课题中,我们以河北地区多所高校为例,对在校大学生及毕业一年内的应届毕业生做了一个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模式选择上,40%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对口校招实现就业选择,继续求学深造的占总抽样人数的27%,主动去应聘有意愿的企业或参加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考试的人数占18%,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及应届毕业生仅有15%。在自主创业部分中,26.7%的大学生选择从事或打算从事与共享经济领域相关的创业项目,即共享经济领域创业大学生占总体抽样人数比例为4%,课题中调查整理得到大学生就业模式现状如图1所示。
首先,一经发现有生猪发病,则应当立即将病猪与其他猪群进行隔离,并针对猪舍进行严格、彻底的清理,消除疾病对其他生猪所产生的潜在威胁。倘若发现该疾病存在扩散、感染的趋势,则应当将产生类似症状的病猪进行严格隔离,并针对饲养环境、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洁与消毒,还要针对运输工具、饲养用具以及饲养服等进行全面消毒。此外,针对发病死亡的尸体、病猪排泄物以及饲养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弃物也要依照卫生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疫病的再次传播与蔓延。
1.引语:同学们,你最喜欢和怎样的人交朋友?请在“易事贴”上写出一个最重要的特点。然后,将“易事贴”贴在自己身体的任何一个地方,离开座位找一找伙伴,看到自己喜欢的特点,请给这个同学一个拥抱或握手、打招呼。
在对比3个仿真方案时,需要分别考察稳定状态下导线的应力情况及最大应力状态时导线的应力情况。仿真中导线铝股及芯棒在稳定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如图11所示。
2.学生活动。
3.教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特点都贴在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特点最受大家的欢迎。
4.归类:与学生一起对“特点”进行归类,大致可以分为内在品质、外貌、才能等方面。
5.小结:根据大家提供的信息,看来与人相处,同学们最在乎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行。
【魅力丢在了哪里】
1.面质:看着黑板上大家写的内容,想一想,这些品质我有吗?好像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可是为什么我觉得自己不错,但却没有想象中受欢迎呢?
(1)独立思考、选择并填好表格;
学生1:有的同学把受人欢迎的特点贴在胳膊下面不易被发现,就好像这些受人欢迎的特点平时没有表现出来。
学生2:是啊!有几个同学的字写得很小,我看不到;还有一些同学,他们只给自己的好朋友看。我都不知道他的特点是什么,怎么跟他打招呼?
【魅力行动】
1.过渡:受人喜欢的特点藏起来了别人是发现不了的;同样,不受喜欢的特点,如果能利用好就会成为我们的优势。
我参加过多次县级的科学教研活动,目睹了多位教师的示范教学。为了抓实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每节课上都有实验过程的操作。
2.同桌练习
(3)学生活动并分享。
(三)案例简评
在这个课例中,在对“受人欢迎”的特点的收集与归纳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人格特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学生用“品行”来表达人格特质的内涵,继而产生了认知冲突:这些受人欢迎的品行大家都有,为什么在一个班级中,还是有些同学更受欢迎呢?在此基础上,做完形练习——“我可以把我的特质,用在××地方,这会让我更受欢迎”。最后,通过情景模拟,强化亲社会技能。
三、发展人际认知思维水平的教学课例
(一)设计理念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友谊观的形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际交往。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列举同学间的交往冲突事例并剖析,更新原有的人际交往观念。生活中的许多人际冲突常常是因为个人的非理性思维模式造成的。例如,当一位学生排队时被同学狠狠地撞了一下,该学生认为这个同学是故意的,因此引起愤怒的情绪反应。小学中高段的学生虽然思维发展的广度、深度有了提高,但是在处理人际冲突时,仍有大部分学生习惯性地从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因此,拓宽思维广度,可以避免人际交往中因认知曲解造成的冲突。
(1)破胶剂筛选。取3号样品加入不同破胶剂(相同浓度),考察破胶后脱水率、COD去除率、色度,试验结果见表2。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AP破胶剂破胶效果最好,破胶后COD去除率、脱水率最高,色度最低。
(二)案例:换把椅子坐一坐
【冒险游戏】
1.过渡:假如你带着五种动物一起到森林去,它们分别是猴子、老虎、兔子、狗、大象。随着不断前进,你发现同时带着它们变得越来越困难,情况逼迫你不得不逐一丢掉它们,最后只能留下一种动物陪你,你该如何选择?
要求:
2.点拨:结合刚才的游戏想一想。
(2)小组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
3.情景模拟
(3)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考虑,结果有什么不同?
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且都有他们的理由。
B.发现了两个看问题的角度:一是从自己的角度,如丢掉老虎,因为它威胁到我。二是从他人的角度,如丢掉老虎,因为离开我,它也能生存下来。
1)生源减少。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由于农村人口的涌入而不断增加,本着城市教育质量优于乡村的思想,大量的学生随父母外出读书,大量的农村学校呈“空心化”的状态,农村学校的在校生人数日趋减少,农村教育资源被闲置或浪费成为普遍现象,教育效率极低。以某市C镇为例,各校在校学生数量逐年下降,其中完全小学、普通小学和中心小学的生源数量皆呈下降趋势。有的小学2015年秋季在校生仅83人,为2006年秋季在校生的39.5%。
教师:人们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如果人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和想法,结果会怎样呢?我们走进心理剧场去体验一下。
【心理剧场】
【“逛大街”游戏】
对于广大的英语学习者而言,提高写作能力是他们的追求,良好的英语写作水平象征着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掌握程度。有些人汉语写作水平很高,倚马可待,可是一写到英语作文就语塞。要写好作文,不仅要有过硬的语言基本功,而且还需要具有审题、处理信息、驾驭文章结构、使用各种体裁和安排文章内容的能力。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呢?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的以导师科研为依托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研究生读研动机出现了较大的偏差,教育关系功利化特征明显,造成师生关系异化。
故事梗概:放学后,小东和同学们在打篮球,一不小心,篮球砸到了小西身上。
(1)站在自己的角度(观看片段一)提问:对方会有什么感受、想法和决定?
(2)站在他人的角度(观看片段二)提问:对方会有什么感受、想法和决定?
(4)教师小结:每个小组的意见都不一样。通过大家的反馈,你发现了什么?
(三)案例简评
课堂中,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引发深入思考的基础。教师的认知干预虽然能起到作用,但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他们更需要从自己的实践得出“真知”。因此,本课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和落实都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主动参与游戏活动、主动体验、主动发现新视角。“冒险小测验”是本课的重点,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了对答案的期待。当答案不确定时或与学生的预想不一致,便引起了强烈的认知反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的欲望。
四、注重综合应用的人际教学课例
(一)设计理念
这一类型的活动是建立在前期人际交往基本技能基础上的综合运用。以“寻找隐藏的爱”一课为例,本课汇集了倾听、同理心、表达、拒绝、合作等一系列人际交往基本能力,强调这些基础技能在具体情境中的灵活应用。
(二)案例:寻找隐藏的爱
【沟通汉堡】
对比浓缩前后卤水和透过液的组成,透过液的K,Na,Mg含量占原卤水含量的百分比分别为0.020 8%,0.016 70%,0.008 45%,说明膜蒸馏对卤水浓缩有显著的影响,卤水中的盐几乎截留在了膜的进料侧。测得卤水浓缩后的透过液的电导率是0.048~1.682 ms/cm,对比纯净水的电导率是 0~10 μs/cm,饮用水的电导率是 0~50 μs/cm,一般家用自来水的电导率为125~1 250 μs/cm,实验表明:膜蒸馏实验得到的透过液达到生活用水的标准。
1.练习:小组里呈现一件难以理解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的事。
2.合作完成“沟通汉堡”的每一层,写在海报上。
那老者道:“武当派张真人收有七位弟子,武当七侠中宋大侠有四十来岁,殷莫两位还不到二十岁,余下的二三两侠姓俞,四五两侠姓张,武林中谁人不知。原来是俞三侠,怪不得这么高的功夫。武当七侠威震天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汉堡皮: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生菜”:他们的需要和期待;
随着全球经济新旧动能转化,数字经济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数字经济的规模正在加速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积极拥抱数字化,加速转型升级,重塑竞争优势。自2017年首次向中国市场推出ABB AbilityTM,ABB已为油气石化、汽车、机械、钢铁、交通等行业的数十家企业提供了行业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支持用户实现安全、高效的数据集成和分析,为用户提高绩效和生产效率提供深度洞见。
“果酱”:我们的感受、想法和需要;
“肉片”:我们的共识;
汉堡片头:头脑风暴可供解决的方法;
打包袋:表达“我理解你___________,我想要___________,我有一个主意是___________。
班级分享。
【小结】当我们对父母多了一分倾听和理解,并真诚、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需要,我们就勇敢地为自己创造了一次让父母理解你的机会;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为自己迈出了第一步。
(三)案例简评
教师引导学生注重在倾听的基础上,共情父母的感受和想法,并表达自己的需求,使得孩子与父母避免情绪化的沟通,让彼此的沟通更有效。本课引导学生寻找动物世界中隐藏的爱,再迁移到自己的身上。小组合作,讨论日常亲子矛盾事件。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共赢性问题解决方法并练习表达。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需求,这样的表达是萨提亚提倡的“一致性沟通”,这也正是对之前所学技能的强化应用。
综上所述,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际自我觉察能力、人际交往技能、人际思维发展能力、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典型生活情境,层层递进,让人际交往主题在小学班会课的实际教学中清晰、有层次、系统地开展。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2684(2019)21-0045-03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温州,325000)
编辑/于 洪 终校/梅 婷
标签:小学中高段论文; 人际交往论文; 课例研究论文;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