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人民医院 浙江省 3252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抢救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的控制策略。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室收治的4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统计感染患者例数,分析与医院感染的发生相关的因素,根据高危因素制定控制策略。结果:感染比例较高的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菌;年气管插管等均是急诊抢救室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急诊抢救室感染的发生率高,病原菌种类复杂,高危因素多,对于不同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感染的发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诊;医院感染;控制策略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医院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以往仅治愈疾病方面,对医护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的照顾逐渐提高。而由于抗生素等滥用,医院感染发生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医疗卫生质量。而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1]。本文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4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4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为278例,女性患者为202例,患者的年龄为12~82岁,平均年龄是(41.8±11.6)岁。所有患者在入院前均无感染现象,没有慢性感染疾病史。
1.2方法
通过分析患者的病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发生感染的部位、治疗过程中的操作和用药内容、病原学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这些因素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的关系。
1.3评价指标医院感染的判断按照《医院感染的临床诊治指南》中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对本文涉及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处理,本次研究中的计数治疗采用n及%表示,并用t值进行检验,P<0.05,不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急诊抢救室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急诊抢救室收治的48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有98例,其中感染比较较高的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有18例,占比为28.57%;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28例,占比为18.37%;大肠埃希菌感染有16例,占比为16.33%;流感嗜血菌感染有12例,占比为12.24%;肺炎链球菌感染有2例,占比为2.04%;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有9例,占比为9.18%;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有8例,占比为8.16%,其他真菌感染有5例,占比为5.10%。
3讨论
急诊科是急、重、危患者诊疗及救治的场所,病情急,情况复杂,甚至生命垂危,救治时间紧迫,采用侵入性操作多,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措施,易导致菌群移位。休克、创伤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开放性损伤致血液污染。如果措施不当,极易引起患者之间、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感染。急诊科是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之一,做好急诊科医院感染的控制至关重要。
3.1患者因素
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大多病情急、危、重,多为突然发病、病情突然加重或突发事件等,病情变化快,来诊时间、人数、病种及危重程度均很难预料,因此,随机性大,可控性小,必须积极采取急救措施才能挽救患者生命[2]。急诊科是接触患者的第一线,所以强化急诊室感染管理制度及措施,对提高护理质量,控制医院感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外部因素
(1)侵袭性操作。如中心静脉导管的置入、静脉高营养液的给予、人工气道的建立和机械通气及留置导尿等,极易诱发细菌感染。(2)环境因素。病室不能有效通风、消毒,未严格按病种安排患者,没有有效实行保护性隔离措施等。(3)用具的污染。为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器具,如体温计、氧气湿化瓶、听诊器等,在患者之间反复使用,若消毒不严格,一旦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间接地把病原微生物传播给另一些患者或工作人员而造成交叉感染[3]。(4)药物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菌群失调,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引起条件致病菌感染。
3.3内部因素
护理人员感染观念淡薄,缺乏必要的消毒隔离知识。部分护士无菌观念淡薄,无菌操作不够娴熟。甚至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如抢救患者时,因紧张而未按无菌原则操作,导致抢救器材或药物的污染,这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因素之一[4]。
3.4管理因素
科内缺乏完善的感染管理制度,督导监管不力。
3.5控制策略
①完善医院感染的管理制度,让感染工作者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定期给医务人员进行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了解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并应用考核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急诊科设置专职人员负责感染工作,提高医院对急诊抢救室医院感染的重视。②加强义务人员对医疗器械的消毒管理,尤其是气管插管、麻醉咽喉镜、呼吸机管道、雾化器、其他吸氧装置、吸痰管等器械的火菌和消毒,多有直接碰触患者内部的医疗器械均进行严格火菌处理,尽量使用一次性的器械与耗材。因此,在进行气管插管或是气管切开过程,应严格控制无菌操作。应用于患者皮肤表而的医疗器具也需进行消毒,定期更换,防}卜细菌进入体内引发感染。③加强抢救室的环境卫生,经常开窗进行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外界流通,适当减少家属探视的次数。每天对地而、操作台、桌而进行消毒,及时清理患者的分泌物,垃圾及时清除并进行消毒处理。④在治疗过程中给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的治疗,增强患者抵抗力,针对性的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
综上所述,急诊抢救室感染的发生率高,病原菌种类复杂,高危因素多,对于不同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感染的发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冯笑峰.手部卫生与患者安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8(5):17-18.
[2]王力.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干预前后对比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8(4)48-50.
[3]刘阳.医院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7,8(3):24-26.
[4]马成.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5(2):50-51.
论文作者:戴林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患者论文; 医院论文; 因素论文; 急诊论文; 病原菌论文; 发生论文; 比为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