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下班自由”吗
陈 城
下班之后要不要谈工作?这一灵魂拷问,已经开始困扰新一届大学毕业生了。关于“下班自由”的讨论,再一次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困扰职场人很多年了,特别是在微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社交工具之后,问题变得越发严重。下班后领导私信你,回吗?工作群里有人@你,回吗?可以想见,绝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回,但很多时候却不得不回。
对于刚入职场的“萌新”而言,他们绝大多数并没有平衡工作与生活的经验。资深同事恐怕也很少会对新人说“早点下班休息”的话。“多学习多看看,下班不要着急走”,应该是他们的常态。再加之部分家长依旧秉持着传统的观点——到新单位要积极点,要多表现,在这种观念的灌输下,职场新人显然会纠结下班后到底要不要谈工作了。
诚然,很多工作都有可能出现突发状况,需要有人及时处理,因而定然没有绝对的“下班自由”。但是,除了例外情况,“下班自由”的主动权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有个很好的评判标准,那就是有没有接到电话。在常人理解里,只要是急事,就应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电话可以直接找到对应的当事人,如果对方没接电话,就应该立即联系其他相关人员。有时间发微信等对方回复,说明事态并不紧急,那最好不要在下班之后,占用员工的私人时间。
第一时间,党和国家发出了最高指令——“全力解救处于灾难中的人民群众!”它成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驰援玉树的总动员令。
江大亮进的货大都是从咱们这边进,老毛子的东西虽说货真价实,但利益不大,没什么赚头。从咱们这头进来的货那可就不同了,假冒伪劣应有尽有。江大亮真服了咱们这边造假的人了,信息特灵,那边什么走俏,咱们这边马上就跟着出来一批假冒的,以假乱真就连行家也很难分辩得清。说白了,在江大亮的店里真金白银的东西几乎没有。江大亮负责进货,那两个服务员负责卖货,卖了几年货的江大亮很聪明,柜台上摆出的货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每种首饰上面都贴着价格签,若想在货上做点手脚简直太难了。因此他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从布市到黑河来回穿梭。
有人提出这样的处理技巧:夜里10点、11点后发的工作私信,就权且当自己睡着了、休息了,第二天再回复。刚入夜时发的私信,显然可以隔一两个小时再回复,谁下班后没有自己的事情呢?下班后谈工作,布置不布置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一回事。其实,对有责任心的年轻人而言,真有需要及时处理的工作,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回复,而不在意有没有下班。
“下班之后要不要谈工作”再被热议的背后,是职场新人权利意识的觉醒。渴求“下班自由”就是希望自己的劳动和休息的权益能够得到保障。不想“被加班”、不愿休息时间被占用,本就是人之常情,也为法律所保护。如何保障“下班自由”才是更深层次的思考。
真正让年轻人不接受的“下班谈工作”,其实是明明到了下班时间,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你想走而其他人依旧不走。不走的原因有很多,但一定会有上班摸鱼、下班加班假积极的。对于这种“被加班”,一定不能有“大家不走我也不走”的心态,只要忙完工作,准点下班便是。时间是宝贵的,在领导面前以加班姿态做样子,没有必要。如果一家公司以下班后加不加班作为对员工的评判标准,那这样的公司趁早辞了不干才是。
下班谈工作应保证员工应有的待遇,占用一小时的下班时间,就给予一小时的加班认定,发放相应的加班费。这本应是市场经济对等的劳资关系,但在现实中鲜见,也就无怪乎人们对“下班自由”的经常性关注和热议了。
1.在总结东南亚各国华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当代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现代汉语研究的丰硕成果,编写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教材。
对于成家立业者而言,很多人嘴上都说不愿加班、不愿下班谈工作、不愿自己的节假日被占用,但真的需要加班时,身体总是很诚实的。毕竟,身上扛着房贷、奶粉、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开支,也就没有底气拒绝。但这样的迫不得已,不应向下蔓延,让初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群体产生焦虑。
标签:职场新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