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建筑业的要求也不断显现。建筑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新的挑战,传统建筑业造成大量能源浪费、环境污染。随着人们生活品质逐渐提高,也需要更多高品质的建筑产品。本文针对装配是建筑的施工要点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探析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尤其是重工工业的发展,随着材料耗量的增加,建筑市场繁荣趋势不减。而较之以前行业的发展情况,我国的钢材行业出现生产量较大、价格调控合理的局面,这种局面,促进了建筑市场的发展。在钢材使用过程中,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要点必须进行研究与探索,以通过相应的途径,将新材料与技术引用进入,从而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带动各方面的因素,以减少施工成本,实现效益的提升。此外,在绿色环保兴起之余,推进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贯彻生态绿色的理念也成为建筑施工不可忽视的条件。
1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出台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广符合工业生产特点的建筑结构体系,比如,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不断优化预制和装配技术,不断提高建筑工业化技术集成水平。这种建筑采用的结构构件多是按照标准化、精确化、工业化模式在工厂预制加工而成,然后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根据施工设计要求进行装配和就位,完成预制装配式建筑建设。这种预制装配式建筑改变了传统的分散、施工效率低、技术水平低施工工艺,当前我国积极推广产业化的建筑发展政策和传统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更具优势,采用的是轻质类型的墙板,房间自由分割,灵活运用。在施工的时候,不需要进行大量的现场湿作业,在提高施工材料利用率的同时,具有较好的环保作用,建设周期并不长,建设速度较快,能够减少施工成本,增加经济利润。
2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实际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当今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纵观我国的建筑行业来说,预制装配式技术主要应用在楼板等初级的建造过程中。对于抗震结构、保温层等领域还是较为普遍的使用现场浇筑技术。另一方面,我国的预制装配技术常处在发展的初期,缺少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这严重阻碍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推广,得不到社会内外的认可。
3装配式建筑优势
3.1多样化设计
就当前的住宅设计而言,承重墙繁多的现象极大的制约了建筑的使用,缩小了房屋的开间,分割了建筑的用途,使住宅的功能大打折扣,而采用装配式的建筑施工,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装配式的房屋可以使用大开间加灵活的空间分割形式,满足用户的需要。并且,这样的设计及施工需要轻质的隔墙材料,当前市场上最为常见的就是轻钢龙骨和石膏板相搭配。
3.2施工效率高
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来看,其具有速度快,质量高的双重优点,也正因如此,才赢得了市场的眷顾。速度快有利于施工周期的缩短,也相应的提高了施工效率与经济效益,也满足了当下快节奏的社会需要。质量高则可以归纳为行业的发展趋势,较少的施工人员,优质的施工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材料的充分运用程度。
3.3建筑材料相关优势分析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均采用了新型的建筑施工材料,例如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墙体、地面、屋面以及窗户框架等都采用了隔热保温的新型建筑材料,这对住户的高品质生活带来了重要的保障,同时,还能综合的提升建筑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可持续的建设和发展。另外,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墙体结构材料和建筑内部的装饰材料都是采用的环保绿色的高品质材料,为人们提供环保健康的住宅空间,而且这些材料的色彩持续较久,不易腿色,从装饰设计上也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要求
4.1抗渗漏
对于预制装配式的构件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要在正常的时候始终可以处于一个相对良好的工作环境中,这里所表述的正常情况主要有在各种风雨或者冰雹等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如果在某些构件的连接位置产生了超出国家规定的裂缝,这时就会认为该施工就是不合格的,所以需要保证这些构件的连接位置有一个比较良好的抗渗透能力,在国家规定范围的年限内不产生渗漏的问题。
4.2抗震
往往装配式的构件都必须要可以承受住一定的地震影响和破坏,这样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一定要确保每一个构件都可以处在一个长久的保持弹性的状态中,所以在各个装配式构件进行浇筑连接的过程中不可以产生一些严重的裂缝损伤。在这些装配式构件遭受到一定程度的地震或者是一些不可抗力后,要注意确保其可以进行一定的修复。
4.3预制叠合阳台板安装施工、预制飘窗安装施工
在吊装过程中,预制阳台需要采用预制板,预留四个吊环,阳台板和作业面的距离保持在500毫米,按照相关规定,合理调整之后,再进行安装,其动作不能太快。对准控制线,放好阳台板,稍微调整,使其处于水平位置,用U型托适当调整标高,安装结束后,还要进行校正,确保安装质量。在预制飘窗安装施工中,要借助吊耳、螺栓等,连接飘窗吊装,飘窗和作业面之间的间距为300毫米。
4.4墙板接缝防水施工
在对墙板接缝外侧打胶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流程,灵活运用高压空气清理干净基地层、预留空腔。在打胶之前,仔细检查背衬深度,看其是否符合所规定的设计要求,要对打胶部位的墙板进行底涂处理,不断增加胶和混凝土墙板的粘结力,使其紧密相连。如果打胶中断,必须留好施工缝,坚持“内高外低”原则,彼此间的搭接要在5厘米以下。就墙板内侧而言,需要做好连接铁件、十字接缝部位的密封处理。在处理之前,需要做好聚氨酯的除锈、防锈工作,再施打严密,切忌留下缝隙。在施工结束之后,还要进行泼水试验,看其是否出现渗漏现象,再进行密封盖板处理。在防水效果试验中,墙板十字接缝处、窗框部分等都是淋水的重要位置,可以采用消防水龙带,喷淋试验部分,还要检查打胶的位置,看其是否存在脱胶现象,排水管是否存在堵塞现象,检查墙板内侧是否有水印、水迹。
5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5.1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的时候,关于一些混凝土的构件,在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过程中,就一定要对这些混凝土的构件模具做出严格的质量检查,一定要确保整个模具是可以达到设计时规定的标准与要求的,只有这样才能在进行对混凝土构件内部的钢筋部件检测完成之后,进行涂刷隔离剂和浇筑的工作,同时在完全确保整个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确保混凝土在进行振捣的时候,插入其中的振捣设备不能触碰钢筋或其它的内部部件。
5.2PC技术
当前在整个建筑行业内的装配式建筑,大多都会采用PC技术的生产材料。这里所陈述的PC技术,就是指的PrecastConcrete,也就是所谓的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在我国现在的技术能力范畴中,任何的施工方式往往都需要利用混凝土来进行建筑的刚度和强度的提高,而在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往往可以很大程度上发挥出预制混凝土的功能
5.3外挂式作业平台技术
对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来说,在建筑物已经达到一定的建筑高度的过程中,为了可以确保所有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和建设中的建筑物具有稳定的特点,都需要进行手脚架的搭建,并且需要一些施工防护网等设施,所以一定要准备一些诸如钢筋、管材和网格等等设备,这样就会占用一些额外的人工和工期来处理安装的工作。
6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应用
装配式构件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十分重要,这就必须要保证装配式构件在各种多元化的场景中都应当保持自身良好的弹性。在对装配式构件运输时,要合理的选择运输车辆,保证其在运输中拥有良好的固定,并设置缓冲材料对其进行保护,严格按照运输计划的线路进行运输,避免出现意外。在装卸过程中,一定要细心谨慎,避免出现因为急刹车或者突然加速导致的装配式构件破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能够极大的提高建筑建造的速率,降低成本的同时,满足人们对个性化、定制化房屋建筑的需求,要把施工要点放在重要位置,它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还需要不断探索。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特点,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赵中宇,郑姣.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解析[J].住宅产业,2015(9):10-16.
[2]刘晓艳,张以庆.探讨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6(06):219.
论文作者:周顺,王虎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