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导致我国的建筑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对建筑材料的检测加以重视。在建筑材料具体的应用之前,施工人员必须要详细的检查这些建筑材料,并按照规定进行材料的实验检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材料质量的达标。目前,加强建筑材料实验检测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影响因素
1建筑材料试验检测的重要性
第一,建筑材料实验检验所需要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它的工作量也相对较大。因此,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选择先进的检测技术,如果一直应用旧的检测技术,就会给建筑施工的进度带来阻碍,这样也会相应的增加建筑工程的资金投入。第二,通过合理的建筑实验检测,能够筛选出好质量、低价格的符合施工规范的材料。在对建筑材料进行实验检测的同时会产生很多的数据,施工人员想要选择出合适的施工材料主要就是把这些数据当成重要的依据,这样能够有效的对施工的成本进行降低。第三,施工材料的配合比例也会和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比如说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只有利用实验检测,才能选择出好的配制方案,成为工程质量的有利保障。
2影响建筑材料检验结果的关键因素
2.1环境因素影响检验结果
环境中温度的高低,湿度的变化都会对建筑材料的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由于建筑材料大多数化学产品,因此,温度与湿度的变化,都会对建筑材料的质量产生十分大的影响。当环境中的温度较高时,建筑材料的强度也会随之升高;温度降低时,建筑材料的强度也会下降。环境中的湿度对于建筑材料的影响更加显而易见,以建筑材料中最常见的水泥为例,环境的湿度较大时,水泥很容易受潮发生反应,从而水化硬化。
2.2检验手段不正确影响检验结果
不同的建筑材料检验手段不同,对待特定的建筑材料,也要有特定的检验方法。及时是相同的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作用不同,检验方法也要随之变化。例如对于水泥的检验主要是检验水泥的安定性与强度等,但是在建筑装修装饰类工程中,还应该对水泥的凝结时间进行检验。
2.3设备落后影响检验结果
由于检验设备的成本相对较高,许多检验机构不能及时的更新设备,已经落后过时的设备没有淘汰,在检验过程中仍然使用,这类设备一般使用时间比较长且使用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保养,容易出现检验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另外这种陈旧的检验设备自动化程度比较低,需要依靠人为辅助来完成检验过程,与全自动的设备相比,更容易在检验操作过程中出现差错。同时,建筑材料的日益增加也需要检验设备的不断更新,用过时的设备来检验新出现的建筑材料,无法满足建筑材料质检的要求。
2.4工作人员的素质影响检验结果
检验机构中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与思想素质都会对建筑材料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有的检验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对于检验设备的操作流程不熟悉,在利用操作仪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验时容易出现偏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检验人员自身的思想品德低下,缺乏社会责任感与工作责任心,对待检验工作敷衍了事,甚至虚报检验结果,这样的工作下产生的检验结果不会对建筑施工起到一点的作用。
2.5其他因素影响检验结果
在建筑材料的检验过程中,还有一些特定因素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比如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检验方式大多是采用抽查检验的方式,抽查具有随机性,这样抽样调查产生的检验结果不能代表整批材料的质量。而现实中也经常出现施工方将合格的材料送去检验,但是施工过程中却以次充好的事件。另外就是对于误差数据的处理,在检验过程中允许小范围的误差存在,但是超出范围的误差必须要重新进行检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改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方法
3.1建立完善的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管理体系
必须要加强检测质量的控制体系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检测质量达到标准。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要进行有效的取样,保证所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并结合检测质量的要点,重点的进行全面的检测。只有基于这样的基础,才能对建筑材料的检测进行完善,从而更加有效的保证建筑材料检测的准确,这样就在保证实验检测质量的同时给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岗位责任制度,这样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检测人员的责任担当,引起个人和单位对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视。
3.2统一检测标准
统一检测指标,拟定切实有效的标准,这样才能让建筑材料的考核与检验工作有章可循,统一检测市场。如:在对水泥质量进行检查时,水泥的强度、细度、凝结时间与安定性都是需要经过检测的,任一不合规范的指标都可能影响到材料性能。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必须规范操作,增强对机构材料运行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干预政策,对于故意修改检测结果与相关数据的行为,进行打击;对于造成重大事故的要求追究责任,这样才能保障检测结果与相关数据的可靠性。
3.3控制环境条件
湿度与温度对很多材料的工作性能都会构成影响,为了确保材料工作性能,必须按照环境测试与材料养护剂的相关要求进行,具体包含:养护环境、湿度、排风设备、温度等。稳定的环境有助于提高被检测材料的稳定性,减少系统误差,让检测结果具备真实性与代表性。如:在国际应用中,针对混凝土检测多使用标准养护的方式进行,把温度控制于15-25℃间,相当于湿度为95%的养护室,这样才能将影响降到最小。
3.5规范材料取样
在建筑工程中,它需要的材料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将所有材料都进行实验是很难的,此时就需要抽样检查,随机筛选材料进行检测,所得结果整体上能说明建筑材料质量与性能。为了保障整个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工作精确无误,就必须规范材料取样。最重要的是,检测之前就必须确立取样方式,这是材料类型决定的,然后再结合规划、步骤进行取样,最后达到检测要求。此处需要注意的是:样品需要有代表性。
3.6提高检测者专业素养
在整个建筑材料检测期间,必须配置专业过硬的人员,并且所有人员都必须熟悉各种材料的特点、性能与质量要求,针对分级材料,熟悉各种材料分化与质量等级,在熟悉材料检测设备与方法的同时,规范相关设施。在这期间,检测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在规范统一检测报告的同时,避免以权谋私的情况,同时这也是增强质量监管的有效措施。
3.6做好建筑材料检测误差控制工作
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关键问题就是检验的结果存在误差,为了达到提高检测质量的目的,必须要对检验存在误差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具体的措施,这样才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导致建筑材料存在检验误差的主要的因素就是人为的因素,因此,加强检测人员的技能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掌握具体的操作检验流程,并对这种流程进行熟练的操作,才能有效的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检测误差的情况发生。此外,为了减少因为仪器原因造成的误差,就需要充分的重视仪器的更新和改进。
总之,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建筑质量的好坏和建筑材料的质量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加强建筑材料的实验检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为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粟良雨.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6(12)
[2]李姿,李海鹏,张巍巍.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J].河南建材.2016(01)
[3]鲍拯.浅谈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四川水泥.2014(07)
论文作者:符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建筑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误差论文; 设备论文; 湿度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