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民教育评析与借鉴论文_刘俊华

日本公民教育评析与借鉴论文_刘俊华

(鲁东大学,山东 烟台 265500)

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受到美国控制之下经过艰辛的发展历程发展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成功的公民教育无疑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通过探析其公民教育方面发展存在的不足、探究其在公民教育方面的经验,为我国公民教育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日本;公民教育;不足;启示

1.前言

公民教育的具体内容却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国情和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由于公民教育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公民的行为思想,而公民的行为思想不仅仅会影响个人自己的人生发展同时也反映着国家的现实,所以无论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还是个人独立人格的建立,重视公民教育将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公民教育的内容对于我们了解和深入探究日本发展背后的原因具有重要的作用。

2.日本公民教育存在的不足

2.1 日本公民教育内容过杂

日本公民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政府,还涉及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等众多方面。也就是说日本的公民教育是以众多的的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等社会存在为根据的。问题也就在此,繁多复杂的内容应该怎样的被统一于公民的教育体系之中。

2.2 日本公民教育的目的政治化倾向严重

明治后期日本皇家颁布教育法令后,日本开始大力推进民族主义的道德思想,并禁止该国的西方社会思潮向自己国家的传播。这便导致了日本国民缺乏独立的民主思想、对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思维,缺乏理性的民族宽容思想,致使后来二战时日本军国主义的盛行。尽管在民主自由的社会今天,实现日本公民正确处理军国主义和西方传来的民主自由思想之间的对立均衡,依旧是日本社会需要面对的难题。

3.日本公民教育的经验

3.1 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

明治维新后从1947年到1960年日本在对公民教育的内容进行几次重大变革的同时不断加强学生对国家认同感和公民具有军国主义的“顺从”教育。除此之外,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具有比赛的考试环境。

7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生活质量下降,社会暴力事件频发等一系列问题,使得日本政府又一次改革公民教育课程----强调人性回归和培养人的素质。80年代以后,国际局势以及日本国际地位的整体上升使日本对公民具有国际化意识培养要求加强,培养公民整体的国际化思维,面向世界化的教育目标受到重视。

不难发现,在日本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公民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是与时俱进的,每一次教育的改革都会对日本的社会和综合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从另一个方面看,公民教育不仅影响个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

3.2 公民教育内容兼容并蓄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日本善于学习,借鉴,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精髓并能将它们与自身的具体国情相融合,为我所用。简而言之,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在公民教育的内容上同样做到了这点。

在明治维新过程中,中国的儒学思想对日本的公民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国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中,日本从中提取了“忠”,后来发展为忠于民族,忠于天皇的政治思想,并作为个人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对培养公民思想,对本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以及社会责任,社会角色的认定起到重要的影响勇于将我国传统的儒家经典思想和西方国家中民主自由的优秀思想相结合,并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将三者巧妙的融合形成自己既具有中国儒家集体主义思想又兼有西方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教育思想,大概这就是是日本现在教育的个性所在。

4.日本公民教育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

教育无国界,公民教育不能只限制在国内,闷头探索,而应该面向世界,从其他国家借鉴有用的经验来发展完善自我。日本同我国相邻,在思想文化,生活环境等方面与我们比较接近,汲他人所长补己之短,无疑对我们长久的发展公民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4.1 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虽然日本国情国家制度与我国存在实质性的不同,但是爱国主义这个主题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普及教育的永不改变的主要内容。日本的社会民众拥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国家归属感,对于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这与日本一直以来成功的爱国主义公民教育有不可否认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借鉴日在爱国主义教育这方面的有用经验。

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从小培养公民的国家思想,帮助他们认识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接受我们的社会生活准则,培养他们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认同感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帮助他们了解我国近代屈辱发历史,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建设祖国。

4.2 努力做到博采众长,推进我国的公民教育

不同于日本,“公民”一词对我国而言是近代化时期从国外引进而来的。同样的公民教育的这种概念也是我国从国外发展而来的。但是在实际上,我国在公民教育方面相比于其他国家相当于刚刚起步,必然在公民教育方面存在众多的缺点和需要发展的方面。因此,在急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更不能闭门造车,而是应该借鉴日本,在立足本国具体国情下要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尽管其他国家可能在社会制度,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与我们国家存在差异,但他们在公民教育方面有许多优秀措施和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并为我们所用。例如日本,首先,它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无论是明治维新的主动改革,还是之后的美国占领下的被动民主改造都使日本的社会发展站在亚洲的前列;其次,在人权上的保护,在公民社会身份的确认,对于环境的保护,对于公民资质的培养等,都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因此,我们要进行公民教育,除了立足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现在具体国情外,还要学会借鉴其他民族的成功经验,使我国的公民教育之路走的更加长久、平坦。

4.3 放眼世界,培养视野广阔的公民

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于公民教育也不可能仅限于一国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公民教育时不仅要立足于自己国家的现况,还要放眼世界,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就需要我们培养“主动公民”。

4.4 改革教育制度,重视道德教育

日本很重视公民的道德教育。反观我国的教育,虽然我们也在高呼重视公民的道德教育,可是社会道德败坏、失范的现象却从出不穷。2011年的“小悦悦”事件、官员贪污腐败、环境破坏等无不反映出我国的道德正在滑坡。应试教育只重视分数,升学率,在中小学道德教育只是一门附属科目,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可见,在我国为应付考试而取得相应的结果的体制下,我国的公民教育正经历着凡事说起来对自己很重要,但是落实到实践中要差一些,真正要自己做起来就被忽视的境况。

参考文献

[1]袁利平.澳大利亚、日本、泰国和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比较[J]. 世界教育信息,2004(12):30-33.

[2]臧佩红.试论当代日本的教育国际化[J].日本学刊,2012(1):90-101.

[3]黄小婷,黄葳:美、英、日三国全球公民教育政策探微[J]外国教育研究,2010.37

[4]杨盈:日本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12(7).

作者简介:刘俊华(1990.01—),女,山东省潍坊人,烟台市芝罘区人,鲁东大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

论文作者:刘俊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日本公民教育评析与借鉴论文_刘俊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