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刘志平

建筑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刘志平

摘要:建筑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做好造价管理工作的前提就是将工程造价信息化。通过建立新的造价信息化管理模式来解决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实现我们的管理目标,跟上建筑市场快速发展的形势。因此,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我们当前工程造价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谈了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理念,科学管理工程造价,从而促进工程建设成本的降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也不断趋向于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但是工程造价在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过程中,其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其集技术、经济、管理和建筑于一体,有效加入信息化机制,促进信息化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实现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首先,有利于建筑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通过比对及分析人们发现,建筑工程的资金消耗大部分是停留在材料购置上,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各阶段的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下,管理者可以保障资源不被浪费,同时,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快速的掌握市场价格的变动,大大降低采购中的风险。其次,提高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市场环境会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信息化的建设,人们可以更好的了解其它地区的市场环境,建立自身需求的数据库,在这些数据库的支持下,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将变得更加的快捷,造价企业也可更好的服务建筑企业。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推行造价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需要相关的管理者尽快的落到实处。

二、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

1.信息系统缺乏基础。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其涉及到工程建筑中的成本管理以及业务管理。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并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基础,如数据库、通信网络以及信息设备。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其信息系统基础较为薄弱,管理部门没有对工程造价管理加以重视,并且在信息系统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导致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2.信息管理标准不统一。虽然工程造价管理逐渐趋于信息化,但是由于造价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方面较多,无法形成统一的信息管理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造价管理部门之间无法有效的协调和沟通,难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混乱,无法发挥出管理协作的优势。

3.信息资源处理手段落后。我国现代化技术在不断完善,信息化时代走进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就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来说,目前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在管理中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式较为传统,导致信息采集用时过长,并且数据量小。无法反应出工程的实际情况,同时,影响着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从而不能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不利于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4.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在建筑工程中,工程管理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投入资金的大小,其中工程造价的管理更是影响这两方面的重要因素;相关企业在进行工程建筑时没有将重点放到工程造价管理上,且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工程造价管理技术掌握不彻底,导致从业人员管理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无法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彻底,从而影响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

三、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措施

1.信息技术与工程造价整合。由于工程造价行业的业务需求和规模不断增加,其数据处理量也随之加大,这就要求管理质量和效率要不断提升,并对信息的利用和管理等进行不断加强。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要想实现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必须要将信息技术与工程造价进行有机整合,从造价管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从而确保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动态化。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动态化作为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其主要是对相关的造价信息进行全面动态收集和传输,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动态化可从两个方面加以着手:一是对信息价格进行动态采集和处理。在采集价格信息过程中,可以利用相关理论有效建立数学模型,并建立相关的数据处理和统计软件。同时在信息发布过程中,可以采用网上发布形式,从而提高信息价格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实时动态反映市场信息,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动态性。二是对工程造价资料进行分析和储存。首先要建立相应地工程价格信息库,在建立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格式转换以及压缩打包等技术处理,将动态价格进行保存,并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预测和分析。其次对典型工程资料库加以建立,收集已建成的工程资料,确保资料能够将建筑业的水平进行有效反映,并以项目类别以及行业为依据,从专业定额、地方定额等方面出发,选择恰当的工程造价实例存入信息库中,确保信息管理标准的统一性。

3.交互造价信息系统和其它辅助系统。根据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系统,首先,要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其中,积极接纳进算计及其他辅助设施,确保工程造价管理贯穿整个工程,实现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其次,打破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使各类数据分类,将整个工程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后,将融合后的管理系统运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使每一个参与方都能监控到建筑过程,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

4.依托网络技术建立工程数据信息库。信息化管理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使工程造价的管理深度、广度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信息化管理技术也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形式,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节省人力,进而确保管理工作迅速准确的进行,可以满足建筑行业发展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有利于我们跟上国际发展形势。一些实力较强的施工单位可以尝试建立归属自己企业的局域网,让网络覆盖整个造价管理区域,从而提升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5.落实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方面来说,管理人员占主导作用;因此,要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就必须进行管理人员的培养,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工程造价管理知识,同时,对信息技术也要掌握;为了充分发挥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应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养,使其成为综合型人才,对工程造价熟识,并对信息技术能够熟练掌握;根据目前情况来看,综合型人才,是我们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中紧缺的人才,为此,有关部门要不断扩大队伍,在好人员储备工作,进而满足工程造价管理的需求,进一步落实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技术。

造价管理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十分关键,有效的造价管理可以很好的降低工程建设中的浪费,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建筑企业运营风险的降低也十分有利。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渗透,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实施下,管理者及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全程式、动态化的造价管理来优化管理细节。同时,企业自身也要加强造价人员的培养,提高造价管理团队的综合实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造价管理信息化的优势,更好的维护施工的秩序化及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张建高.浅谈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及趋势探究[J].门窗,2014,11:272.

[2] 孟青莉.刍议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145.

[3] 刘俊岚.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实现方法探讨 [J].科技创新导报,2014,16:180.

[4]邵 瑞.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及趋势研究[J]广西建筑,2015,35(5):232-233.

论文作者:刘志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  ;  ;  ;  ;  ;  ;  ;  

建筑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_刘志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