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论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万三国

(江门市技师学院,广东 江门)

摘 要: 为了适应社会对先进制造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院积极探索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试用一体化教学,教学过程中采用“整-分-合”的模式进行,经过三年的实践表明此方法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一体化教学;项目

现在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先进制造业专业人才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珠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的制造业聚集重地,培养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培养先进制造业人才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培养的人才质量离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踏出校门之前就能掌握本专业技能的人才是教育者应该深思的课题,对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55] “Japan supports but won’t join U.S. operations in South China Sea: Inada”, Japan Times, February 5, 2017, https://www.japantimes.co.jp/news/2017/02/05/national/sdf-wont-join-u-s-operations-south-china-sea-inada/#.WgRIr0xtbVo.

一 突破传统教学,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决定学生的培养质量,对本专业进行教学改革重点要突破传统教学,推行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是设置好课程,规划好学生三年所要学的知识与技能,以学生典型职业工作任务为主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院组织了校内外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反复的修改和优化,根据今后就业的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而对课程进行设计和优化,让学生的实践与市场紧密相连。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主要在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中进行,核心模块包括三个综合项目,进行教学时教师根据这些项目的要求把它分解成若干个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小组合作完成、教师指导完成、成绩优秀学生协助完成等推行一体化教学。

图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二 实施一体化教学,突显教、学、做一体化三维一体

一体化教学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做三维一体,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习过程成为每位同学参与的创造性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注重的不只是最终结果,更注重完成项目的全过程。学生是整个一体化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一体化教学起主导作用,师生共同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

每年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中的“自动化产生线安装与调试”项目,它是机械与电类结合最好的例子,突显了机电一体化,重点考查选手的自动线系统的设计、安装、接线、编程、调试、运行和维护的工程实践能力。在推行一体化教学中,以研究国家技能比赛为爪手,重点从“机械安装及其装配工艺、电路连接及气动连接工艺、单机测试、人机界面部分、联机测试部分、电路设计部分”六个任务进行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对每个任务的理论吃透,训练好学生的操作技能。比如,“单机测试”部分是这个整个比赛中最核心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PLC 编程设计与调试,驱动器参数含义,学生能够对各工作站编程以及单机调试,能够对变频器、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参数设置调试运行。由于比赛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在平时学习的时候就注重团队的精神培养,做到任务分工明确、各施其职、齐心协力。通过这种技能竞赛的形式,很好地促进了一体化的教学,既学到知识和技能,也为参加技能竞赛做好准备。

第一阶段为整体部分,利用几天的时间对本项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列举出需要学的知识及需要的参考资料,本项目将要拆解成几个具体的任务,这些具体的任务综合起就是本项目的内容,也即掌握这些任务是为了整体项目服务的。例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模块中的《机电设备自动化》,目的就是要掌握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知识,学完后学生应该能安装调试自动化机电设备,包括的知识点有气压技术、检测技术、各种传动技术、变频器、伺服电机驱动控制电机应用、触摸屏和PLC(三菱)编程技术、机电设备故障排除技术。

离开岗亭时,警察问我:“口袋里有没有车钱?”我说:“你借给我?”他说:“如果没有的话,我们有制度,岗亭可以借钱给你。”

图2 整—分—合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是综合部分,教师帮助整理所学过的各个任务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对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归纳,然后设定一个综合的考核内容,对某部分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根据系统装配图、驱动系统装配图进行安装),学生能够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测安装,掌握了相关操作,这样就合格了,不同的学生考核的内容不完全相同,要求学生对整个项目全面掌握,一体化教学采用的过程考核,要求学生全方位地进行学习,避免了期末临时抱佛脚。同时也把职业资格证(如电工证)融入到综合教学阶段中去,可以很好地实现了课证融合。

第二阶段为分解部分,对项目拆解成具体的任务,每次上课以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为目标。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很多不懂的知识,这时教师就补充所需要的知识点,或者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个任务,任务开展的过程同时进行考核,每个任务考核成绩记录下来作为核算总成绩的依据,所有的这些都在一体化课室完成。例如,任务“产品的自动化传输”就需要学生掌握PLC、传感器、伺服电机、传动技术、通讯协议、以及它们之间的联接知识,以实际的任务用PLC 编程解决自动化传输问题,只有每个学生都能自己安装并设计相关程序完成产品的自动化传输,就算掌握了这个任务。又如任务“机电设备气压的调试”就需要学生掌握电磁阀、空压机、气动三联件、气动回路等的知识,既要能够查找机电一体化控制电路图故障并进行调试,同时还要掌握气压的安装与调试,这样才算达到目的。在重视这些具体任务教学的同时,也要讲清楚它们与整个项目的关系,理清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人才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是互联网相关产业,但当前宿迁市经济发展却面临人才匮乏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三 以技能竞赛为爪手,促进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中实施的是项目整体化,知识零散化。教师对项目的教学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项目里涉及到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要有发现的能力,必要时教师进行指引,学生在完成各个具体的任务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教与学的过程中强调支持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是学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设备,也可以是虚拟技术支撑的学习环境,例如借助组态软件完成设备的操作、编程的仿真,还可以是虚拟仿真与实训设备综合体。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以“整--分--合”的模式进行展开如图2,具体过程如下三个步骤。

四 以一体化教学为突破口,着力提升学生培养的质量

以课程一体化教学为突破口,从单一的走向综合性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实现了各知识点之间的完美结合,它能够在学校为学生学习微缩的工业生产活动,让生产实践与教学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实现课程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也让学生前提接触到现代制造业的生产过程,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以此相匹配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要进一步提升,教师要对整个项目精通,对一个项目涉及到多门课的知识要熟练并融会贯通,能够熟练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老师的知识也要及时更新,要了解本专业的最前沿的知识,要了解目前此行业最缺的是怎样类型的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

通过近几年对本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对学生的每个任务学习效果检测,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并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每个项目的教学效果做到了全程监控,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效果良好。

为儿童的一生奠基就要站在儿童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思考问题,这就需要学校教育既要有基础性,又要有前瞻性、大视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未来社会所有公民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正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 苏文倩.基于建构主义的高职高专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4(03):111-114.

[2] 冯小军,赵鹏飞,陈秀虎,等.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与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5):33-36.

[3] 方轲旭.论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内燃机与配件,2019(11):235-236.

本文引用格式: 万三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79):299-300.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9.110

作者简介: 万三国,男,汉,江西上饶人,硕士研究,讲师,现为广东省江门市技师学院机电类教师,研究方向为工业自动化。

标签:;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