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143团第二中学 832000
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给科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果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充满趣味性,更会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巧用多媒体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体会。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在科学教学中,如果借助多彩的图像、动态的影视等媒体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多种感官的刺激,那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导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桥的形状和结构》时,向学生出示我国古代的各种拱桥以及现代的拱桥、钢索桥等各种桥梁。这些有效的情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学习情境中去。
二、巧用多媒体,增加趣味性
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如果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的优势,就能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动、灵活、形象、多变的演示过程,代替老师琐碎的讲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感知过程中掌握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教学《蚕的生命周期》时,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蚕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形态和行为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视频中理解并掌握蚕的生命周期
三、巧用多媒体,优化教法学法
科学教学中,如果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的优势,就能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学生边看动画边听老师生动地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为什么一年有四季》、《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时,动画模拟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产生特有的教学效果。
四、巧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在科学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很抽象,小学生在学习中不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学生对火山、地震、板块碰撞等概念不容易理解,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结合相关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总之,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所呈现的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能够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论文作者:张国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多媒体论文; 巧用论文; 科学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情境论文; 有效性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