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成长的轨迹与特征--基于云南省县级干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云南发展论文

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成长的轨迹与特征--基于云南省县级干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云南发展论文

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成长的轨迹与特点——基于云南县级干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县级论文,领导干部论文,轨迹论文,农村基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12-0041-05

县乡基层干部是我国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工作职责上来说,县乡干部工作在一线、生活在基层,担负着执行政策、促进发展、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重任,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从干部队伍建设来说,县乡基层干部既是我国干部队伍的主体,也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基于县乡基层干部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当前基层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状况和成长发展的轨迹特点进行翔实考察和深入分析,以期揭示基层干部成长发展的基本特点和普遍规律,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建议。

本文所谓县乡基层干部,主要是指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担负领导工作的基层干部(由于县级职能部门的干部和乡镇党委、政府的干部之间存在着交流互动关系,因此,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的情况实际上反映了整个基层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由于县级党委、政府的正职干部许多时候由上级部门下派任职,而县级党委、政府的副职干部(包括县级党委副书记、常委、县级政府副县长)多由乡镇基层干部成长发展起来,因此,县级副职干部的成长经历和能力素质状况总体上反映出了县乡基层干部成长发展的基本情况。故此,本文以县级党委、政府副职领导干部的成长经历和工作状况为切入点,来分析探讨当前县乡基层干部的素质状况、工作经历、成长轨迹和发展特点。本文的资料来源于近年来笔者对云南省县乡两级领导干部的调查和访谈,调查和访谈的目的在于科学地揭示基层干部成长发展的轨迹和特点。鉴于调查资料的私密性,本文在论述时将隐去受访者的一些不便公开的个人信息,仅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相关资料加以使用和分析。

一、农村基层干部的学历状况

农村基层干部的学历包括参加工作时的起始学历和参加工作后的在职学历两大类。从笔者对云南县级干部的调查情况来看,基层干部的起始学历从中专到本科不等,而在职学历从大专到硕士研究生不等。也就是说,基层干部的起始学历有国民教育的中专、大专和本科学历,而在职学历有各级党校或普通高校的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下面我们以一些典型事例为依据,对基层干部的初始学历状况和后来的学历变化情况做一阐述分析。

(一)中专或高中学历

通过调查访谈,我们了解到,一些基层干部参加工作时的学历为中专学历,后来通过在职学习,学历和素质不断提高。如在楚雄州某县担任领导职务的张君介绍说:“我出生于一个小山村,初中毕业后到技校进行了为期3年的学习,毕业后到住建部门从事规划工作。边工作边学习,先后参加了民用建筑专业的中专函授、经济管理专业的在职大专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在职本科学习和在职研究生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张君认为,自己虽然没受过国民教育性质的大学教育,但文凭并不一定等于水平和能力,只要有事业心和责任心,有了学习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勤能补拙,天道酬勤,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同样会不断得到提升。与张君学历、经历情况相同的基层干部有很多。如在昭通市某县担任领导职务的陆君最初在昭通农校学习林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大关县乡镇林业站从事林业技术工作,工作后不断学习,先后获得云南省委党校、中央党校的专科、本科文凭,现仍在云南民族大学读在职研究生课程。

在调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少数基层干部的学历为高中学历,参加工作后不断学习,获得专科、本科学历。如在红河州某县担任领导职务的刘君,1979年高中毕业后即到部队服役,退役后先后在村、乡镇工作,与此同时,继续在职学习,提高自己的学历,1990-1993年在党校读函授大专,2001-2003年,在党校读行政管理专业函授本科。在大理州某县担任领导职务的李君,1984年高中毕业后即参加工作,1993年起参加云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函授学习,获得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文凭。

(二)大专学历

一些基层干部的初始学历为大专,他们毕业于省内外的一些专科学校,如师范专科学校、政法专科学校、公安专科学校等。参加工作后,一些人继续加强在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一些人则保持着自己的大专学历。如在红河州某县任领导职务的周君毕业于云南公安专科学校,毕业后从事公安工作,后转任党政领导工作。在曲靖市某县任领导职务的齐君毕业于云南政法专科学校,毕业后从事乡镇领导工作,同时参加西南政法大学的函授学习,获得法学本科学历。

(三)本科学历

许多基层干部的学历为国民教育本科学历。他们大多毕业于省内各高校,如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等。参加工作后,一些人继续深造,通过在职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许多人则继续保持自己的本科学历。如在迪庆州某县担任领导职务的李君,1991年毕业于西南林学院林学专业,工作后继续提高自己的学历,2007年获得西南林学院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在普洱市某县担任领导职务的罗君,1989-1993年在云南农业大学农学系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学习,毕业后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乡镇领导工作,通过在职学习获得研究生学历。

二、农村基层干部的来源与工作经历

如上所言,农村基层干部的初始学历包括中专、大专和本科,他们以这些学历资格走上工作岗位。但是,他们是否一开始就在县乡党委、政府部门工作,并逐渐成为基层领导干部的呢?我们对基层干部的调查访谈情况表明:许多基层干部并非一开始就在县乡党政部门工作,而是经由教师、技术人员等非党政岗位然后进入公务员队伍,并逐步成长为领导干部的:也有许多基层干部一开始就在县乡党政部门工作,经过许多岗位的锻炼培养,成长为县乡领导干部。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云南县级干部的早年工作经历大体包括如下一些情况:

(一)最初从事教育工作,然后由教育工作转入党政工作

许多基层干部最初毕业于各类师范院校(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和师范大学),而后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在各类中小学从事教学工作。其后,由于个人的文化素质、工作业绩和党政部门的工作需要,而进入到党政部门工作,并逐步成长为基层领导干部。如曾在曲靖市某县担任领导职务的解君,1990年从宣威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到会泽县矿山镇某小学任教,然后调入矿山镇教育办公室工作,1995年担任矿山镇纪委书记,此后,担任乡镇的党委副书记、乡长、党委书记等职务,最后成长为县级领导干部。担任红河州某县领导干部的胡君,1990年从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后,先后在个旧市第十一中学、第二中学任教,1997年调入个旧市委组织部工作,先后担任科长、副部长、正科级组织员,2005年任个旧市锡城镇党委书记,此后,成长为县级领导干部。

(二)先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然后进入党政部门工作

许多基层干部毕业于农林、公安、政法等专业院校,先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行业性工作,然后交流到党政部门工作,成长为党政领导干部。如在大理州某县县委任职的伍君,1989年从云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至祥云县祥城镇农科站工作,1994年取得农艺师职称,1996年5月调入祥云县农业环境监测站工作,8月调入县委办公室工作,两年后担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从此由专业技术干部转变为基层党政管理干部。在迪庆州某县任职的女干部李君,1991年从西南林学院毕业后,分配到迪庆州林科所工作,主持完成了《高山花卉引种和驯化栽培研究》等课题,被聘任为林业工程师,并由于工作出色而被评为迪庆州首届十大杰出青年,2007年,李君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被任命为迪庆州农牧局副局长,2010年转任县委副书记。

(三)从党政机关基层干部做起,逐步成长为县乡领导干部

在县乡党政领导干部中,有许多人是从学校毕业后即在乡镇党政机关或县级职能部门工作,通过多岗位的工作历练,成长为县乡党政领导干部。如在昆明市某县担任县委副书记的赵君,1985年从昆明师专中文系毕业后,到晋宁县某区公所工作,担任区团委书记,两年后调到县委办公室工作,一年后又到乡镇任职,先后担任过副镇长、乡长、乡镇党委书记,1998年后,担任过县教育局书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2003年起担任副县长、县委常委兼副县长等领导职务。

三、农村基层干部的成长发展特点

从对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成长发展经历的访谈和考察中,我们发现基层领导干部的具体成长发展经历虽然各有不同,但仍然体现出了某些共性的特点和规律。县级领导干部既是基层干部中的佼佼者,同时又从基层干部成长发展而来,从他们的成长发展经历中可以看出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成长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县级干部的职务升迁轨迹

县级副职领导干部除少数是由州市相关部门科级干部提拔任用或处级干部转任外,大多从乡镇领导干部成长发展而来。他们的职务升迁大体经过了这样一些台阶:乡镇副职(副乡镇长、副书记)——乡镇政府正职(乡长或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县委常委或副县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市)委副书记,或县级职能部门副职——乡镇党委政府正职——县级职能部门正职——县委常委或副县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市)委副书记。除了职务变化外,在任职地区上,他们一般都具有两个以上乡镇的任职经历,如从甲乡的副书记或副乡长升任乙乡乡长,或由甲乡的乡长升任乙乡的党委书记等。如普洱市景谷县委副书记罗君,大学毕业后先在县农技推广中心从事技术工作,1999年至2001年任景谷县勐班乡科技副乡长,2001年至2006年任勐班乡副书记、副乡长、代理乡长、乡长、乡党委书记,2006年至2008年任景谷县威远镇党委书记,2008年至2011年任景谷县政府副县长,2011年5月至2012年初任景谷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2012年1月后任县委副书记。

(二)县级干部的职务升迁特点

农村基层干部从普通干部成长为县级领导干部,实属不易。他们的成长发展,既源于个人的学历、能力、机遇等因素,同时也反映出当前干部任用工作的某些特点和趋势。对此,我们作如下初步分析、探讨。

1.职务升迁的重要起点

如前所言,县级基层领导干部所学专业不同、最初的工作部门也不同,他们成长发展的关键起点是从何时开始的呢?除少数干部外,大多数基层领导干部从参加工作到步入基层领导干部行列,都经过了几年的沉淀和积累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大多在农林、科教、公安等专业部门、县级职能部门、乡镇机关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辅助性服务工作,担任技术员、科员、办事员或股所级干部,这一阶段的时间大约为5至8年。此后,他们或担任县级职能部门的副职,或担任乡镇的副乡镇长、党委副书记,由此,正式步入县乡基层领导干部行列,并在此后,获得快速升迁。由此可以看出,担任副乡科级领导职务,正式进入基层领导干部行列,是基层领导干部成长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后来不断升迁发展的重要起点。

2.职务升迁中的关键职位

从县级干部的成长发展经历来看,如果说,从一般干部成长为副乡科级领导干部是基层领导干部成长发展中的重要起点的话,那么,乡镇党委书记则是基层干部仕途成长和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职位。从一般情况来说,在县区基层干部中,由于行政层级的限制,能够成长为乡科级干部,已经标志着事业和人生的成功。而在县区众多乡科级职位中,乡镇党委书记和县级重要职能部门的正职则是基层干部向往和努力的职位,这不仅是由于乡镇党委书记和县级重要职能部门的正职拥有较大的权力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意图来规划乡镇或部门事业的发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且在这些职位上一旦做出成绩,再加上机遇、人脉等各种因素,极有可能仕途上再更上一层楼,发展为县处级领导干部,而其他多数乡科级干部,则只能以此职级结束自己的仕途生涯。正因为此,乡镇党委书记和重要职能部门的局长、主任,是县级干部成长历程中的重要台阶或必须经历的职位。

3.有利于干部成长发展的优势部门

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的干部成长机会并不是绝对均等的。在此情况下,干部的成长发展存在着许多非确定性因素。正因为此,探究揭示有利干部成长发展的一些体制性因素,仍是必要的。在对基层干部成长发展情况的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部门职能关系和工作亲缘关系(即由于工作关系,能够方便地接触到县委政府领导,更易为领导认识和了解),一些部门的干部更能得到领导和组织上的关注、欣赏和重用,这些部门包括:县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共青团以及农业局、发展改革局、教育局、人事局、财政局等实权职能部门。这些部门的一般干部有更多机会下派乡镇担任副乡镇长或副书记,而副科级干部则有更多可能下派乡镇担任乡镇长或乡镇党委书记,同样,这些部门的正科级领导干部则有可能更上一层楼,成长为县处级领导干部,如从县委办主任、政府办主任、教育局长、农业局长、财政局长等职位升任为县委常委、副县长等。同样,在乡镇党委办公室和政府办公室工作的一般干部,也有更多机会成长为副乡镇长或乡镇副书记、纪委书记,而在县城所在乡镇担任党委书记的干部更有机会与可能成长为县处级领导干部(另外,根据有关规定,人口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城所在镇,其镇党委书记可以享受副处级干部的待遇或按副处级干部配备)等。

(三)基层干部成长发展的“黄金岁月”

由于干部队伍年轻化的政策和需要,基层干部的成长发展有一个重要的黄金期。在此之前,是一个短暂的打基础时期,在此之后,对于大多数干部而言,则是一个漫长的停滞期(或“天花板”时期)。因此,基层干部的成长发展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黄金般的机遇期,有所作为,获得发展。那么,这个基层干部成长发展的黄金期的具体时段或年龄阶段如何呢?如前所言,担任副科级干部是基层领导干部仕途的重要起点,而担任乡镇党委书记或县级重要职能部门正职等重要职位则是基层领导干部事业发展的关键,以此为标志,我们根据相关调查访谈资料,对县级领导干部成长发展的年龄和时段作如下论述和分析。

1.顺利成长型干部的相关年龄与工作年限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干部的成长发展似乎比较顺畅,在参加工作后10多年的时间里即成长为副县处级领导干部。这种情况相较于大多数基层干部而言,实属顺利和幸运。这种情况似乎既源于个人的优越条件(学历、能力、成绩及民族、性别等),也与组织的着力培养、工作岗位的特殊需要等密切相关,当然这些干部的选拔和任用,都是严格按照党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的。如在昭通市某县县委任职的王君,生于1977年,1995年中专毕业后即在乡镇党委政府工作,从基层普遍干部做起,在不到10年间,从普通干部成长为副镇长、镇党委副书记和镇长,并在2004年11月成长为镇党委书记,此时其年龄为27岁,2007年,在其年龄30岁、工作12年后即被组织上提拔为团市委副书记,成长为副县处级干部。

2.正常成长型干部的相关年龄与工作年限

通过对县级干部的调研,我们发现,大多数县乡领导干部大约在工作5至8年后成长为副乡科级干部,在工作10至15年后成长为乡镇党委书记、政府办主任或农业局长、教育局长等层级和岗位干部,约在工作15年后成长为副县处级领导干部。他们在相关职级和岗位任职时的年龄大约为:28~30岁时成长为副乡科级干部,35岁左右时成为正乡科级干部,其中许多人经由乡镇长的台阶成长为乡镇党委书记或县级职能部门正职领导,约在40岁前后,进入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为副县处级领导干部。如在曲靖市某县工作的齐君,生于1967年,1989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1996年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2000至2003年担任另一乡的副书记、乡长和党委书记,2003年至2006年担任另一镇的镇党委书记,2006年起担任县委常委,成为县处级领导干部。

四、几点思考与建议

县区乡镇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基层和基础,也是我国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和基础。把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与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农村工作的特点,把握基层干部成长的规律,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工作中锻炼培养干部,在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提高和不断进步成长中做好农村改革发展工作,走活、走好干部工作这盘棋,是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和任务。根据对云南基层干部成长发展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做好今后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和干部成长发展工作,应坚持以下思路和原则。

第一,坚持“干部到基层去、干部从基层来”的基本原则,把农村基层作为干部成长发展的摇篮和基地。农村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难点地区,农村基层工作艰苦复杂,是干部认识国情、服务群众、增长本领、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和重要途径,要把培养干部与做好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干部任用导向,建立完善的干部培养机制,把基层来源、基层经历、基层业绩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构建一种基层干部政治上有地位、事业上有追求、政治上有奔头的良好社会环境和工作氛围。

第二,把县乡基层干部作为州市和省级机关选调干部的重要来源。根据机关干部必须要来自基层和有基层工作经历的要求,在招考和选调州市和省级机关工作人员时,把县乡基层干部特别是那些在基层工作时间长、工作业绩突出而政治上又缺乏发展空间的优秀基层干部作为主要的招考和选调对象。这样,既盘活了干部资源,为州市机关补充了优秀工作人员,同时又加快了基层干部的流动,体现了对基层干部的爱护和关心。

第三,把握基层干部成长的特点和规律,把参加工作8至15年、年龄30至40岁之间的优秀基层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工作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来抓好,为年轻优秀干部的干事创业和成长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条件。要通过完善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制度,为具有一定知识、经验和能力,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干部提供干事创业的机会和舞台,为经过实践锻炼、实绩突出、能力较强、潜力较大的干部也即会干事、干得成事的干部提供进一步干事发展的空间和舞台,使干部成长与事业发展相互支撑、相得益彰。

第四,建立更为科学公正的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使更多的优秀基层干部得到干事创业和成长发展的公平机会。要拓宽基层领导干部的来源,使更多优秀基层干部得到组织的关心和培养;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办法,通过公考、公选等方式使更多的优秀干部能够脱颖而出;要通过交流、轮岗等方式,使更多的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到县乡党政干部行列,改善基层干部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标签:;  ;  ;  

农村基层领导干部成长的轨迹与特征--基于云南省县级干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_云南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