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中医医院 271199
【中图分类号】 R54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摘要:目的:整理我院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与护理资料,探讨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8例患者,干预组术后采用干预护理,对比组术后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病率,并调查分析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0.41%,对比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91%,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91%,对比组护理满意度83.33%,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护理满意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手术后患者需长期卧床,容易发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通过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脊柱骨折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预防与护理
骨科疾病中,脊柱骨折的发病率较高,且发病后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如果不能有效恢复,则容易造成患者出现残疾,影响患者的预后与生活[1]。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最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在恢复期间长期卧床,导致患者下肢血流不畅,造成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患者的预后治疗有一定的影响,为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恢复的阻碍,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采用护理干预进行预防性护理十分关键。本文对所选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96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8例患者。干预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65.48±5.77)岁。对比组男20例,女28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65.49±5.76)岁。患者均在我院确诊,其中外力击打伤30例,车祸伤36例,坠落伤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等基线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组采用传统护理,主要包括病房护理、翻身护理等。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基本指标分析、心理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下肢神经脉血栓护理。
基本指标分析是指,患者在围手术期间进行血常规、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的检查,并调查患者是否具有吸烟习惯,是否合并糖尿病。并以此作为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发指标进行分析,对于上述指标不良,具有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发病率的患者进行评价,以此指导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
心理护理是指在患者出现心理问题或情绪问题时,及时的疏导患者的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的接受护理和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则需要从饮食、早期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患者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应避免食用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食物,即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应叮嘱患者使用高质量的蛋白、并进行高纤维、易消化、低糖低盐的食物,减少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并禁食花生油,禁烟忌酒。早期功能锻炼则是根据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锻炼指导,使患者正确的锻炼,避免过度锻炼带来的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主要是针对已经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首先应对患者进行下肢皮肤的观察,如患者并无下肢皮肤变化、水肿、浅静脉怒张等症状,则对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如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则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并根据治疗进行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对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0.41%,对比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91%,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91%,对比组护理满意度83.33%,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分析(±s)[n(例)]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发病原因是患者长期卧床,发病后血栓附着在血管壁上,一旦不慎脱落,血栓随着血流在患者体内循环,如果游走到重大器官当中,极易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2]。骨科患者经常由于骨折、骨裂、人工关节置换等疾病进行手术,并在术后恢复过程中需长期卧床,造成骨折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较高。脊柱骨折在骨科临床当中的发病率较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较其他骨折类型高,这与患者必须进行长期卧床且早期功能锻炼复杂有关,许多患者在未得到指导的情况下无法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容易造成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3]。除此之外,患者经常在恢复期间进食大量高脂肪食物,饮食不当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本文所选患者中,干预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0.41%,对比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91%,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91%,对比组护理满意度83.33%,可见为了有效的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干预性的护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脊柱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应琴.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4):265-266.
[2]潘春凤.骨折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护理[J].新中医,2015,47(02):284-286.
[3]王烨芳.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216-217.
论文作者:张丽,朱俊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下肢论文; 患者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术后论文; 脊柱论文; 满意度论文; 发病率论文; 《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论文;